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目

薔薇目學名Rosales)是開花植物被子植物)·真雙子葉植物·超薔薇類植物·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中的一,擁有 9個,約 261,7’725。薔薇目包括鉤毛樹科大麻科八瓣果科胡穨子科桑科薔薇科鼠李科榆科蕁麻科…等。


top】【main

鉤毛樹科

鉤毛樹

鉤毛樹科(Barbeyaceae)又稱鉤毛葉科真雙子葉植物·超薔薇類植物·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薔薇目的一個科,只有 1 1鉤毛樹。鉤毛樹生長在非洲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山區以及亞洲阿拉伯半島,是一種小喬木,單對生。


top】【main

大麻科

山黃麻蛇麻

大麻科Cannabaceae)是真雙子葉植物·超薔薇類植物·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薔薇目的一個科,包含屬翼朴屬非洲樸屬山黃麻屬朴屬大麻屬葎草屬山赤麻屬白顏樹屬糙葉樹屬⋯⋯等,九個屬。


top】【main

八瓣果科

八瓣果科(Dirachmaceae)又叫雙刺木科真雙子葉植物·超薔薇類植物·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薔薇目的一個科,只有 1 2,僅生長在葉門的索科特拉島和非洲索馬利亞沿海一小塊區域。八瓣果科為灌木,莖無刺,果實蒴果,成熟時開裂為八瓣。


top】【main

胡穨子科

沙棘

胡頹子科學名Elaeagnaceae|胡穨子科)是真雙子葉植物·超薔薇類植物·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薔薇目的一個科,共有 3約 50餘,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亞熱帶地區。中國有 2屬 41種。胡穨子科植物有喬木也有灌木,枝端和葉被有銀色或金褐色的盾狀鱗片或星狀毛,單互生或對生,無托葉;兩性或單性,無花瓣,花被 2~4裂;果實為瘦果或堅果,包藏在肉質花被中。大部分品種是耐乾旱植物,但也有部分品種耐潮濕的氣候。其中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e L.)是優良的固沙植物品種。

  1. 沙棘屬沙棘
  2. 胡頹子屬Elaeagnus)為落葉或常綠灌木植物。該屬共有約 45種,分布於東歐亞洲北美
    ¶ 介紹 Elaeagnus angustifolia Russian olive 
    https://youtu.be/k50t_HFGUhI 2020/01/04
  3. 水牛果屬Shepherdia
    ¶ 介紹 Shepherdia argentea
    https://youtu.be/quLtC7vZdwM 2016/09/16
    ¶ 介紹 Shepherdia silver buffalo berry 
    https://youtu.be/FzxPtPIpFtU 2020/09/14

top】【main

沙棘

¶ 介紹沙棘
https://youtu.be/_p2GD3TttVE (2017/11/06)
¶ 蒙古的沙棘
https://youtu.be/DoCPHeMXQZw (2017/12/06)

沙棘(學名:Hippophae rhamnoides|Sea Buckthorn),又稱「海沙棘」,是薔薇目·胡頹子科·沙棘屬的一種帶有棘刺的落葉灌木,莖高約 24公尺,枝幹粗糙、外皮呈黑色,葉披針形;種植 3年後開花,雌雄異株,風媒傳播種子。沙棘原產於亞洲和歐洲的溫帶、寒溫帶地區。沙棘可防風固沙;果實富含維生素CEB12和類胡蘿蔔素、類黃酮和脂肪酸,可以食用與製作飲料,在美容和藥用上也具有價值。沙棘的根系十分發達,植株成長 12年,根會開始長出含弗蘭克氏菌Frankia,屬放線菌門固氮共生菌使土壤富含氮肥。由於共生菌的固氮活動速率並不固定,也受外界天氣或額外氮肥的施與而影響。沙棘屬(學名:Hippophae),是胡頹子科下的一個屬。沙棘屬植物的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鹼化土地上生存,廣泛用於水土保持,可用於沙漠綠化。沙棘屬植物:沙棘肋果沙棘柳葉沙棘西藏沙棘、理塘沙棘等。

