鰺形目

鰺形目Carangiformes)為輻鰭魚綱·真骨下綱·棘鰭類·鰺形系的一目。涵蓋 5個科:

鰺形系(Carangaria)擁有:3個目 28科,有 7科地位未定。鰺形目Carangiformes)、 旗魚目Istiophoriformes)、鰈形目Pleuronectiformes)。


硬骨魚高綱〗【main

鰺科

四破魚藍圓鰺頜圓鰺

鰺科有 34個屬,分布在全世界的溫帶及熱帶沿岸或外洋海域,也有少數幾種能夠入侵淡水流域,棲息於表層至水深 200多公尺。鰺科的魚體側扁,呈橢圓形或卵圓形。鱗片小而不明顯。尾柄瘦小而有力,雖無稜脊,但側線後方的鱗片變形為稜鱗。口裂大小、位置變化多端。背鰭 2枚,尾鰭深分叉。側線之前部彎成弧形。胸鰭往往延長為鐮刀狀,但亦有比較短小者。


top】【main

四破魚

四破魚食譜

四破魚(四剖魚)或巴浪魚通常是指鰺形目˙鰺科˙圓鰺屬魚類,可能指:藍圓鰺長身圓鰺細鱗圓鰺游鰭葉鰺海鰱夏威夷海鰱。「四破」之名,最常見的說法是:此魚煮熟後,魚身很容易脫離脊椎呈現左、右兩剖;依各剖的腰線很容易再呈現上、下兩剖,總共 四剖,故稱四破(四剖)。
》圓鰺屬魚的樣貌
https://youtu.be/G6rfBV3k3VE(2022/06/16)
》四種北臺灣人稱呼的『四破魚』
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61561 (2015/11/11) 
》懷念料理:乾燒四破魚
https://whchaung.pixnet.net/blog/post/39212125 (2007/12/10)


top】【main

藍圓鰺

》藍圓鰺
https://youtu.be/jssEQ0o5lNI (2018/12/28)

藍圓鰺 / 紅背圓鰺(Decapterus maruadsi)為鰺科的一種魚,可食用,俗名四破、孔仔(澎湖)、巴浪(澎湖)、巴攏、硬尾、金棍、吧弄廣仔、甘廣….等。藍圓鰺最大體長約 35公分,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背鰭、胸鰭淡色至黃綠色、尾鰭黃色、餘鰭淡色。 藍圓鰺棲息在近海沿岸 1~20公尺的深度的礁區、砂泥底。藍圓鰺游泳速度快,常成群巡游於近海;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  藍圓鰺為食用魚,風味尚佳,通常煎食或以鹽水煮熟後食用。臺灣人多稱「四破魚」,以北海岸東北角沿岸為捕撈大宗。
》藍圓鰺
https://youtu.be/cRrdLNYIjIc (2016/06/03)
》冷凍藍圓鰺
https://youtu.be/AW7zRTr-BqU (2020/03/06)


top】【main

頜圓鰺

》頜圓鰺
https://youtu.be/pzihkgtjTbg (2010/03/04)

頜圓鰺 / 細鱗圓鰺(Decapterus macarellus )為鰺科 | 圓鰺屬的一種魚,可食用,俗名竹鯷、竹葉巴浪、四破(澎湖)、硬尾(澎湖) 、肉鰮(臺東)、紅赤尾、拉洋圓鰺….等。頜圓鰺最大體長 46公分,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背鰭前方鰭條稍暗、尾鰭黃綠色、餘鰭淡色至白色。頜圓鰺棲息於水深 40~200公尺處,經常成群浮游於開放水域,以浮游性無脊椎動物為食。
》如何捕捉頜圓鰺
https://youtu.be/cBYhHxlo7aI (2020/04/15)


top】【main

鱰科

鱰科Coryphaenidae)僅有鯕鰍屬(Coryphaena)一屬 2種:

