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統

更新日期:

口腔舌頭牙齒、)、食道
胰腺膽囊括約肌

小腸大腸肛門

消化系統(digestive system)是多細胞生物用以進食消化食物、獲取營養(維持體適能)、排遺的一組器官,其主要功能為攝食消化吸收同化排遺。其中有關排遺的部分,也可歸類到排遺系統的一部分。
§ 消化作用簡介
https://youtu.be/cnMSzP2c2JI (2015/12/10)
§ 消化腺
https://youtu.be/dE6rTnfnzIE (2018/06/06)
§ 消化液如何分解食物
https://youtu.be/LGVHylynxbA (2018/06/06)


main

§ 消化作用簡介
https://youtu.be/cnMSzP2c2JI (2015/12/10)

消化系統(digestive system)於人體主要是由消化道消化腺組成。一個正常男性成人的消化道大約長 6.5米,由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組成。消化道是一條連接口腔和肛門的管道,由許多負責處理食物的構造組成。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以消化食物。食物通過消化道需要的時間會隨許多因素而不同,吃飯後約需要 1個小時的時間,胃部才會有一半排空,要 2個小時胃部才會全部排空,讓食物進入小腸。小腸一半排空也需要 1~2個小時,食物到達結腸約需 12~50個小時,會因個別情形有很大的差異。
人類消化腺又分為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兩種。 小消化腺是散在於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內的小腺體。這類腺體數量甚多,如胃腺腸腺等: 大消化腺位於消化道外,它們主要通過導管將分泌物排入消化道內。大消化腺主要有:三對唾液腺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肝臟胰臟
•)上消化道由食道組成。口包含口腔黏膜唾液腺,舌頭和牙齒。在口後面是連接著一條由肌肉組成的中空管道,即食道。食道通過肌肉的收縮和放鬆,把食物向下推,穿過橫膈膜到達胃。
•)下消化道包括腸和肛門。腸是消化系統中,由肛門之間的消化管道,為大部份化學消化過程的所在地,將食物營養吸收。


top】【main

口腔

§ 口腔解剖圖
https://youtu.be/oLz1JPx3b1A (2014/10/31)

口腔(oral cavity)是指面頰和口腔底之間的空間,向上它與鼻腔相通;向後口腔與兩個頜弓後的咽腔相連,又稱:口、嘴巴、嘴或咀。
口腔的後面的開口是咽峽,前面的開口是。整個口腔的內壁由黏膜層組成。(對於沒有牙的人指其牙床)之間的口腔部分里有腮腺的出口。牙後的口腔內有唾液腺的出口,此外也在這裡。口腔中重要的器官有舌、牙和唾液腺。口腔周圍的咽、唇和臉頰也是非常重要的。
§ 味覺
https://youtu.be/WDUDHAiA_HQ (2018/03/13)
§ 味覺刺激物
https://youtu.be/AAOIEmNoxIo (2018/03/13)


top】【main

食道

食道(Esophagus)又稱食管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上面連接,下面連通,緊貼脊柱的腹側,具有輸送食物的功能。成人食管長約 20~25公分。食道管腔平時閉合呈扁平狀,食物通過時候開啟;管壁主要由黏膜層、肌層和外膜組成,肌層非常發達,常由環行肌層(內)和縱走肌層(外)組成,由於這兩種肌層的收縮蠕動,逼迫食物移入胃內。食道最尾端與胃相接的地方有一個括約肌賁門)確保胃酸不會逆流至食道中。


top】【main

§ 胃食道靜脈曲張出血之預防與治療
https://jtp.taiwan-pharma.org.tw/107/090-095.html (2011/06/30)

(stomach)是人和脊椎動物·消化系統的一部分,是貯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胃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腸。位置大約位於人體的左上腹,肋骨以下。胃主要將大塊食物研磨成小塊,將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成較小的分子,以便進一步吸收。


top】【main

肝臟的血液通常 25%來自肝靜脈,75%來自肝門脈。肝硬化時,造成肝門脈高壓(Portal Hypertension),使血液回流至胃食道靜脈造成曲張。當肝門脈與肝靜脈間的壓力差(HVPG:Ha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高於 12mmHg(厘米汞柱)時,就容易有出血的風險。

肝臟(liver)功能以代謝為主,並扮演著除去毒素,儲存醣原(肝醣),分泌蛋白質合成等重要角色。肝臟也會製造膽汁
門脈高壓(Portal Hypertension)的主要直接原因是血管的阻力增加,可藉由病灶發生的位置分為肝前性、肝內性、肝後性…等,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肝硬化;其他較罕見的原因則稱為『非肝硬化性門脈高壓』(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造成血管阻力增加的原因則相當多樣,只是門脈高壓的產生,容易導致胃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經常是肝硬化出現的併發症之一。參考以下,不同時期對胃靜脈曲張與門脈高壓的見解。
§ Portal Hypertension 
https://youtu.be/Cox6Z5pqMBo (2015/02/10)
§ Portal Hypertension 
https://youtu.be/LkXQTDb8g2U (2019/02/12)
§ Portal Hypertension 
https://youtu.be/VxJqw3dCgAs (2020/06/30)


肝性〗【top】【main

§ 養身就要養脾
https://youtu.be/nong-2CMlPE (2016/01/13)

