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雞科

紅冠水雞白冠水雞白腹秧雞
灰胸秧雞灰腳秧雞董雞緋秧雞
小秧雞普通秧雞西方秧雞
斑脇秧雞荒島秧雞

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屬於中等體型,體長約 30公分以上,為夜行動物。秧雞的頭小,細長;腿和趾都長,善於快速步行,偶爾也會進行短距離的飛行。秧雞喜棲息地於沼澤,常在稻田的秧叢中或離水面不高的密草叢中築巢。秧雞喜食植物嫩芽、種子、昆蟲、蚯蚓以及小型水生動物。秧雞生活、繁殖於北方,冬季遷徙南方。

main

紅冠水雞

¶ 會游泳的雞 https://youtu.be/yH5O6s2ByxM(2019/03/10)
¶ 紅冠水雞的神奇寶寶 https://youtu.be/yxbKUVg5BX4(2018/05/07)

紅冠水雞又名黑水雞體長 30~38公分,為秧雞科黑水雞屬的鳥類,屬下約有 13種,模式產地在英格蘭。紅冠水雞是普遍的留鳥,外表與家雞十分相似,平常活動於魚塭、水田及紅樹林等大面積的濕地,有時也出現在收割後的稻田啄食掉落的榖粒。 
¶ 紅冠水雞的叫聲 
https://youtu.be/cFutD5-nMVw (2014/12/01)
¶ 紅冠水雞育雛 
https://youtu.be/QQOf3vW1_sk (2019/04/15)
¶ 紅冠水雞幼鳥的生命力 
https://youtu.be/QQHD0Dqytlk (2018/05/12)
¶ 植物園的紅冠水雞
https://youtu.be/VVGuYWqiqKE (2015/05/14)


top】【main

白冠雞

¶ 東港溪的白冠雞的叫聲 https://youtu.be/L9eqCxQG1zA (2020/01/06)

白冠雞秧雞科鳥類,又名骨頂雞、白冠水雞、白骨頂,體長約 40公分,模式產地在瑞典。白冠雞全身幾乎為灰黑色,具明顯白色的喙和額甲、虹膜紅色、腳暗綠色具腳蹼,兩性外型、羽色相似。白冠雞在台灣是冬候鳥,冬季時遷移到北緯 32度以南地區,在台灣常出現於水塘、魚塭等水域活動,喜歡在水面游泳相互追逐,常見潛入水中以湖底的水生動、植物為食,植物嫩芽、嫩葉亦為其所愛。
¶ 大鵬灣的白冠水雞洗澡
https://youtu.be/4Zpt6i4mNbQ (2020/02/08)
¶ 紐西蘭的白冠水雞築巢
https://youtu.be/w_nYSMUkh8Q (2013/12/23)
¶ 白冠水雞在台南市魚塭展現水上漂
https://youtu.be/op23RSbkiTk (2011/03/08)


top】【main

白腹秧雞

白腹秧雞的叫聲 https://youtu.be/MOk-GXkUYQk (2011/03/17)

白腹秧雞俗名白胸可惡鳥為留鳥是台灣 3種常見的秧雞之一,白腹秧雞分佈於海拔 800公尺以下的沼澤及淺水域旁,主要食物為種子、昆蟲、魚類,喜活動於晨、昏。白腹秧雞成鳥背部深石板灰而腹部白色,尾下有紅褐色塊。幼鳥外型很相似但顏色較暗淡。白腹秧雞常於顯眼的棲枝上發出一連串呼呼聲、咕噥聲或單調刺耳卻多變的叫聲。
白腹秧雞於 2007年以前,由於農法的改變使得許多生物消失,也讓白腹秧雞沒有食物可尋,而逐漸逸出農田景象;至 2013年,白腹秧雞重新出現於苗栗縣火炎山苑裡沖積扇平原的農田,讓人們看到農田生態系的良性恢復。
¶ 白腹秧雞的叫聲 https://youtu.be/l-wCVv3LSls (2019/06/24)
白腹秧雞求偶叫聲 https://youtu.be/7uLW9bszuak (2016/05/09)
白腹秧雞親鳥育雛 https://youtu.be/qMDTZTKv6Mw (2016/05/27)


top】【main

灰胸秧雞

¶ 灰胸秧雞的生態環境 https://youtu.be/vq69K2wV7q0 (2014/03/22)

灰胸秧雞為稀有留鳥,體長約 25公分,腳趾長呈灰褐色,雄鳥額頭至後頸為紅褐色。
¶ 灰胸秧雞戲水
https://youtu.be/eemBzQ0d8Cw (2012/04/23)
¶ 灰胸秧雞覓食
https://youtu.be/kd62vWrzL1Q (2012/01/16)


top】【main

灰腳秧雞

¶ 白喉斑秧雞 https://youtu.be/HGSOrfR6nl4 (2019/03/21)

灰腳秧雞又名白喉斑秧雞、灰腳斑秧雞,為秧雞科的鳥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菲律賓。灰腳秧雞有 2個亞種:模式產地在台灣的灰腳秧雞台灣亞種與模式產地在印度的灰腳秧雞海南亞種。
¶ 台南公園的灰腳秧雞 https://youtu.be/HiRVe4vUE60 (2019/12/12)
¶ 雲林縣的灰腳秧雞 https://youtu.be/–_wo8gsitU (2015/07/14)
¶ 小西灣白喉斑秧雞叫聲 https://youtu.be/vDpcrQaLJfE (2012/02/29)


top】【main

董雞

董雞的生態環境 https://youtu.be/2qZt3JHTmiY (2014/03/10)

¶ 宜蘭的董雞 https://youtu.be/bSqLawNBee8 (2014/05/18)
¶ 叫聲「董」的董雞 https://youtu.be/2qZt3JHTmiY (2014/03/10)
¶ 被風吹的董雞 https://youtu.be/qKWbT8liMi4 (2014/03/14)
¶ 覓食中的董雞 https://youtu.be/9N8co2bl8x0 (2011/11/30)


top】【main

緋秧雞

¶ 緋秧雞的生態環境 https://youtu.be/meCuSkw4qPg (2010/04/30)
¶ 緋秧雞的叫聲 https://youtu.be/shxZEdz-Cug (2011/03/08)