※ 理塘縣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轄縣,隸屬西康省舊名「理化縣」,位於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海拔 4014公尺的地區,擁有較多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種類,涵蓋:


top】【main

鼠李科

鼠李科(Rhamnaceae)是真雙子葉植物·超薔薇類植物·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薔薇目的一個大,有 58約 900中國有 14屬,約 130種。本科植物大部分為喬木,也有灌木藤本植物,偶有草本。鼠李科植物分布在全世界溫帶熱帶地區,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分布最多,最早的鼠李科植物化石見於馬斯垂克階鼠李科植物一般都有刺,單,葉脈顯著,常互生;小,雄蕊 4~5枚和花瓣對生;有些種類如濱棗 (Paliurus spina-christi)和十字木( Colletia cruciata)的葉子會演化成刺,尤其是十字木會同時腋生兩個芽,一個演化成刺,另一個生成芽葉。鼠李科植物的果實為肉質核果或蒴果,Ziziphus jujuba)在中國是一種主要的乾果或水果。美洲茶是一種觀賞花卉並具有固根瘤。鼠李的木材多用於燒炭;凍綠的果實和葉可以提取綠色染料。


top】【main

榆科

榆科Ulmaceae)是真雙子葉植物·超薔薇類植物·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薔薇目的一個科,共有 8約 35,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區域,大部分在亞洲,沒有原生於澳洲的品種。分布於中國有 8屬 50餘種。榆科品種的木材堅硬,適合做家具或農具,樹皮、樹葉和嫩果可食,美國紅榆的樹皮可以作為藥物鎮痛劑,有的品種可以作為觀賞樹種。


top】【main

蕁麻科

咬人貓咬人狗青苧麻

蕁麻科Urticaceae)是真雙子葉植物·超薔薇類植物·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薔薇目的一個科,根據不同的分類法共有 54~79,大約 2’600,基本都是草本,偶爾有灌木種,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極地除外),最大的屬是冷水花屬,約 500~600種,此外樓梯草屬有 300種,蕁麻屬有 80種。
蕁麻科植物沒有乳汁,皮有較長的纖維,表皮細胞質鍾乳體,所以在上和枝幹上有點狀或長形淺色斑紋,單葉,常兩側不對稱。細小,多單性,聚成二級頭狀或假穗狀花序。果實為堅果或核果。


top】【main

咬人貓

¶ 咬人貓、山芋、火炭母、 颱風草 
https://youtu.be/r-7fN5hetyI (2020/02/23)

咬人貓學名Urtica thunbergiana;英文名:Gympie Gympie Tree)又稱咬人蕁麻、蕁麻、或刺草…等,為超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薔薇目·蕁麻科·蕁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約 70~120公分。咬人貓原產於於中國日本,在臺灣分布於海拔約 500~3000公尺山區之陰暗潮濕林下。咬人貓為蛺蝶科·大紅蛺蝶幼蟲的食草及寄主之一。咬人貓的均具有尖銳刺毛,人若觸及疼痛難忍,故而得名。咬人貓的莖直立、細長、疏分枝具尖銳刺毛。咬人貓的葉紙質、對生、闊卵形至心形,葉緣呈複鋸齒狀,長約 5~12公分,寬約 4~11公分,葉脈 5條,側脈 2~3對,葉柄長約 2.5~9公分,葉柄及葉片上均有尖銳的鐘乳體杆狀碳酸鈣結晶。咬人貓的托葉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草質,每節 2枚成對,長約 0.7~1.5公分。咬人貓的花為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細小需用放大鏡才能觀察,雌雄同株異花,雌花在上、雄花在下;雌花綠色、雄花綠白色,近於無梗;在芽時直徑約 0.1公分,開放時直徑約 0.2公分,花柱頭呈毛刷狀,花期 6~8月。果為扁卵形瘦果,包於內側兩個宿萼,微帶毛,綠色,果期 8~10月。 
¶ 咬人貓簡介
https://youtu.be/edWiq7BK41E (2014/01/10)
¶ Australia’s ‘Gympie Gympie Tree’ 
https://youtu.be/oVXtz6Y5G2Y (2020/09/18)


top】【main

咬人狗

¶ 介紹有毒植物咬人狗
https://youtu.be/New2tLaDxs0 (2013/09/03)
¶ Dendrocnide Moroides
https://youtu.be/6yF8AJKPf_E (2020/03/25)

咬人狗超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薔薇目·蕁麻科·咬人狗屬(Dendrocnide|火麻樹屬)的一種,又名光背咬人狗、恆春咬人狗、艾麻。英文名:Poisonous woodnettle,其意為有毒的木蕁麻。咬人狗為常綠中喬木,樹幹光滑呈灰白色、樹冠截形狀、小枝粗壯;咬人狗的葉膜質,基部鈍形,先端尖銳,全緣或鋸齒緣、呈卵型或橢圓形、叢生枝端,長 15~40公分、寬 10~20 公分,;具葉柄,柄長 5~13公分。葉柄、葉片兩面都密布刺狀的短毛,稱為「焮毛」。花朵雌雄異株,花腋生,花梗紫色;聚繖狀圓錐花序,雄花被 4~5裂,雄蕊 4~5枚;雌花生於花枝先端,花被 4枚,子房延伸,歪形,花柱線形;具有肉質性花托,呈白色而近於透明,先端附有瘦果 6顆。瘦果,扁球形,淡紫色,如蒟弱般可愛。花期:4~7月,果期:7~9月。咬人狗植株上之焮毛,一旦觸到,會有很難忍受之疼痛感與灼熱感。在台灣的恆春極易發現這種植物。
¶ 認識咬人狗
https://youtu.be/u1lLcF_J10k (2017/08/09)
¶ 別碰咬人狗
https://youtu.be/iOKbY5T3eJ4 (2017/07/24)
¶ 荒野常識:咬人狗
https://youtu.be/FD9y3LyjUXM (2020/04/20)


