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目(學名:Ranunculales) 為真雙子葉植物較原始的一個目。涵蓋:小檗科、星葉草科、領春木科、荷包牡丹科(紫堇科)、獨葉草科、木通科、防己科、罌粟科、蕨葉草科 、毛茛科…等,10科。
【main】
小檗科
南天竹、
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蘗科|檗:ㄅㄛˋ)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的一個科,有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喬木與灌木),涵蓋 15個屬大約 570種,大部分是小檗屬(450種)植物,主要分布北半球溫帶地區與亞熱帶的山區;中國本有 11屬 303種,其中 207種為特有種。
常見的屬:小檗屬、紅毛七屬、山荷葉屬、八角蓮屬、淫羊藿屬、牡丹草屬、鮮黃連屬、十大功勞屬、南天竹屬、鬼臼屬…等。
南天竹

https://youtu.be/jkCFjSU8NVM (2010/05/18)
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為毛茛目·小檗科·南天竹屬(Nandina)的一種常綠灌木,又稱:南天竺、紅天竺,原產於中國、日本。
南天竹的莖高 1~3公尺,常叢生而少分枝。南天竹的 2~3回羽狀複葉、互生,長 30~50公分,集生於莖端;小葉全緣對生、薄革質、兩面無毛;呈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近無柄,長 2~10公分,寬 0.5~2公分,頂端銳尖,基部楔形,葉正濃綠光滑,葉背灰綠;冬季變紅色,葉背主葉脈顯著隆起。南天竹的圓錐花序直立,小花白色、花形十分特殊,具芳香;花期 3~6 月。南天竹的漿果球形,徑 0.5~0.8公分,熟果宿存、鮮紅色,紅艷如珠,稀橙紅色;種子半圓形多為 2粒;果期 5~11月。南天竹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扦插繁殖,尤其在春季。
南天竹(英文:Heavenly Bamboo)貌似竹子,樹形優美為很討喜的觀賞樹種。南天竹的漿果球形,徑 0.5~0.8公分,熟果宿存、鮮紅色,紅艷如珠,稀橙紅色;果期 5~11月。南天竹果實為著名中藥「天笠子」,可鎮咳、治哮喘及百日咳。
§ 南天竹簡介(華語)
https://youtu.be/dGTM68PbQRM (2022/03/20)
§ 欣賞南天竹的花
https://youtu.be/ixNa8eOa2-Y (2018/06/06)
§ 欣賞南天竹紅艷如珠的宿存熟果
https://youtu.be/8s3BN9jpj6g (2016/02/08)
§ 南天竹簡介
https://youtu.be/vw68JuGnAFk (2022/08/06)
星葉草科
星葉草科(Circaeasteraceae|星葉科)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的一個科,只有星葉草屬(Circaeaster)1屬 1種,生長在喜馬拉雅山西北部至中國的西部。星葉草為一年生草本;植株矮小;葉倒卵形、簇生在莖的頂部;花兩性、花萼 2、花瓣缺、輻射對稱,單生於葉腋內;果實為瘦果,有鉤毛。
領春木科
領春木科(Eupteleaceae)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的一個科,只有領春木屬(Euptelea)共 2種:領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與多蕊領春木(Euptelea polyandra)。領春木屬原生於中國和日本領春木分布在中國東北以外各地。領春木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單葉互生、圓形或近卵形、鋸齒緣;花兩性,先葉開放、無花被,花期 4~5月。果實為聚合果具翅(翅果寬倒卵形似榆果),內有種子 1~4枚,果期 7~8月。
荷包牡丹科
荷包牡丹科(Fumariaceae|紫堇科)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的一個科,有 16屬約 450種,主要分布於北溫帶,少數種類分布非洲,中國有 7屬約 218種,分布在全國各地。紫堇科植物皆為草本,有水狀汁液,有的種類為攀援植物;葉基生、常分裂、互生或少數近對生;花兩性,左右對稱,萼片 2,花瓣 4,呈總狀花序、2列,外列 1~2枚有距,內列距較小,頂部有時粘合;有許多種類可以作為觀賞植物進行栽培。
黃堇

https://youtu.be/FQyew4FemvI (2017/03/13)
黃堇(Corydalis pallida)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紫堇科·紫堇屬(Corydalis或紫金龍屬|Dactylicapnos)的攀援植物,又稱:山黃堇(北京植物志)、珠果黃堇(東北植物檢索表)、黃花地丁(北方)、斷腸草、黃花魚燈草、糞桶草、石蓮,生長於海拔 600~1600公尺的林間空地、火燒跡地、林緣、河岸、多石坡地或溝邊陰濕處…等。黃堇的花黃色;果實與台灣黃菫相似,種子間有明顯隘縮、略呈串珠狀。黃堇的根入藥稱菊花黃連,有清熱解毒、止痛的功效。
§ 黃堇
https://youtu.be/ETJDMLf7qgY (2014)
臺灣黃菫

