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faith activity),又稱民間宗教、民俗宗教(folklore religion)或普化宗教(diffused religion),其中部分被古代中國官方歸類為淫祀,一般是指民間社會中植根於傳統信俗並延續至今的有關神明、鬼魂、祖先、聖賢及天地(自然萬物)、社會器物的信仰和崇拜。
中國民間信仰常見神祇列表、臺灣民間信仰、常用英文語詞、
【main】
西南七大香科
西南七大香科,又稱南瀛七大香,是指臺灣西南沿海地區七個大型重要香路,分別為「柳營代天院:柳營香」、 「蘇厝長興宮、真護宮 :蘇厝香」、「學甲慈濟宮:學甲香」、「佳里金唐殿:蕭壠香」、「西港慶安宮:西港香」、「麻豆代天府:麻豆香」、「土城鹿耳門聖母廟:土城香」。主辦廟宇為當地的信仰中心,除學甲香為 4年一科外,其餘都為 3年一科,香期皆為 3~4天。
#)西南五大香科,又稱南瀛五大香不包含柳營香、 蘇厝香;只有蕭壠香、西港香、學甲香、麻豆香、土城香,香陣前導的百足真人蜈蚣陣為其主要特色。
【top】【main】
北臺灣媽祖文化節
北臺灣媽祖文化節緣起於 2004年(民國 93年),臺北市各界慶祝建城 120週年之際,文史研究者高賢治…等文化界人士建議下,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邀集地方仕紳發起「清代臺北府城大天后宮金面天上聖母神像重回臺北城」民俗慶典活動。
於 2006年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接辦,並聯合北台灣: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各地的宮廟共同輪值合辦不定期例祭的媽祖信仰節慶活動迄今,成為「北台灣媽祖文化節」。
【top】【main】
淡水五月節
淡水福佑宮、淡水鄞山寺、淡水龍山寺、淡水清水巖祖師廟、淡水米市福德宮、
淡水五月節是每年農曆 5月 5日和 6日兩天,淡水重要的民俗節慶活動。每到舊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當天,淡水傍晚便開始舉行祖師公·暗訪,五月初六中午開始展開日間遶境活動,一般人又稱之為「淡水大拜拜」,在地淡水人則也會稱為「淡水迎熱鬧」。
¶ 報馬仔在媽祖信仰·繞境活動中的角色扮演
https://youtu.be/LGIWdooIW5E (2020/06/24)
#)報馬仔亦稱探仔馬,簡意就是探路、報信,因此會走在遶境隊伍前方,常見於媽祖娘娘(天上聖母)遶境陣頭。 淡水大拜拜無論『暗訪』或『遶境』都有『報馬仔』走在所有陣頭之前,應該與媽祖娘娘(天上聖母)押陣有關。
【top】【main】
大稻埕霞海城隍遶境
城隍聖誕是每年農曆 5月 13日的遶境,最早文獻記載光緒五年(1879年),當時大稻埕茶葉外銷暢旺,經濟繁榮,但日治初期一度禁止廟會遶境,直到 1898年發生瘟疫,為祈求神明保佑,遶境活動才被解禁。隨著日本將縱貫鐵路建成,正逢大稻埕進入最輝煌的時期,當時鐵道部統計霞海城隍廟大拜拜,外來遊客大約 300’000~400’000人,廟方的令旗甚至可插到臺灣南部。
霞海城隍祭祀為農曆 5月 8日傍晚開始,先以「五營兵將」到轄境的各土地廟去,謂之「放軍」,至 11日和 12日晚上作暗訪,平靖地方,13日中午起,城隍神轎在各軒社和獅陣潮湧中出發市區遶境。
§ 1937年 6月 21日(農曆 5月 13日) 台北迎城隍
https://youtu.be/VFgKgKldoQ8 (2015)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的霞海城隍廟,為頂下郊拚後遷移的同安人所建立,與大稻埕慈聖宮、大稻埕法主公廟並列為大稻埕三大廟宇。
【top】【main】
芝山岩慶讚中元
約百餘年前,芝山岩一帶夜晚經常不得安寧。原來是漳州、同安、泉州罹難者不願合葬,死後依然持續打鬥…
