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尾鶯科

棕扇尾鶯黃頭扇尾鶯

雀形目亞目的扇尾鶯科屬雀下目·鶯總科( 19科)、鶯亞科( 18屬)、畫眉亞科( 28屬):
噪眉科雀眉科畫眉科繡眼鳥科鶯科長尾山雀科柳鶯科鵯科燕科百靈科
樹鶯科馬島鶯科蝗鶯科葦鶯科鷦眉科扇尾鶯科⋯⋯

main

棕扇尾鶯

棕扇尾鶯,俗名錦鴝,體長 10~12公分,普遍留鳥,為扇尾鶯科扇尾鶯屬鳥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義大利
棕扇尾鶯普通亞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
¶ 棕扇尾鶯−田園小精靈
https://youtu.be/Nmq3XmXQq3s (2009/09/06)

¶ 棕扇尾鶯 https://youtu.be/lD4ToYXAr0k (2019/04/25)

top】【main

黃頭扇尾鶯

黃頭扇尾鶯俗名白頭錦鴝,又名金頭扇尾鶯,體長約 12公分,普遍留鳥,,為扇尾鶯科扇尾鶯屬鳥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澳大利亞
黃頭扇尾鶯台灣亞種為台灣特有種,又稱『塚仔鳥』,喜棲平原地區的河床、廢耕農田、山坡畸零地、草叢⋯⋯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
¶ 黃頭扇尾鶯
https://youtu.be/e4ZJoi7LnTE (2018/06/14)

¶ 黃頭扇尾鶯叫聲 https://youtu.be/bZoax_nFyY8 (2015/08/20)

top】【main

黃鸝科

雀形目·黃鸝科的鳥屬於中型雀類,體色艷麗,叫聲悅耳,是人們喜愛的籠養鳥。黃鸝科的鳥主要分布在除紐西蘭太平洋島嶼外的東半球熱帶地區。全世界共有兩個屬:黃鸝屬裸眼鸝屬

黃鸝朱鸝

(鸝:ㄌㄧˊ)

雀形目之下的鴉總科包含黃鸝科、(卷尾科八色、)山椒鳥科伯勞科 ⋯⋯

main

黃鸝

¶ 黃鸝叫聲 https://youtu.be/6ftxyJkxR3E (2011/03/08)
¶ 黃鸝育雛 https://youtu.be/DLwtqetVAfQ (2018/03/22)

黃鸝雀形目·黃鸝科又名黃鶯、高麗黃鳥、青鳥、金鶯、黑枕黃鸝、或金衣公子,體長約 26公分。雄鳥過眼線為粗大的黑色,延伸至頭後方呈環狀;雌鳥形態大致與雄鳥相似,但過眼線較細,且體色略帶綠色。
黃鸝為留鳥、過境鳥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黃鸝出現於海拔 0800公尺的平地與丘陵闊葉林、次生林。黃鸝飛行力強,飛行呈波浪狀,通常單獨或成對出現於樹林上層活動,以昆蟲、果實為主食,鳴叫聲有如笛音般清脆。
¶ 介紹黃鸝(網路攝影展)
https://youtu.be/P1BzqvviPto2019
¶ 黃鸝捕食 https://youtu.be/LebxwTqODEM (2017/03/16)
¶ 黃鸝育雛 https://youtu.be/ILn0WAqc6IA?t=252016/12/15


top】【main

朱鸝

¶ 美麗的朱鸝 https://youtu.be/A2oidjwpulQ (2017/05/12)

朱鸝雀形目·黃鸝科又名大緋鳥,俗稱紅鶯,體長約 26公分。雌鳥羽色大致與雄鳥相似,唯有腹部白羽夾雜黑色縱斑。
朱鸝是台灣特有亞種鳥類,為稀有留鳥,繁殖成功率不高,本種列為第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朱鸝棲息於海拔 600~4000公尺的丘陵和山區森林中的落葉林、混交林及常綠林。常出現於低海拔淺山近溪流邊闊葉林的樹冠上層,與紅山椒鳥小卷尾等混群活動。飛行時呈波浪狀前進。
¶ 曾文水庫的朱鸝
https://youtu.be/LiSWlWW4WbQ (2015/04/23)
¶ 朱鸝育雛
https://youtu.be/6OLThCjAjvk (2019/06/04)
¶ 朱鸝育雛十日記
https://youtu.be/zZM58qKIQdY (2019/07/24)


top】【main


昆蟲綱

  1. 無翅亞綱 Apterygota):
  2. 有翅亞綱Pterygota
    1. 古翅下綱
    2. 新翅下綱

昆蟲Insecta)是節肢動物門(六足亞門昆蟲彈尾目雙尾目原尾目·昆蟲綱物種的總稱,為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類群之一,已發現超過 1’000’000個物種,涵蓋:無翅亞綱有翅亞綱  2個亞綱。其中有翅亞綱·新翅下綱·完全變態類·內翅類的「鞘翅目|Coleoptera」所涵蓋的物種數量佔全動物界所有物種之 25%。昆字原作䖵。
昆蟲依大顎口器可區分為 2個類別: 外顎類(昆蟲)、雙髁類

