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古琴為彈撥樂器,擁有三千多年歷史是中國古樂精髓,於 1820年代為了與西方樂器(鋼琴)有所區別重新命名。古人造琴的式樣是依據個人的審美觀、攜帶性對琴身輪廓略微變異。基本分為三類:
1)聖人造琴,如仲尼式、神農式、伏羲式等;
2)文人造琴,如落霞式、蕉葉式、連珠式等;
3)帝王造琴,如襄王琴、潞王琴等。

「鈞天雅奏」:一直是「仲尼式古琴」的稱呼。在臺灣,古老的廟宇戲台的匾額也是「鈞天雅奏」或「和聲鳴盛」;唯獨大陸的廖河戲台上的匾額撰寫的是「大雅元音」,卻也是雅俗共賞,又不失大氣磅礴。
¶ 古琴式樣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z5yv6g.html
¶ 廖河戲台的「大雅元音」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5%BB%96%E6%B2%B3%E6%88%8F%E5%8F%B0


main

¶ 中國古典音樂
https://youtu.be/_OjKTS9GeQw (2020/01/04)

仲尼式古琴

琴是中國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臺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現存琴曲 3360多首,琴譜 130多部,琴歌300首。
經常在古裝或古代情節的電影電視節目中,古琴是較常出現的配樂演奏樂器之一,例如《秦頌》(李祥霆演奏)、山水情》(龔一演奏)]以及《赤壁》(趙家珍演奏)均有古琴名家參與配樂。
¶ 欣賞「太古遺音」,以仲尼式古琴演奏「梅花三弄」
https://youtu.be/IM9owHmgdnY (2015/01/03)


top】【main

四大名琴

中國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說。春秋時期齊桓公的「號鐘」、春秋時期楚莊王的「繞樑」、西漢司馬相如的「綠綺」和東漢末年蔡邕的「焦尾。但這些琴並沒有流傳下來,現在存世的名琴多來自唐朝之後,如唐朝的「九霄環佩」、「大聖遺音」、「枯木龍吟」、「春雷」…等。

宋朝也是琴文化發展的最重要的時代之一,現存的兩宋古琴佳器較多。宋徽宗御製的「松石間意」在 2010年以 1.3664億元拍賣,成爲當時拍賣價格最高的古琴、世界最貴樂器之一


top】【main

揚琴

揚琴Dulcimer)是弦鳴樂器(擊弦樂器)的一種,具有 144條弦、音箱以木製成,呈扁平梯形,以雙手持「琴竹」擊弦發聲,兼具打擊樂器及弦樂器之特色,在國樂團裡被編制為「擊弦樂器」。揚琴又稱:洋琴、打琴、蝴蝶琴、蝙蝠琴、扇面琴等;現代音樂界幾乎統一稱作「揚琴」。
揚琴源於中亞地區的波斯,稱作:「桑圖爾」,之後流傳到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是一種經過變體的東亞民族樂器。中國揚琴被認為是明朝時經海路傳進中國,在國樂團裡還是編制為「彈撥樂器」。朝鮮揚琴則是在 18世紀由中國人傳入朝鮮半島。
§ 揚琴獨奏:林冲夜奔,演奏者:何鋇家
https://youtu.be/Bpe-1MV0JOs 2010/12/23
§ 揚琴獨奏:一剪梅,演奏者:羅正楎
https://youtu.be/it0TAy4tb2o 2020/06/29
§ 劉憲雯訪問李庭耀談揚琴 
https://youtu.be/cHHGFe36fUY  2012/12/17
§ 揚琴協奏曲《狂想曲》:王丹紅創作
https://youtu.be/b1Nsto7uQdU 2014/05/01
§ 揚琴作品:剪羊毛
https://youtu.be/ShDUopVlNJQ 2021/06/05
§ 2013世界揚琴會員大合奏
https://youtu.be/b_CZQ63QwBo 2014/04/17

揚琴有「德西馬」(Dulcimer)、「欽巴龍」(Cimbalom)、「哈克布列特」(Hackbrett)及「薩泰里」(Epigonion等多種變體。


top】【main

琵琶

琵琶Pipa)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的一種,已經有 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出現在秦朝(前 221年~前 207年)。「琵琶」這個名稱來自所謂「推手為批,引手為把」(最基本的彈撥技巧)所以名為「批把」(琵琶)。在唐朝618/06/18907/05/12)以前,琵琶也是漢語裡對所有短頸魯特琴(又稱:琉特琴)、烏德琴等,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傳到東亞其它地區,發展成日本琵琶朝鮮琵琶越南琵琶琉球琵琶
§ 琵琶獨奏:十面埋伏,演奏者:劉德海
https://youtu.be/jGq2KK9Xihw 2020/04/11
§ 十大琵琶名曲鑑賞
https://youtu.be/Mmvo3OZ6xjU 2021/10/07