緋秧雞喜棲於海拔 800公尺下之沼澤、淺湖、池塘或隱密草叢濕地,讓人難以尋找。緋秧雞常於清晨和黃昏出現於沼澤濕地;緋秧雞的繁殖期於 3~4月,緋秧雞在臺灣的繁殖期為 4~7月很容易看到牠們精彩的求偶生態。緋秧雞的羽色與斑脇秧雞近似,唯顏色較亮且翼上沒有白色斑紋。
¶ 關渡的緋秧雞 https://youtu.be/0UXLr46yQW4 (2012/04/22)
¶ 北投的緋秧雞 https://youtu.be/Pb7I8_dX0g0 (2012/04/18)
¶ 貴子坑的緋秧雞 https://youtu.be/5DLclmxDEms (2012/04/15)


top】【main

小秧雞

¶ 小秧雞的生態環境 https://youtu.be/w56TsWMAsmE (2013/04/01)

小秧雞又名小田雞,為秧雞科·田雞屬的小型水鳥,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外貝加爾小秧雞指名亞種分布於華南華北等地,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
小秧雞為稀有冬候鳥,晨、昏和晚上最活躍。行動隱蔽,不易見到,常單獨活動,性膽怯,受驚即迅速竄入葦叢中,或突然起飛,但飛不高很快落下。通常在植物茂密處及其附近活動,喜歡在水較淺而即將乾枯的泥坑中,或在地面上落葉堆中或淺水中探食,偶爾在漂浮植物和折斷的蘆葦上行走,可在水面上游泳,還可潛水捕捉獵物。繁殖期鳴叫聲似「qiao-qiao」,細而尖;遇到危險或被驚擾時常發出「kele-kele-」的急促尖叫聲。
¶過境野柳的小秧雞
https://youtu.be/t7gpsO02Mlc (2020/04/24)
¶ 過境野柳的小秧雞
https://youtu.be/j54_ZYE5Dag (2020/04/26)
¶ 過境野柳的小秧雞
https://youtu.be/9NiK8Ys-_Nw (2020/04/27)


top】【main

普通秧雞

普通秧雞為小型涉禽,體長約 30公分以上。普通秧雞被分為 2個物種,原物種(R. auaticus)稱為西方秧雞;另一個物種主要分布在遠東和中南半島的亞種(R. indicus)依然稱為普通秧雞。普通秧雞臉上的棕色、尾下覆羽為黑白條紋;西方秧雞的臉則顯得很灰、肛周圍和尾下覆羽黑白相間,羽尖白色。

¶ 普通秧雞的叫聲 https://youtu.be/YCZOYogShg8 (2013/04/01)

top】【main

西方秧雞

西方秧雞R. auaticus)為小型涉禽,體長約 30公分以上。西方秧雞的臉頰呈灰色、肛周圍和尾下覆羽黑白相間,羽尖白色。


top】【main

斑脇秧雞

¶ 官田的斑脇秧雞叫聲 https://youtu.be/yj8adIVHbWw (2016/04/07)
¶ 官田的斑脇秧雞 https://youtu.be/6fGSdivrAhk (2016/04/07)
¶ 斑脇秧雞的生態環境 https://youtu.be/pq-jPwsl0Lg (2016/04/07)


top】【main

荒島秧雞

秧雞科底下有 34屬,特別值得一提的荒島秧雞又名亞特蘭蒂斯之鳥,也稱呆秧雞,是秧雞科·荒島秧雞屬唯一的種。僅分布於南大西洋·伊奈克塞瑟布爾島。有研究表明,荒島秧雞的祖先很可能在 150萬年前就飛到了伊奈克塞瑟布爾島。後來由於伊奈克塞瑟布爾島的沒有陸地掠食者,使得荒島秧雞逐漸失去了飛行能力。


top】【main

寄蟎總目

蜱蟲

寄蟎總目蛛形綱·蜱蟎亞綱下的一個分類,包含了所有/類的生物。這個總目的生物大多數都是寄生生物。所有寄蟎總目的生物大約有 100’000到 200’000個品種,當中只有約 12’000個品種是有文獻紀錄。


節肢動物main

¶ 被蜱蟲吸血怎麼辦?
https://youtu.be/45PrGwi5bw4 (2019/12/18)

(蜱:ㄆㄧˊ)為真蜱目·蜱總科的動物,蜱又名蜱蟲、壁蝨、扁蝨、草爬子,是一種體形極小的寄生·節肢動物,體長僅約 0.2~0.3公分。不吸血時,僅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後,有指甲蓋大。宿主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動物。蜱在叮刺時多無痛感,大多以吸食血液為生,叮咬的同時刺傷處有發炎反應。蜱還會帶來傳染病,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中,也常會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公的蜱蟲不吸血。母的蜱蟲吸血,是為了孵化下一代,與蚊子非常像。微小牛蜱多寄生於牛的頸部肉垂和乳房,次為肩胛部。
¶ 蜱蟲的唾液蛋白用途……
https://youtu.be/qak6OJWxXhI (2017/07/04)
¶ 如何對付蜱蟲叮咬與牛蜱熱的症狀及預防
https://kknews.cc/zh-tw/health/928ggq.html (2016/04/12)


top】【main

菊科

菊科植物的特徵

  • 菊亞科Asteroideae1,130屬,16,200種)分布:全世界;
  • 舌狀花亞科Cichorioideae224屬,3,200種)分布:全世界;
  • 管狀花亞科Liguliflorae83屬,2,500種)分布:全世界;
  • 刺菊木亞科Barnadesioideae9屬,93種)分布:南美洲,主要是在安第斯山脈;
  • 亮毛菊亞科Stifftioideae11屬)分布:南美洲和亞洲;
  • 帚菊木亞科Mutisioideae58屬,750種)分布:南美洲;
  • 風菊木亞科(Wunderlichioideae8屬,24種)分布:主要是在委內瑞拉和蓋亞那;
  • 絨菊木亞科(Gochnatioideae45屬,90種);
  • 銀刺頭亞科(Hecastocleidoideae|銀刺頭屬)分布:美國西南部;
  • 帚菊亞科(Pertyoideae56屬,70種);
  • 異頭菊亞科(GymnarrhenoideaeGymnarrhena micrantha)分布:北非;
  • 繡球菊亞科(Corymbium|繡球菊屬,9種)。 

菊科Asteraceae)至少 13個亞科,1’689,  32’913。菊科植物廣布全世界,熱帶地區較少。中國有約 200屬 2’000多種,涵蓋:菊花蒲公英大薊小薊茵陳艾葉青蒿紫苑鵝不食草向日葵…等植物。菊科和蘭科常被視為最進化的植物。
菊科的學名是取自模式屬紫菀屬Aster),因為菊科植物的頭狀花序似星形。


main

菊科植物的特徵

§ 頭狀花序是由許多花簇生在似頭狀的總花萼上所組成的,而這些花常被稱為「小花」。小花有舌狀花和管狀花二種,舌狀花的花瓣長條形,通常生長在頭狀花序的外圍,管狀花的花瓣合生成管狀,通常生長在頭狀花序的中央。


top】【main

刺菊木亞科

刺菊木亞科Barnadesioideae菊科的一個亞科的常綠灌木,原生於南美洲。為,刺菊木亞科多生長於乾旱地區,是當地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由昆蟲和蜂鳥(尤其是山蜂鳥屬的生物)授粉


top】【main

亮毛菊亞科

待整理!


top】【main

帚菊木亞科

帚菊木亞科(Mutisioideae|3%)、菊亞科Asteroideae|70%)、舌狀花亞科謹定義)Cichorioideae|14%)、管狀花亞科Liguliflorae|11%) 這四個亞科涵蓋菊科 99%的物種。因為菊科多樣性、形態的複雜性,分類上頗具挑戰性!


top】【main

待整理!