  • 外顎類(Ectognatha)為目前普遍採用的狹義昆蟲的定義,涵蓋:有翅類與翅退化的昆蟲種類石蛃目(古口目)、衣魚目的一個集合,稱為外顎類。
  • 雙髁類Dicondylia),又稱為雙髁亞綱,係指古口目(即石蛃)以外的所有現存昆蟲。雙髁類特徵是大顎有兩個球形關節,通過它與頭部相連,而古顎目大顎只有一個球形的關節(原始的大顎結構)。 現生除了古口目外所有的昆蟲都是雙髁類。

昆蟲身體的構造有異於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並沒有內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層由幾丁質Chitin)構成的殼。這層殼會分節以利於運動,猶如騎士的甲冑。昆蟲成體(成蟲)分為頭節scolex),胸節thorax)和腹節abdomen)三節,有六條長在胸節處;頭節具一對複眼、一對觸角及一組口器。昆蟲有脂肪體,成分類似脊椎動物的脂肪組織,但作用不同,主要為代謝功能,類似脊椎動物的肝。
昆蟲在生態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蟲媒花需要得到昆蟲的幫助,才能傳播花粉。有些昆蟲也可能對人類產生威脅,如:蝗蟲會破壞農作物,白蟻破壞木材及建築物。也有些昆蟲,如:蚊子是疾病的傳播者。更有些昆蟲叮咬時會射出毒液,對人類造成傷害,如:蜜蜂(虎頭蜂),若地盤被侵犯時會以毒液透過螫針螫人;紅火蟻會分泌有毒物質使接觸動物和人類出現症狀甚至致命。

  • 昆蟲綱(Insecta)又稱:外顎類(Ectognatha)。目前普遍採用的狹義昆蟲的定義涵蓋:無翅類昆蟲石蛃目衣魚目)、有翅類昆蟲(包括翅退化的種類)
  • 內口綱Entognatha)又稱:內顎類,在六足亞門之中的演化是獨立於昆蟲之外,被認為是昆蟲併系群內顎類的口器是內縮在頭部裡面也是「無翅類」的節肢動物,涵蓋:彈尾目雙尾目原尾目這三個目。內口綱的每根觸角都是有肉的,而昆蟲則只有尾部兩根有肉。
    § 彈尾目在其第一節腹部上有一隻粘管,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在第三節腹部上則有個抓住分叉部位的持鉤,此一分叉部位的作用有如彈簧一般。
    § 雙尾目有一對尾鬚。
    § 原尾目沒有眼睛或觸角,腹部有腹針,被認為是退化後的腿部。

認識昆蟲請參考:昆蟲分類表臺灣昆蟲譜昆蟲圖鑑蜘蛛圖鑑小小動物…等。


top】【main

噪鶥科

畫眉台灣畫眉
金翼白眉台灣棕噪鶥白喉噪鶥黑喉噪鶥

雀形目·噪鶥科鳥類多屬中小型鳥類,主要吃昆蟲,有些屬的噪鶥科鳥類也吃漿果,噪鶥科鳥類主要分佈於東南亞和印度次大陸畫眉科鳥類很多已列入噪鶥科或其他科。
噪鶥科有 16屬 135種;噪鶥科·噪鶥屬的鳥類約 60種、噪鶥科·鶇鶥屬已知有 29種…等。


main

畫眉

¶ 畫眉叫聲 https://youtu.be/ory7u3oib8o (2015/08/03)

畫眉是雀形目·噪鶥科·噪鶥屬鳥類為中國著名的傳統籠鳥,備受養鳥者的推崇。來自中國畫眉鳥的眼睛周圍具有獨特白色眉羽標記。畫眉體長約 22公分,平均體重約 63克。


top】【main

臺灣畫眉

¶ 台灣畫眉叫聲 https://youtu.be/I3xqq2b02qo (2011/01/29)
https://youtu.be/l45gK0OsqWU (2011/03/10)

