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具有以幾丁質為主要成分的細胞壁,與動物同為異營生物,依賴其他生物製造的有機物為碳源,通常以滲透營養的方式取得養分,即分泌酵素分解環境中的有機物後,再以擴散作用將小分子養分吸收到細胞中。真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成長型態與植物一樣不能移動,卻可以透過菌絲的延長拓展棲地,也能透過經由有性或無性生殖產生的孢子進行長距離的傳播(某些孢子還具有鞭毛,可在水中移動)。
§ 神奇的真菌世界(一)
https://youtu.be/lDI7dcsY11c (2024/11/23)
§ 神奇的真菌世界(二)
https://youtu.be/ijsG48dzPCA (2024/11/24)
【main】
菇類
真菌界又稱菌物界,是真核生物中的一大類群,包含酵母、黴菌之類的微生物以及為人熟知的菇類。真菌自成一界,獨立於植物、動物和其他真核生物。
現代的分類學將馬勃目劃分在傘菌目和鬼筆目之間。腹菌綱(馬勃)和傘菌綱(大部分蕈類)的差別已不再是用自然現象來認定。因為不同的馬勃物種顯然地是從傘菌真菌獨立發展。幾乎所有傘菌綱的物種都是陸生(少數為水生),傘菌綱的物種在環境中最大的功能在腐化,尤其是木質莖的腐化,得以使生態環境擁有更廣大範圍的生存空間。
藍藻門
原核生物界(Monera)在起初的一段時間裡,並不包括藍藻,而是因藍藻具有光合作用而把它分入植物界。於 1969年懷塔克提出的五界系統(英語:five kingdoms),包含:動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與原核生物界的概念。至 1970年代中期,明確了古菌與細菌的親緣距離不比古菌與真核生物的距離更近,這導致了原核生物界的概念,被一部份人放棄,而以三域系統的概念取而代之。
葛仙米藻
葛仙米藻為藍藻綱·念珠藻目·念珠藻科·念珠藻屬的一種可食用藍綠菌,又稱地木耳、雷公菌、地耳菜、地軟兒、地皮菇、地皮菜、雨來菇、情人的眼淚、天使眼淚、上帝的眼淚、下雨天的大便。葛仙米藻為藍綠藻的一種,過去曾長期被歸於藻類,但實際上藍綠菌與真核生物非常不同,例如:沒有核膜,沒有細胞器,其遺傳物質DNA也不構成染色體,這些都是細菌的特徵,因此現時已被歸入細菌域。
藍菌門(學名:Cyanobacteria),也被稱為藍綠藻,是一類能透過產氧光合作用獲取能量的細菌,但有些也能透過異營來獲取能量,在地球上已存在約 21億年,是目前以來發現到的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節螺藻
節螺藻屬(學名:Arthrospira)為細菌界·藍藻門·藍藻綱·顫藻目·微鞘藻科的一種可自由浮動的藍綠藻。節螺藻是一種多細胞生物,有著開放左旋圓柱形的外貌。節螺藻屬在熱帶和亞熱帶天然存在,只見於pH值高和高濃度(> 30g/L)碳酸鹽和碳酸氫鹽的湖泊裡。
§ 節螺藻(Spirulina)
https://youtu.be/ZP8rcwA8r5k (2016)
嗜極生物
細菌域(Bacteria)·細菌界(Bacteria)·紅嗜熱鹽菌門·紅嗜熱鹽菌綱·紅嗜熱鹽菌目·紅嗜熱鹽菌科·紅嗜熱鹽菌屬·海洋紅嗜熱鹽菌(Rhodothermus marinus)
嗜極生物(Extremophiles):
https://youtu.be/MY1d5Saqrc4 (2018/11/30)
- 嗜冷菌(Psychrophiles|嗜冷生物)、
- 嗜熱菌(Thermophiles|嗜熱生物)、
- 嗜鹽菌(Halophiles|嗜鹽微生物)
§ https://read01.com/zh-tw/mza0ykP.html#.YcBL5RNBzL8 (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