菊花一枝黃花
茵陳蒿艾草馬蘭牛蒡蘄艾紫菀三脈紫菀
蟛蜞菊南美蟛蜞菊雙花蟛蜞菊銀膠菊
小花蔓澤蘭高士佛澤蘭

菊科植物的特徵〗〖菊科的亞科

菊科Asteraceae)是雙子葉植物綱·菊目最大的一個,有至少 13個亞科 1’689 32’913。菊科植物廣泛分布在全世界,但熱帶地區較少,臺灣產 69屬 177種,分布低海拔至高山。中國有約 200屬 2’000多種,包括了菊花蒲公英大薊小薊茵陳艾葉青蒿紫菀鵝不食草向日葵等植物。菊科的學名是由模式屬紫菀屬Aster)而來,是「星形」的意思,指菊科植物的頭狀花序似星形。菊科和蘭科常被視為最進化的植物。菊科植物涵蓋 12個「菊科的亞科」。
菊科的頭狀花序有三種類型:
1 )頭狀花序有舌狀花和管狀花:向日葵紫菀
2 )頭狀花序只有舌狀花:蒲公英菊苣
3 )頭狀花序只有管狀花:大薊藿香薊


main

菊花

菊花菊科·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黃花黃華秋菊陶菊壽客等。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及文化中,菊花有著重要的地位。合稱四君子

¶ 培育菊花
https://youtu.be/Y6Ke887Wa5Y (2019/11/15)

top】【main

一枝黃花

¶ The Goldenrod
https://youtu.be/Lbq3T3ZDvbQ (2020)

一枝黃花學名 Solidago decurrens|Goldenrod被子植物·真雙子葉植物·超菊類植物·桔梗分支·菊目·菊科·菊亞科·紫菀族Astereae·一枝黃花屬 Solidago,又稱:野黃菊、朝天一柱香、六葉七星劍、黃花細辛等。
¶ The Goldenrod
https://youtu.be/H0_xHAzgidE
Solidago virgaurea  
https://youtu.be/Lbq3T3ZDvbQ 2018/10/02


top】【main

馬蘭

¶ 臺灣馬蘭
https://youtu.be/biAUNukf2Ac (2014/10/09)

馬蘭菊科·馬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紅梗菜、雞兒腸(常與鵝兒腸混淆)、田邊菊、紫菊、魚鰍串,螃蜞頭草等。
馬蘭的嫩葉可食用,稱「馬蘭頭」,中國江南地區常用做蔬菜,可清涼拌,與枸杞頭菊花腦並稱為南京三寶。
馬蘭的根匍匐、莖直立斜生、株高 30~60公分,初生葉叢生基部,葉互生,葉片薄質常見於 500公尺以下潮濕環境的開闊地。花期 5~9月,果期 8~10月;由於花朵亮麗,容易栽植,常被栽種於花壇或盆栽作為觀賞用。馬蘭紅梗青梗兩種,以紅梗為優。
¶ 雞兒腸(菊科,雌花淡藍紫色、兩性花黃色)
¶ 鵝兒腸(石竹科,粉紅、紅、黃、黃橙等色品種。花期春季) 
¶ 福星花園:雞兒腸(菊科,花淡紫色);鵝兒腸(石竹科)
臺灣馬蘭為爵床科·馬藍屬的半灌木狀草本,又名臺灣金足草,為臺灣固有植物,莖高可達 80公分,莖多紛枝,4 稜形,密被粗毛。花期 8至翌年 1月,果實為蒴果,長約 2公分,匙狀橢圓形;種子 4粒,卵圓形,扁平,密被長絨毛。臺灣馬藍為枯葉蝶、黑擬蛺蝶、眼紋擬蛺蝶……等,多種蝶類幼蟲的食草,能製作藍色染料。


top】【main

牛蒡

§ 最先開始在臺灣種植牛蒡的地方:屏東·歸來
https://youtu.be/ZGZ2IXBaNss (2016/12/23)
§ 牛蒡(Great Burdock)植株簡介
https://youtu.be/NA8YAOsXWzo (2014)

牛蒡Arctium lappa|英語:greater burdock)是菊科·牛蒡屬植物為二年生大型草本,肉質根;葉呈廣卵形至心臟形,葉背密被白毛;牛蒡的花,管狀呈紫紅色具有先端呈鉤刺狀的總苞片,頭狀花序簇生,花期始於夏~秋之間,盛花期在秋、冬之際;翌年 3月間可見長橢圓形或倒卵形瘦果,瘦果先端具刺毛一束。 節氣寒露、霜降(農曆九月)正是屏東·歸來種植牛蒡的好時節!
屏東·歸來車站四周的「牛蒡地」是日治時代(1912年),最先開始種植牛蒡的所在。屏東·歸來擁有深厚的紅土砂土壤層、土質疏鬆,冬季低溫、少雨的氣候和來自大武山的豐沛地下水源,最適合種牛蒡。歸來的牛蒡味道濃郁,可以聞到人蔘味,品質優於日本、全台第一。牛蒡是由 0.6公分直徑的種子,成長到擁有超過 1.2公尺長的根(外銷日本直徑 2公分的日本柳川品種,口感最好)。
§ 牛蒡(日語:gobō;牛蒡/ゴボウ)的纖維含量是一般蔬菜的兩倍
https://youtu.be/1UYi6kIEytw (2014/05/26)
§ 牛蒡網室栽培
https://youtu.be/oGedN53_6yk (2020/03/25)
§ 直徑 2公分的大力蔘牛蒡
https://youtu.be/e0cYziAl_Hc (2017/04/16)


top】【main

§ 牛蒡的紫紅色管狀花與瘦果(先端具刺毛一束)
http://bruce0342.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7.html (2020/03/07)