top】【main

古箏

古箏Koto)又稱箏、秦箏,中國撥弦樂器,有 2’500年以上的歷史。古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二十五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
§ 古箏演奏:十面埋伏,街頭演奏
https://youtu.be/7L2NvNDhybU 2020/02/01
§ 古箏音樂會:十面埋伏,演出者: 鄒勵娟、莫偉樑、錢璟、姚欣
https://youtu.be/0r322wLNM50 2015/12/08


top】【main

道之根源

胡適(1891/12/17~1962/02/24)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稱:「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通常探討哲學的實質是在於問題本身過程的審查;在實質上探討過程中,必須去回答的探討命題方能謂之「哲學」。

道家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列子莊子為代表,是九流十家之一,也是中國·諸子百家中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道家主張「順其自然」以「道」為本,自然無為,認為要用到「人為」法律時,大道已經廢棄了,屆時社會上已喪失道德仁義,因此不主張要用「法律」治人;法家則主張要用法律去懲治人,認為人類本性頑劣,要用權威與法條以治天下。道家思想與法家思想多有牴觸,但到了法家的韓非子時,卻利用道家《道德經》的章句,闡發法家思想。


main

關於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可能是在文字發明以前、巫覡(··)自稱受自天神的圖畫,從最初寶玉或奇石上的紋路或圖象,聖人(伏羲氏、大禹等人)能從中理解天意,後來才演變為有文字註解、在簡牘或帛上的的圖書,但在具體形式與意義,後世則眾說紛紜。其中有好古,也有疑古的說法。有人認為可能是「易經」的根源、中華文化的重要資產;也有人認為「神話出現在信史之前、文獻不足採信」而加以排斥。
目前考証,在宋朝之前,太極與河圖洛書的記述只有文字,一直到「道家一代宗師:陳摶」才提出了太極、河圖、洛書的圖案。
陳摶(公元 871~989年)首創「龍圖易」融合了漢朝至唐朝的九宮學說以及五行生成數的理論,提出圖像,名之為龍圖。之後北宋的劉牧又將陳摶的龍圖區分為「河圖」「洛書」兩種圖式:將九宮圖稱為「河圖」,五行生成圖稱為「洛書」。
南宋時蔡元定(公元 1135年~1198年)則將它改變過來,反將九宮圖稱之為「洛書」(九宮數),而五行生成圖稱之為「河圖」(生成數)。
··)巫覡是指能運用超自然力的人,現通稱巫。說文解字:「能齋肅事神明者,在男曰覡,在女曰巫」,男性稱為覡,或稱巫師。女性稱為巫,或稱女巫。
§ 龍馬負圖(河圖洛書 曾仕強1935/10/202018/11/11https://youtu.be/Vdc6MyjQU34 2021/12/26


top】【main

• 天書秘境(上) https://youtu.be/X93T7GPMsaY (2018/05/05)
• 天書秘境(下) https://youtu.be/1CXQPhrMSHo (2018/05/05)

top】【main

語文藝術

語文藝術可以指文學相聲繞口令…等,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說…等,涵蓋口頭或唱歌的文本(口頭文學)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通常將文學的體裁分為小說散文詩歌劇本,並稱之為四大文學體裁


main

觀點

  • 六然:自然、泰然、淡然、坦然、必然、悟然
  • 調適能力:永續的態度、實現既定計畫、檢視所為修正偏差、及時檢視避免偏離既定計畫;
  • 戴明環:規劃、執行、改善、行動;
  • 蝴蝶效應: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也可能帶來巨大的變異;
  • 多元智能理論:人類智能發不應只限於智商(IQ)的發展;
  • 帕金森定理:冗員、冗時的濫用;
  • 基準化分析法:實質了解流程水平的一種分析法;

觀點(Point of view / perspectiv)是一種心理上的認知,相似於德國·哲學家·尼采(1844/10/15~1900/08/25)提出的觀點主義(德語:Perspektivismus)。觀點主義指所有觀念構成都由一種獨特的認知觀點形成,關於個體存在的概念是由該個體周圍的環境定義,而那種觀點是由「權力意志」推動所說明的。


main

六然

明朝·弘治·崔銑曰:「六然」

凡事順其自然
遇事處之泰然

得意之時淡然
失意之時坦然

艱辛曲折必然
歷盡滄桑悟然

崔銑(1478~1541,字子鍾,又字仲鳧,初號後渠,改號少石)為明代理學大家。著有《洹詞》、《後渠庸言》、《政議》、《文苑春秋》、《士翼》…等書; 曾修《彰德府志》。


top】【main

調適能力

繼 IQ、EQ 的認知之後,我想提出『AQ 』。AQ(Quality of Ability to Adapt)也是構成提升『個人』能量的品質吧!
我想:「Adapt」就是「調適」,培養個人對相關事物認知的能力與當時周遭的情境,考量當下情境、配合預期的情境,選用適切方式去實現共同目標。『調適』優於忍受、妥協、一廂情願的『改變』所帶來的果。