top】【main

青苧麻

§ 分辨青苧蔴與苧蔴(苧麻葉片較圓)
https://youtu.be/hRBusTvz_RQ (2016/06/26)

青苧麻Boehmeria nivea|英文:RamieNuke / Chinese silk plant薔薇目·蕁麻科·苧麻屬Boehmeria)的直立或攀緣性灌木,原生於東亞,包括中國及中印半島等地區;已被作為農作物引到世界各地。青苧麻是野生苧麻的變種,又稱:白葉苧麻、山苧麻、山茶仔、山苧仔、青葉苧麻、真麻、苴、紵、山茶仔麻、山地麻根、野苧麻、微綠苧麻,苧麻(名醫別錄),野麻(廣東、貴州、湖南、湖北、安徽),野苧麻(貴州、浙江、江蘇、湖北、河南、陝西、甘肅),家麻(江西),苧仔(臺灣),青麻(廣西、湖北),白麻(廣西),散生於本島低至中海拔路旁。

青苧麻的莖密生絨毛及粗毛,多是栽培種,青苧麻的葉互生,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 418公分,寬 213公分,先端漸尖或尾狀,基部圓形,表面粗糙,背面綠白色,疏被短伏毛,偶或有薄層白色絨毛,葉緣呈鈍鋸齒狀;葉柄 215公分。花期:57月,青苧麻雌雄異株或同株異花,圓錐花序長可達 12公分。瘦果扁圓形,被毛。
§
青苧麻
https://youtu.be/jABaEk9gUzc
2014/05/04
青苧麻為苧麻的變種,與苧麻極為相似,僅葉片較尖(苧麻葉片較圓),為苧麻之野生種,可用為苧麻之代用品及其品種改良之原始材料。青苧麻的嫩芽、葉可當蔬菜食用,亦可代桑葉養蠶;苧麻莖皮的纖維是最佳的織布原料。 

§ 臺灣日治時期(1895~1945)臺灣外銷的四種特有經濟作物:苧麻、篦麻、月桃和咖啡。
§ 篦麻大戟科·蓖麻屬(Ricinus)下的唯一物種)
https://youtu.be/QF2LR5skTQ8 2016/06/21


top】【main

殼斗目

殼斗目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為豆類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見的樹木。被子植物的一,舊屬木蘭綱·金縷梅亞綱,含 7科(樺木科木麻黃科殼斗科胡桃科楊梅科南青岡科核果樺科),均為喬木或灌木。殼斗目的特徵為堅果外包有殼斗,單葉,通常互生;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聚生成柔荑花序。雌花單生或簇生,外包一輪鱗片,後鱗片發育成殼斗。


top】【main

樺木科

臺灣赤楊

樺木科共有 6榿木屬樺木屬鵝耳櫪屬榛屬鐵木屬虎榛子屬),大約 200,都是落葉的喬木灌木,一般都是原生於北半球溫帶植物,只有很少幾是原生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中國有包括所有 6屬的約 70餘種。


top】【main

臺灣赤楊

§ 介紹臺灣赤楊 
https://youtu.be/MGc1OFBs9a4 (2015/12/12)

臺灣赤楊殼斗目·樺木科·榿木屬的一種植物,又稱臺灣榿木、水冬瓜、水柯仔、水柯柳、臺北赤楊、水柳柯。臺灣赤楊廣泛分布於本島低海拔至 2900 公尺處,常會形成小塊的純林,多生於溪流兩旁、河谷、第二期森林,或有充足陽光照射之崩塌地開墾地,為森林演替先驅物種。赤楊的根部可發現有固氮能力之根瘤,所以能夠於相對貧瘠的土地上生長。而赤楊屬均為多倍體,繁殖策略為以量致勝,因此能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以得健壯速生的後代。臺灣赤楊為落葉喬木,高可達 20公尺,樹幹直,樹皮灰褐色,老莖呈片狀剝落;葉互生,卵或長橢圓形,細鋸齒緣,長約 10公分。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柔荑花序;雌花則成密穗狀花序,暗紅色。果呈毬果狀,由整個雌花序發育而成,長約 2公分,小堅果扁平,有狹翅。根部會長根瘤菌可固氮。除了庭植觀賞外,也可作防風樹,同時也是造林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樹種;木材可供作紙漿,或作為栽培香菇或白木耳的段木
§ 臺灣赤楊樹幹直立生長比喻做人要誠實 
https://youtu.be/8dB8j0uEqRk (2019/06/01)