蘄艾

¶ 觀察芙蓉菊
https://youtu.be/yjapVYekSRc (2018/05/21)

芙蓉菊菊科·芙蓉菊屬的一種植物,又名蘄艾、玉芙蓉(采藥錄)、白香菊(福建)、海芙蓉(日本)、千年艾、芙蓉、白芙蓉、香菊、白石艾、白艾,是亞洲的特有植物。蘄艾為多年生常綠亞灌木,株高 30~60公分,全株被灰白色短毛,有強烈香氣。蘄艾的葉厚,窄匙形至倒卵披針形、全緣或三至五裂;蘄艾的花頭狀花序、半球形、黃色,花期:11月至翌年 1月。蘄艾性喜高溫、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其耐鹽性佳、抗強風、耐旱、耐寒、耐陰。蘄艾別稱海芙蓉,是東引的名酒海芙蓉藥酒的原料。
¶ 蘄艾是民間常用的青草藥
https://youtu.be/CO83Po0bTCw (2013/06/30)
¶ 芙蓉枯葉的用途
https://youtu.be/E-zNHy5IZio (2016/11/24)


top】【main

紫菀

¶ 秋天的紫菀花
https://youtu.be/KWGYXtwOiVg (2020/10/04)
¶ 欣賞紫菀 (ㄨㄢˇ)
https://youtu.be/JcXbrz9KiYs (2018/09/30)

紫菀(ㄨㄢˇ)為菊科·紫菀屬Aster)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屬是菊科的模式屬,約 180餘種。紫菀直立、高約  2公尺,葉互生,有齒或全緣;、莖常用於藥材,根能潤肺化痰、止咳。紫菀又名青菀、紫倩、青牛舌頭花(河北土名)、山白菜、驢夾板菜、驢耳朵菜、還魂草、返魂草、小辮。紫菀產於華北、東北和西北,花期:79月。
既能止咳又能通便的中草药:紫菀
https://youtu.be/kEOKXPnFnTo 2019/05/22
註):
(ㄨㄢˇ):植物名又稱卷柏卷柏科·卷柏屬(Selaginella)多年生常綠草本。葉似扁柏呈密生鱗狀,先端有刺毛,多生於山地岩壁中,可供觀賞及藥用。卷柏俗稱:萬年松、九死還魂草。江南卷柏是此屬重要的模式生物
「菀」唸作
ˋ 時,與「」相通,郁結、積滯的意思。


top】【main

三脈紫菀

¶ 三脈紫菀可作中藥材 
https://youtu.be/qREEKjjXbGQ (2020/11/25)

三脈紫菀Aster ageratoides)為菊科·紫菀屬的植物。三脈紫菀(ㄨㄢˇ)又稱野白菊花(植物名實圖考)、山白菊(貴州土名)、山雪花、白升麻、三脈葉馬蘭(中國植物圖鑑)、雞兒腸。台灣多以山白蘭稱之,生長於海拔 1003’800公尺的地區。花期:911月。多生於路邊、溝邊、曠野草叢中。具藥用價值。


top】【main

南美蟛蜞菊

黃花蜜菜(學名:Sphagneticola calendulacea)是菊目·菊科·向日葵族的一個物種。舊稱蟛蜞菊,舊屬蟛蜞菊屬(Wedelia),今屬南美蟛蜞菊屬,是南美蟛蜞菊屬 5個物種唯一在亞洲發現的物種,分布於中國日本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印尼菲律賓
蟛蜞菊屬的植物,在台灣有 3種:雙花蟛蜞菊蟛蜞菊(單花蟛蜞菊)與南美蟛蜞菊;其中蟛蜞菊和雙花蟛蜞菊為台灣本地自生種,南美雙蟛蜞菊則是外來種,而在野外又以雙花蟛蜞菊為最常見的一種。
黃花蜜菜(蟛蜞菊、南美蟛蜞菊)含有蟛蜞菊內酯去甲基蟛蜞菊內酯木犀草素芹菜素等,為抑制雄激素以對抗前列腺癌之主要有效成分,還有抗炎止血、治療肺炎肝硬化等功用。在台南,有養蝦場用曬乾的黃花蜜菜混和乳酸菌成為養殖白蝦虱目魚的飼料,令飼養出來的海鮮保持低鈉、低鐵但高蛋白。
¶ 南美蟛蜞菊(黃花蜜菜)簡介
https://youtu.be/X_vsq2183KM (2015/07/11)

¶ 南美蟛蜞菊(黃花蜜菜)簡介
https://youtu.be/PnMGuSwi9Ic (2013/10/11)
¶ Wedelia Chinensis
https://youtu.be/1gpimiSSMa0 (2020/10/17)

蟛蜞菊

¶ 採收黃花蜜菜(單花蟛蜞菊)
https://youtu.be/1IuHyIWgUe8 (2010/08/09)
¶ 藥用植物黃花蜜菜(單花蟛蜞菊)
https://youtu.be/SLt33Uj_I-Q (2017/10/11) 

雙花蟛蜞菊

¶ 山蟛蜞菊(雙花蟛蜞菊)
https://youtu.be/9fyRYVe6rFc  (2020/03/07)

top】【main

小花蔓澤蘭

¶ 辨識小花蔓澤蘭 
https://youtu.be/aD_ztOCdFvM (2020/03/11)

小花蔓澤蘭被子植物·真雙子葉植物·菊類植物·桔梗分支·菊目·菊科·蔓澤蘭屬Mikania)多年生草質或稍木質藤本植物,又稱:薇甘菊、小花假澤蘭。蔓澤蘭屬約 250種,主要產自熱帶美洲。莖細長,匍匐或攀緣,多分枝,被短柔毛或近無毛,幼時綠色,近圓柱形,老莖淡褐色,具多條肋紋。葉對生,葉片呈心狀卵形,微波緣。小花蔓澤蘭生長速度奇快,奪取其它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導致其他植物難以生存,故有「綠色殺手」、「植物殺手」或「綠癌」之稱,亦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小花蔓澤蘭,別名:肺炎草、山瑞香 
https://youtu.be/Irvt53-PNxU
2016/01/30

小花蔓澤蘭繁殖能力極強,危害臺灣生態環境影響甚鉅,必須經年持續防除,以避免擴大蔓延;每年在小花蔓澤蘭開花結實前拔除,是最好防治時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訂定每年 8 15日至 9 15日為「小花蔓澤蘭防治月」,並選定「每年 9月第 1個星期六」為全國防治日。(2019/08/21
◎ 自製小花蔓澤蘭環保酵素
材料:黑糖、切碎的小花蔓澤蘭與水,比例為 1310。將 20公斤黑糖倒入圓桶內,加入 200公升水,攪拌均勻後加入 60公斤小花蔓澤蘭,再攪拌讓黑糖水與小花蔓澤蘭充份混合。每天翻攪一次,直至小花蔓澤蘭不再浮出水面後,放置 3個月後酵素熟成即可使用。小花蔓澤蘭環保酵素可使用於居家清潔,如:洗碗、沐浴、去污、除臭及施肥等多重效用,效果良好。