  • 棘鯕鰍Coryphaena equiselis),又稱:棘鬼頭刀。
  • 鯕鰍Coryphaena hippurus),又稱:鬼頭刀。

top】【main

鮣科

鮣科Echeneidae)有 4屬,鮣魚的頭頂上有一個吸盤,可以吸附在其它大魚身上,用來隨之移動位置。

  1. 鮣屬(Echeneis):
    Echeneis naucrates)又稱:長印魚;
  2. 虱鮣屬(Phtheirichthys):
    虱鮣(Phtheirichthys lineatus);
  3. 短鮣屬(Remora):
    澳短鮣(Remora australis)又稱:澳洲印魚、
    短臂短鮣Remora brachyptera)又稱:黑短印魚、
    大盤短鮣Remora osteochir):又稱:菱印魚、
    蒼短鮣(Remora pallida)、
    短鮣Remora remora)又稱:短印魚;
  4. 小鮣屬(Remorina):
    白鮣Remorina albescens)又稱:白小鮣。

top】【main

絲帆魚科

絲帆魚科Nematistiidae)唯一物種絲帆魚Nematistius pectoralis)雌雄異體,體色偏銀灰色、背部具有黑帶,硬棘向後延伸看似雞冠。體長可達 120公分,重 45公斤,分佈於太平洋東側沿岸,從下加利福尼亞祕魯。絲帆魚主要棲息在沿海沙底質海灣,屬肉食性,是一種食用魚,也是釣魚比賽常用魚種,亦是美國西岸海釣著名魚種。


top】【main

海鱺科

海鱺科Rachycentridae)僅有海鱺屬(Rachycentron)。唯一物種:海鱺Rachycentron canadum)又稱:軍曹魚、海麗仔、懵仔魚、魚仲、懵仲。模式產地在卡羅萊納。海鱺幼魚的外型、姿態與長印魚Echeneis naucrates)酷似,會伴隨著大型的魟魚等,一同游動。海鱺為晝行性之肉食性洄游魚類,以甲殼類或魚類為食。海鱺活動之水域極廣,也屬外海暖水性魚類 ,除了大陸棚區外,在大洋中亦可見其蹤跡。
海鱺營養價值相當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 EPA、DHA及維生素E…等,主要捕獲季節 3~5月,盛漁期在清明節前後;現在已能箱網養殖(net cage|fish cage aquaculture),經濟價值高,亦可作成生魚片(sashimi)。


top】【main

脊椎

脊椎(backbone、spine、vertebral column)由脊椎骨和中間起緩衝作用的椎間盤組成;這個結構通過韌帶和小的脊椎關節固定;具有支持軀幹、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參考:人體骨骼列表


人體骨骼列表〗【main

脊髓

脊髓位於脊柱的椎管內,被脊椎保護;是源自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延伸部分。中樞神經系統的細胞依靠複雜的神經元聯繫來處理傳遞信息。脊髓主要負責軀幹和四肢的反射動作,及傳送腦與外周之間的神經信息。男性的脊椎約長 45公分,而女性的約長 42公分;形狀為卵形。脊椎在頸部與腰部擴展。在脊椎的外圍是神經的白質道,其中神經元感覺系統運動系統。人類脊髓中,有 31個脊髓神經節,包括:8個頸節、12個胸節、5個腰節、5個薦骨節與 1個尾椎


top】【main

脊柱

脊柱椎骨組成,分為 5段。成人脊柱一般包含 26塊骨骼,兒童則有 34節椎骨。

  • 頸椎(Cervical vertebrae):7節
  • 胸椎(Thoracic vertebrae):12節
  • 腰椎(Lumbar vertebrae):5節
  • 薦骨(Sacrum):成人 1塊,新生兒有 5節。
  • 尾骨(Coccyx):成人 1塊,若干變異可能有 2~3節,新生兒有 4節。

top】【main

神經系統

神經可塑性癲癇

人體的神經系統(nervous system)包括(brain)、脊髓(spinal cord)和神經(nervous)。神經系統只佔人體體重的約 3%,然而卻是人體最複雜的系統。 神經系統被分為二部分: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及脊髓組成的神經系統)與周圍神經系統(除中樞神經系統外的其他神經組織集合體)。


top】【main

神經可塑性

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是指重複性的經驗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由 Richard J. Davidson 在 1992 年提出。神經可塑性是近期的發現,過去的科學家往往認為在嬰兒關鍵期後,大腦結構往往不發生變化。 大腦由神經元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構成,這些細胞互相連接,通過加強或削弱這些連接,大腦的結構因此而發生改變。