top】【main

木麻黃科

千頭木麻黃木麻黃

木麻黃科(Casuarinaceae)涵蓋:3~4約 70,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澳大利亞太平洋島嶼一帶,中國有引種,主要作為南方沿海防風固沙林帶、鹽鹼地改良和乾旱地區造林。


top】【main

千頭木麻黃

§ 千頭木麻黃綠籬
https://youtu.be/ZV2RwuFPKHY (2020/06/08)

千頭木麻黃Allocasuarina nana)為殼斗目·木麻黃科·木麻黃屬Casuarina常綠植物,又稱:木賊葉木麻黃,原產於澳大利亞。千頭木麻黃莖高 30公分~2公尺,植株低矮,萌芽力強,枝葉濃密。千頭木麻黃的葉退化成小枝狀、輪生、具 68個稜角,各節有 68個鞘齒;所見綠色線狀物為其小枝,小枝條下垂,光滑無毛或幼時有柔毛;鞘齒多為 7數。千頭木麻黃雌雄異株,雄花為穗狀花序,雌花為頭狀花序,花小不顯著;開花期︰35月。千頭木麻黃的小毬果,熟果呈褐色。結果期: 911月。
§ 千頭木麻黃修剪
https://youtu.be/8my-CfA0zDI 2021/01/11


top】【main

木麻黃

§ 木麻黃看似松
https://youtu.be/pPc9CNr-TbI (2012/03/21)

木麻黃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為木麻黃科·木麻黃屬Casuarina常綠植物,包括有灌木喬木,最高可達 35公尺,又稱:木賊葉木麻黃、牛尾松,原產於澳大利亞木麻黃莖高可達 20公尺、莖灰綠色小枝細軟。木麻黃的針葉、多節,每節有極退化的苞片狀葉 68個鞘齒,綠色線狀物為其小枝,小枝條下垂,光滑無毛或幼時有柔毛;木麻黃雌雄同株或異株,花期:56月;木麻黃的小堅果球形,徑 1016公釐,上部有翅,熟果期:811月。
§ 木麻黃屬常見的種:木麻黃 細枝木麻黃粗枝木麻黃等,約 17種。

  • 木麻黃全株都是細絲狀的枝椏,能讓風從空隙間滑過,不致造成樹的壓力,就算在強風的海邊環境裏,也依然能長成高大的喬木。
  • 木麻黃生長迅速、抗風、抗旱、抗鹽份,因生長迅速,抗風力強,是中國南方濱海防風固林的常見樹種之一。可植於海邊,樹高且堅硬。
  • 木麻黃是少數具有根瘤的「非豆科植物」,由於根瘤裏的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因此極能耐於貧瘠的土壤。
  • 木麻黃樹高且堅硬,適用於建築、家具、造紙用材。
  • 木麻黃的樹皮可提制栲膠,也有用來製備染料用來染漁網的。
  • 木麻黃在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木麻黃也能生長,在土壤修複方面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 木麻黃簡介
https://youtu.be/YGvZOYThfxQ  2014/04/08
§ 木麻黃的堅果
https://youtu.be/1K0GpjA8x-g 2017/06/26


top】【main

殼斗科

杏葉柯

殼斗目 ·殼斗科又稱山毛櫸科,由 8個組成,約有 927種。台灣原生殼斗科植物約 50種,為木本植物的第二大科。殼斗科的植物都是落葉或常綠喬木,單葉互生,全緣或有齒缺或羽狀分裂;雌雄同株,雄花是柔荑花序或頭狀花序。殼斗科的果實外圍有一層具保護作用的「殼斗」,是本科植物的最大特徵。殼斗科的堅果具 1粒種子,這種堅果特稱為「槲果」;殼斗外生有尖刺或鱗片,不同的殼斗型式是各屬分類上之重要依據。

