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

油畫中國油畫西洋畫家沙畫
國畫華人藝術家
西方近代藝術家東方近代藝術家
日本近代藝術家蘇聯近代藝術家

紓壓壓畫室

繪畫(paintings)的意義包含了利用「藝術表現手法」再加上圖形構圖及其他美學方法去達到表現出繪圖者希望表達的概念及意思之目的。繪畫使用的支撐表面可以是紙張油畫布木材玻璃漆器混凝土…等;上色的工具可以是畫筆,也可以是刀、海綿、牙刷、手指、油漆噴霧器…等。


top】【main

紓壓畫室

紓壓畫室」是一個即輕鬆又快樂的繪畫交流園地~在這裡我們不限畫材及繪畫形式,紓壓畫室主要是提供畫友們一個~既療瘉又紓壓的繪畫交流平台,我們希望將您「認真畫/用功畫」的作品 po在「#紓壓畫室」中與畫友們一起交流分享哦~没事多畫~多畫没事~畫就對了啦~

Related Group:插畫藝術就是 i 水彩水彩畫家群一起畫人像鋼筆書法村書法水墨真好玩


top】【main

沙畫

§ 西藏「曼陀勒」沙畫
https://youtu.be/bgoHUH-_yWo (2016/03/25)
§ 以沙畫詮釋: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神
https://youtu.be/NKCF4CzS–Q (2017/05/04) 

沙畫Sandpainting)是一種由潑灑有顏色的沙以及其他粉狀顏料到作品表面上形成固定或者不固定的圖案的藝術。常見的材料還包括礦石,晶石以及其他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材料。不固定的沙畫在世界各地的文化歷史中有著悠久的傳統,很多時候是儀式性的活動的,常常帶著宗教或者療愈的目的。在某些地區沙畫被稱為「乾畫(Drypainting)」,比如美國西南部美洲土著澳洲土著拉美人(只在特殊的基督教節日)、藏族和尚。現在中國上海也已有沙畫藝術家把沙畫與中國畫水墨結合,油畫、水彩與沙畫結合,形成新的沙畫藝術形式。
§
以沙畫詮釋「臺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https://youtu.be/nDqqX9dt-5Q
2016/03/07   


top】【main

菜餚


main

家常菜

燜煮葉菜類、翼豆炒蘑菇皮蛋地瓜葉紅燒豆腐豆干炒肉絲江西煲魚家常滷肉紅燒排骨清燜排骨

家常菜是居家烹煮的食物,通常是肉品或應時蔬菜所烹煮供三餐食用。家常菜採用時蔬搭配肉品加以佐料,以省時、易處理的經濟方式所烹煮的菜餚。


top】【main

皮蛋地瓜葉

§ 皮蛋地瓜葉
https://youtu.be/B3SAB3g3JNk (2020/10/05)

top】【main

紅燒豆腐

§ 紅燒豆腐
https://youtu.be/8eTTUIbKX3U (2019/08/19)

top】【main

豆干炒肉絲

§ 豆干炒肉絲
https://youtu.be/GX__vARDV_A (2020/08/31)

top】【main

江西煲魚

§ 江西煲魚
https://youtu.be/sy65lFvIJ5w (2020/11/28)

top】【main

家常滷肉

§ 家常滷肉
https://youtu.be/pPXOhM8kDCc (2020/10/22)

top】【main

紅燒排骨

§ 紅燒排骨
https://youtu.be/8h83cmA_Ke0 (2020/10/09)

top】【main

清燜排骨

§ 清燜排骨
https://youtu.be/_6FTzFxRGsc (2020/11/11)

top】【main

飲食

  1. 烹飪
    食材食用油食用香料食品添加劑營養素調味料
  2. 料理
  3. 飲品
    飲用水牛乳咖啡風味茶手搖飲其它飲料
  4. 食器
    古代食器餐具時尚食器