經「開漳聖王」指點與四角頭的保正(里長)決議統一於每年農曆 7月 15日,開芝山岩·同歸所·墓門(大墓公的墓頂),讓「好兄弟」離開鬼門饗宴。
事實上,開鬼門有 7個點,儀式 於 農曆 7月 1日舉行。「芝山岩大墓公」是這 7個點之一,其它還有:水車邊萬善堂、林仔口萬善堂、牛踏橋保靈塔、永福里聖公媽、坪頂萬善堂、內雙溪萬善堂。
【top】【main】
四角頭
昔時住民稱呼住民活動區域為「角頭」,相當於現在士林區域,當時住民將它劃分為,街仔、石牌、 山頂、芝湳(三芝蘭),號稱「四角頭」。街仔是士林指街道密集的市區住民以從事服務社交活動與物品交易的市集為主;石牌多農家,住民以耕種為主;山頂是岩山、雙溪一帶的山區,住民以種菜、果樹,養家禽、家畜為主;芝湳是指芝山、三玉、蘭雅(湳仔)一帶,住民多工匠。因此流傳著「 士林街仔普電火,石牌仔普紅龜粿,北山頂普豬公尾,三芝蘭普傢伙」的俗諺。
#)士林庄一帶過去分士林街(八芝蘭)、石牌仔、北山頂、三芝蘭(天母),開漳聖王聖誕時,廟方必舉行遶境遊行、過火等儀式。
【top】【main】
漳泉械鬥
清朝中葉至末葉(1751~1865)漳泉械鬥,時有所聞。尤其是 1895年 7月,艋舺泉州人以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黃龍安(黃龍安,號亞蘭)為首率各莊泉州人豪勇 3’000餘人攻漳州人大本營板橋林本源家族;適時板橋之漳州人聚眾反攻泉州人,此次械鬥禍及八芝蘭(今士林)、北投一帶 49個里的漳州人。
【top】【main】
芝山岩事件
芝山岩事件是指 1896年 1月 1日於台北市·芝山岩附近, 6位日本籍小學·老師遭抗日人士殺害,統稱六氏先生。當時這 6位日本籍小學·老師欲前往台北城內的總督府慶祝元旦,由於中途遭遇台北城內動亂,於是返回學校(芝山巖惠濟宮的後殿)。不料,返回芝山岩途中於山下遭遇數百名抗日人士,被殺害斬首,史稱芝山岩事件。
【top】【main】
淡水福佑宮
淡水·福佑宮位在淡水區·中正路 200號。相傳福建泉州府七邑(七縣份)先民於 1732年(清雍正十年)透過宗教性結社,增進漢人之間的團結,首先建廟,順迎供奉湄洲媽祖為庇蔭,是滬尾街上最古老的廟宇之一。
漢人於十七世紀初期受不了異族統治,滿懷反清復明的志士相繼渡海來台。由於黑水溝(台灣海峽)波濤洶湧、頗難過渡,因此格外尊崇海上守護神媽祖。
¶ 淡水福佑宮
https://youtu.be/h3DWldZretw (2020/03/11)
國民政府於 1985年 8月 19日公告『淡水福佑宮』為市定第三級古蹟(種類為寺廟)。
北台灣供奉媽祖信仰的媽祖廟:
【top】【main】
淡水龍山寺
淡水龍山寺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清文里中山路 90巷 22號,於 1985年 8月 19日公告為三級古蹟。淡水龍山寺為臺灣地區清代所建的五座龍山寺之一,這五座寺廟均是分靈自福建·晉江·安海龍山寺,故也都稱為龍山寺,分別是:淡水龍山寺、臺北艋舺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以及鹿港龍山寺。淡水龍山寺主祀的觀音佛祖,為泉州府晉江、惠安、南安三邑人的守護神(境主),經黃龍安等頭人募款聚資,南安·洪姓族人獻地重建,於1858年(清咸豐8年)完成。1981年慧心法師始修復龍山寺,1985年(民國74年)又修建增加一座拜亭。
【top】【main】
淡水清水巖祖師廟
淡水清水巖祖師廟,又稱淡水清水巖,1937年完工,坐落於新北市淡水區·清水街 87號,也是淡水五虎崗第三崗的崗頭。主要奉祀閩南安溪高僧清水祖師。淡水清水巖、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三峽長福巖(三峽祖師廟)是大臺北地區三大清水祖師廟。