top】【main

杏葉柯

杏葉柯,又名杏葉石櫟,為殼斗目 ·殼斗科山毛櫸科)·柯屬石櫟屬)的植物,是台灣特有植物。分布於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福建廣東海南等地,生長於海拔 1’100米至2’3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針葉林中、常綠闊葉林和闊葉混交林中。
杏葉石櫟為喬木,常具明顯板根,高可達 30公尺,胸徑可達 2公尺。春夏季抽出的新枝及嫩葉背面密被黃棕色捲柔毛,秋後毛全部脫落。杏葉石櫟的葉厚革質、全緣,長 8~15公分,寬 2.5~4公分,萌生枝的葉可長達 20公分,寬 9公分,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頂部長漸尖或短突尖,基部楔形,有時少數葉片的頂部邊緣呈淺波狀,側脈每邊 10~14條,中脈的下段在葉面微凸起,支脈不明顯或隱約可見;嫩葉乾後葉面常有油潤光澤,成長葉的葉背有較厚的蠟鱗層,帶灰色;葉柄長 1~2公分。杏葉石櫟的雄穗狀花序單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圓錐花序,花序軸密被柔毛;雌花每 3朵一簇,有時兼有單朵散生。杏葉石櫟的殼斗近圓球形,徑 2~2.5公分,堅果、小苞片三角形,或多邊形,通常與殼壁融合,呈不連續的環狀;較幼嫩的殼斗,其上部的小苞片仍為三角形或四邊形且其頂部不與殼壁粘貼;堅果的果壁比殼斗壁稍厚,厚 0.15~0.2公分,果臍占堅果的絕大部分,堅果頂部被微柔毛。杏葉石櫟的花期 3~9月,果於翌年 8~12月成熟。
¶ 松鼠的金莎巧克力杏葉石櫟
https://cleyera08.pixnet.net/blog/post/248114762 (2009/11/19)


top】【main

胡桃科

胡桃科Juglandaceae植物廣泛分布在亞洲歐洲美洲,都是落葉喬木,具有大型羽狀複葉,一片葉長約 20~100公分。


top】【main

青錢柳

胡桃科·青錢柳屬Cyclocarya)是胡桃科下的一個屬的落葉喬木植物。青錢柳屬僅有青錢柳Cyclocarya paliurus)一種,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貴州等地。青錢柳俗稱:搖錢樹,又稱:麻柳、青錢李,具多種藥用價值。青錢柳的葉炮製成的青錢柳茶是中國名貴滋補保健藥材。由於青錢柳播種兩年後才萌發,繁殖困難,是瀕危物種。


top】【main

脊椎動物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脊索動物門Chordata·嗅球類Olfactores)的一個亞門,又稱:有頭動物Craniata),現存 73’500餘種。
脊椎動物亞門涵蓋:
無頜總綱Agnatha並系群,現存 100餘種與有頜下門(Gnathostomata)。有頜類動物現存約 60’000,占脊椎動物現生種類的 99.8%


魚類〗〖無脊椎動物門〗【main

特徵

脊椎動物亞門的成員擁有:

  • 肌肉大多數是一對一對的肌肉;
  • 神經系統有一部分在脊梁骨中間
  • 循環系統較完善,有心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 脂肪組織是絕大多數脊椎動物特有的構造,即使一段時間不進食,也不致於能量耗竭終壽。

top】【main

無頜總綱

無頜總綱Agnatha)是脊椎動物下的一個總綱。無頜總綱的物種不具成對肢體與上頜下頜的原始脊椎動物,生活於淡水和海水中,有些種類會迴游。目前的分類尚有爭議,未滅絕的主要有:圓口綱有頜類Gnathostomata|又稱:有頜總綱、有顎類、頜口類)。
僅存圓口綱物種,如:如:七鰓鰻六鰓黏盲鰻等;


top】【main

有頜下門

有頜下門Gnathostomata)是脊椎動物的主要演化支,源自 450’000’000年前無頜總綱Agnatha)中的第一對鰓弓演化為上頜下頜魚類,原稱:有頜總綱,又稱:有顎類、頜口類。
有頜下門物種的上頜、下頜的出現,攝食能力大幅增強,也因為口腔的形成使得前腦得到了進一步演化發展的空間並最終形成了端腦,生存競爭能力也隨之提高,成就了脊椎動物的主幹類群。現存有頜類動物約 60’000,占脊椎動物現生種類的 99.8%


top】【main

分類

脊椎動物亞門的動物的脊椎都包在骨頭裡面,是脊索動物門中最大和最多樣化的亞門。脊索動物門先後經過頭索動物尾索動物,最後出現脊椎頭部。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等五大類。目前所知最早的脊椎動物是中國雲南省昆明發現的豐嬌昆明魚,距今約 520’000’000年前。


top】【main

脊索動物門

  • 頭索動物亞門
  • 被囊動物亞門(尾索動物)

