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足亞門

唇足綱蜈蚣蚰蜒
倍足綱馬陸
少足綱:Pauropod、
綜合綱:結足蟲、

多足亞門(多足類)是節肢動物門下的一類,包含了馬陸蜈蚣⋯⋯等。多足類有超過 13’000個物種,都是陸地動物。多足類最多約有 750條腿,最少約有 10條腿。牠們擁有一對觸角及單眼。目前多足類之下分有四個.分別是唇足綱倍足綱少足綱綜合綱,包含約12’000個物種儘管一般認為多足類的每一綱同屬一個單源群,但它們之間的演化關係卻還不明確。多足類大多棲息在濕潤的森林中,以腐敗的植物為主食,在分解植物的遺體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main

唇足綱

多足亞門·唇足綱物種的第一體節的步足特化成唇足綱特有的『顎足』,主要有蜈蚣蚰蜒……等。牠們行動很快速,是有毒的夜行性掠食動物。唇足綱約有3’300個物種,型態多樣;最小的『Nannarup hoffmani』體長只有 1.2公分,最巨大的加拉巴戈巨人蜈蚣體長超過 40公分。
在臺灣已被紀錄的蚰蜒有蚰蜒(1)、蚰蜒(2)、蚰蜒(3)、大蚰蜒
在臺灣已被紀錄的蜈蚣有棘盲蜈蚣(1)、棘盲蜈蚣(2)、少棘蜈蚣石蜈蚣蜈蚣(1)、蜈蚣(2)⋯⋯等。

蜈蚣

¶ 巨人蜈蚣(giant centipede)體長可達 30公分以上 https://youtu.be/ottL_77RkAA (2019/05/22)


top】【main

蚰蜒

蚰蜒(ㄧㄡˊ ㄧㄢˊ),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唇足綱·蚰蜒科的動物,體色呈黃灰色,體有 3條黑色縱紋,有 15對步足。蚰蜒的幼蟲剛孵化時有四對步足。在第一次蛻皮時獲得一對新步足,其後每次脫皮都會獲得兩對。牠們的生命週期大約為 3~7年,視棲息的環境而定。蚰蜒原本是地中海地帶的特有物種,現在已經分布於世界各地,通常棲息於人類的房屋中。蚰蜒是食蟲動物,獵食節肢動物例如昆蟲綱和蛛形綱。某些地區稱蚰蜒為草鞋蟲(臺灣話)、草鞋底子、錢串子、蚵蛸或牆串子⋯⋯等。東引地區的阿兵哥稱呼蚰蜒為「乖乖」。
¶ 蚰蜒品嚐蜈蚣
https://youtu.be/K_R0Axxyrfk (2020/05/29)


top】【main

倍足綱

多足亞門·倍足綱大部份物種(馬陸)行動都較蜈蚣慢,主要以枯葉及腐植質為食物。牠們的特徵是身體由節組成,而每一節有兩對腳。目前被記錄的物種約 8’000多種,還有更多倍足綱生物有待發覺記錄。
美國的 Illacme plenipes 是目前已知擁有最多腳的馬陸,大約有 750條腿。
在臺灣已被紀錄的馬陸有珍氏似腹馬陸花蓮章氏馬陸厚甲馬陸姬馬陸黑白山蛩霍氏繞馬陸福爾摩沙山蛩粗直形馬陸⋯⋯等。
馬陸遭遇避日蛛攻擊
https://youtu.be/Kxg3d9PjWG4 (2018/07/05)
塞內加爾的馬陸群聚,抵禦小昆蟲攻擊
https://youtu.be/KpyL1eAkBOs (2018/11/28)


top】【main

馬陸


top】【main

少足綱

多足亞門·少足綱物種的數量及體型都較小,體長一般只有 0.5~2.0公分,除了南極洲以外,在全世界所有大洲的土壤中都可見。少足綱約 450~700個物種,一般被認為是倍足綱的姊妹分類;牠們的身體節與節之間也有融合的背板,不過嵌合不像倍足綱物種那麼完整。
¶ Pauropod
https://youtu.be/Go05Spmbb8g (2018/06/01)
¶ Eurypauropod
https://youtu.be/USXVDAfjLmA (2015/03/23)


top】【main

綜合綱

多足亞門·綜合綱又名結合綱、結足亞綱,其下成員俗稱結足蟲,物種包含 2約有 200個已知的物種。結足蟲有點像蜈蚣,體長約在 0.2~1.0公分,體質柔軟,身體因缺乏色素而呈白色、淡褐色或灰色。綜合綱的幼蟲具 6對腳,經過數年後就會增生一對腳;有些成蟲會有 12對腳。大部份的綜合綱的物種都生活在土壤中,少數生活在樹上。
¶ 結足蟲(Symphylans)
https://youtu.be/VTfOTIL6UEw (2019/09/10)