清水祖師法號普足,俗名陳昭應(一說為陳榮祖、陳昭或陳應,1044年~1110年),本籍福建永春,是北宋時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因為在安溪·清水巖修道,被尊稱為清水祖師。民間俗稱「祖師公」或「祖師爺」。圓寂後,原屬於佛教·禪宗的清水祖師,後被安溪人視為地方最重要的守護神祇。在 1884年(清光緒 10年)10月,清法戰爭西仔反時,法軍攻打淡水。淡水居民曾迎出清水祖師助戰,竟然大勝法軍。因此,光緒帝賜「功資拯濟」御筆匾額,現掛於艋舺祖師廟正殿。
【top】【main】
淡水鄞山寺
淡水鄞山寺俗稱鄧公廟,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鄧公里的定光古佛廟宇,為汀州客家人所建,已列為國定古蹟,與淡水清水巖、淡水龍山寺、淡水福佑宮合稱「淡水四大廟」。康熙至乾隆時期,汀州客家人赴臺灣拓墾者日盛,以信仰定光古佛的汀州南部的永定、武平、上杭三縣居多。鄞山寺的「鄞」是汀州·汀江別稱;主祀的定光古佛,其「定光」二字在臺語與「鄧公」諧音,被訛傳稱為「鄧公廟」。鄞山寺之信徒為閩西客家移民,因而兼當淡水汀州會館,當地人又稱之為「鄧公廟」。
【top】【main】
淡水米市福德宮
淡水米市福德宮(舊稱米市福德祠、俗稱土地公廟)建於咸豐三年(1858年);另有個說法是建立於道光之前,尚須查證。米市福德宮與興建宮位於崎仔頂清水街兩端。相傳福德宮位處崎仔頂一脈下來所屬龍脈的龍珠位置,風水絕佳。原廟地十八坪半,以唐山·紅磚·砌斗造牆,頗見華麗。於大正六、七年間(1917年–1918年)曾經修繕過,之後在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大事翻修擴建成今日之樣貌。
【top】【main】
沒有廟宇的信仰傳承:
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醫藥之神保生大帝)在中國東南沿海,是重要的民間信仰,隨著移民的播遷,大道公信仰也流傳開來,成為台澎金馬地區最重要的神祇之一。八庄·大道公信仰沒有建廟,除了在輪值爐主家中奉祀主祀神保生大帝及香爐(大爐)外,還有三尊太子爺(中壇元帥、羅車太子、哪吒太子),一般民間相信太子爺能夠鎮壓妖魔鬼怪,因他少年成聖,也成為嬰兒守護神,有「囝仔神」之稱。保生大帝驅瘟逐疫,中壇元帥鎮壓鬼魅,有助於信眾的身心安頓,成為相輔相成的信仰神祇。
#)十七世紀初期漢人的足跡開始踏上位於臺北盆地西北方的八庄淡水。八庄是指中田寮庄(忠寮)與水梘頭庄、北新庄子、草埔尾庄、土地公埔、小基隆庄、灰窯仔庄、下圭柔山及淡水街仔。八庄淡水山河環繞,景緻優雅,人文薈萃,直至 1860年的開港通商,開始改變了八庄淡水的命運。
【top】【main】
八庄大道公輪祀
八庄大道公輪祀為淡水、三芝地區的民間信仰活動,是全臺唯一輪祀大道公的祭典。農曆三月十五日是保生大帝·吳夲(「夲」音「滔」,非「本」字。吳夲又稱大道公)的聖誕,全臺各地保生大帝廟都會隆重舉行祭典,南部以臺南學甲慈濟宮最著名,北部則以臺北市保安宮的慶典活動為最。在淡水與三芝則有非常特殊的「八庄大道公輪祀」的保生大帝祭。輪祀範圍自忠寮起往頂路到三芝,再經由下路回來滬尾街共九個地區,分別為分別為中田寮庄(忠寮)&水梘頭庄、北新庄子、草埔尾庄、土地公埔、小基隆庄、灰窯仔庄、下圭柔山及淡水街仔庄。
【top】【main】
九年輪祀八庄大道公
三月開始天天醉,三月十五人看人
淡水三芝九年輪,福祐地方兩百年
中寮燕樓三舉人,慈醫馬偕杜聰明
保生大帝慈悲情,世世感恩代代傳
【top】【main】
淡水正興宮
淡水正興宮主祀孚佑帝君(呂仙祖),五穀先帝,保生大帝,清水祖師,中壇元帥等五聖恩主暨列位尊神聖。
清朝乾隆十五年(西元 1750年)呂氏台灣開基祖(三世祖)呂委,背負孚佑帝君之靈脈一氣及其祖先神主牌自廈門乘船渡海來台供奉,落戶於淡水土地公埔木屐寮種茶維生,距 2021年已有 271年歷史。
¶ 淡水正興宮沿革
https://youtu.be/Gan3GcxZEJo (2013/06/29)
【top】【main】