脾臟(spleen)是脊椎動物的一種外周淋巴器官,人體的脾臟位於腹腔左上方,與第 9~11肋相對,健康成人的脾臟約重 150~200克;活體時,脾爲暗紅色,質軟而脆,在受暴擊時容易破裂。脾臟面前上方與底相連,後下方與左和左腎上腺相連,正常情況下,脾無法被觸及,腫大的脾則容易被觸到。脾臟有濾血的功能,脾內的大量巨噬細胞可以清除衰老的血細胞(比如紅細胞)、抗原和異物。此外,侵入人體血內的抗原,可在脾內激發免疫反應。在出生後,脾的造血功能基本上是消失的,僅在部分條件(比如人體出現嚴重造血障礙時)刺激下才能夠恢復;脾還能夠儲藏血液,人脾可以儲存約 40毫升的血液。中醫所稱的「脾」是將難以觀察的胰腺歸爲脾臟的附屬器官。
§ 認識脾臟
https://youtu.be/CDtwjgKV2Gs (2017/11/07)
§ 為何脾腫大!
https://youtu.be/JsVv8BGvWlg (2019/03/13)


top】【main

膽囊

膽囊是儲存膽汁的所在,膽汁有助於乳化脂肪;膽囊的收縮讓膽汁釋放…
§ https://youtu.be/ji415-5T2dQ (2021/01/25)

膽囊(gallbladder)是位於右方肋骨下肝臟後方的梨形囊袋構造,有濃縮和儲存膽汁之用。膽汁溶解脂肪及酒精,肝臟分泌膽汁,流入膽囊儲存,在需要時將膽汁送進消化道以協助消化脂肪。
膽囊管
與由肝臟下行的總肝管會合形成總膽管,總膽管的末端有 Oddi氏括約肌,總膽管經過胰臟,與十二指腸相接。
膽囊疾病膽結石膽結石阻塞胰管導致結石性胰臟炎膽囊炎罕見的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膽囊息肉、膽囊癌、膽道運動障礙、膽囊切除術後症候群等。


top】【main

胰腺

§ 胰臟的功能
https://youtu.be/fsvspYTRlLo (2013/12/18)
§ 肝臟與胰臟
https://youtu.be/gEiP7Hb1sMI (2014/10/31)

胰臟也稱胰腺(pancreas)為脊椎動物具有的外、內分泌功能的腺體;『外分泌』由腺泡、連通腸腔的導管組成,腺泡分泌多種消化,導管上皮細胞分泌碳酸氫鹽電漿和水,合稱胰液;胰液經導管進入十二指腸可消化脂肪蛋白質,是機體重要的消化液。『內分泌』由胰島所組成;胰島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生長抑素…等激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對維持血糖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胰的內分泌部分叫做胰島(朗罕氏小島),是不規則的細胞群,散布在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間。有中醫學者認為「」其實對應的是現代醫學的胰臟,因為中醫理論常將「脾」與「」和人體的消化功能緊密地聯繫起來。
了解胰臟,避免胰腺癌發生…
§ 胰臟癌的篩檢
https://youtu.be/EockhBkMjrA
2021/11/23


top】【main

小腸

十二指腸拉丁語:Duodenum)是多數高等脊椎動物小腸的始段。哺乳動物爬行動物擁有十二指腸。魚的十二指腸不明顯,有時用前腸近側小腸稱呼。哺乳動物的小腸可能是吸收鐵的主要部位。十二指腸是小腸最短的部分,之後是空腸迴腸(迴腸下面與盲腸相接,迴腸與盲腸之間有回盲瓣)。人類的十二指腸長達 25~38厘米,從十二指腸球部起始,到十二指腸懸肌結束。可分為上部(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2]它包繞頭,並固定於腹腔後壁。


top】【main

大腸

大腸(英語:large intestine;拉丁語Intestinum crassum)是脊椎動物消化系統的最後一部分。大腸的作用是從腸道內剩餘的可消化物質中吸取水分與電解質,將剩餘的無用部分形成糞便並作暫時儲存以及最終排出糞便。大腸包括盲腸結腸直腸以及肛管;大腸始於骨盆髂骨處,與小腸銜接之後,再橫貫腹腔後向下彎折延伸至直腸經肛管到達肛門。大腸的長度約為 1.5米,直徑約 6.5厘米,是整個腸道長度的五分之一。


top】【main

肛門

肛門(anus)是獸亞綱動物消化系統消化道的最末端,在直腸延伸至體外的開口處,是糞便排遺和消化系統廢氣(屁)的出口。由於其與排泄相關,有時也被歸類到排泄系統的一部分。
§ 排泄作用
https://youtu.be/kE1sACpmuOQ (2016/06/04)
§ 排泄作用
https://youtu.be/SqrxCc_V9o4 (2017/12/26)


top】【main

括約肌

括約肌(Sphincter)是人或一些動物身上的一種肌肉類型。這類型的肌肉分布在管腔壁,當收縮的時候管腔就會被關閉,當放鬆的時候管腔就會開放。人的肛門尿道膀胱還有部的賁門幽門都有括約肌。

top】【main

經絡

§ 中醫基礎理論 
https://youtu.be/XukGZqB-RQw2019/05/08
§ 中醫養生所論述的十二正經與八脈

經絡meridian)在中醫學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簡稱:TCM)認為是人體中聯絡臟腑、溝通肢體(軀幹四肢)與運行氣血的通路;氣行脈外、血行脈內。經絡主幹者為經脈十二經脈),分支者為絡脈奇經八脈)。
十四經穴分佈於十四經脈,為歸屬於十二經脈腧穴再加上任脈督脈的腧穴,。
人的活力基礎源於大氣之氧六大營養素,匯集於精髓而蓄勢,有賴「氣血」輸送於「臟腑」藏於「精髓」以維護生機。倘若氣血衰退、精虧髓亡則大勢已去。經絡與臟腑的功能相聯繫以利精髓的產生,記載詳見於《內經》和《難經》。