臺灣畫眉又稱花眉仔雀形目·噪鶥科鳥類,是台灣特有種,曾被認為是畫眉(Leucodioptron canorum)的亞種。基於粒線體細胞色素b基因的研究,臺灣畫眉與中國畫眉在大約 一百五十萬年前演化已分開為兩個物種。
臺灣畫眉體長約 24公分略長於中國畫眉,全身棕褐色沒有畫眉的白色眉紋,聲悅耳,悠長多變,由於中國畫眉曾在 20世紀 80年代大量輸入臺灣,與棲息地破壞使臺灣畫眉數目減少,被國際鳥盟評為近危狀態。

台灣畫眉鳥生活史:
¶ 成對 https://youtu.be/5kOT4Zo_MZY (2011/03/10)
¶ 誕生 https://youtu.be/_1sEPYg_y6U (2013/10/07)
¶ 育雛 https://youtu.be/jXATO02bKkY (2013/10/07)
¶ 成長 https://youtu.be/v0Z4L3zBfZE (2013/10/07)
¶ 離巢 https://youtu.be/4D3MivstzzI  (2013/10/07)


top】【main

金翼白眉

§ 不怕人的「高山的麻雀」
https://youtu.be/d–XLvlxIAM (2018/03/29)

§ 金翼白眉Trochalopteron morrisonianum)是噪鶥科·圓翅噪鶥屬的一種,體長 2628公分,又稱:玉山噪鶥或臺灣噪眉臺灣話稱:四眉),僅分佈於臺灣,喜棲於中高海拔山區容易被食物引誘與人接近,也常被人戲稱:「高山的麻雀」或「憨鳥」。金翼白眉特徵在於暗棕色的臉頰有顯眼的白色眉線及顎線,翼和尾羽為藍灰與金黃色;體羽大致呈棕褐色,佈滿模糊鱗狀斑,腹灰褐色,無斑,保護狀況被評為無危金翼白眉體型稍大,只適合短距離滑翔,動作靈敏,常被賞鳥人暱稱「高山老鼠」。不懼人,容易被食物引誘與人接近,故也常被人戲稱「高山的麻雀」或「憨鳥」。
§ 金翼白眉又稱:玉山噪鶥、臺灣噪眉
https://youtu.be/QM4J0x7A2AQ 2019/08/22
§ 金翼白眉的春天
https://youtu.be/sS0mMz_R5LM 2020/05/31
§ 常三五成群在路旁草地覓食的臺灣特有野鳥
https://youtu.be/TRIPjHkpBQU 2021/03/29


top】【main

台灣棕噪鶥

¶ 棕噪鶥叫聲 https://youtu.be/EhN0xR0AA_I (2019/09/20)

台灣棕噪鶥又名竹鳥、棕噪鶥,不普遍留鳥。主要棲息於山區樹林中,喜鳴唱,不善飛行。棕噪鶥常小群出現,喜棲濃密樹梢、草叢間。常出現於海拔分布於 800~2300公尺的闊葉林、混合林。主要食物為昆蟲、種子、果實。
¶ 棕噪鶥叫聲 
https://youtu.be/EhN0xR0AA_I (2019/09/20)
¶ 大雪山·棕噪鶥
https://youtu.be/bad6ZSNrLoY (2020/03/27)


top】【main

白喉噪鶥

白喉噪鶥又名白喉笑鶇,體長 28公分為台灣特有種鳥類是稀有的留鳥;雄鳥與雌鳥羽色相近。¶ 台灣白喉噪眉/白喉笑鶇
¶ 台灣白喉噪眉
https://youtu.be/nphvptLli5c (2019/09/16)

¶ 烏來·白喉笑鶇吃金剛櫟 https://youtu.be/YETcsC6Px3g (2013/01/04)

top】【main

黑喉噪鶥

¶ 黑喉噪鶥叫聲 https://youtu.be/vbCT0Mfcjis (2014/03/08)
¶ 黑喉噪鶥 https://youtu.be/5vFTwVXyqv4 (2014/03/31)
¶ 黑喉噪鶥叫聲 https://youtu.be/3LcZujTMuBE (2018/06/05)