脊索動物門Chordata)是動物界生態位處於最頂端的一,此類動物具有脊索,或在演化過程中退化而被脊椎取代。脊索動物現存約 66’000種,為動物界第三大門,物種多樣性僅次於節肢動物門軟體動物門。現分為頭索動物被囊動物(舊稱尾索動物)、脊椎動物古蟲動物(已滅絕)4個亞門,其中以脊椎動物種類最多且身體構造最為複雜完善。少數學者提出將半索動物門也置於脊索動物門下,並命名為口索動物亞門。


top】【main

頭索動物

頭索動物Cephalochordata)是脊索動物門的一個亞門。頭索動物的脊索延伸到背神經管的前方。頭索動物的咽鰓裂眾多。頭索動物一般稱為文昌魚,故又名狹心綱文昌魚綱。因無真正的頭部,又稱為無頭類(Acrania)。如:文昌魚科的白氏文昌魚(Branchiostoma belcheri)。


top】【main

被囊動物

被囊動物亞門Tunicata),舊稱:尾索動物亞門(Urochordata),是脊索動物門的一個亞門。本綱動物脊索和背神經管僅存於幼體尾部,成體退化消失。身體表面披有一層棕褐色植物性纖維質的囊包,裡面再有一層外套膜包裹。全部是海洋動物。常見種類有各種海鞘和住囊蟲,營自由生活或固著生活。有些種類有世代交替現象。


top】【main

超薔薇類植物

虎耳草目
薔薇類植物葡萄目火筒樹科豆類植物錦葵類植物

超薔薇類植物包括 18個,約 155個,超過 88’000,包括所有被子植物(開花植物)的四分之一以上,是大演化支。根據新的種系發生學研究結果其中的虎耳草目被組成一個獨立的目,不再屬於薔薇類植物
超薔薇類植物:虎耳草目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錦葵類植物葡萄目

top】【main】〖生態

薔薇類植物

葡萄目豆類植物錦葵類植物

薔薇類植物(Rosids)和菊類植物(Asterids)一起組成真雙子葉植物的主要演化支。薔薇類基本包括克朗奎斯特分類法中的金縷梅亞綱薔薇亞綱中的種類,還有五椏果亞綱中的部分種。薔薇類植物葡萄目豆類植物錦葵類植物


top】【main

葡萄目

巨峰葡萄、
火筒樹科

葡萄目·葡萄科(學名:Vitaceae)是真雙子葉植物·薔薇類·葡萄目唯一的,有 16屬,約 770種,其中火筒樹屬約 70種。葡萄科植物多分布於熱帶溫帶地區,中國有 7約 110。本植物除火筒樹屬外均為藤本草本,借卷鬚攀緣;細小;果實為漿果。著名的景觀爬藤,如蛇葡萄屬、白粉藤屬、地錦屬(五葉地錦)、崖爬藤屬的植物;也有某些葡萄科植物為著名的藥用植物,如白蘞四稜粉藤三葉崖爬藤……等。
葡萄目·葡萄科:葡萄屬蛇葡萄屬烏蘞莓屬白粉藤屬葡萄瓮屬地錦屬崖爬藤屬火筒樹屬

top】【main

火筒樹科

葡萄目·火筒樹屬(科)植物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羽狀複葉組成傘房狀聚傘花序綠色黃色紅色紫色花冠 4~5裂;果實漿果,球形,成熟時為暗紅色。知名的火筒束:圓腺火筒樹光葉火筒樹大葉火筒樹台灣火筒樹


top】【main

豆類植物

葫蘆目豆目殼斗目薔薇目、蒺藜目、衛矛目、酢漿草目金虎尾目

豆類植物(Fabids)最初被稱作真薔薇I類(Eurosids I),或者被視為亞綱等級的豆亞綱(學名:Fabidae),屬被子植物真雙子葉植物,是薔薇類植物的兩個主要次級演化支之一,共包含了 8個目。
豆類植物葫蘆目豆目殼斗目薔薇目蒺藜目衛矛目酢漿草目金虎尾目

top】【main

錦葵類植物

錦葵目十字花目、腺椒樹目、無患子目、美洲苦木目、纓子木目、桃金孃目、牻牛兒苗目、

錦葵類植物最初被稱為真薔薇II類(Eurosids II)或亞綱等級的錦葵亞綱(學名:Malvidae),和豆類植物一起組成薔薇類植物的主要演化支。錦葵類植物基本上包括錦葵目與其近親共 8個目。
錦葵類植物錦葵目十字花目腺椒樹目無患子目美洲苦木目纓子木目桃金孃目牻牛兒苗目

top】【main

細胞生物

細胞生物常被通稱為生物 (拉丁語德語: Organismus, 英語:Organism)又稱:有機體,是指具有生命個體細胞生物涵蓋: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在生物學生態學中, 地球上約有 8’700’000種物種(±1’300’000),其中 6’500’000種(約 74%)物種在陸地上,2’200’000種(約 26%)生活在水中。
!〕生物涵蓋:細胞生物非細胞生物


