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甲總綱(Multicrustacea)佔甲殼亞門所有物種數量的 80%,涵蓋各種常見的甲殼類動物:螃蟹、龍蝦、真蝦、 潮蟲(鼠婦)、枝鰓亞目(草蝦)、磷蝦、藤壺、淡水龍蝦、橈腳類、端足類及其他物種。當中數量最龐大的一支為軟甲綱。
多甲總綱涵蓋:軟甲綱(Malacostraca)與六幼生綱(Hexanauplia)。
淡水河流域的河灘地或河口潮間帶,常常看到牠們舞動著的大螯在灘地跑來跑去。這些蟹類分佈最密集的地區多在河口潮間帶,從高潮帶到低潮帶、從硬泥地的草叢到濕軟的泥沙灘都會現不同的蟹類棲息、活動與覓食。依據台灣溼地蟹類名錄,本土蟹類包括 13科 超過 107種。
臺灣淡水蟹類列表列出在臺灣約 100種棲息於淡水(含溪流、湖泊…等)、陸生和潮間帶(河口、濕地…等)被記錄之蟹類。
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節肢動物
臺灣博物學家·台灣蟹類總名錄
香山溼地常見的螃蟹。淡水河潮間帶精靈。淡水河潮間帶鳥類。淡水河潮間帶植物。
分類: 生態
口足目
蝦蛄、
口足目(Stomatopoda)涵蓋 7個總科 / 17個科。蝦蛄為蝦蛄總科·蝦蛄科(Squillidae|唯一科)· 蝦蛄屬(Squilla|約 30種)的一個物種,也是口足目物種的總稱。蝦蛄因各地區習慣稱呼擁有不同的名稱:皮皮蝦(中國大陸的網路流行語)、攋尿蝦(香港)、螳螂蝦(mantis shrimp)、蝦耙子、蝦狗彈、扒蝦、蝦虎、蝦猴、口蝦蛄、富貴蝦(或官帽蝦)、琵琶蝦…等。在古時亞述人稱:海蝗蟲,澳洲人稱:明蝦殺手(mantis shrimps),最近西方也稱之為:拇指切割者。
口足目物種與十足目不同,蝦蛄的鰓在腹部,而十足目的鰓在頭部,這造成在抱卵時蝦蛄是用胸足抱卵,而一般蝦蟹(十足目)是用腹足抱卵。
蝦蛄每隻眼睛可以有三重視覺成像,兩隻眼睛共六重,這使得蝦蛄的視覺系統為動物界數一數二的。也因為蝦蛄特殊的視覺系統,所以蝦蛄能看到16種原色。蝦蛄視覺系統十分銳利不同於人類的眼睛,人類眼睛為雙眼視覺成像。
蝦蛄攻擊時所施展的臂力可高達體重之 2’500倍,如同一個超重量級拳擊手,可以輕易的擊碎貝類、螺類或是螃蟹等具有堅硬外殼的生物。
蝦蛄的天敵:章魚、大型珊瑚礁魚類(如:河魨、鸚哥魚…等)還有人類。
- 雀尾螳螂蝦
https://youtu.be/0EmPcPKx4dg (2014/05/05) - 螳螂蝦眼睛的特點
https://youtu.be/MQ8JC1d_wgY (2023/05/19) - 深度觀察蝦蛄的眼睛
https://youtu.be/Lm1ChtK9QDU (2016/11/15)
蝦蛄
蝦蛄體長可達 30公分,甚至 38公分。現時紀錄最大的蝦蛄為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漁民於匹爾斯堡附近海域釣得的,體長達 46公分。蝦蛄的頭胸甲不大,僅足以包裹至頭的後部及胸的頭四節。全世界口足目物種超過 400個,顏色從褐色到淺紅色不等,是熱帶和亞熱帶底棲海床的重要掠食者。如:口蝦蛄。
·†·)吃蝦蛄的季節:3~5月、10月。
蜥蜴亞目
草蜥屬:臺灣草蜥、翠斑草蜥、鹿野草蜥、
壁虎、
斯文豪氏攀蜥、黃口攀蜥、呂氏攀蜥、
麗紋石龍子、
蜥蜴亞目(Lacertilia)是爬行綱·有鱗目的一個亞目,為鱗龍形下綱的主體類群,現存超過 7’000種,廣泛分布於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物種繁多,涵蓋體長數公分的壁虎(如:迷你變色龍、侏儒壁虎)至體長 3公尺的科摩多巨蜥。很多蜥蜴有領地意識,會為爭奪資源而打鬥。
蜥蜴的表皮由角蛋白構成的層層疊疊的鱗片所覆蓋。這些鱗片能夠保護蜥蜴不受環境傷害,並減少因蒸發而導致的失水,甚至能生存在乾旱的沙漠中。大多數蜥蜴擁有四肢,奔跑時身體會左右搖擺;部分類群缺乏四肢,有著像蛇一樣的細長身軀。有些蜥蜴甚至可以滑翔,如:棲居在森林的飛蜥。蜥蜴具反捕食適應行為,如:用毒、偽裝、反射出血及斷尾逃生…等。大部分蜥蜴是肉食性動物,多為「坐等捕食者」。體型較小的蜥蜴會獵食昆蟲,而科摩多巨蜥則會獵食水牛般大小的哺乳動物。
