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管河川、縣市管河川、
淡水區水系:淡水河流域、非淡水河流域、
〖水圳〗
水系是指海洋、河流、湖泊等構成的水網系統,多依照江河、湖泊的支流和源流逐級形成的網狀結構劃分。臺灣的河流大致可分為太平洋水系及台灣海峽水系。
近年來政府致力於排水設施、環境營造及生態棲地保育工程,期能有效發揮「水環境」優質功能性及安全性之下,兼顧尊重生物之生存權,維護與創造生物生活史的多樣性需求,於排水整治環境營造同時,利用植生方式營造具區域排水集水區棲地生態之機能。
※ 臺灣河川復育網(本網站於 2015年基於系統整合之便建立,目前由水利署接手管理)
http://trrn.wra.gov.tw/Default.aspx
中央管河川
中央管河川是依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水利署《河川管理辦法》由中央政府管轄之河川(水系),由經濟部水利署所屬之各河川局管理。依據民國 98年(2009年)4月 8日的公告,共有中央管河川 24水系,另有跨省市河川 2水系(淡水河、磺溪);由於跨省市河川中的淡水河與各中央管河川規模相當,在經濟部水利署的介紹資料中往往並列而未加以區分。
縣市管河川
縣市管河川是依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水利署《河川管理辦法》所公告之各縣市政府管轄之水系,涵蓋:宜蘭縣縣管河川、新北市市管河川、桃園市市管河川、新竹縣縣管河川、苗栗縣縣管河川、臺中市市管河川、雲林縣縣管河川、屏東縣縣管河川、臺東縣縣管河川、花蓮縣縣管河川。各個河川長度參考:台灣河流長度列表。
臺灣共有 92條水系屬於縣市管河川,新北市市管河川(19水系)淡水區有 4水系為:
- 大屯溪幹流長度 14.50公里,發源於三芝區店子裡、圓山里小觀音山、
- 後洲溪幹流長度 5.50公里,發源於淡水區蕃薯里三角埔、
- 興仁溪幹流長度 6.00公里,發源於三芝區興華里北新莊、
- 林子溪幹流長度 13.50公里,發源於淡水區水源里大屯山、
淡水河流域
樹梅坑溪、高厝溪、八勢溪、竿蓁林溪、黃高溪、鼻頭溪、庄子內溪、米粉寮溪、
淡水河流域發源於雪山山脈北端標高 3’529公尺的品田山,由大漢溪、新店溪與基隆河三條支流,涵蓋:新竹縣、宜蘭縣、桃園市、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等 6區域,共同匯集而成後於淡水區·油車口附近流入臺灣海峽;幹流(大漢溪與下游)長度 158.70公里,流域面積達 2’726平方公里,佔全臺灣面積的 7.6%,為臺灣第三大河川、北部第一大河川。
大漢溪為淡水河的主流,其最遠源流名為塔克金溪(泰崗溪),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境內,先向東北後轉西北流,與另一支流薩克亞金溪(白石溪)會合後,改稱馬里闊丸溪(玉峰溪);
再往北轉東流至桃園市復興區境內,與另一支流三光溪會合後,開始稱為大漢溪;
隨後往北流入石門水庫,經鳶山堰後納三峽河,成為板新水廠的供水來源,流到江子翠(港仔嘴)匯流新店溪,合稱淡水河。
- 淡水河主流於關渡與基隆河再度匯流。
- 淡水河在經過淡水區境內,有源自大屯火山群之諸溪流,如:樹梅坑溪、高厝溪、八勢溪、竿蓁林溪、黃高溪、鼻頭溪、淡水溪及米粉寮溪…等,向南直接注入臺灣海峽。
- 此外淡水區還有「非淡水河水系」的溪流,如:林子溪(公司田溪)、圭柔山溪、興化店溪、洲子溪、灰磘溪及大屯溪…等向西直接注入臺灣海峽。
CSR: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為都市的母親河(淡水河)做點事
https://csr.cw.com.tw/special/20 (2020/04/22)

¶ 淡水市區空拍
https://youtu.be/xsXNbBQSULs (2018/04/17)
樹梅坑溪

樹梅坑溪位於臺灣北部,為淡水河的支流,發源於坪頂里的水尾、吳仔厝一帶,往西南流至妙覺寺附近與來自竹圍·民生里、福德里山區的支流交會,再由臺北捷運·竹圍站北側注入淡水河,全長約 12公里。樹梅坑溪又稱「大坑溝」,因流經昔時種植許多樹梅的「樹梅坑」而得名。樹梅坑溪流域生態豐富,昔時為竹圍地區居民農耕灌溉的重要水源,溪口的紅樹林為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的一部分。
高厝溪
高厝溪發源於八勢里·新淡水球場,流經高厝坑,順著中正東路二段 105巷,過北淡路高厝橋與臺北捷運淡水線·紅樹林站北側約 400公尺處注入淡水河(淡水河紅樹林保護區)。
八勢溪
八勢溪發源於八勢里·八勢一街底「詩畫城堡社區」後山,經內八勢子、外八勢子、北淡路(省道·台 2線)外北橋、臺北捷運淡水線·紅樹林站注入淡水河(淡水河紅樹林保護區)。
竿蓁林溪
竿蓁林溪發源於坪頂里·坪頂路 72巷底,流經「棕櫚山莊」、外環道路、中正東路一段 127巷、北淡路(省道·台 2線)竿蓁里·竿蓁林橋、臺北捷運淡水線鐵路橋注入淡水河(淡水河紅樹林保護區)。
黃高溪

三空泉,別名三孔泉,當地人以臺語稱乎「三港泉」; 三空泉位於淡水樹興里與坪頂里間,三面環山,擁有三處天然湧泉而得名。源於坪頂里·興福寮的三空泉溪與源於樹興里·糞箕湖的樹林口溪在三空泉匯聚成黃高溪,溪流清澈見底,流經內竿蓁林、向西匯入淡水河。
鼻頭溪
鼻頭溪發源於崩埤,流經淡金路(登輝大道)、竹圍內、蛤子山,北淡路(省道·台 2線)鼻頭橋(被誤寫為鶯歌橋)注入淡水河。
庄子內溪
庄子內溪(昔稱淡水溪)發源於虎頭山經金龍橋、曹公橋、庄子內與發源於埔尾,流經樟腦寮的支流,還有源於黃帝神宮·鬼子坑(淡江大學北側凹地)經大田寮在庄子內的忠愛街會合,經水廠邊、博愛街,過北淡路(省道·台 2線)淡水橋、鼻頭街尾(港仔溝)注入淡水河。
米粉寮溪
米粉寮溪發源於瀾尾埔,流經莊厝、米粉寮、赤牛稠坑、新興國小、真理大學與淡水高爾夫球場間的山谷、家畜衛生試驗所、嘉新招待所、松濤橋(古蹟紅毛城西側約 500公尺),再注入淡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