top】【main

臺灣山川景觀

水系山系丘陵台地盆地平原臺灣諸島

臺灣本島五大地形

  1. 山系:臺灣的山地所佔面積最廣,山脈大致呈南北向。如:中央山脈、玉山山脈 、阿里山山脈、雪山山脈以及海岸山脈。
  2. 丘陵:臺灣的丘陵地多分布在中央山脈的西部。如:苗栗丘陵、竹東丘陵、恆春丘陵。
  3. 台地:臺灣的台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原為沖積扇,由於河流的切割之後地盤隆起,形成一塊塊的頂部平坦但高度不高的臺地。如:林口臺地、桃園臺地、大肚臺地、八卦臺地。
  4. 盆地:臺灣的盆地散布在山地、丘陵及臺地之間。如:臺北盆地、臺中盆地、埔里盆地以及泰源盆地。
  5. 平原:臺灣的平原分布在西部,是由河流沖積而形成的,如:嘉南平原、屏東平原、蘭陽平原;分布在東部,為斷層陷落而形成,如:花東縱谷平原。

地景landscape)結構模式的圖徵(feature)係由嵌塊體 (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質(matrix) 所組成。土地嵌塊體(patch)是地景和區域生態學的主要圖徵。地景的表現也可以大地景觀藝術作品連結為不可分割的聯繫,同時這也是一種在自然界創作的藝術形式;創作材料應直接取自自然環境,如:泥土岩石有機材料,以及水…等。


臺灣的特色景點〗【臺灣的地質

山系

臺灣山系分佈由北至南縱貫全台,大致可分成呈南北縱走方向的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海岸山脈…等五大山脈,以及位於西北方的大屯火山彙。參閱:〖臺灣山脈列表
由於臺灣是一個多島嶼,在 36’000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分佈 268座海拔 3’000公尺以上高峰,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其中最高的玉山主峰,海拔 3’952公尺。參閱:〖臺灣山峰列表

是經歷過火山作用大陸漂移板塊碰撞)而產生的,山的氣候、氣溫變化影響生態系,形成不同的高度具有不同的動植物。由於多數山的氣候及環境較不適宜人類居住,高山上的農業較平地少。
現代人類依然有伐木業、採礦業或放牧,但是親山逐漸傾向於探險、休閒、娛樂,例如:爬山滑雪,而登山峰可達地點的可能性,受到了山的高度、坡度、緯度、地形以及氣候等多種因素影響。


探索臺灣的山岳〗〖國家公園〗【top】【main

丘陵

#)貢寮水梯田,座落在雪山山脈北段的山腳下,是台灣稀有的「嵌塊體」地景。守著僅剩的水梯田的他(蕭春益)遵守自然循環,傳承古法耕種的智慧 
§
守護貢寮水梯田
https://youtu.be/iI-uGk57uVQ
2021/01/24


top】【main

台地


top】【main

盆地

臺中盆地臺北盆地埔里盆地群埔里盆地魚池盆地日月潭盆地小盆地群:頭社盆地、銃櫃盆地、蓮華池盆地)、

盆地(英語:Basin),地貌學的盆地的特徵為盤地四周地形的水平高度要比盆地自身高,在中間形成一個低地,常為一地形(平原高原)被所圍繞也是盆地,因此是盆地是地形分支的一種。在等地的山間盆地,又稱:壩子。盆地依形成原因可區分為 4種:


top】【main

臺北盆地

臺北盆地臺灣北部的一個地理區域,是臺灣第二大盆地,是一片平坦的沖積平原,海拔 20公尺以下的平地面積 243平方公里。臺北盆地北側為大屯火山群,西鄰林口臺地,南接雪山山脈,東南邊則是松山丘陵。臺北盆地的形狀接近三角形。
§ 臺北盆地傳奇(上):消失的台北湖
https://youtu.be/YI7zgeY1UkM
§ 臺北盆地傳奇(下):埋沒的森林
https://youtu.be/EDZeHHqorPs 
§ 台北盆地大事件
https://youtu.be/9WTSYdY80ks (2014/09/16)
§ 台北盆地的山腳斷層
https://youtu.be/fhkZul6KP6A (2014/01/14)
§ 台北山腳斷層南段破裂模擬
https://youtu.be/mWeDn5rvLus (2018/03/29)
§ 大屯活火山 移位示警
https://youtu.be/eK3Bex9CKkE (2019/01/21)

平原


top】【main

環境


生態〗〖環境〗〖文化

探索〖地球〗〖月亮〗〖宇宙


藉由〔探索—認知—融入〕…
接觸環境意涵、探究環境傳承、共識環境營造。


臺灣山川景觀〗【portal

  1. 自然資源
  2. 人文學科
    生命科學社會科學形式科學自然科學應用科學
  3. 應用科學

環境是指相對並相關某項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 中心事物不同,與其相關的周圍事物就不同。
例如,以人或人類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質就是人類生存的環境。以『生物』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質』就是『生物界』的環境。