蜥蜴亞目涵蓋 5個下目:
有鱗目
有鱗目(Squamata)是爬行綱最大的目,涵蓋:蜥蜴、蛇和蚓蜥(有異於環節動物門的蚯蚓)。
蛇和已經滅絕的滄龍均是由蜥蜴進化而來。現存種類共有約 9’600種。傳統上,有鱗目分為三個亞目:蜥蜴亞目(Lacertilia)、蛇亞目(Serpentes)、蚓蜥亞目(Amphisbaenia)。
·†·)有毒類(Toxicofera)演化支擁有:蛇蜥亞目(Anguimorpha)、鬣蜥亞目(Iguania)、蠎形類(Pythonomorpha)。
【main】
蜥蜴亞目
蜥蜴亞目(Lacertilia)是爬行綱·有鱗目的一個亞目,為鱗龍形下綱的主體類群,現存超過 7’000種,廣泛分布於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物種繁多,涵蓋體長數公分的壁虎(如:迷你變色龍、侏儒壁虎)至體長 3公尺的科摩多巨蜥。很多蜥蜴有領地意識,會為爭奪資源而打鬥。
蜥蜴的表皮由角蛋白構成的層層疊疊的鱗片所覆蓋。這些鱗片能夠保護蜥蜴不受環境傷害,並減少因蒸發而導致的失水,甚至能生存在乾旱的沙漠中。大多數蜥蜴擁有四肢,奔跑時身體會左右搖擺;部分類群缺乏四肢,有著像蛇一樣的細長身軀。有些蜥蜴甚至可以滑翔,如:棲居在森林的飛蜥。蜥蜴具反捕食適應行為,如:用毒、偽裝、反射出血及斷尾逃生…等。大部分蜥蜴是肉食性動物,多為「坐等捕食者」。體型較小的蜥蜴會獵食昆蟲,而科摩多巨蜥則會獵食水牛般大小的哺乳動物。
蜥蜴亞目涵蓋 5個下目:
蛇亞目
蛇亞目(Serpentes)是是爬行綱·有鱗目的一個亞目,為無足的爬蟲類動物,通稱:蛇,近義稱呼:蝮、蚺、蟒、蝰…等。不屬於蛇亞目的無足的爬蟲類,如:蚓蜥、蛇蜥…等。
·†·)部分蛇類擁有毒性,被咬擊的生物受傷後疼痛以至死亡。
蚓蜥亞目
蚓蜥亞目(Amphisbaenia)是爬行綱·有鱗目·蚓蜥類(Amphisbaenia)動物的總稱,涵蓋:蚓蜥科、雙足蚓蜥科、布蘭蚓蜥科、卡得蚓蜥科、佛羅里達蚓蜥科、短頭蚓蜥科…等,6個科,與有鱗目中的正蜥類(Lacertoidea)是近緣物種。
蚓蜥類中有很多種蚓蜥擁具有深紅色身體,外表看起來非常像蚯蚓和蚓螈。蚓蜥主要分佈於非洲和南美洲,還有小部分種分布在西亞、伊比利亞半島、中美洲、加勒比地區、佛羅里達半島、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和墨西哥中部。
豬籠草科
豬籠草科(Nepenthaceae)的唯一屬:豬籠草屬(Nepenthes)擁有 179個公認的現存物種,2個未完全描述的類群及 3個雜交種,還有 3種已滅絕的物種。豬籠草屬為石竹目·豬籠草科·豬籠草屬的一種草本植物,物種為多年生藤本植物,是一種攀援狀的亞灌木,主產地是熱帶·亞洲地區。豬籠草科植物統稱為:豬籠草。
豬籠草擁有獨特的營養器官:捕蟲籠,它能夠捕食昆蟲。捕蟲籠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形狀頗似豬籠;由於形似酒壺,在中國·海南地區被稱作:雷公壺。豬籠草能夠透過捕蟲籠捕捉與消化昆蟲…等小動物以獲取營養,被稱為食蟲植物。
豬籠草的莖木質或半木質通常附生於樹木、牆壁攀援生長也有些沿地面匍匐生長。豬籠草的葉片通常為長圓形、末端具籠蔓。籠蔓的末端形成一個瓶狀或漏斗狀具籠蓋的捕蟲籠。豬籠草雌雄異株生長多年後才會開花,花通常呈總狀花序,少數為圓錐花序。豬籠草的花小型,白天味道淡,略香;晚上味道濃烈,轉臭。豬籠草的蒴果,成熟時開裂散出種子。
上位籠的型態特徵
上位捕蟲籠(upper pitcher),簡稱上位籠,是豬籠草·捕蟲籠的一種形態。當豬籠草植株生長到一定程度後,開始具攀援莖,捕蟲籠就會由下位籠轉變成上位籠。
下位籠和上位籠在形態上有明顯的區別,下位籠更矮胖,上位籠更細長。大部分豬籠草上位籠的籠翼都退化為一對隆起。
豬籠草各種
豬籠草書籍
東巴豬籠草