top】【main

藤蔓植物

纏繞方式木質部剖析常見的蔓藤植物

藤蔓植物的莖通常無法自體支持,植株在森林底層發芽後,必須依靠特化(卷鬚、鉤刺、吸盤)或非特化(主莖、不定根、側枝、葉、葉柄)的構造,將它們自身依附在外界的支持物,垂直向上生長並獲取陽光。
[節錄自開放博物館·陳柏豪/陳建帆]
藤蔓植物包含藤本植物攀緣植物藤本植物(Liana)具木質,不同於南瓜之類具攀緣性草本植物藤本植物攀緣植物的主要物種,藤本植物是利用變態莖來攀附樹木到達林冠以取得陽光,藤本植物的木質莖較難被折斷。有些藤本物種會隨環境而變,若有支撐物就會攀爬,若沒有支撐物,就長成灌木(如:九重葛)。

main

纏繞方式

攀緣植物是指部細長,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在其他物體(如、牆等)或匍匐於地面上生長的一類植物,最典型的如葡萄。藤在英語中為 vine,來源於希臘語 oinos,意思是「葡萄」,原來專指葡萄,後來引申為藤本植物。英國英語一般用 climbers(爬行的)指稱藤類。

  1. 主莖纏繞(twining stem):
    疏花魚藤豆科·魚藤屬),
  2. 卷鬚纏繞(twining tendrils):
    苗栗崖爬藤/台灣崖爬藤三腳虌草葡萄科·崖爬藤屬)、木鱉子/木鱉果葫蘆科 ·苦瓜屬),
  3. 不定根吸附(adhesive adventitious roots):
    薜荔桑科·榕屬)、常春藤五加科·常春藤屬),
  4. 鉤刺依附:
    黃藤棕櫚科·黃藤屬),
  5. 吸盤吸附:
    地錦/爬牆虎葡萄科·地錦屬),
  6. 葉柄纏繞(petioles):
    柱果鐵線蓮毛茛科·鐵線蓮屬),
  7. 葉纏繞(twining leaf):
    印度鞭藤/須葉藤須葉藤科·須葉藤屬),
  8. 葉軸纏繞(rachis):
    海金沙海金沙科·海金沙屬),
  9. 側枝纏繞:
    翼核木鼠李科·翼核木屬)/光果翼核木鼠李科·翼核木屬),
  10. 蔓性依附:
    台灣水龍骨水龍骨目·水龍骨科·水龍骨屬)。
藤蔓植物的各種纏繞方式
(葉柄纏繞包括葉纏繞與葉軸纏繞約佔 5%)

top】【main

木質部剖析

藤蔓植物的莖與表皮常特化成突起的構造物,如皮刺或木栓構造等,加上維管束與形成層發育過程中,各部位組織排列與分布差異,在橫切面上就產生各式各樣的紋路與圖樣。

利用藤蔓植物的橫切面觀察木質部的結構

常見的蔓藤植物

  1. 鴨腱藤/厚殼鴨腱藤/恆春鴨腱藤/越南鴨腱藤豆科·鴨腱藤屬)植物的莖木質化呈左右扭轉,
  2. 飛龍掌血芸香科)的莖具表皮特化的皮刺,橫切面呈三角狀,
  3. 藤花椒芸香科)的莖表面有錐狀突,先端具刺,
  4. 翼莖粉藤葡萄科·白粉藤屬)的幼莖側面具翼,呈薄膜狀;老莖橫切面呈四方形,
  5. 粉藤/白粉藤葡萄科·白粉藤屬)的莖表面兩側具凹溝,橫切面呈 8字形,
  6. 絨毛芙蓉蘭蘿藦科·牛彌菜屬)的莖具有發達、軟質富彈性的木栓結構,
  7. 雙面刺芸香科·花椒屬)的莖表面皮刺密集,先端不具刺,
  8. 三葉崖爬藤葡萄科·崖爬藤屬)的莖呈扁平狀,原生藤蔓植物中極為少見,
  9. 武靴藤/匙羹藤夾竹桃科·匙羹藤屬)的莖光滑無毛或有細柔毛,嫩莖綠色具細毛,
  10. 港口馬兜鈴/恆春馬兜鈴馬兜鈴科·馬兜鈴屬)的主莖光滑無毛,具6淺縱溝,
  11. 蒜香藤紫葳科·蒜香藤屬)的莖木質化光滑無毛茸呈灰白色或灰綠色;幼莖綠色,老莖褐色,
  12. 盒果藤旋花科·盒果藤屬)纏繞草本;莖圓柱狀,時而螺旋扭曲,有 3~5翅,被短柔毛;幼莖被毛較密,老莖近無毛,
  13. 短角苦瓜/山苦瓜葫蘆科·苦瓜屬)的莖綠色、具稜、多分枝,全株被柔毛,捲鬚不分叉,
  14. 龍鬚藤/菊花木豆科·羊蹄甲屬)的莖棕色、光滑,棕色,橫斷面木質部和韌皮部交錯,形成菊花狀的花紋,小枝密被棕色短柔毛,
  15. 血藤(豆科·黎豆屬)的莖具縱稜脊和褐色皮孔,被伏貼灰白色或紅褐色細毛,尤以節上為為密,多分枝;血藤的莖汁紅色,老莖常光禿無毛,小枝具鐵鏽色毛茸,
  16. 木防己防己科·木防己屬)的莖細、被短毛,幼莖細長密生柔毛,具條紋,
  17. 九重葛紫茉莉科·九重葛屬)的莖粗壯、徑可達 5公分,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分枝多、細長、具有鉤刺或針刺;老莖無刺,分枝細、具褐色毛茸,
  18. 百香果西番蓮科·百香果屬)的莖圓柱形,老莖光滑無毛、呈木質化;分枝細長,可達  1~5公尺,
  19. 風藤胡椒科·胡椒)的莖匍匐,具毛或光滑⋯⋯

