古顎下綱 、雁形目 、雞形目 、鷉形目 (鷿鷈目)、鸛形目 、鴴形目 、鸚形目 、夜鷹目 、咬鵑目、企鵝目、鸌形目、隼形目 、鷹形目 、鴿形目 、鵑形目 、雨燕目、佛法僧目 、犀鳥目 、 鵑鴗目 、潛鳥目、鰹鳥目 、鵜形目 、鶴形目 (紅鶴目 )、雀形目 、鴞形目 、鼠鳥目、鴷形目 、麝雉目、叫鶴目 。
鳥綱·今鳥亞綱 的鳥類共有 8‘600種,加上未被分類和不確定的將超過 9’000多種;在東亞地區的中國大陸有 1‘400種、特有種 70多個;臺灣有 21目 94科 305屬 788種,特有種 29個。台灣鳥類列表 ,台灣 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 上屬於東洋區 和舊北區 的交會地帶,有 87科 674種鳥類 曾被記錄,其中有 29種為台灣特有種 ,另有 55個特有亞種。台 澎 地區和金 馬 地區的鳥類生態有相當程度的差異,請另見金門鳥類列表 和馬祖鳥類列表 。
參考: 依據目前鳥綱·今鳥亞綱 ·今顎類(今鶚總目 )·的分法有三類:古顎下綱 、雞雁小綱 與新鳥小綱 ,總共有 32目 94科 305屬。古顎下綱 (5目):無翼鳥目 、鶴鴕目 、美洲鴕鳥目 、鴕鳥目 、䳍形目 。雞雁小綱 (2目):雁形目 、雞形目 。新鳥小綱 (25目):鷿鷈目 、鸛形目 、鴴形目 、鸚形目 、夜鷹目 、咬鵑目 、犀鳥目 、企鵝目 、鸌形目 、隼形目 、鴿形目 、鵑形目 、雨燕目 、佛法僧目 、鵑鴗目 、潛鳥目 、鰹鳥目 、鵜形目 、鶴形目 、雀形目 、鴞形目 、鼠鳥目 、鴷形目 、麝雉目 、叫鶴目 。生態類群:游禽 、涉禽 、鳴禽 、攀禽 、陸禽 、猛禽 、拾獲鳥類該如何處理 ;候鳥的重要性 ;城市三寶 、唾餘 、瞬膜 、;
生態類群:游禽 、 涉禽 、 鳴禽 、 攀禽 、 陸禽 、 猛禽 、 候鳥的重要性 ;城市三寶 、唾餘 、瞬膜 、拾獲鳥類該如何處理 ; 〖臺灣的野鳥 〗、〖臺灣特有鳥類 〗、〖臺灣保育鳥類 〗
鳥綱是惟一有羽毛的脊椎動物。牠們的體溫是恆定的,大部分鳥類的體溫比人的體溫高。所有的鳥都有兩隻腳,嘴裏沒有齒,鳥嘴有個特別的名字叫作「喙」 。
【main 】
水鳥類 (學名 :Aequornithes)是一個被定義為「包含潛鳥科 (Gaviidae)和鸕鷀科 (Phalacrocoracidae)的最小演化支」。水鳥類 :鵜形目 Pelecaniformes、鰹鳥目 Suliformes、鸛形目 Ciconiiformes、南極鳥類 Austrodyptornithes、潛鳥目 Gaviiformes、
候鳥的重要性
候鳥的重要性 ¶ 2020年的世界鳥日:5月 9日 、10月 10日。台灣的全球觀鳥日 。 ¶ 范吉利斯(Vangelis)於 2018年為『世界候鳥日』作曲,曲目『永恆 』讚頌鳥類遷徙是自然界的奇蹟!(2018/01/29) ¶ 2019全球觀鳥日:10月 10日 ¶ 2017年世界候鳥日的主題是『它們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 』,以突顯候鳥與人類共用未來。 (2017/05/11) ¶ 1999 年度台灣鳥數調查活動 ,將於 11月 1日正式開始,在 11月 30日結束。 ¶ 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自1999年起至今,即將邁入第21屆。2019年的活動主題為「與鳥同行:Along With The Birds 」。 ¶ 台灣觀賞候鳥的地點·參閱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科學研習月刊 41-7 ¶ 台灣的候鳥:四季遷徙全記錄(2008/02/27)〖PDF檔案 〗
【top 】【main 】
拾獲鳥類該如何處理
每年春季與夏季正逢鳥類的繁殖季節,若拾獲鳥類該怎麼辦 呢?