非生物因子〗〖非細胞生物病毒〗〖有害生物main

細胞

細胞(英語:Cell)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它是除了病毒之外所有具有完整生命力的生物的最小單位,也經常被稱為生命的積木(病毒僅由 DNA/RNA組成,並由蛋白質和脂肪包裹其外),細胞基因作為遺傳進化的基本單元,是推動新物種的合成和創建的具有生命個體引擎)。細胞可分為兩大類:原核細胞真核細胞


〖非細胞生物:病毒top】【main

命名(學名)

學名英語:Scientific name|科學名稱)是生物學·術語,係根據國際上制定的有關生物命名的法規,主要以二名法對各特定物種動物植物真菌藻類細菌…等)在分類階元上,為每一種生物或者每個分類學上的生物群(例如:科群、屬群);賦予一個全世界通用的格式化文字,以拉丁文拉丁化文字表示,因此又稱:拉丁學名,通常使用「斜體字」。

命名方法

  • 單名法:以上的分類階元的學名使用單名法(nomen),由一個拉丁文單詞表示,首字母大寫,屬名須用斜體,其他階元慣用正體。
  • 二名法:一級的學名使用二名法(binomen),又稱雙名法,由屬名和種加詞(種小名)兩部分構成一個種名。完整引用時須在種名後加命名人姓氏和命名時間,一般情況下可省略。
  • 三名法:亞種變種變型等種以下的階元使用三名法(trinomen):由屬名、種加詞、種下階元加詞三部分組成,均用斜體或專名號。

!〕植物的學名以拉丁文表示,每個物種常用「屬名」與「種小名」組成,稱為「二名法」。 


top】【main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生命變化的程度,是指在一個區域、生物群系或行星範圍之內的基因變化、物種變化或生態系統變化。(2018/08/22)
生物多樣性在學術上的定義,是指所有生態系中活生物體的變異性,它涵蓋了所有從基因、個體、族群、物種、群集、生態系到地景等各種層次的生命型式(2011/08/26)。
生物多樣性本身具有生態與經濟、科學與教育、文化、倫理與美學等價值。生物多樣性工作是廿一世紀全球重大議題之一,亦是人類永續發展之基礎。生物多樣性包括三個層面:遺傳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多樣性

參考:
基隆生物多樣性
動物多樣性植物多樣性


top】【main

生命

生命是一種特徵,是物質存在的一種活躍形式。生命沒有公認定義,依不同的科學家觀點有所差異。生命個體擁有「生物的特性」,一定會經歷出生成長衰老死亡。以人類為例,一般以呼吸心臟跳動停止和腦部完全停止活動(非暫時性的停止)為判定死亡的標準。生命的終結是指生命體之死亡階段或狀態。
蔣中正(1887/10/31~1975/04/05)曾說:「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錢穆1895/07/301990/08/30)認為,人生可分為四階層:職業、閒暇、理想、道德。

!〕後印象派(公元 18741886)畫家:保羅·高更1848/06/071903/05/08)著名作品之一: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 欣賞保羅高更的畫作
https://youtu.be/ZNnVPTpgtzs 2018/11/25


top】【main

壽命

壽命是生物的基本參數之一。有的生物只能生存一天,有的生物例如一些植物能生存幾千年。燈塔水母是已知的其中一種目前沒有壽命限制的生物。細胞衰老在決定生物體、細菌病毒甚至是朊毒體的壽命時很重要。隨著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會變短一些,直到最後造成了細胞生命活動有意義的 DNA序列的缺失,使得細胞無法繼續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而進行一種由自身控制的程序性死亡,稱作細胞凋亡


top】【main

演化

演化會引起生物各個層次的多樣性!現今的生物體有可能是在無機物中自然發生的。在生物學上,基於共同起源的理論,提出地球上所有的物種生物個體和分子都起源於一個共同的祖先或祖先的基因庫,可以在所有生物體之間共同的特徵找到共同的祖先的證據。
!〕地球上所有生命共同起源,約 3’500’000’000~3’800’000’000年前出現,稱之為最後共同祖先


top】【main

分類階元

亞門亞綱亞目亞科亞屬亞種

分類階元依次採用 (Kingdom)、(動物 Phylum/ 植物 Division)、(Class)、(Order)、(Family)、(Genus)、(Species),7 個從高到低基本且必要的分類階元,有時「界」之上的「」也是一個必要階元。三種常用的分類法:
1)被子植物APG III分類法(2009年10月正式在林奈學會植物學報發表;於 2016年被 APG IV 取代)、
2)阿瑟·約翰·克朗奎斯特(Arthur John Cronquist,1919/03/19~1992/03/22)、
3)亞美因·塔赫塔江(俄語:Армен Леонович Тахтаджян,1910/06/10~2009/11/13)。