中華古典文化 ››中醫學 ››經絡循行圖


十二正經與八脈十二經絡養息十二時辰養身法
暖身與收功〗〖人體〗【main

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是手三陰經(心包)、手三陽經(大腸三焦小腸)、足三陽經(膀胱)、足三陰經()的總稱。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又稱:正經。


top】【main

正經的循環順序

 正經有十二條,又稱「十二經脈」涵蓋:手三陰經(心包)、手三陽經(大腸三焦小腸)、足三陽經(膀胱)、足三陰經()。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氣血運行的主要血氣(血行脈中、氣行脈外)猶如江河之水。

正經的循環順序,如下順序所示,周而復始,如環無端。

  1. 手太陰(肺經
  2. 手陽明(大腸經 
  3. 足陽明(胃經
  4. 足太陰(脾經
  5. 手少陰(心經 
  6. 手太陽(小腸經
  7. 足太陽(膀胱經
  8. 足少陰(腎經
  9. 手厥陰(心包經
  10. 手少陽(三焦經 
  11. 足少陽(膽經
  12. 足厥陰(肝經

top】【main

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統率、聯絡、調節十二經脈的功能,猶如湖泊,將江河之水的十二經脈之氣,灌溉、蓄積加以調節,使人體氣血佈輸灌流組織,使機能更加旺盛、有效率,又稱:「八脈

八脈包括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


top】【main

任脈

任脈起於小腹內,下出會陰,向上行於陰部,經腹,向上經關元…等穴,到咽喉,上行環繞口唇,經面部,進入目眶下,計二十四穴,為「手、足三陰脈之海」。
•)任脈起於小腹會陰曲骨 中極 關元 石門 氣海 陰交 神闕 水分 下脘 建里 中脘 上脘 巨闕 鳩尾 中庭 膻中 玉堂 紫宮 華蓋 璇璣 天突 廉泉 承漿 進入目眶下。

任脈計二十四穴:

  1. 會陰截石位,男子,當肛門與陰囊之間,女子,當肛門與陰唇聯合之間;
  2. 曲骨仰臥,在腹部正中線上,臍下 5寸,當恥骨聯合上緣凹陷處;
  3. 中極臍下 4寸,當腹正中線上取;
  4. 關元仰臥,臍下 3寸,當腹正中線上;
  5. 石門仰臥,臍下 2寸,當腹正中線上;
  6. 氣海仰臥,臍下 1.5寸,當腹正中線上;
  7. 陰交仰臥,臍下 1寸,當腹正中線上;
  8. 神闕仰臥,在臍窩正中;
  9. 水分仰臥,臍中點上 1寸,腹正中線上;
  10. 下脘仰臥,臍中點上 2寸,腹正中線上;
  11. 建里仰臥,臍中點上 3寸,腹正中線上;
  12. 中脘仰臥,臍中點上 4寸,腹正中線上;
  13. 上脘仰臥,臍中點上 5寸,腹正中線上;
  14. 巨闕仰臥,臍中點上 6寸,腹正中線上;
  15. 鳩尾仰臥,臍中點上 7寸,腹正中線上;
  16. 中庭在胸骨正中線上,平第五肋間隙,當胸骨體和劍突連接處;
  17. 膻中仰臥,在胸正中線上,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之間);
  18. 玉堂仰臥,在胸正中線上,平第三肋間隙;
  19. 紫宮仰臥,在胸正中線上,平第二肋間隙;
  20. 華蓋仰臥,在胸正中線上,平第一肋間隙;
  21. 璇璣仰臥,在胸骨正中線上,當胸骨柄中點;
  22. 天突在胸骨上窩正中,平齊鎖骨上緣(陰維、任脈之會);
  23. 廉泉微仰頭,在結喉上方,當舌骨的下緣凹陷處(陰維、任脈之會);
  24. 承漿在頦唇溝正中凹陷處(足陽明、任脈之會)。

top】【main

督脈

督脈起於長強穴,止於齦交穴,共 28腧穴

督脈計二十八穴:

  1. 長強伏臥,在尾骨端與肛門之間(督脈、足太陽、少陰之會);
  2. 腰俞仰臥或側臥,在骶管裂口處、當臀縱紋頭上;
  3. 腰陽關在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4. 命門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5. 懸樞在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6. 脊中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7. 中樞在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8. 筋縮在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9. 至陽在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約與肩胛骨下角相平;
  10. 靈台在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1. 神道在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2. 身柱在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3. 陶道在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4. 大椎在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手足三陽、督脈之會);
  15. 啞門在後髮際正中,入髮際 0.5寸凹陷中(督脈、陽維之會);
  16. 風府頭微前傾,後髮際正中直上 1寸,兩側斜方肌之間的凹陷中(督脈、足太陽、陽維之會);
  17. 腦戶在風府穴直上強間 1.5寸,約當枕骨粗隆上緣;
  18. 強間在腦戶上 1.5寸,當風府與百會之中點;
  19. 後頂在強間穴直上 1.5寸;
  20. 百會在後髮際正中直上 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正中線上;
  21. 前頂在百會前 1.5寸,當頭正中線上;
  22. 囟會在前髮際上 2,當頭正中線上;
  23. 上星在前髮際正中直上 1寸;
  24. 神庭在髮際正中直上 0.5寸取;
  25. 素髎在鼻尖正中;
  26. 水溝在人中溝正中線,上 1/3折點處(督脈、手足陽明之會);
  27. 兌端在上唇端,人中溝下端與口唇連接處;
  28. 齦交在上唇內,上唇繫帶連接處(任脈、督脈、足陽明之會)。