入侵植物


top】【main

銀膠菊

¶ 花粉釀過敏的銀膠菊
https://youtu.be/j_NuaBKnPS4 (2019/05/08)

銀膠菊學名Parthenium hysterophorus,英語名:Santa-MariaSanta Maria feverfewwhitetop weedfamine weedcongress weedcarrot grasscongress grassGajar Ghans)為菊目·菊科·銀膠菊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灌木,莖高 30150公分(或 2公尺),上部多分枝,具主根。銀膠菊的葉互生,一回至二回羽狀全裂,形態及大小變化大,正面綠色,背面銀灰色。常見於臺灣西部濱海及低海拔的荒廢地,於金門幾乎滿山遍野長滿銀膠菊。銀膠菊的花輻射狀頭花、白色,花期 68月。瘦果、黑色,倒卵形,長 0.10.15公分,頂端具乳突,冠毛呈 2個短鱗片,果期 710月。同為銀膠菊屬的灰白銀膠菊(學名:Parthenium argentatum)不存在接觸過敏毒性,可以用於提取乳膠以及生產天然橡膠製品。

  • 銀膠菊全株有毒,主要的毒性化學成分為銀膠素Parthenin)對人體有害,有「國際毒草」之稱。剷除銀膠菊時,應口戴口罩、手戴手套,工作過後的人員,也應洗手;必要時,被剷除的銀膠菊應以火焚燒,杜絕再生。
  • 銀膠菊與滿天星相似度高,可從花梗粗且具有柔毛分辨;
  • 銀膠菊的幼株與艾草相似度高,艾草搓揉後有香味可以分辨。

入侵植物


top】【main

昭和草屬

§ 生長在日本的昭和草
https://youtu.be/E52_N3CI9Ww (2020/08/17)

昭和草屬約 50種,常見的有昭和草。
§ 昭和草未開花時,植株與「黃花三七草」非常相像,宜注意辨識,以免誤食。
黃花三七草分布於海拔 1’0002’500 公尺的森林。
§ 昭和草含有肝毒性Hepatotoxicity;癌變吡咯聯啶生物鹼(Pyrrolizidine alkaloid具有強烈的肝臟毒性,不可長期大量食用);及千里光鹼(jacobine|一種有毒生物鹼、可引起肝壞死)。

昭和草Crassocephalum rabensAfrican Fireweed)為菊科·昭和草屬Crassocephalum)為一或多年生直立草本,原產於泛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又稱: 野茼蒿飛機草神仙菜、革命菜、山茼蒿、飢荒草、救荒草、野木耳菜、假茼蒿、神仙茶、冬風菜。昭和草的莖直立,高約 40100公分、柔軟多汁。昭和草的葉柔軟多毛、長橢圓形至長卵形、不規則鋸齒緣、互生、基部羽狀深裂(或無)、下延成葉柄,中肋暗紅色,長 518公分,寬 310公分;葉柄長 22.5公分。昭和草的頭狀花序紅褐色、數個在莖端排成繖房狀、徑約 3公分;總苞鐘狀、基部截形,長 11.2公分;花期:410月。昭和草的瘦果,圓柱形、赤褐色、具線紋,被細毛;種籽呈球狀、具白色絲狀冠毛,容易隨風飄揚。
傳說日軍在二戰時用飛機撒下此物種的種子,以便日軍可以採來食用,所以稱作飛機草。昭和草的莖葉可以食用,是常見的野菜。
§ 昭和草植株
https://youtu.be/W4TVlv1Wo1A 2020/05/29
§ 昭和草的花與果實
https://youtu.be/cLuUSBLFXR8 2015/12/25
§ Gynura crepidioides | 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的果實與種子https://youtu.be/lTEg5t5G1AA  2021/11/11


top】【main

菊三七屬

菊三七屬的常見物種:
§ 白鳳菜
https://youtu.be/A5_Pt69sXik 2013/11/25
§ 平卧菊三七
https://youtu.be/xtI08wN-68Q 2021/10/17


top】【main

菊三七

§ 東眼山的菊三七
https://youtu.be/qBR-t4VF3_k (2019/11/22)
§ 啥是「菊三七」!
https://youtube.com/shorts/Chn4DtNuPf8 (2021/02/17) 

菊三七Gynura japonicaChrysanthemum Gynura Segetum)為菊科·菊三七屬的(Gynura)草本植物,又稱:黃花三七草,生長於海拔 1’2003,000公尺的地區,多生長在林下、山坡草地、山谷和林緣。黃花三七草的莖高 35100公分、多分枝呈傾上狀。黃花三七草的根生葉小形、匙狀;莖生葉粗鋸齒緣,長橢圓形、葉尖鈍至銳,長 1025公分、寬 512公分,葉基羽狀淺裂或羽狀深裂;上部莖生葉小型、橢圓狀披針形至線形、先端銳尖。黃花三七草的頭狀花序鮮黃色、呈繖房狀排列、由線形葉包圍;花期:79月。黃花三七草的瘦果、圓筒狀、赤褐色、具 10稜,被細毛;種籽長約 0.45公、寬約 0.08公分,具白色冠毛,冠毛長 0.71公分。
§ 菊三七 (サンシチソウ)
https://youtu.be/Hj8zoDMzSuI 2019/09/17


top】【main

蘭科

蘭科Orchidaceae植物俗稱:蘭花。蘭科與菊科的花艷麗,都是開花植物中最多樣、最廣佈的科。熱帶蘭花通常叫做洋蘭,又稱:胡姬花。洋蘭並不一定是外來種。大中華地區亦有豐富的野生洋蘭資源。
蘭科現有 870 28’000個物種,100’000餘個園藝家培養的交配種和變種。中國有 171屬 1’247種以及許多亞種、變種和變型。臺灣有 104屬 478種。
目前所有野生蘭科植物均被列為《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CITES)》的保護範圍。


賞蘭〗〖蘭科的亞科〗【main


插天山羊耳蒜

§ 插天山羊耳蒜
https://youtu.be/0HQWElpriPY (2023/05/16)