拾獲的鳥類在不確定其食性的情況下,不可擅自餵食。不當的飼育行為恐有危害鳥類的健康,嚴重可能致命。 接觸鳥類時戴上手套,以免手上的氣味和污漬沾染。完成救助流程後,保護自身安全,須以肥皂仔細洗手。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鸟#拾獲鳥類的程序
【top 】【main 】
城市三寶
【top 】【main 】
唾餘
唾餘 俗稱食繭 ;唾餘是鳥類或其他食肉動物 捕食獵物將其無法消化之硬物如毛髮、骨頭、硬殼⋯⋯等,不經過消化系統 的排遺 器官 排出,而是直接從口中吐出,這吐出物體稱作『唾餘 』;鳥類中以猛禽 之隼科 、鴟鴞科 吐「唾餘 」的習性最為明顯。
【top 】【main 】
瞬膜
¶ 老鷹的瞬膜https://youtu.be/g_b9FJkYEaw (2019/05/19)
部分魚類 和兩棲類 及其它的脊椎動物 長有眼瞼 。眼瞼俗稱眼皮位於眼眶與眼球 之間,能上下閉合遮蔽眼球,是保護眼球的主要器官。無尾 兩棲類 、爬蟲類 、鳥類 除有上眼瞼和下眼瞼外,還有一層透明的眼瞼,稱為「瞬膜 」,也稱為「第三眼瞼」。哺乳動物 的瞬膜已經退化,但是具有發達的上下眼瞼。瞬膜,是脊椎動物中的爬行類 和鳥類 ,左右移動,用來遮住角膜 ,藉以濕潤眼球的半透明的眼瞼。哺乳動物的瞬膜多已退化,或僅存痕跡。人類退化的瞬膜僅殘存在眼內角,為不能活動的半月皺襞。¶ 貓的瞬膜https://youtu.be/soK4Nsrk2Ic (2011/03/04)¶ 鳳頭蒼鷹的瞬膜 https://youtu.be/kNnkLnBSBdA (2017/05/08)
臺灣的野鳥
¶ 介紹臺灣的野鳥 https://youtu.be/KiuvzO0woZc (2017/09/14)¶ 臺灣溪澗鳥種 :紫嘯鶇 、鉛色水鶇 、河烏 、翠鳥 、灰鶺鴒 、白面白鶺鴒 、紅冠水雞 、小白鷺 、夜鷺 、小剪尾 ……等。
【top 】【main 】
鸚形目
鸚形目 大約 342種 ,通常劃分成鳳頭鸚鵡科 、鸚鵡科 2個科 。俗稱鸚鵡 、鸚哥 可以用來單獨指代鸚鵡科 ,或者整個鸚形目 ,一般是指鸚形目 。本目的所有種類都有的特徵:鉤曲的喙 、對趾足 (2、3趾向前;1、4趾向後)。
【top 】【main 】
鴞形目
鴞形目 (鴞:ㄒㄧㄠ)的鳥,體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鵰鴞 體長可達 90公分,小者如東方角鴞 體長不及 20公分。多數鴞形目 的鳥,頭部雙目、面盤和耳羽的分布,與貓 的頭部相似,故鴞形目 鳥類俗稱貓頭鷹 。鴞形 目 在南極洲 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鴞形 目 的種超過130個,大部分的種為夜行性 ·肉食性動物。
【top 】【main 】
鷹形目