top】【main

軀幹

軀幹trunk)是動物身體的軸心。動物身體除部及肢體(包括)外,皆屬軀幹。人類(英語:humanitymankindhuman beings身體的軀幹涵蓋胸部腹部橫膈膜分界,擁有重要的身體器官。軀幹底部中央為會陰排泄肛門)。
軀幹頂部以鎖骨肩胛骨形成關節連接上臂肱骨,在雙手運用下,人類可以抓、舉、拍、打、使用工具等。
軀幹的上部由肋骨肩胛骨等,構成胸腔,為脆弱的肺部心臟提供保護。
軀幹的下部以腰椎支持,連同軀幹底部以髖骨骶骨構成的骨盆容納了心臟肝臟脾臟胰臟腎臟腸臟膀胱脊髓中樞神經系統)以及生殖器官等。 髖骨則以關節與大腿股骨相連,在雙腿支持下,人類可以立、步行躍或奔跑


main


top】【main

胸廓

§ 預防胸廓出口症候群
https://youtu.be/1THLn4cQBk4(2021/07/10)

胸廓 12胸椎thoracic vertebrae)、12肋骨rib)和肋軟骨以及1胸骨(包括胸骨柄、胸骨體和劍突三部分)構成,可以保護胸腔內的等重要器官,又稱:肋廓(rib cage),此胸廓圍成的空腔稱為胸腔chest cavity)。


top】【main

肋骨

肋骨rib)是胸廓thoracic cage)中的枝狀骨骼bone),具扁狀細長呈弓形的骨。肋骨在胸廓背部與相對應的胸椎thoracic vertebrae)相連,由後上方向前下方傾斜。人體 12對肋骨。
人體的肋骨第 1 3根肋骨斷裂前能承受約 180KG的重力,第 4根到第 9根相對脆弱些。


top】【main

頭部

依據人體區域解剖學,人體可劃分為軀幹四肢……等,四個區域。 包括等器官。這些器官都支撐著各種感官功能,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頭骨可分為頭蓋骨(除顎骨以外頭部所有的骨頭)和顎骨(或頜骨)。其中一個可以分辨哺乳動物非哺乳動物的特徵便是哺乳動物裡有三塊小骨頭(稱為聽小骨),也就是錘骨砧骨鐙骨。此外還有頭蓋骨,可分為頭頂骨及底部。依據人體解剖學,人的包括:臉頰人眼前額上顎下顎枕部頭皮


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main

頭骨

§ 頭骨的關節
https://youtu.be/mMj1OTpQWF0 (2020/08/25)

顱骨之功能為支撐臉部,並保護腦部。顱骨又稱頭骨,分為兩部分:顱骨下頜骨。一般所稱之「頭顱」通常僅指顱骨,並未包含下頜骨。頭骨包含:前額顴骨上頜骨下頜骨)、枕骨
#)前額是指頭部前端、臉部上面的部分,包含兩塊顱骨與一部分頭皮
#)(拉丁語:Tempora)位於 兩側、雙後方、顳骨上方;俗稱太陽穴
#)顴骨(zygomatic bone)為顱骨的一部份,位於下方,為面部之間最寬闊部份之骨骼
#)(英語:Jaw)又稱頜,是指在部入口處相對的鉸接式結構,最常見的用途是用來進食與咀嚼食物。顎為臉部下半部的概稱,大致是嘴部以下的位置,俗稱下巴
#)枕骨(occipital bone)是組成顱骨的 29塊骨骼之一;枕骨位通人字縫連接頂骨之後,一直延伸至顱底。枕骨下方中央為枕骨大孔,腦和脊髓在此連接。


top】【main

¶ 人類大腦潛能的極限 
https://youtu.be/mP-05UpLKC0(2020/06/20)

腦部除了大腦小腦間腦以外的區域,合稱為腦幹腦幹中腦(midbrain)、橋腦(pons)、延腦(medulla)三部分組成,上接間腦、下接脊髓。腦幹位於大腦下方,小腦前方。它負責調節複雜的反射活動,包括調節呼吸作用、心跳、血壓等,對維持機體生命有重要意義。


top】【main

腦室

腦室ventricles)是腦內部充滿腦脊液的一組腔隙結構,由四個相互連接的腦室組成腦室系統(ventricular system)。腦室系統透過腦幹上接間腦、下接脊髓。腦室內表面覆蓋有上皮狀的室管膜