插天山羊耳蒜Liparis sootenzanensis)為蘭科·羊耳蒜屬Liparis|約 250種)樹林下地面零星分佈的草本植物。插天山羊耳蒜臺灣本島特有種,偶見於海拔 5001500公尺山區。插天山羊耳蒜的葉寬橢圓形、35片螺旋互生、葉縱向皺摺具微鋸齒緣。插天山羊耳蒜的總狀花序,花莛綠色具翼狀稜脊,花黃綠色,具梗,長約 1公分,唇瓣倒卵形至楔形,花型似蝴蝶結,與黃花羊耳蒜Liparis luteola)相似度高,盛花期:56月。
插天山羊耳蒜花開時的那一堆蝴蝶結具特有的氣質,讓人們無法忘記蝴蝶翩翩飛舞在整片山林的模樣。


top】【main

蘭科的亞科

  1. 擬蘭亞科 (Apostasioideae):
  2. 杓蘭亞科Cypripedioideae):
  3. 樹蘭亞科 (Epidendroideae)火燄蘭高山石斛
  4. 蘭亞科Orchidoideae):綬草
  5. 香莢蘭亞科Vanilloideae):蔓莖山珊瑚小囊山珊瑚

蘭科物種花朵艷麗的熱帶蘭花通稱:洋蘭;洋蘭並不一定是外來種。大中華地區亦有豐富的野生洋蘭資源。
蘭科最大的屬是石豆蕙蘭屬Bulbophyllum)約 2’000種;其次為樹蕙蘭屬Epidendrum)約 1’500種),石斛蘭屬Dendrobium)約 1’400種和腋花蕙蘭屬(Pleurothallis)約1’000種)。
常見野生蘭花:綬草石豆蘭石斛蘭兜蘭春蘭萬代蘭杓蘭貝母蘭獨蒜蘭石仙桃鶴頂蘭蝦脊蘭指甲蘭…等;常見的栽培品種:蕙蘭春蘭寒蘭建蘭墨蘭石斛蘭兜蘭蝴蝶蘭萬代蘭文心蘭嘉德麗雅蘭…等。也有應用於中藥的天麻(蘭科·天麻屬)、石斛(蘭科· 石斛屬)、白及(蘭科·白芨屬 )…等。


top】【main

擬蘭亞科

擬蘭亞科Apostasioideae)為蘭科的一個亞科,涵蓋:三蕊蘭屬假蘭屬,已辨識 15


top】【main

杓蘭亞科

杓蘭亞科 Cypripedioideae又稱:喜普鞋蘭亞科,擁有:杓蘭屬Cypripedium)、鑷萼兜蘭屬(Mexipedium)、兜蘭屬Paphiopedilum)、美洲兜蘭屬Phragmipedium)和南美杓蘭屬(Selenipedium)總共約有 165個種。杓蘭亞科的蘭花都具有兩枚能育雄蕊、一枚盾形退化雄蕊、一枚特化成深囊狀的唇瓣和由兩枚側萼片合生而成的合萼片。 杓蘭亞科的花朵都具有深囊狀(兜形)唇瓣,因此昆蟲很容易陷入兜形唇瓣中。昆蟲在離開合萼片時會被迫爬過退化雄蕊,令花粉塊黏附在昆蟲身上,從而完成傳粉。如:大花杓蘭Cypripedium macranthos扇脈杓蘭Cypripedium japonicum)、鑷萼兜蘭(Mexipedium xerophyticum)、波瓣兜蘭巨瓣兜蘭卷萼兜蘭羅氏兜蘭梵天拖鞋蘭雪白兜蘭等。


top】【main

樹蘭亞科

火燄蘭

樹蘭亞科Epidendroideae)擁有 576 15’000種,幾乎都是附生植物(epiphytes)生長在樹上,並不會對宿主帶來負面影響;也有寄生在真菌上(Neottia nidus-avis)依賴真菌完成早起發育與共生真菌合稱:OMForchid mycorrhiza fungi)。尤其石斛族(Dendrobieae), 腋花蘭亞族(Pleurothallidinae),文心蘭亞族(Oncidiinae等,物種極多,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生物多樣化和生態系統的健康有著重要的角色。


top】【main

火燄蘭

§ 火燄蘭
https://youtu.be/W7IribhqHIw (2019/10/03)
§ 火燄蘭又稱:日出(Sunrise)
https://youtu.be/FoRpHi_IQh0 (2021/04/26)

火燄蘭Renanthera coccinea蘭科·樹蘭亞科·火焰蘭屬Renanthera)的一個種。火焰蘭屬物種為附生蘭或陸生蘭,分布於東南亞,共有 13火燄蘭
§ 火燄蘭的氣根
https://youtu.be/Fir5mphKIKg 2017/07/20
§
火燄蘭花開滿株
https://youtu.be/x8q6Tu_ODGE 2021/11/07
§ 花期持久容易照顧的火燄蘭
https://youtu.be/DV5CU4-Ih3U 2022/05/07


top】【main

高山石斛

§ 欣賞野生的高山石斛
https://youtu.be/ndffA5KkBrw (2022/03/18)

高山石斛Dendrobium infundibulum)為蘭科·樹蘭亞科·石斛屬Dendrobium12,約 1’450種)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觀賞和藥用價值。高山石斛原生於雲南南部海拔約 2’000公尺的密林樹幹上,主要分佈於亞洲大洋洲·熱帶地區。高山石斛的莖圓柱形質地堅硬。高山石斛的葉革質、可達 10餘枚。高山石斛的花序具 1~2朵,花期:春、秋兩季。


top】【main

蘭亞科

綬草

蘭亞科Orchidoideae)具可育的雄蕊的蘭花,植株是直立的和鹼性的。如:三齒蘭亞種等。


top】【main

綬草

§ 嘉義山郊的綬草 
https://youtu.be/zmQAR4kd8Kw 
(2015/04/14)