鷹形目 之下有鷹科 (Accipitridae)、鶚科 (Pandionidae)與蛇鷲科 (Sagittariidae)包括許多日間猛禽 如各種鷹 、鵰 、禿鷲 在內約 225種物種。 1)鷹 (Hawk )最喜好在夜晚將近,天色開始變暗時狩獵。鷹為肉食性,嘴彎曲銳利,方便撕開及進食肉塊,腳爪具有鉤爪,性情兇猛,食物包括小型哺乳動物 、爬行動物 、其他鳥 類以及魚 類。 2)鵰 (Eagle)或稱雕 或鷲 ,是對大型鷹科 鳥類的泛稱。包括真鵰屬 (Aquila)、鷹鵰屬 (Spizaetus)、林鵰屬 (Ictinaetus)、海鵰屬 (Haliaeetus)、蛇鵰屬 (Spilornis)等屬的鳥類。 鵰由於其兇猛,飛行起來非常壯觀,所以自古以來就被許多部落和國家作為勇猛、權力、自由和獨立的象徵。中國 古代龍 的形象也是採用了鵰的腳爪。菲律賓 的食猿鵰 是目前世界已知的體形最大的鵰,是菲律賓的國鳥。 3)蛇鷲 (),又名鷺鷹 或秘書鳥 ,非洲 的特有種 是一種大型及陸生的猛禽 也是留鳥 。蛇鷲一般棲息在非洲·撒哈拉以南 的草原及大草原 。蛇鷲是鷹形目 下蛇鷲科 的唯一物種 。 *)禿鷲 (Vulture),新大陸禿鷲 ,又稱新世界禿鷹 或新域鷲 ,是屬於美洲鷲科 (或新域鷲科)的鳥類 。的體羽主要黑褐色,飛羽和尾部黑色更深,領部羽毛淡褐接近白色。禿鷲頭部絨羽與頸後羽毛稀少或者沒有羽毛。禿鷲的胃酸 有很強的腐蝕性 ,即使進食被細菌 感染的屍體也不易生病。通常,一隻成年的禿鷲能在一分鐘內吞下至少兩磅的肉。
【top 】【main 】
隼形目
鳥綱 ·隼形目 (Falconiformes)底下的唯一單科 就是隼科 (Falconidae),共 10屬 63種,分佈在中國有 2屬 14種。隼形目的鳥體形差別很大,體形較大的鵰 、鷲 體長達 120公分;鳶 和隼 的體長約 30~50公分;更小的紅腿小隼 和白腿小隼 體長只有 10~20公分,比麻雀 大不了多少。 隼(Falcon)的鳥壽命較長,多是一夫一妻,繁殖成功率不高,雌雄共同哺育後代。隼形目的鳥羽色 以棕、黑、白為主,隼科 的鳥,食物從哺乳動物 到昆蟲 各有差異。有些隼形目的鳥自己不主動獵食,只吃已死亡的動物的屍體。依據DNA 研究顯示,隼科 與其他猛禽 的親緣關係並不接近,反而是與鸚形目 和雀形目 等較相近。於2008年,鷹形目 自隼形目 分開後,隼形目下只剩隼科。 舊有的鳥類傳統分類系統中隼形目 包含漢語常說的鷹 、隼 、鵰 、鷲 、鵟 、鳶 等肉食性猛禽。
【top 】【main 】
鴴形目
鴴科 、鷸科 、鷗科 、
鴴形目 在 生物分類學 上是 鳥綱 中的一個 目 ,包括 鴴科 、 鷸科 、 鷗科 ⋯⋯等。 *) 鴴科 (學名:Charadriidae)在生物分類學 上是鳥綱 ·鴴形目 中的一個科 。包括千鳥 、田夫鳥 ,共有 60多種,其個頭為小到中等,軀幹緊湊,脖子短且粗,翅膀長,通常很尖。鴴科的鳥依賴於視覺捕食,不同於鷸屬 的鳥是依賴長喙捕食,食物包括昆蟲、蠕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 鷸科 (學名:Scolopacidae),也叫丘鷸科(鷸:ㄩˋ),是鳥綱 ·鴴形目 中的一科 ,為小型涉禽 ,種類較多,尤其是濱鷸屬 、鷸屬 和磯鷸屬 幾個屬。 *)鷗科 (學名:Laridae)俗稱海鷗 ,是最為普遍的海鳥,是鳥綱 ·鴴形目 中的一個科。鷗 與燕鷗 關係密切,而涉禽 (水鳥)、海雀 及剪嘴鷗 則是其遠房親戚。大部份的鷗均是屬於鷗屬 。鷗是中型至大型的鳥類 ,其外表為灰色或白色,通常其頭部或翅膀 有著黑色的標記,喙 長、腿矮、腳趾具蹼 。鷗愛好者通常將鷗分為兩類:白頭海鷗 (指銀鷗 或相類的物種)、白翼鷗(指在兩極繁衍的物種,即冰島鷗 及北極鷗 )。
【top 】【main 】
紅鶴目
紅鶴目 分 3屬 有 6種 。通常紅鶴 是指火烈鳥 或朱䴉 (䴉:讀音ㄒㄩㄢˊ)。 紅鶴(學名 :Phoenicop-),又名火鶴或火烈鳥。為一種大型水鳥 ,主要分布於非洲 、中南美洲 ,以及印度 等部分亞熱帶地區 。 火烈鳥為紅鶴目 (Phoenicopteriformes)紅鶴科 (Phoenicopteridae)的鳥類。
【top 】【main 】
鶴形目
鶴科 、秧雞科 、秧鶴科 、三趾鶉科 、 叫鹤科 、 喇叭鸟科 、 拟鹑科 、 日鷉科 、 駭鳥科 、 鸨科 、 南秧雞 、
鶴形目 ·鶴科 :共有 4屬 15種。是鳥類中體型較大(全長 80 至 175 公分)也是較著名的家族。
【top 】【main 】
鵜形目
鵜形目 (Pelecaniformes)包括 鵜鶘科 、 鷺科 、 鯨頭鸛科 、 錘頭鸛科 、 朱鷺科 (䴉科 )、 鸏科 (尚有爭議)⋯⋯總共 6個科 。
鵜形目 為水鳥類 (學名 :Aequornithes)是一個被定義為「包含潛鳥科 (Gaviidae)和鸕鷀科 (Phalacrocoracidae)的最小演化支」。
朱䴉 (學名 :Nipponia nippon ),又名朱鷺、䴉、日本鳳頭䴉、紅鶴、朱臉䴉鷺。根據 2014年統計,朱鷺數量現在 2000多隻,其中野生朱鷺 1000隻左右。朱䴉為鵜形目 (Pelecaniformes)䴉科 (Threskiornithidae)的鳥類。
【top 】【main 】
鸛形目
於 1980年代曾將傳統分類系統中獨立存在的潛鳥目 、鸊鷉目 、隼形目 、鷗形目 以及鴴形目 合併到一個巨大的鸛形目名下,一度成了一個與雀形目 比肩的大目;又被獨立出去,到了2014年,又都獨立出去,目前鸛形目 只剩一個鸛科 。 (鸛科 鳥類有白鸛 、白頭䴉鸛 )
【top 】【main 】
鷉形目
鸊鷉科 、
鷉形目 目只包括一個科,即鸊鷉科 (鸊:ㄆ一ˋ,鷉:ㄊ一ˊ),科下有 6屬 20種。於 1980年代鸊鷉目與鸛形目合併,鸊鷉科成為「新鸛形目」的一個科。
【top 】【main 】
鴷形目
鶲鴷科 、噴鴷科 ;鬚鴷科 、 鵎鵼科 ;響蜜鴷科 、 啄木鳥科 。
鴷形目 在動物分類學 上是鳥綱 中的一個目 。這一目的鳥最為人熟悉的是各種啄木鳥。這一目中啄木鳥因行為特殊,喜啄木食蟲,很早就被人類所注意。鴷形目 ·啄木鳥科 的鳥廣佈於全世界,其他各科僅在熱帶 分布。
【top 】【ma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