top】【main

癲癇

癲癇(英語:Epilepsy)是一種神經性疾患,又稱:腦癇症。癲癇的特徵為反覆地癲癇發作,這類重複發作或長或短的嚴重抽搐症狀,可能會造成物理性傷害,甚至骨折。癲癇的治療方式在各地各有不同,患者常因其病況而遭到各種程度的汙名化;有些患者傾向在無誘發原因下持續重複地發作。
中毒等特定原因引發的單次性癲癇發作(英語:Isolated seizures)不被歸類為癲癇。


top】【main

四肢

肩膀腋窩上肢
臀部髖部下肢

或稱肢體,是指動物哺乳類動物擁有 4條肢體,故又稱為『四肢』。另一方面,手臂也分別可稱為上肢下肢。昆蟲的肢體則多很多,如:毛蟲、蜈蚣有很多附肢

main

肩膀

肩膀的俗稱,是動物軀幹上肢的交接點,肩的相對部位是。肩主要由三塊骨所組成:鎖骨肩胛骨肱骨
肩膀必須在韌性與力量間尋求一個平衡,才能夠讓胳臂既能運動自如,又發揮一定力量。


top】【main

腋窩

腋窩(Axilla)又稱腋下、胳肢窩、胳膊窩。腋窩位於肩關節下方,是軀幹與手臂連結的部位,腋窩內具有許多血管及神經經過,也具有許多汗腺


top】【main

上肢

上臂、肘、前臂、腕、手、
手指: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上肢(upper limb / upper extremity)又稱手臂是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位。上肢包含:腋窩上臂肱骨)、前臂手指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以及由臂神經叢所聯繫的肌肉韌帶組織


top】【main

手掌


§ 手部解剖學與生物力學
腕骨(carpal bones)、掌骨(Metacarpal bones)
指骨(phalanges)

指骨(英語:phalanges of fingers)共 14塊,均為長骨。各指的指骨由近側至遠側依次叫近節指骨、中節指骨、遠節指骨。拇指無中節指骨,僅有兩節指骨;第二至五指各有三節指骨。每節指骨的近側端叫做指骨底。近節指骨與中節指骨的遠側端呈滑輪狀,叫做指骨滑車。遠節指骨遠側端的掌面膨大粗糙,叫做遠節指骨粗隆。


top】【main

下肢

股骨、膝、小腿、踝關節、腳、踝、踵、腳掌、 腳趾

下肢(legs / lower limbs / lower extremity)又稱腿部臀部髖部以下的部位。下肢包含:股骨(大腿骨)、(膝蓋)、小腿(內側的脛骨及外側的腓骨)、踝關節腳掌腳趾以及還包括肌肉韌帶以及神經


top】【main

腳掌


蹠骨趾骨跗骨骰骨(第四跗骨)

髖部

髖部是指髖關節(hip)是一個解剖學區域,也是指一個關節。髖關節區位於臀部外前側,髂嵴內側,覆蓋了股骨·大轉子


top】【main

臀部

臀部是的俗稱,又稱屁股是猿類和人類盆骨部分後方的渾圓部位,也是人類於坐姿時用來承受軀幹重量的部位。很多文化都認為展露臀部是一種忌諱如同性裸體一般。臀部也是健身人士特別鍛煉的部位,健美的臀部使人看上去更加性感和健康。


top】【main

棕櫚目

  1. 棕櫚科
  2. 多須草科

棕櫚目Arecales)是單子葉植物·鴨跖草類分支下的一個。本目曾經只有一,即棕櫚科;依據一些研究反映多須草科為棕櫚科的姐妹群
現在棕櫚目擁有 2個科:棕櫚科多須草科


main

棕櫚科

單桿聳立型:椰子、大王椰、檳榔、假檳榔(亞力山大椰子)、蒲葵、絲葵(華盛頓椰子)、棍棒椰子、酒瓶椰子、油棕(油椰子)、糖棕(沙糖椰子)、海棗、孔雀椰子、

叢生型:叢立孔雀椰子、黃椰子、棕竹(觀音棕竹)、

棕櫚科又稱『檳榔科』,棕櫚目下的一個。目前已知棕櫚科下有 202,大約 2’800餘。棕櫚科植物依據樹幹生長形態可分為單幹聳立型及叢生型兩類,為多年生植物,喜歡高溫多雨的地方,沙質壤土、鹽性壤土均適生長,抗風、耐鹽、耐旱,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棕櫚科樹種原產地住民有不同的俗名,由於有些樹種外型很類似,引進到其它地區之後,名稱經常有所混淆;唯有在開花結果的時候,才容易分辨。

top】【main

棕竹

¶ 介紹棕竹
https://youtu.be/Wg2mZK3hQJs (2019/07/27)
¶ 棕竹的種子
https://youtu.be/iMhCqh4TLJ0 (2013/06/01)