土地公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土地伯、土地伯公、土地神、土地爺、社神、社公…等,琉球稱為土帝君。土地神乃中國民間信仰普遍的神明之一,主要流行於漢族地區與部分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每月的陰曆初二、十六的作牙日,是土地神的祭祀日。
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在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時期及之前,凡有漢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求財、保平安、保農業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土地神是基層的神明,專家學者認為土地公為地方行政神,保護鄉里安寧平靜。也有學者認為其屬於城隍之下,掌管鄉里死者的戶籍,是地府的行政神。
【top】【main】
地基主
地基主又稱地主神、地主公、地靈公、厝宅公…等,偶爾也寫成地祇主或地居主,是住宅、房舍是臺灣民間習俗祭拜的一種守護靈。
地基主信仰在臺灣的普遍性極高,於逢年過節祭拜,不僅自用住宅戶祭拜地基主,許多公司行號,甚至公家機關往往也會祭拜。許多臺灣人,遷居搬家時也會祭拜新宅、舊宅的地基主:「與舊宅地基主話別是感謝其辛勞;與新宅地基主溝通則希望獲得保祐。」
通常在除夕、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等節慶,設置香案,以菜餚、紙錢祭拜。有許多人也在「作牙」祭拜土地神、或者祭灶神時,一併祭拜地基主。
【top】【main】
萬金聖母聖殿
萬金聖母聖殿位於臺灣·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的天主教會·宗座聖殿,其堂區建立歷史可追溯至 1861年(清·咸豐 11年),由於當地民眾對天主教會保持開放態度,促使萬金成為臺灣少數以天主教徒為主的聚落。現有教堂建物則在 1870年啟用,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爰於 1984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將萬金天主堂列為宗座聖殿,自此該教堂的正式名稱為「萬金聖母聖殿」在 1985年 11月 27日列為三級古蹟,後改為縣定古蹟。堂區內附設有道明會無玷之母會院及一座教友中心。
萬金聖母聖殿自建堂以來,每年 12月的第一個週日(堂慶日)都會舉行聖母遶境遊行的活動;於 2012年以「天主教萬金聖母遊行」名稱被列為屏東縣民俗及有關文物;自 2013年起,採用屏科大動漫社創造的「迷路小瑪」做為虛擬代言人受到好評。
§ 萬巒鄉·萬金村的村民信仰虔誠
https://youtu.be/WbZ78JAkA98 (2016/11/30)
§ 萬金聖母聖轎遶境
https://youtu.be/m0_uozI_NuA (2013/12/09)
§ 關於萬金聖母聖殿
https://youtu.be/GNJ_sVnhvcM (2021/12/13)
〖宣教與行醫〗【top】【main】
常用英文語詞
慶典(n.):festival
寺廟(n.):temple/shrine(道教:宮)
守護神(n.):patron
神(n.):deity
神轎(n.):sedan chair
陣頭(n.):parade/zhen-tou
信徒(n.):worshipper
柱香(n.):joss stick/incense stick
擲筊(v.):throw divination blocks
抽神籤(v.):draw fortune stick
紙錢(n.):joss paper
符(n.):talisman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