  1. 第一腦室(左側腦室)(lateral ventricles)是位於端腦內部的充滿腦脊液的空腔,是腦室系統的一部分,與第二腦室都是容積最大的腦室。
  2. 第二腦室(右側腦室) (lateral ventricles)是位於端腦內部的充滿腦脊液的空腔,是腦室系統的一部分,與第一腦室都是容積最大的腦室; 
  3. 第三腦室(Third ventricle|背側視丘、下視丘、上視丘、後視丘、底視丘,屬於間腦的腦組織)、視丘(丘腦);
  4. 第四腦室(小腦延髓橋腦)。

top】【main

腦脊液

腦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的功能是滋養神經組織、調節顱內壓、保護腦免受震盪,其成分與血漿和淋巴液的性質相似,但含蛋白質很少,有較高濃度的 Na+K+Cl及少許脫落細胞淋巴細胞


top】【main

丘腦

丘腦thalamus)又稱:視丘,是位於第三腦室兩側屬於間腦的腦組織,也是間腦的最大組成部分。
視丘,又稱:背側視丘(dorsal thalamus),用以相對於下視丘、上視丘、後視丘、底視丘,此五者構成了間腦。除了嗅覺之外,其餘各種感覺訊息都經過視丘,再傳送到大腦皮質。因此,視丘有時被稱為「腦的中樞」。


top】【main

大腦

大腦拉丁語:Cerebrum),由左右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將兩個半球隔開的是稱為大腦縱隔的溝壑,兩個半球除胼胝體相連以外完全左右分開。半球表面布滿腦溝,溝與溝之間所夾細長的部分稱為腦回。大腦的神經細胞只要在 3分鐘內得不到氧氣,人就會失去知覺;而 5~6分鐘後仍缺氧,神經細胞便會陸續死去。
大腦包括: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大腦皮層


探討大腦〗【top】【main

額葉

額葉是人類大腦最大的一部分(有些動物腦的額葉,幾乎不存在)。額葉和語言的形成、語言表達(布若卡氏區)、自主意識以及隨意肌的控制有關。


top】【main

頂葉

頂葉為處理各類感覺訊息(包括痛覺、觸覺等)的中樞,同時也和語言記憶等功能有關。


top】【main

顳葉

顳葉的背側是外側溝。顳葉是初級和次級聽覺皮層的所在地,為處理聽覺訊息的中樞。顳葉內側的海馬體在形成長期記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顳葉底部的皮層參與視覺中的物體和人臉識別,屬於視覺系統的「腹側流」(即內容通路)。顳葉神經元的不正常放電可能導致癲癇


top】【main

枕葉

枕葉大腦皮層的一部分結構,為平躺時頭部靠枕頭的位置,屬於前腦的一部分。枕葉分離在左右大腦半球的腦縫兩側,枕部前端邊緣是一些側枕葉腦回,同樣被一些側枕葉腦溝分開。枕葉的一項顯著功能是包含了初級視覺皮質。枕葉病變亦可導致幻視。其餘有色彩失認,運動失認和失寫症


top】【main

大腦皮層

大腦皮質層是包裹在大腦外側的連通皮狀結構。主要功能:額葉:高級認知功能,比如學習語言決策抽象思維、情緒等,自主運動的控制。頂葉:軀體感覺(參見體感皮層),空間信息處理,視覺信息和體感信息的整合。顳葉聽覺(參見聽覺皮層),嗅覺,高級視覺功能(例如物體識別),分辨左右,長期記憶枕葉視覺處理(參見視覺皮層)。邊緣系統獎勵學習情感處理。腦部神經管分化為 6部分:前腦(端腦、間腦);後腦(腦橋、延髓、小腦);腦幹(中腦、腦橋、延髓)。


top】【main

小腦

小腦是指大腦後下方的腦,在感覺感知、協調性,和運動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也和注意功能、語言功能…等,相關的認知功能,亦能調控恐懼和歡樂…等,情緒反應,其中最為人們確知的是與運動相關的功能。


top】【main

間腦

間腦位於端腦中腦之間,大部份被大腦兩側半球所遮蓋,間腦呈楔形,下部與中腦相連。間腦主要包括視丘下視丘(可細分為背側視丘、上視丘、後視丘、下視丘和底視丘)、腦垂腺後部和松果體端腦包括兩側大腦半球,是的最高級部位。中腦在腦幹的最前方,和視覺、聽覺、運動控制、睡眠、甦醒、警覺、及溫度調控有關。


top】【main

腦幹

部除了大腦小腦間腦以外的區域,合稱腦幹。
腦幹中腦(midbrain)、橋腦(pons)、延腦(medulla)三部分組成,上接間腦、下接脊髓。腦幹位於大腦下方,小腦前方。它負責調節複雜的反射活動,包括調節呼吸作用、心跳、血壓等,對維持機體生命有重要意義。
#)中腦位於腦幹最上方,為第 3、第 4對腦神經之起源,負責聽覺、視覺的反射中樞。
#)橋腦位於中腦延腦中間,為第 5~8對腦神經之神經核所在,內含呼吸調節區,長吸區。
#)延腦中央神經系統的一部分,是腦幹最下方的結構,位於小腦正前方。長約一吋半,寬約半吋。上接橋腦(pons) ,下接脊髓(spinal cord)。


top】【main

1)玻璃體 、2)鋸齒緣 、 3)睫狀肌 、4)睫狀韌帶、 5)施萊姆氏管 、6)瞳孔 、7)前房 、8)角膜 、9)虹膜 、10)水晶體  、11)晶狀體核 、12)睫狀突 、13)結膜 、14)下斜肌 、15)下直肌 、16)內直肌 、17)視網膜血管 、18)視乳頭 、19)硬腦膜鞘 、20)視網膜中央動脈 、21)視網膜中央靜脈 、22)視神經 、23)渦靜脈  、24)球筋膜  、25)黃斑部 、26)中心凹  27)、鞏膜  、28)脈絡膜  、29)上直肌  、30)視網膜