A: Attitude. This is the key facto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success.
態度,己方的舉止會影響他人對己方的觀感。獲得好的觀感的態度是永續的要因。
D: Done. To carry out the plan to hit the target.
實現,依既定的計畫去實現既定計畫。 
A: Actions to review and then corrected.
執行,檢視所為、修正偏差。於預定期限完成才是實現。
P: Perform to perform an adequate performance with less stress. 
整體表現以獲取恰當成果; 過度與不及才是新壓力的來源。
T: Timely to review per step; never ignore the target.
及時檢視,正視目標,歸納要因,避免偏離。

3 ways to measure your adaptability — and how to improve it (Natalie Fratto | TED Residency)

top】【main

戴明環

§ 何謂「專案管理」
https://youtu.be/F2qTXPHs48w (2020/11/06)
§ 如何做好「戴明環」
https://youtu.be/OlrurgarCwQ (2020/11/07)
  1. 事前做了規劃
  2. 著手執行也檢視成果
  3. 查核缺失,擬定改善方案
  4. 採取行動更正錯誤

戴明環Plan-Do-Check-Act| 簡稱:PDCA)循環式品質管理的一種,為針對品質提升,採取依照規劃、執行、查核與行動的過程進行活動,以確保產品可靠度達成預定目標,使產品品質持續改善。戴明環是美國學者愛德華茲·戴明1900/10/141993/12/20)提出,因此稱之為:戴明環。

戴明獎Deming Prize)為日本科學技術連盟,於 1951年設立「個人獎」及「應用獎」,以獎勵在嚴格的品質管理競賽中獲得優勝的公司。每年頒發予在品質方面作出重大改進的個人或公司。


top】【main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在混沌學中,是指系統的演變,對初始條件有非常敏感的特性(sensitive dependence of solutions on initial conditions, SDIC)。也就是說,在一個動態系統中,初始條件的細微變化,會導致不同事件發展的順序,有顯著差異。延伸的「蝴蝶效應」是連鎖效應的其中一種,即意思即使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也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 How You See the World Will Change
https://youtu.be/TBxjNJ9ckMk 2021/12/15


top】【main

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哈沃德·加德納(Prof. Howard Gardner|1943/07/11~) 於 1983年提出。加德納教授指出,人類智能發不應只限於智商(IQ)的發展,亦需發展以下智能(堅信調適能力的認知與力行無悔)。

  1. 語文(Verbal/Linguistic)
  2. 數理邏輯(Logical/Mathematical)
  3. 空間(Visual/Spatial)
  4. 肢體動覺(Bodily/Kinesthetic)
  5. 音樂(Musical/Rhythmic)
  6. 人際(Inter-personal/Social)
  7. 內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8. 自然(Naturalist,加德納在1999年補充)

··查爾斯·托馬斯·蒙格Charles Thomas Munger1924/01/01~),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奧馬哈,簡稱:查理·蒙格。查理·蒙格現任波克夏·哈薩威的首席副董事長;該公司為多元化之投資控股公司,目前董事長由華倫·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1930/08/30~)擔任。
§ 成為多元思維模型的使用者
https://youtu.be/chu9q3luEio 2023/09/07


top】【main

帕金森定理

帕金森定理(Parkinson’s law),是由英國作家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 1909/07/30~1993/04/09)提出的俚語。這個俚語最早出現在 1955年《經濟學人》中的幽默短文。當時帕金森說:「在工作能夠完成的時限內,工作量會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時間都被填充為止。」

帕金森認為:一個官員希望他的可動用的下屬增加,卻不希望解僱造成對手增加;以及官員會分散和製造工作量給彼此。

··)至於帕金森瑣碎定律(Parkinson’s Law of Triviality)又稱:雞毛蒜皮定律、芝麻綠豆定律。帕金森瑣碎定律為帕金森於 1957年所提出,用來說明大型組織將花費大量時間在討論無關緊要的瑣事,而真正重大的決議反而可以輕鬆過關一種現象。


top】【main

基準化分析法

基準化分析法(英語:Benchmarking)是實質了解流程水平的一種分析法。將自家企業產品流程,依據掌控參數實作所產生的「實質表現」與業界既成產品的「最佳表現」做比較,又稱:標竿測試、標竿管理。
根據最佳實踐的實質結果有助於了解製作流程與產品水平的差異。如此才能試圖做出某種調整,達成產品優化的策略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