top】【main

亞門

亞門英文動物的亞門為「subphylum」,植物真菌的亞門為「subdivision)是生物分類法中的一個次要分類階元,一般位於之間,但有時亞門和綱之間還會增設下門總綱等次要階元。


top】【main

亞綱

亞綱(Subclass)是生物分類法中的一級,它一般是位於之間。有時亞綱下也分次亞綱(又稱下綱),或在目之上有時也有超目的分級,亞綱的拉丁文名稱較無固定的字尾,僅在植物常會以「-dae」為字尾。


top】【main

亞目

亞目(suborder)是生物分類法中的一級,一般是界於之間,但有時亞目和科之間會再分下目(又譯作次目)。亞目的拉丁文名稱較無固定的字尾。


top】【main

亞科

亞科拉丁語subfamilia)是生物分類法的一個次級的輔助分類單元,在之間。有時亞科和屬之間也分。根據現時的命名標準:植物亞科的拉丁文分類名稱的字尾會使用「-oideae」;而動物亞科會使用「-inae」。參考:家族蛋白質家族基因家族等。


top】【main

亞屬

亞屬拉丁語subgenera;英語:subgenus)是生物分類法中的一級,位於之間。在分類學中,「亞屬」可單獨使用或與種名同時使用。但亞屬的使用並非必要。


top】【main

亞種

亞種subspecies),生物學術語,是以下的一個分類階元。其定義不甚明確,一般認為是同一物種內相似種群的集群,是同一物種生活在不同地理區域的種群,受所在環境的選擇壓力,在基因和形態上發生變化而形成的。
亞種彼此之間一定有隔離,通常是地理隔離,但還未發展到產生生殖隔離的程度。亞種的劃分確立並無統一標準,受學者主觀意志影響頗大。只要種群隔離到一定時間,必然產生差異,但要隔離多少年,差異多大,才能劃為一個亞種,不同學者的觀點可能有很大不同。


top】【main

生物

  1. 非細胞生物
    病毒亞病毒因子
  2. 細胞生物
    細胞
    生命壽命演化
  3. 有害生物
  4. 分類階元
    • 生物種群分類
      1. 被子植物APG III分類法;
      2. 阿瑟·約翰·克朗奎斯特分類法;
      3. 亞美因·塔赫塔江分類法;

生物organism)指任何以「單一實體」運作的有機生命系統,或在自然界中具有生命能表現生命現象(代謝、生長、發育、感應、運動、生殖)的個體,又稱:生物體(living organism)、有機體、機體。在生物學biology)和生態學(德語:Ökologie)中,地球上約有 8’700’000物種±1’300’000),其中 6’500’000物種在陸地上,2’200’000物種則生活在水中。


〖關於多識植物百科·搜尋植物〗〖非生物因子〗【main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徵在生物會進行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繁殖適應。生物分為三個域:細菌古菌、以及真核生物,還有似乎無新陳代謝遺傳的病毒與內共生細菌…等。其中最具挑戰自然生態循環的是人類,人類是動物的一種。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其他動物(肉、卵和奶)一直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動物的則被用來取暖。某些動物被馴化為家禽家畜寵物。除此之外,牠們也是人類文化(如神話宗教)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一般討論用語,所稱的動物是不包含人類。

•)10種可愛但會殺人的動物https://youtu.be/LtvTcJ3FP14 2019/04/24
•)7種聰明到令人震驚的動物https://youtu.be/ext_LjHTGr0 2020/04/12
•)人類消失一萬年之後
https://youtu.be/EW77R_D-XCw 2019/12/11


top】【main

分類階元

分類階元taxonomic rank)根據物種間演化關係的親疏,為生物學上進行生物分類時確定生物共性範圍的上下等級、大小門類,簡稱:階元。     
「分類階元」系統化地將物種分門別類的層級體系(hierarchy)將生物領域「domain)」從高到低分類,依次採用 7個基本且必要的階元:
kingdom)、phylum/division)、class)、order)、family)、genus)、species)。
學術界還常在這些主要階元之間設置「次要階元」,加上前綴prefix)於階元以資分辨。每個階元的學名通常以拉丁文表述。最基層的兩個階元(屬、種)需要被明示以二名法三名法(亞屬、亞種)之外,其它階元是不被明示的。


top】【main

生物種群分類

  1. 被子植物APG III分類法(2009年10月正式在林奈學會植物學報發表;於 2016年被 APG IV 取代);
  2. 阿瑟·約翰·克朗奎斯特(Arthur John Cronquist,1919/03/19~1992/03/22);
  3. 亞美因·塔赫塔江(俄語:Армен Леонович Тахтаджян,1910/06/10~2009/11/13)。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