綬草的種籽的內生真菌半知菌,能促進綬草的種子萌發,像其他蘭科植物的種子一樣,綬草種籽也需要共生·真菌為其補充種籽萌發的養料。
§ 瀕臨絕種野生植物的綬草
https://youtu.be/Y_8rKsyjj-Y (2016/04/07)
§ 歷經12年復育成功的綬草
https://youtu.be/A6hNALANnwQ (2017/04/27)


top】【main

綬草株高 13~50公分,又名一線香、盤龍蔘,為蘭科·綬草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地生蘭花序很像綬帶因而稱作綬草。綬草的根肉質似人蔘,也常被稱為盤龍蔘;綬草的花期處於清明前後,也有「清明草」的別稱。
綬草黃白色肉質多條呈紡錘形指狀、念珠狀,約 4~8個簇生於莖基部。條形或線狀倒披針形被腺狀柔毛或無毛。綬草的花紫紅色或白色,花序呈總狀或穗狀花序,螺旋狀盤繞於莖,花期為 2~5月(溫暖地區)或 6~8月(寒冷地區),花開由莖基部開始,每隔 1日開花 1枚,約 17日直至先端,花開至花謝約 17日。果期 3~6月,果實為蒴果深褐色、披細毛,呈長橢圓形,徑約 0.5~0.6公分。
§ 綬草開花於草原
https://youtu.be/GrDR3dox4Dc (2020/03/11)
§ 綬草開花縮時攝影
https://youtu.be/3ME_cE-t5y4 (2020/03/16)


top】【main

香莢蘭亞科

蔓莖山珊瑚小囊山珊瑚

香莢蘭亞科Vanilloideae)具單雄蕊和結構鬆散的花粉塊,是樹蘭亞科蘭亞科的姐妹群亞科,擁有 15 180種,物種遍佈亞洲、澳洲和美洲的熱帶地區。若依據物種的單雄蕊和結構鬆散的花粉塊特徵,分佈於朱蘭族和香莢蘭族中。


top】【main

朱蘭族

朱蘭族 (Pogonieae)擁有 77種。朱蘭族的特點是花瓣和萼片常為粉紅色,萼片為長矩形、橢圓形或、狹披針形;唇瓣邊緣鋸齒狀為白色或淺藍色。

  • 科雷蘭屬 (Cleistes):
  • 玫蕾蘭屬Cleistesiopsis):
  • 伸翅蘭屬Duckeella):
  • 仙指蘭屬Isotria):
  • 朱蘭屬Pogonia):
  • 金箭蘭屬Pogoniopsis):

top】【main

香莢蘭族

香莢蘭族 (Vanilleae)擁有 172種。香莢蘭族是粗長肉質的攀緣植物,唇瓣呈喇叭狀。

  • 菝葜蘭屬 (Clematepistephium):
  • 肉果蘭屬Cyrtosia):
  • 網脈香莢蘭屬Dictyophyllaria):
  • 美蕉蘭屬Epistephium):
  • 絨珊蘭屬Eriaxis):
  • 倒吊蘭屬Erythrorchis):蔓莖山珊瑚
  • 山珊瑚屬Galeola):小囊山珊瑚
  • 盂蘭屬Lecanorchis):
  • 苞莢蘭屬/擬香莢蘭屬Pseudovanilla):
  • 香莢蘭屬Vanilla):

top】【main

蔓莖山珊瑚

§ 無葉綠素的真菌異營蘭科植物:
蔓莖山珊瑚
https://youtu.be/tH0REvq3OQ0 (2022/04/27)

蔓莖山珊瑚Erythrorchis altissima)的莖甚長,蔓生,可達 40公尺,多分枝,光滑無毛,黃色至紅棕色,看來就像紅珊瑚一般。蔓莖山珊瑚的花序長,著花甚多,循序而開,黃色。唇瓣不明顯3裂,先端為波浪緣,中央龍骨突起。 蔓莖山珊瑚是稀有植物,花期:4月。

蔓莖山珊瑚Erythrorchis altissima)為蔓莖山珊瑚屬(Erythrorchis倒吊蘭屬)的一種真菌異營(mycoheterotrophy,常被稱為腐生)的蘭科植物,又稱:倒吊蘭或紅花山珊瑚。
§
小囊山珊瑚和蔓莖山珊瑚 https://youtube.com/shorts/2uE0EwQHkWw?feature=share 2022/07/15


top】【main

山珊瑚屬

山珊瑚屬Galeola)為蘭科的一個屬,約 20種,原產於中國大陸西南部和臺灣,分佈於亞洲熱帶地區、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如:山珊瑚Galeola faberi)、小囊山珊瑚Galeola falconeri)、毛萼山珊瑚Galeola lindleyana)、直立山珊瑚 Galeola matsudai)、蔓生山珊瑚Galeola nudifolia等。
§ 大型腐生蘭:小囊山珊瑚
https://youtu.be/sGocUaxGRuk 2020/06/26

小囊山珊瑚

§ 遇見小囊山珊瑚
https://youtu.be/NFbtE5elxDM (2021/05/10)

 小囊山珊瑚Galeola falconeri)為山珊瑚屬Galeola)的一種,又稱:無葉綠素蘭,偶見於海拔 8002300公尺的山區。小囊山珊瑚的根莖甚粗,株高可達 2公尺,莖黃棕色,有分枝。小囊山珊瑚的花序直立,花序軸被覆毛茸,花黃色,寬 4.5公分,萼片橢圓形、肉質;唇瓣基部有小囊:花期:56月。小囊山珊瑚的蒴果圓柱狀,甚長。


top】【main

賞蘭

  • 參考園圃:增山蘭園是由劉氏兩兄弟(劉儒昌、劉儒明)從小就在台北花卉產銷股份有限公司(始於 1988年)的內湖花市內幫忙母親(黃瑞琴)經營的攤位打點。歷經多次遷址於 2014年內湖花市已定只在內湖區新湖三路 36號(與 28號)。h/p0982 972 181
    § 增山蘭園(MASUYAMA
    https://youtu.be/o5upY3UWt-s 2022/09/01

top】【main

鳥綱

依據目前鳥綱·今鳥亞綱·今顎類(今鶚總目)·的分法有三類:古顎下綱雞雁小綱新鳥小綱,總共有 32目 94科 305屬。


臺灣特有鳥類〗〖臺灣保育鳥類〗【main

鳥的分類

鳥綱的物種是唯一有羽毛的脊椎動物。牠們的體溫是恆定的,大部分鳥類的體溫比人的體溫高。
所有的鳥都有兩隻腳,嘴裏沒有齒;鳥類的特殊結構:羽毛蠟膜孵卵斑尾脂腺嗉囊
鳥綱·今鳥亞綱的鳥類共有 8‘600種,加上未被分類和不確定的將超過 9’000多種;在東亞地區的中國大陸有 1‘400種、特有種 70多個;臺灣有 21目 94科 305屬 788種,特有種 29個。
台灣鳥類列表台灣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屬於東洋區舊北區的交會地帶,有 87科 674種鳥類曾被記錄,其中有 29種為台灣特有種,另有 55個特有亞種。地區和地區的鳥類生態有相當程度的差異,請另見金門鳥類列表馬祖鳥類列表