top】【main

臺灣的地質

臺灣的地理台北盆地基隆的火山島嶼
臺灣的地質年齡:、
臺灣山川景觀臺灣地形看見臺灣特色景點

臺灣位於東亞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因為有附屬島嶼,又稱臺灣群島臺灣列島。地處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中國大陸相望,周圍海域從 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之一島。面積約 3’600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由於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

main

臺灣的地理

台北盆地基隆的火山島嶼

臺灣本島 70%為丘陵平原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頗大。由於北回歸線貫穿本島,氣候介於熱帶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形成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人口約 23’000’000人,約 70%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 7’000’000人。
¶ 台灣的誕生
https://youtu.be/6X2LZxgV_lY (2011/12/08)11’17”

top】【main

台北盆地

臺北盆地臺灣北部的一個地理區域,是臺灣第二大盆地,是一片平坦的沖積平原,海拔 20公尺以下的平地面積 243平方公里。臺北盆地北側為大屯火山群,西鄰林口臺地,南接雪山山脈,東南邊則是松山丘陵。臺北盆地的形狀接近三角形。
¶ 臺北盆地傳奇(上):消失的台北湖
https://youtu.be/YI7zgeY1UkM
¶ 臺北盆地傳奇(下):埋沒的森林
https://youtu.be/EDZeHHqorPs 
¶ 台北盆地大事件
https://youtu.be/9WTSYdY80ks (2014/09/16)
¶ 台北盆地的山腳斷層
https://youtu.be/fhkZul6KP6A (2014/01/14)
¶ 台北山腳斷層南段破裂模擬
https://youtu.be/mWeDn5rvLus (2018/03/29)
¶ 大屯活火山 移位示警
https://youtu.be/eK3Bex9CKkE (2019/01/21)


top】【main

基隆的火山島嶼

¶ 神秘的基隆嶼
https://youtu.be/DrXj1mZm35k (2020/08/17)

基隆嶼狀如鯨魚棉花嶼彭佳嶼花瓶嶼並為基隆外海四個火山島嶼,四周皆為峭壁,幾無平地,多見海蝕洞穴與岩礁。基隆嶼地質是由角閃石黑雲母石英安山岩所構成,基隆島的石英安山岩之二氧化矽含量大約 6377%,含有大型黑雲母斑晶的磁鐵礦、紫蘇輝石、斜長石與含磷灰石。由於受到基隆多雨環境與岩石風化影響,植被豐富,除了榕樹女貞萬年松木槿,也生長大量的野百合(花期:56月)、金花石蒜(花期:78月)防葵石板菜等植物,還有烏龜怪方蟹等動物。

#)基隆杙燈塔位於基隆港東北海面的「基隆嶼」山頂,於西元 1980年完建,為最早用太陽能發電的燈塔。基隆市政府在島上鋪設觀海棧道及登山步道護欄,於西元 1992年列為重要觀光景點。( 杙與易同音)
#)金花石蒜石蒜科·石蒜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廣卵形鱗莖;夏季開黃色花,花被裂片倒披針形,花被管長約 1.5公分。金花石蒜的蒴果近球形。金花石蒜於秋季抽葉。金花石蒜的鱗莖有毒,可提取石蒜鹼供藥用,也能提取澱粉作工業用途。
#)烏龜怪方蟹十足目·怪方蟹科的一種節肢動物,生活在海底火山高溫溫泉週邊,以被海底高熱噴泉燙死的浮游生物為食。


top】【main

臺灣的地質年齡

臺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歐亞板塊的聚合邊界,為一個造山作用活躍的活動構造區,根據GPS觀測資料,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 8.2公分的移動速度向西北移動。歐亞板塊朝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形成馬尼拉海溝及其東側的呂宋火山島弧;在臺灣北方,菲律賓海板塊已經在臺灣南方朝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之下,造成琉球海溝及其北側的琉球火山島弧沖繩海槽。台灣島以蓬萊造山運動以及它對臺灣島的地質影響為主軸,從台灣島地表、地形與地貌所能看到的一些現象。
臺灣南北縱長約 395公里,東西寬度最大約 144公里,環島海岸線長約1,151公里,含屬島面積約 35,886.8623平方公里,四面環海,島嶼整體形狀似長條蕃薯狀。台灣的陸地殼厚度大約是 30公里,海岸山脈還要比其他區域厚度多 2公里,而東海岸最薄。台灣是大陸棚邊界的一部分,目前從台灣海峽到亞洲大陸的地殼厚度是固定的。

臺灣地質年齡約 500萬年,請觀賞大愛電視 72分鐘影片…
https://youtu.be/Fgd8JHOVADY (2014/08/02)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