棕竹」為棕櫚科·棕竹屬下植物的一種常綠觀葉植物,又稱觀音棕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是叢生灌木每叢約 8~10株,高可達 1~3公尺,莖直立、不分枝。棕竹的葉節有褐色網狀纖維的葉鞘;葉集生於莖頂,掌狀深裂達葉基部,裂片 3~12片,每片長約 20~25公分、寬 1~2公分,葉柄細長、被毛,長約 8~20公分。棕竹性耐陰,適合作室內盆栽。
棕竹雌雄異株需要細心呵護才能開花,花期 4~5月,花數量極多,花序腋生、細小、淡黃色月。漿果及種子為球形。莖幹可用作手杖和傘柄,葉鞘纖維和根可作藥用。
¶ 棕竹園
https://youtu.be/JZHHlPrSfOc (2017/11/14)
觀音棕竹
https://youtu.be/aYCymCJfXVI (2015/07/14)
細葉棕櫚
https://youtu.be/xrHXW9rF4Gc (2020/01/19)


top】【main

多須草科

蓬草樹、

多須草科棕櫚目植物的一。以前的分類學家一般將其分入刺葉樹科APG IV 分類法(2016年)基於本科為棕櫚科姐妹群,將本科歸入棕櫚目。多鬚草科植物現有 4屬 16,是澳大利亞特有的科,當中最著名的植物就是蓬草樹Kingia australis)。

top】【main

飲食

  1. 烹飪
    食材食用油食用香料食品添加劑營養素調味料
  2. 料理
  3. 飲品
    飲用水牛乳咖啡風味茶手搖飲其它飲料
  4. 食器
    古代食器餐具時尚食器

飲食文化人類食物需求,進而開發食材、製造食器、消費食物的過程,以及以飲食為基礎的思想哲學形成的習俗


main

金虎尾目

金虎尾目又名黃褥花目,是真雙子葉植物的一個大,在以前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中,金虎尾科是被分在遠志目以下。於 2003年修訂的《APG II 分類法》有 38個科,包含:鐘花科槲樹果科多子科胡桐科油桃木科金殼果科藤黃科垂籽樹科毒鼠子科溝繁縷科古柯科大戟科毛藥樹科香膏科金絲桃科包芽樹科粘木科裂藥花科亞麻科五翼果科王冠草科金虎尾科水母柱科金蓮木科小盤木科西番蓮科圍盤樹科葉下珠科苦胡桃科川苔草科非洲核果木科羽葉樹科大花草科紅樹科楊柳科三角果科時鐘花科堇菜科
目前的金虎尾目包括了許多人們熟悉的植物,例如:柳樹西番蓮紅樹以及一品紅三色堇…等花卉


薔薇類植物〗【top】【main

西番蓮科

三角葉西番蓮百香果

西番蓮科Passifloraceae)為真雙子葉植物·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金虎尾目的一科,共有 18約 530,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尤其以南美洲最多。中國有 2屬約 18種,主要分布在南方。最普遍常見的是作為觀賞花卉西番蓮花Passiflora caerulea Passiflora coccinea)和作為水果的可食用的西番蓮果Passiflora edulis)。常見的屬:蒴蓮屬西番蓮屬…等。
§ 欣賞各種西番蓮
https://youtu.be/U4KavBrL9VM2021/03/08
§ 世上最小的西番蓮
https://youtu.be/2tS-14KvhVE(2021/05/01)


top】【main

三角葉西番蓮

§ 民間常用的青草藥:三角葉西番蓮
https://youtu.be/Gv5wEpelAyM (2015/03/20)