〖辨識鳥類:懂鳥〗【main

古顎下綱

古顎下綱學名Palaeognathae)又名平胸小綱Ratitae),是鳥綱的兩個演化支之一。古顎下綱無翼鳥目鶴鴕目美洲鴕鳥目鴕鳥目䳍形目。古顎下綱的鳥的翼很短,所以都不能飛翔;胸骨不具龍骨突起;雄鳥有交接器。古顎下綱的鳥幾乎都是分布在南半球。
#)古顎下綱底下的隆鳥目恐鳥目為兩個已經滅絕的目。


top】【main

雞雁小綱

雞雁小綱學名Galloanserae)是指雁形目雞形目鳥類。雞雁小綱的成員在生態、對環境的適應性、形態及動物行為學上的多樣性較高,但也有一些共通的特徵。雞雁小綱的成員很多都具有今鳥亞綱的祖徵。雞雁小綱非常多產,一般每次會生多於 5隻蛋。很多雞雁小綱都是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的。鴨亞科下的雄鴨甚至會聯群集體強姦雌鴨。
雞雁小綱經常出現混種,甚至一些難於混種的鳥類也可以與它們混種。例如:珠雞能成功與非近親的家禽藍孔雀混種。雞雁小綱非常早熟。雛生幾小時的雁形目就懂得游泳及潛水,雛生塚雉完全長有羽毛及飛一段長距離。


top】【main

新鳥小綱

新鳥小綱(學名:Neoaves,又稱:新鳥類)這個鳥類演化支包括現生鳥類絕大部分鳥種,除了古顎下綱平胸鳥類,如鴯鶓鴕鳥)和雞雁小綱雁形目雞形目之類),現存約 10’000種鳥種中,將近 95%屬新鳥小綱


top】【main

關愛鳥類


〖辨識鳥類:懂鳥〗【top】【main

鳥的巢材

鳥類為了避免被掠食者發現,築巢的位置得慎重選擇,最好是不容易接近且有隱蔽性。選好位置接下來就是尋找巢材,樹枝、獸毛、泥土、蜘蛛絲等都是常見的材料,有些鳥還會用地衣、苔蘚等裝飾在鳥巢外側作掩飾,巢裡面再鋪上柔軟的苔蘚或羽絨當內襯。有些藍山雀母鳥在生蛋後會為巢添加薰衣草、薄荷等,有抑菌驅蟲功能的香草植物,直到幼鳥離巢;有些金絲燕和雨燕會用唾液固定鳥巢,而這類用口水黏緊的鳥巢經過加工後,就是食品「燕窩」;穴鴞則會在巢洞口擺放動物大便,捕食被吸引過來的昆蟲;東美鳴角鴞會活捉德州細盲蛇回家,大部分被抓回來的盲蛇生活在巢洞底部的碎屑中,可以幫鳴角鴞除掉一些巢裡的小害蟲,有盲蛇清潔工的巢洞不僅蟲蟲比較少,而且小貓頭鷹們都頭好壯壯、長得也比較健康喔!


top】【main

候鳥的重要性

候鳥的重要性


top】【main

鳥類遷徙

鳥類遷徙路線的秘密:
§ https://youtu.be/w8e5bBIeL3s 2023/04/23


top】【main

拾獲鳥類該如何處理

每年春季與夏季正逢鳥類的繁殖季節,若拾獲鳥類該怎麼辦呢?

  1. 拾獲的鳥類在不確定其食性的情況下,不可擅自餵食。不當的飼育行為恐有危害鳥類的健康,嚴重可能致命。
  2. 接觸鳥類時戴上手套,以免手上的氣味和污漬沾染。完成救助流程後,保護自身安全,須以肥皂仔細洗手。
  3.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連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鸟#拾獲鳥類的程序

top】【main

城市三寶

麻雀白頭翁綠繡眼常在市區小綠地群聚,可稱得上『城市三寶』。
§ 城市三寶一起洗澡
https://youtu.be/mahihRqvja0 (2013/01/29)


top】【main

臺灣的野鳥


top】【main

物種保育

棲地的種類
棲地保育濕地保育臺灣自然生態保護區
臺灣特有動物臺灣國家公園保育成果
臺灣稀有植物自然生態養殖

國家公園開放博物館林務局自然保育網
保育物種變更項目

杉林溪自然生態教育中心臺灣國家公園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臺灣生命大百科

尊重自然、[探索~認知~融入]、珍惜自然


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共生體〗【main

開放博物館

自然與環境藝術與人文民俗與宗教社會地景(歷史與人文)產業民族與族群人物與組織

開放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2018/11/22
開放博物館為本院(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耗時2年打造的線上策展平台,持續集結多家博物館、文化機構與民間藏家,各路珍貴典藏匯聚於一站。無論大中小型機構或民間藏家,皆能於平台上自由使用自身與他人的藏品,從自己的觀點出發,搭配多種策展模組,進行數位策展,賦予原有內容新生命。
目前此平台匯集了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基金會,以及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等的典藏精品,涵蓋民族、歷史、政治、電影、攝影、生物等領域。
歡迎加入「開放博物館」,與數位公民共創共享,實現你的博物館夢!


top】【main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物局自然保育網

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2019年1月9日生效
物種保育動物保育植物保育變更項目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物局自然保育網,涵蓋棲地保育、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與自然地景保育
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玉里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位於臺灣花蓮縣卓溪鄉,位在中央山脈主脊東側,西南方毗臨玉山國家公園,西北方連接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為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重要棲息環境。
林務局表示,保育類名錄的評估約每2年進行一次,如果個別物種遭遇緊急威脅,也可召開臨時(專家)會議即時討論應變。


top】【main

保育物種變更項目

2019年變更項目

2019年新增物種:國內物種新增 林三趾鶉、長尾鳩、台灣朱雀、黑頭文鳥、黃胸藪眉、白耳畫眉、冠羽畫眉、岩鷚、栗背林鴝(阿里山鴝)、大濱鷸、紅腰杓鷸、黑尾鷸、紅腹濱鷸、金鵐、青頭潛鴨、董雞、草花蛇 等17種野生動物,由一般類調整為保育類野生動物。
2019年刪除物種:山羌、台灣獼猴、白鼻心、大田鷸、龜殼花、雨傘節、眼鏡蛇、短肢攀蜥 等8種野生動物,自2019年起,由保育類調整為一般類野生動物。
※ 資料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1095005.aspx 

對於野生動物,無論是一般類或保育類都應該善盡棲地保護之責,避免騷擾、獵捕、虐待或宰殺,否則觸犯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 16與第 18條 和 動物保護法第 6條,得以依罰則處理。此外,若野生動物危及人類性命、公共安全、危害農林作物,有關防治資材、設備得以向有關單位申請補助。
§ 林務局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orest.gov.tw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