https://bruce0342.blogspot.com/2012/05/blog-post_1.html?m=1
台灣黃菫(Corydalis tashiroi)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紫堇科·紫堇屬(Corydalis或紫金龍屬|Dactylicapnos)二年生草本,不具塊莖,高 20~60公分,莖紫綠色、散生多分枝呈斜上昇狀;莖、枝表面被短柔毛。臺灣黃菫的葉為二回羽狀複葉、闊卵形,具紫紅色葉柄,基部膨大,柄長 7~15公分;小葉片呈羽狀裂、葉基鈍形或楔形,有缺刻。總狀花序,與葉對生,長約 12 公分,具苞片;臺灣黃菫的總狀花序,與葉對生具苞片,長約 12公分,花淡黃色,長 1.2~1.8公分;花期 1~5月。臺灣黃菫的蒴果線形,平直,尾端尖突,長約 4~5公分,寬約 0.3~0.4公分;種子黑色、多數。
獨葉草科
獨葉草科(Kingdoniaceae) 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一個科,只有 1屬 1種,全部生長在中國的西部和北方,是中國的特有種。獨葉草為多年生草本,有細長的根狀莖,莖的頂端長出 1個葉和 1條花莖。獨葉草的葉片心狀、寬 3.5~7公分、五全裂,中間 3個裂片又有 3淺裂,另 2裂片具 2深裂,似銀杏葉。獨葉草的花莖高 7~12公分,花淡綠色、徑約 8公厘。獨葉草的果實為瘦果。
木通科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一個科,涵蓋 8~9屬,約 30~50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從喜馬拉雅山區到日本一帶,有兩屬原生於南美洲智利和阿根廷一帶。中國有 6~7屬 40餘種,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木通科植物主要為木質藤本,也有直立的灌木;葉互生,主要為掌狀複葉,也有羽狀複葉,有托葉;花輻射對稱,單性,花瓣 6,雄蕊 6,果實為肉質的蓇葖果或漿果,沿腹縫開裂或不裂。常見的屬:木通屬、貓兒屎屬、八月瓜屬、大血藤屬、串果藤屬、野木瓜屬…等。
- 木通科的木通、毛茛科的川木通、馬兜鈴科的關木通通常都被稱為「木通」。
- 市場常見、臨床常用的關木通為馬兜鈴科植物,其所含馬兜鈴酸經研究證明可能引起人體腎臟損害,屬「有毒」類中藥。
- 神農本草經所記載的木通(古稱三葉木通)為木通科的木通,其性無毒。
防己科
防己科(Menispermaceae)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一個科,有 71屬 450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北美洲和東亞洲的溫帶地區也有一些種類。中國有 20屬約 60種。 防己科植物有些種類的根可供藥用,有些種類的藤可用於編織。
常見的屬:
崖藤屬、古山龍屬、球果藤屬、錫生藤屬、木防己屬、輪環藤屬、秤鉤風屬、藤棗屬、天仙藤屬、夜花藤屬、腎子藤屬、蝙蝠葛屬、粉綠藤屬、連蕊藤屬、細圓藤屬、密花藤屬、風龍屬、千金藤屬、大葉藤屬、青牛膽屬…等。
防己科植物的型態:
- 大部分是攀緣或木質藤本植物。
- 單葉互生,無托葉,有時有掌狀分裂。
- 花單性,雌雄異株,常排成聚傘花序或圓錐花序,萼片分裂,通常6枚,2~4輪,花瓣6枚,分離,很少合生;雄花的萼片常大於花瓣,雄蕊2枚以上,雌花通常有分離的心皮3~6枚,子房上位一室。
- 果實為核果或核果狀,內果皮有皺紋,種子彎曲為馬蹄形或腎形。
罌粟科
罌粟科(Papaveraceae)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一個科,廣泛分布在全世界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大部分種類是草本,也有少數是灌木或小喬木,整個植株都有導管系統,分泌白色、黃色或紅色的汁液。單葉互生或對生,無托葉,常分裂。花兩性,蟲媒,有少數種是風媒花,單生,有萼片和花冠分離,只有其中的博落回屬沒有花瓣,花多大而鮮艷,無香味。罌粟科植物幾乎都含有生物鹼,許多種類有毒,如:誤食金杯罌粟(Hunnemannia fumariifolia)可導致水腫或青光眼,動物(山羊)吃了它,乳汁也會含有毒素。
蕨葉草科
蕨葉草科(Pteridophyllaceae)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一個科, 又稱:蕨葉木科、蕨罌粟科,只有 1屬 1種:蕨葉草,生長在日本。
蕨葉草(Pteridophyllum racemosum)又稱:蕨葉罌粟,是日本特有種,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分布於本州中部和東北部的高山針葉林中或林邊。蕨葉草的葉深綠色,很像蕨類植物的葉,蕨葉草的花莖基生,高 20~30公分,一般下垂,呈總狀花序,上部生有白色的 4瓣花;花期 6~8月。
毛茛科
- 烏頭屬
- 尾囊草屬
- 類葉升麻屬
- 側金盞花屬
- 銀蓮花屬
- 星果草屬
- 耬斗菜屬:
耬抖菜、 - 驢蹄草屬
- 獨葉草屬
- 升麻屬
- 鐵線蓮屬:
繡球藤、小木通、厚葉鐵線蓮、威靈仙、 臺灣鐵線蓮、串鼻龍、鐵線蓮、 - 飛燕草屬
- 黃連屬
- 翠雀屬
- 菟葵屬
- 鐵筷子屬
- 獐耳細辛屬
- 黑種草屬
- 白頭翁屬
- 毛茛屬:
蓬萊毛茛、禺毛茛、陸蓮花、 - 唐松草屬
- 金蓮花屬
毛茛科(Ranunculaceae)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一個科,有 50屬約 2’000種,廣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北溫帶和寒帶居多,中國有 39屬約 750種。常見的植物:毛茛,白屈菜,烏頭和鐵線蓮…等。毛茛屬(Ranunculus)為毛茛科的模式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