旅遊〗〖世界遺產新生活運動〗【top

自然環境

特殊地貌陰陽海隕石雨黃土高原
海洋奇觀:、
臺灣的地質

自然環境(natural environments)為在地球上或地球上的某些區域擁有的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事物自然狀態所呈現的樣貌。這個環境涵蓋了所有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自然環境經常被解讀為生物的棲息地。自然環境有賴於太陽光照射與天體運行,與地球擁有的 4個領域: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對應於岩石,水,空氣和生命。也包括所有生物(植物動物微生物與非細胞生物)和在此自然環境所發生的自然現象;也有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自然資源物理現象,如:氣流氣溫氣壓,以及能源輻射電荷地磁場⋯等。
#)以火山、太陽、氣候、海洋及人類為題,採用最先進嘅拍攝器材及無人機,以嶄新的方式探索動物世界…..
¶ BBC Earth 年度大作「A Perfect Planet」
https://youtu.be/hEz1NqhSCV4 (2021/01/02)


top

生態環境

物種保育
野草:、
生態循環:、
暗空保育區合歡國際暗空公園
新市區生態

生態環境(biophysical environment)是生物種群與賴以生存所相關的非生物因子(也包含影響生物生存、繁衍以及進化的因果關係)所建構;生態環境既可能小到只能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也可能擴及全球生物圈)。人類出現始於全新世紀年歸類為脊索動物門·靈長目的一屬,靈長目的始祖住在熱帶雨林的樹上;非棲息於。人類在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後出現,演化上與的關係較為密切。是經歷過火山作用大陸漂移板塊碰撞)而產生的,山的海拔高度氣溫變化影響生態系·演化形成多樣化的生物種群。由於多數山的氣候及環境較不適宜人類居住,高山上的農業較平地少。由於大陸漂移板塊碰撞),目前北半球陸地和海洋的比例較為平均,約為 2:3,但南半球絕大多數地方的陸地和海洋之間比例卻是  1:4.7。

#)如果人類突然全部消失!
https://youtu.be/Kibpn9UTGzA (2018/01/06)


top

暗空保育區

合歡國際暗空公園

暗空保育區(英語:dark-sky preserveDSP)常見於公園或觀測臺附近,是一個免於人造光污染影響的區域。
設立暗空保育區的目的通常是為了觀星國際暗天協會設有國際認證制度,以鼓勵世界各國推動暗空保育。暗空保育強調「暗天不暗地」。因為錯誤的照明不但影響行車安全、睡眠品質、傷眼耗能,而且還會帶來危險。為個人切身相關的眼力保護與攸關於消費正確的照明系統,減免光害事關重大。
IDA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國際暗天協會)建議 3000K以下(弱暖色系)的照明,對環境與健康危害最小,我們希望破除越亮就是越好的慣性思維,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減光並兼顧安全與節能。


top

自然景觀

景觀天際線海平面海拔

臺灣山川景觀
末次冰期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自然景觀(natural landscape)是指一地區在人類活動之前,就已存在的原始景觀。所謂的自然景觀文化景觀是擁有不同的層面的意義。如今所提及的自然景觀已經融入或多或少的人類活動史蹟,由於自然環境演變而具有未來考證的意涵;人類具有大幅改變環境的行為能力,有義務妥善保存,不得加諸任何人為傷害。 地景(landscape)結構模式的圖徵(feature)係由嵌塊體 (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質(matrix) 所組成。土地嵌塊體(patch)是地景和區域生態學的主要圖徵。


鑲嵌塊體是存在於自然界的結構性整合的元素(integrated elements)。地景和區域性的異質性有兩種形態,一為漸近(gradient)、一為鑲嵌體(mosaics)。地景依照嵌塊體顆粒的大小(由嵌塊體直徑量測)決定,可以分類為粗和細的嵌塊體。單純的粗嵌塊體或全部是細嵌塊體都不好;只有粗嵌塊體地景具有細嵌塊體成分的組成,才能產生優質嵌塊效果,也才能發揮提供人類或多類「生育地」物種(multi-habitat species)的無數資源與有利的生存條件。因此土地嵌塊體的空間因子組成,如:廊道、障礙物和高異質性區域,成為地景對環境衝擊的抗性具有極大貢獻。
#) 參考:森林地景與功能臺灣河川復育網·河川景觀
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術名詞資訊網
http://terms.naer.edu.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