三角葉西番蓮Passiflora suberosa)為豆類植物·金虎尾目·西番蓮科(Passifloraceae·西番蓮屬Passiflora)多年生蔓性常綠草本,又稱:三角葉西番蓮、栓皮西番蓮、黑子仔藤、爬山藤、三角西番果、姬番果、小果西番蓮、巴西西番蓮、木栓西番蓮,細柱西番蓮(雲南植物誌)等,原產於南美巴西,公元 1907年由日本人引進台灣,現在已遍佈全島平地至低山地區。三角葉西番蓮的莖被細柔毛,嫩枝淡綠色、捲鬚腋生,老莖外包著棕白色的木栓層,又名「栓皮西番蓮」。三角葉西番蓮的單葉、互生、葉正、葉背都光滑無毛,寬卵形或闊心形、3裂,裂片呈三角形,具三主脈、葉緣具剛毛,近基部具一對腺點,葉片長 36公分,寬 47公分;葉具柄,柄長 12.5公分;托葉尖形或尖錐狀。三角葉西番蓮的花,腋生、具小苞片,花萼呈長橢圓狀線形、花萼 5片、不具花冠,通常成對存在呈長橢圓狀線形;外輪綠色、近先端為黃色、絲狀副冠反捲;雄蕊 5枚、基部合生成筒、上部離生,包圍花柱;花柱 3 叉、細長;花梗長 12公分;花期: 48月。三角葉西番蓮的漿果,直徑 11.2公分,橢圓球形,成熟時黑紫色。

常見的西番蓮屬物種:月葉西番蓮西番蓮杯葉西番蓮心葉西番蓮圓葉西番蓮樟葉西番蓮鐮葉西番蓮長葉西番蓮細柱西番蓮大果西番蓮藍翅西番蓮尖峰西番蓮山峰西番蓮廣東西番蓮甜百香果香蕉百香果蛇王藤馬來蛇王藤長葉蛇王藤雞蛋果龍珠果蝴蝶藤等。
§ 欣賞西番蓮屬 AZ各種
https://youtu.be/7As20krusXg 2021/03/08
§ 三角葉西番蓮與百香果之差異
https://youtu.be/lSxNPJP9w9c 2019


top】【main

百香果

§ 三角葉西番蓮與百香果之差異
https://youtu.be/EjezG5HYshE (2020)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為真雙子葉植物·薔薇類植物·豆類植物·金虎尾目·西番蓮科(Passifloraceae·百香果屬Passiflora)多年生蔓性常綠草本,又稱:西番蓮、熱情果(Passion Fruit)、雞蛋果,原產於美洲熱帶亞熱帶巴西巴拉圭,於 1610年間傳入歐洲,當時西班牙·傳教士發現其的形狀極似基督十字架刑具,柱頭上 3個分裂,極似 3根釘,花瓣紅斑、恰似耶穌頭部被荊棘刺出血形象,5個花葯,恰似傷痕,西班牙人以 Passioflos名之,直譯為受難 (Passion Flower)。百香果的果汁常被用作香料,加在其他果汁中。百香果的花期: 48月;百香果的果期為開花後 6080天。
§ 百香果植株
https://youtu.be/XaCcxzCg60E 2015
§ 百香果授粉
https://youtu.be/jJEp2vWL3h0 2017
§ 百香果開花至結果約 6080
https://youtu.be/SB81uPoe8oI 2019
§ 令人訝異的百香果農業
https://youtu.be/xmRG3rHcJCg 2017


top】【main

古柯科

古柯屬:古柯樹


top】【main

古柯屬

古柯科Erythroxylaceae)為豆類植物·金虎尾目的一科,為常綠灌木喬木,有 4 250,主要分佈在熱帶美洲亞洲馬達加斯加島。中國有一屬 2種,分布在南方各省。古柯科植物單互生,托葉早落;雌雄異株簇生,兩性,稀單性,輻射對稱,花瓣 5果實核果。產於南美洲古柯樹Erythroxylum.coca)的樹葉是提煉古柯鹼(英語:cocaine)的主要原料,是一種藥物

  • 古柯屬 250種,如:藥古柯(Erythroxylum coca)、古柯Erythroxylum novocaledonicum)、東方古柯Erythroxylum sinense等。

top】【main

古柯樹

§ The World’s Most Addictive Plant
https://youtu.be/2nV8GoTaWuE (2023/08/30)

古柯樹Erythroxylum coca)為金虎尾目·古柯科·古柯屬Erythroxylum)的一種常綠灌木,枝條直、莖高可達 23公尺。古柯樹的葉革質、互生、全緣長橢圓形呈微波浪狀,中脈兩側有排氣孔。古柯樹的小花腋生、黃白色,花瓣 5枚;花期:。古柯樹的漿果紅色,內含種子一枚。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