瞬膜顏色斯特魯普效應

人眼人體器官之一,位於頭部,左右成對,其它哺乳動物眼睛相同。人眼為感覺器官之一,能對起反應,傳送訊號至大腦,產生視覺。眼睛後端的視網膜擁有杆細胞錐細胞,能夠分辨出外界事物的顏色、外形,並產生景深;據估計,人眼可分辨約 10’000’000不同的顏色。人的眼睛不是完全的球體,是一個融合的兩件式單位。在前方的單位較小,擁有較大的弧度,稱為角膜,典型半徑約 8mm(0.3英吋)。緊接在後方的單位較大,擁有較小的弧度,稱為鞏膜(俗稱眼白),典型半徑約 12mm(0. 45英吋)。角膜體積約佔 1/6,鞏膜則構成其餘 5/6。
◎ 人眼的視角大約是向外 95°、向內 60°、向上 60°、向下 75°。視神經的非感光點或是盲點位於顳部 12~15°、水平向下 1.5°處,大約是 7.5°高和 5.5°寬。
§ 眼的外部構造
https://youtu.be/luoZhndN_I0(2015)
§ 認識眼睛的結構與功能
https://youtu.be/xLWVj5uOJPM (2020/07/07)
§ 人眼可見的光譜


top】【main

顏色

§ 人類眼睛如何接受可見光
https://youtu.be/wcjzp79F3DI (2020/07/30)

顏色或色彩(英語:Color)是和我們的生活經驗對的顏色類別描述的視覺感知特徵;顏色的名稱有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等。顏色的感知來自可見光譜中的電磁輻射對人眼視錐細胞的刺激。人類對顏色的感覺不僅僅由光的物理性質所決定,還包含心理等許多因素,人類對顏色的感覺往往受到周圍顏色的影響。電磁波波長和強度可以有很大的區別,在人可以感受的波長範圍內(約 312.30奈米至 745.40奈米),被稱為可見光,有時也被簡稱為。大多數光源的光譜不是單色的,它們的光是由不同強度和波長的光混合組成的。 
§ 人類眼睛解像度
https://youtu.be/BQRucaG1MFQ?t=406 (2016/04/05)
§ 中國傳統色《故宮裡的色彩美學,背後的故事》
https://youtu.be/amfPtsSxmsY (2020/11/17)


top】【main

瞬膜

瞬膜nictitating membrane)為兩棲綱·無尾目、多數爬行綱鳥綱上下眼瞼內側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皮褶,其由內向外覆蓋角膜,有濕潤及保護眼球表面的作用而同時保持相當視力,俗稱第三眼瞼(third eyes)。
某些爬行類、鳥類和鯊魚有完整的瞬膜。儘管多數哺乳類的瞬膜變成痕跡器官只殘存一小部分於內眥,少數哺乳動物,如貓、駱駝、北極熊、海豹和土豚,具有完整的瞬膜。人的退化瞬膜也殘存在內角,為不能活動的半月皺襞。


top】【main

複視

複視Diplopia)又稱:重影。由於簡單的眼睛屈光不正常,導致腦神經系統受干擾造成重影。
當以一隻眼睛(單眼)視物時,重影依然存在,這就是「單眼複視(Monocular Diplopia)」;相反地,重影會隨著遮蓋其中一隻眼睛而消失,則稱為「雙眼複視(Binocular Diplopia)」。


top】【main

斯特魯普效應

斯特魯普效應(英語:Stroop Effect)是由美國的實驗心理學約翰·萊德利·斯特魯普1897 /03/211973/09/01),於 1935年在《實驗心理學期刊》率先以英語提出的效應,又稱:史楚普效應、司楚卜效應、Stroop效應。
史楚普效應展示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過程所呈現的一種自主化歷程。當有一個新的刺激出現時,如果它的特徵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人們的認知(反應時間)便會加速;反之,若新的刺激與原先的刺激特徵不盡相同,人們的認知則會受到干擾,促使人們認知所需的反應時間變長。


top】【main

人耳的解剖構造 示意圖
1.外耳 2.耳廓 3.耳道 4.鼓膜耳膜) 5.中耳 6.聽小骨 7.錘骨 8.砧骨 9.鐙骨 10.鼓室 11.顳骨 12.耳咽管 13.內耳 14.半規管 15.內耳 16.前庭 17.卵圓囊 18.圓窗 19.耳蝸 20.前庭神經 21.耳蝸神經 22.內耳道內部 23.前庭耳蝸神經

耳石脫落症


top】【main

耳石脫落症

§ 北榮高齡醫學中心 主治醫師黃安君談「暈眩症」病因與治療
https://youtu.be/2zqUkeJsuvw (2015/12/07)

什麼是「耳石脫落症」?
突然間「天旋地轉」若是在起床時或準備睡覺時容易感到暈眩、噁心想吐,尤其是當頭部位置突然改變時,會產生短暫天旋地轉的感覺;此時將頭部位置稍微移動一下,天旋地轉的感覺會隨之改變或減輕,極有可能是「耳石脫落症」。正確的名稱是「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是所有眩暈症當中最常見的一種,比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
§ 耳石
otolith)為內的碳酸鈣結晶(霰石)組織,是內耳·前庭系統的組成部分,位於耳前庭橢圓囊球狀囊


top】【main


top】【main

呼吸道

呼吸道最前部由軟骨圍成的空腔,為呼吸系統的起始部。以鼻中隔分為左右兩半,前端經鼻孔與外界相通,後端經鼻後孔咽腔相連。


top】【main

舌頭

(tongue)是口腔底的肌肉,幫助咀嚼吞咽構音感受味覺。舌能辨別酸、甜、苦、鹹、鮮味,舌表面的大部分黏膜上皮中含味蕾人類的舌頭從口咽到尖端的平均長度為 10公分。
§  范琪斐1965/10/15~)談舌(上唇)繫帶(frenum)手術,是否過度醫療行為!
https://youtu.be/x3BLVCvXSKk 2024/02/22


top】【main

(lip)是一個觸覺器官,主要功能為幫助進食以及準確閉合發音而表達詞語


top】【main

牙齒

(teeth)用於咀嚼食物組織肉食性動物尤其倚賴牙齒進行獵食或搏鬥、禦敵。人類的牙齒可分為 4類:

  • 門齒(切牙)用於切斷食物;
  • 犬齒(尖牙)用於刺穿並撕裂食物;
  • 前臼齒用於輔助磨碎食物;
  • 臼齒(磨牙)用於磨碎食物。

top】【main

扁桃體

§ 吞嚥食物時「會厭」的動作  
https://youtu.be/v2T_5lV8Y8c?t=172 (2018/12/15

扁桃體tonsils,又稱:(扁桃腺),是兩棲類以上動物,鼻後孔的頂壁或咽與口腔、鼻腔交界處黏膜下淋巴上皮組織所集成的團塊的通稱,因人類張口最容易察覺的「腭扁桃腺」外形像扁桃一樣而得名。扁桃腺是腺體組織的一種,也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主要的作用是幫助身體對抗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少數是因細菌感染)。扁桃腺只活躍於 310歲左右;對成人而言,扁桃腺免疫功能的地位降低,成人切除扁桃腺通常不會增加感染機會。
§ 扁桃腺結石是什麼?
https://youtu.be/8-bdlYBfP48 (2022/06/17)


top】【main

人臉位於頭部的正面,而且只有一個。臉的範圍約為前額下頷接近頸部,包括:頭皮前額睫毛人中臉頰顴骨下頷皮膚與部分頭髮…等。
人臉稱為五官;五官具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聲門音…等感知功能。
#)臉頰拉丁語:buccae)是指眼睛下部,鼻子周圍到左右耳的表面部分;臉頰搭配五官也具有外觀展現、表情表達、提供辨識…等用途。


top】【main

頸部

喉部會厭谿聲帶血管

(neck),又稱脖子,是身體的一部份,通常指在生物中,身體連接軀幹之間的那一部份。人體的頸部藏有頸椎(頸部的骨骼),以及許多重要的血管頸動脈頸靜脈)、氣管(呼吸器官)、喉部(發聲器官)、食道(消化器官),以及一些肌肉皮膚神經淋巴結結締組織……等。

main

喉部

咽喉(Throat)是解剖學中(學名:Pharynx)和(Larynx)的總稱,是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的一部分。
《喉嚨肌力檢查方法》將食指輕輕抵在喉結上,一邊確認喉結的活動一邊吞嚥唾液。30秒內能吞嚥3次以上唾液的人代表喉嚨肌力正常,2次以下就代表吞嚥能力變弱,需要留心。 
《鍛鍊喉嚨肌力》開口訓練:將嘴巴大大張開,維持10秒鐘。反覆進行5次。每天早晚各進行一次,效果更佳。
¶ 解決容易嗆到和誤嚥性肺炎
https://www.edh.tw/article/12974 (2020/06/17)
¶ 口腔運動 
https://youtu.be/64sTjgTS8CM (2014/05/05)


top】【main

會厭谿

會厭(epiglottis、會厭軟骨)是覆蓋了一層黏膜組織的軟骨,和舌根部相連,位於舌頭及舌骨稍微偏上的後方。人們通常容易將會厭或者扁桃體這兩個詞誤認為是小舌。喉嚨肌力退化會讓食物容易跑進氣管!氣管的上方有所謂的會厭軟骨正常狀態下,吞嚥食物時會厭軟骨的蓋子會緊閉,讓食物避開氣管,順著食道被嚥下。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會厭軟骨的肌力衰退,蓋子的關閉變得遲緩或微弱,就會讓食物容易進入氣管。
¶ 「容易嗆到」和「誤嚥性肺炎」的關聯性 
https://www.edh.tw/article/12974 (2020/06/17)
¶ 吞嚥食物時「會厭」的動作  
https://youtu.be/v2T_5lV8Y8c?t=172 (2018/12/15)

鍛鍊喉肌力:將嘴巴大大張開、舌根下壓,維持10秒鐘。反覆進行5次。每天早晚各進行一次,效果更佳。 
¶ 若有吃東西、吞嚥上的困難,應當尋求醫師與語言治療師的幫忙,做進一步諮詢與檢查
https://youtu.be/ACFX7q8VQRU (2015/01/08)

會厭谷(英語:epiglottic vallecula,又稱:會厭谿、會厭窩,會厭溝)位於舌頭的根部之後,介於喉嚨褶皺之間凹陷的地方(凹谷);會厭谿(會厭谷)就是介於舌根後部與會厭軟骨之間的地帶。這凹陷地帶是作為「吐痰阱」(spit traps)之用;唾液可以暫時保留在這凹谷之內,以防止吞嚥反射動作的發生。