東巴豬籠草(Nepenthes tobaica)為石竹目·豬籠草科·豬籠草屬(Nepenthes)是熱帶食蟲植物的一種藤本植物。東巴豬籠草為蘇門答臘·特有種,大量分佈於多巴湖附近而得名。東巴豬籠草的莖可攀爬 7公尺高,徑約 6公釐呈圓柱形,節間距最長約 25公分。成年植株莖的節點之間的整個節間呈稜柱形的的凹槽。東巴豬籠草與昂嘎桑豬籠草(N. angasanensis)、小豬籠草(N. gracilis)、邁克豬籠草(N. mikei)和兩眼豬籠草(N. reinwardtiana)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
使君子科
使君子科(Combretaceae)為錦葵類植物·桃金孃目的一個科,有 17屬 600餘種,廣泛分佈於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有 5屬 24種。使君子科植物有喬木、灌木和藤本,葉互生或對生,花兩性,稀單性,花萼 4~5裂,花瓣 4~5或缺;果實為核果、革質,有翅或有縱棱。
- 榆綠木屬(Anogeissus):
- 欖桐屬(Buchenavia):
- 欖杯屬(Bucida):
- 萼翅藤屬(Calycopteris):
- 風車子屬(Combretum):使君子、
- 聚合果屬(Conocarpus):
- 翼苞木屬(Dansiea):
- 欖絨屬(Guiera):
- 拉貢木屬(Laguncularia):
- 欖李屬(Lumnitzera):
欖李(Lumnitzera racemosa)、紅欖李(Lumnitzera littorea)、 - 翅苞木屬(Macropteranthes):
- 四蕊風車屬(Meiostemon):
- 欖榆屬(Pteleopsis):
- 肉癭木屬(Strephonema):
- 訶子屬(Terminalia):欖仁樹、小葉欖仁、
- 少蕊欖仁屬(Terminaliopsis):
- 少蕊風車屬(Thiloa):
【main】
使君子屬
使君子、
風車藤屬(Combretum)為桃金孃目·使君子科的一個屬,又稱:使君子屬、風車子屬。風車藤屬為藤狀或近直立灌木植物,有時為喬木植物。風車藤屬超過 289種,分佈於溫帶地區。常見物種如:風車子(Combretum alfredii)、闊葉風車子(Combretum latifolium)、盾鱗風車子(Combretum punctatum)…等。
使君子
使君子為使君子科風車子屬的一個物種。使君子又稱為一日三變,晚上開白花、上午粉紅花、下午紅花;白花、紅花 2個顏色時間較長,粉花約半天。重瓣的粉紅時間比單瓣長一些.味道濃郁,也叫香水使君子。
使君子為古今中外著名的驅蟲藥,於治療小兒病患上至少已有 1’600多年歷史。
§ 使君子開花
https://youtu.be/oCtzz99AScM (2023/08/06)
欖李屬
欖李屬(Lumnitzera)是使君子科下的一個屬,為灌木或喬木植物,擁有欖李(Lumnitzera racemosa)和紅花欖李(Lumnitzera littorea)兩種,分布於東半球熱帶海岸。
欖仁屬
欖仁屬(Terminalia)是使君子科下的一個屬,又稱:欖仁樹屬、訶子屬,擁有約 250種,分布於熱帶地區。如:毗黎勒、費氏欖仁、小葉欖仁、千果欖仁、細葉欖仁…等。
黑水有降酸、穩定水質、抑制菌類滋生,增強魚體、尾鰭和背鰭色澤及促進母魚發情、排卵,提高受孕等作用產生;唯喜好弱鹼性的魚類。
§ 使用大葉欖仁的葉自製黑水
https://youtu.be/evZZsxZA478 (2019/08/05)
欖仁樹
欖仁樹高可達 15公尺以上,老樹有明顯板根;樹冠呈傘形,樹皮褐黑色、縱裂呈剝落狀。欖仁樹枝幹平展,側枝輪生,近頂端密披黃色絨毛。欖仁樹的單葉互生、倒卵形、全緣、革質,叢生於枝端層次分明;葉基部截形或狹心形,先端鈍圓或短尖,中部以下漸狹,葉兩面無毛或幼時背部披疏軟毛,葉正主脈粗壯下陷形呈一淺槽;背面主脈凸起,葉基偶有一對腺體;側脈 10~12對,網脈稠密;寒風吹拂,葉片轉紅。欖仁樹的穗狀花序長約 15~20公分腋生、纖細、雌雄異花,雄花長於花序端部,雌花或兩性花長於花序基部;小花多數呈綠色或白色;花期:3~7月。欖仁樹的的核果,扁橢球形,兩端稍漸尖,兩側具稜,稜上具微翅狀的狹邊;果皮堅硬無毛含纖維質,初果綠色,熟果褐色,內果皮堅韌而質輕,能浮於水面藉流水傳播;果期:7~9月。常被栽培作濱海行道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