¶ 鍛鍊喉嚨 
https://youtu.be/wq1d7nLsaDU (2018/06/25)
¶ 喉嚨體操 
https://youtu.be/S_mBX0N-B2c?t=86 (2018/10/23)
¶ 健口瑜珈 
https://youtu.be/uRQ3lwEk0go (2012/02/22)


top】【main

聲帶

聲帶(vocal folds)或稱聲腔、嗓子,是位於部的左右對稱的兩瓣膜狀肌肉結構,主要功能是藉著氣管的氣流通過聲門的「兩瓣膜狀肌肉結構」使之振動而發聲。聲帶肌肉受迷走神經的控制,調整聲帶的張力,以改變振動頻率。在呼吸時,聲帶張開,允許部與外界的空氣交換;在憋氣時,聲帶關閉。聲帶通常顯現白色,是因為血管分布較為稀少。
通常說話,唱歌……等,發聲動作時,聲帶藉著通過空氣的相互作用產生振動。聲帶振動產生的聲波是語音濁音的聲源。
¶ 聲音嘶啞的原因
https://youtu.be/SwfrCKt1WaE (2017/10/29)
¶ 喉炎預防與治療
https://youtu.be/M-9t4RrhKJE (2014/10/22)

聲帶:發聲的肌肉
https://youtu.be/_UO_zjA4AKk (2019/11/05)

top】【main

幹細胞

幹細胞(stem cells)是原始且未特化的細胞,它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的一類細胞。幹細胞存在所有多細胞組織裡,能經由有絲分裂分化分裂成多種的特化細胞。


main

幹細胞的起源

間葉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即起源幹細胞(stem cells)具有最大潛能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細胞潛能#全能性

間葉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即起源幹細胞(stem cells)
§ 具有增殖、自我更新與分化的能力。目前世界各國的醫療團隊努力開發的它的特性用於再生醫療。
§ 間葉幹細胞是唯一有臨床試驗三期通過的幹細胞和美國FDA認可。為新藥市場上主力。


top】【main

幹細胞的種類

§ 介紹幹細胞與基本治療
https://youtu.be/evH0I7Coc54 (2013/09/10)
https://youtu.be/6uo6w2VeCjI (2019/09/05)

幹細胞的種類是依據其「分化能力」而分為「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多潛能幹細胞」、「單能幹細胞」。
§ 認識幹細胞
https://youtu.be/CphSBF_Hrho (2019/09/27)
§ 什麼是幹細胞?
https://youtu.be/9db44fBrWrE (2016/11/01)


top】【main

幹細胞的功能

幹細胞(stem cells)具有兩種特性,第一個是幹細胞具有「分化能力」的特性。分化是細胞會透過基因的調控而變成與本來細胞不同種類細胞的一個過程。第二個特性是幹細胞有「更新能力」的特性。細胞分裂後仍可產生一個與自身特性相同的幹細胞。相異於起源幹細胞的幹細胞都不具全能性只能具有:多能多潛能寡能單能

  1. 全能幹細胞:具有形成一個完整個體的能力,它可以透過分化和自我更新而製造出生物體內所有種類的細胞(例如:肌肉細胞、神經細胞、脂肪細胞等)
  2. 多能性幹細胞:分化能力比全能幹細胞弱一些的幹細胞,它只能分化成除了胎盤外三胚層的各種細胞。
  3. 多潛能幹細胞:分化能力更略遜一籌,只能分化成特定幾種細胞。
  4. 寡能 (oligopotent)的幹細胞:能夠分化成少數幾種細胞。細胞潛能屬於寡能的幹細胞是淋巴細胞(淋巴球)以及骨髓幹細胞
  5. 單能 (unipotent)的幹細胞:又稱爲前身細胞(precursor cell)分化能力最低,只能分化成一種細胞。只能分化爲一種細胞。

top】【main

幹細胞的來源與用途探討

依據幹細胞的來源或型態來區別: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
。)胚胎幹細胞:卵子受精後形成的胚胎中的幹細胞,這時期的幹細胞若依據分化能力來定位是屬於多能幹細胞,而這些細胞透過分裂與分化漸漸隨著發育形成我們的身體。
。)成體幹細胞:個體發育後分布於身體內許多組織或器官中的幹細胞,屬於多潛能幹細胞,它們的功能是利用自我更新及分化的能力來補充或修復器官中垂死及受傷的細胞。間質幹細胞就是其中一種。成體幹細胞是身體中一直具有的幹細胞。
。)誘導性多能幹細胞:透過誘導而產生的幹細胞,這種細胞是由已經分化的成體「體細胞」經過再程序化,使其變回較為前驅的幹細胞。
§ 幹細胞如何特化
https://youtu.be/t3g26p9Mh_k (2017/01/08)
https://youtu.be/RKmaq7jPnYM (2016)


top】【main

誘導性多能幹細胞

「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即是一種把成體「體細胞」變回幹細胞的技術,最早由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於2006年所發現,這個發現讓他獲得了2012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時至今日,已經出現利用特定小分子把成體體細胞轉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的技術。透過這類技術,幹細胞用於治療的道路將更加寬廣。因此幹細胞的特性使它們成為強大的潛在治療工具!
基於分離出的幹細胞數量有限,且它們在體外培養能擴增的數量也有限,因此如何擴增幹細胞的數量,仍然是值得突破的目標之一。若能夠了解這些細胞,完善且安全地使用它們,幹細胞治療,就能夠醫治許多以往難以治癒的疾病,提供病人另一種治療的方式。
§ 細胞治療的時機
https://youtu.be/LM2Vbao2MxA (2019/11/11)
§ 認識造血幹細胞移植(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
http://web.tccf.org.tw/lib/addon.php?act=post&id=1198
§ 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術後護理 (2019/10/16)
https://www.cmu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4602
§ 高醫造血幹細胞移植–200例之回顧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9707/5.htm
§ 如何利用 stem 對抗Covid-19
https://youtu.be/X5rGgIy7uwQ (2020/05/04)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