飲食文化人類食物需求,進而開發食材、製造食器、消費食物的過程,以及以飲食為基礎的思想哲學形成的習俗


main

風味小吃

小吃(英語:Snack、西班牙語:Merienda),在香港或粵語地區稱為小食,是一類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食品的總稱,可以作為宴席間的點綴,或者早點、夜宵的主要食品。世界各地都有當地特殊的風味小吃,鮮明特色往往亦是當地觀光行銷的重點,以及所有遊子對於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小吃單價多不高,一般人都可以買得起。小吃就地取材,通常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參考:中式小吃、、香港街頭小吃(在香港則多數稱街頭小食)、台灣小吃糕點點心甜點零食伴手禮⋯⋯等。步行街外賣店快餐⋯⋯等,促進了各類小吃在餐飲業中的商品化。


main

臺灣風味飲食

刈包四神湯肉羹火鍋薑母鴨羊肉爐草仔粿、仙草凍(燒仙草)、

臺灣風味飲食是一類富有台灣生活與文化特色的街頭小吃的總稱,與澎湖小吃、馬祖小吃以及金門小吃共築中華民國四大地區的美食文化。臺灣小吃的特色是就地取材。因為臺灣島四面環海、漁產豐富,因此海鮮也是街頭常見的料理種類之一。


top】【main

刈包

「刈包」為臺灣知名小吃之一,是在蒸過的半圓形麵糰中夾入爌肉、酸菜及其他餡料的麵食,原型源起於福建省福州的「虎咬豬」,又稱「割包」,但經臺灣在地化口味改良而讓普羅大眾更廣為接受。在日本長崎新地中華街稱之為「角煮饅頭」(角煮まんじゅう),取其為滷五花肉夾饅頭之意。
§ 刈包
https://youtu.be/I5I0BbqCBiw (2018/10/27)


top】【main

四神湯

四神湯臺灣話:sù-sîn-thng),為著名台灣小吃。早期以中藥人參、白朮、茯苓及甘草這四種中藥材為四君子湯;若以淮山芡實蓮子茯苓四種中藥和豬肚或豬腸(豬小腸)為藥引,煮成藥膳湯,稱作四臣湯,也有煮成鹹湯來食用。在台灣,為減少藥味、增進口感及成本考量,通常以薏仁來取代茯苓,或者只使用薏仁與豬小腸來煮湯。
#)四神湯很容易與四物湯混淆,它們都是台灣地區閩南移民的吃法。廣東移民的四神湯是以甜湯的型式呈現,同樣以淮山芡實蓮子茯苓,加入豬肉,煮成甜湯來食用。


top】【main

肉羹

肉羹小吃是閩南傳統類料理具代表性的一種,也是臺灣菜的代表菜色之一。在臺灣,「羹」字經常作「焿」,「羹」字則常使用在羊羹。肉羹是普及於臺灣市集販售的豬肉副食製品,食用歷史悠久,是一種大眾化的小吃。肉羹經常使用的 3種食材:瘦肉肥豬肉魚漿;比例大約 8:3:1。


top】【main

火鍋

火鍋,粵語又稱「打甂爐」,俗寫「打邊爐」。火鍋的雛形源於時期使用,在進行祭祀或慶典「鳴鐘列鼎」之際,將牛肉羊肉……等,食材通通都放入鼎中,然後在底部生火把食物煮熟後再分食。民間盛行以水或湯(稱作:湯底)入鍋煮沸,涮煮食物,達到吃熱食的方式。典型的火鍋先以火鍋料(豆腐、香菇、丸子、冬粉、蔬菜……等)放入湯底煮沸,再以肉品切薄片(或海鮮)燙熟,蘸上調味料,邊涮邊吃,達到吃熱食的方式。


top】【main

薑母鴨

薑母鴨美食發源於閩語地區,是台灣福建的一道傳統的出名小吃,於 1980年代開始流行於臺灣,甚至流傳至其它地區乃至國外。薑母鴨成為冬令進補的火鍋食譜,是臺灣五大食用鍋物之一。鴨肉的鐵質含量比牛肉高,具豐富的維生素A及不飽和脂肪酸。薑母鴨以老薑米酒芝蔴油中藥藥材包(川芎當歸……等,材料)為鍋底,以飼養 6~7個月、3~3.5公斤的公紅面番鴨黑羽紅面番鴨)為主食,以火鍋方式烹煮。
§ 薑母鴨補冬 
https://youtu.be/RreqS92lJDE (2020/11/14)


top】【main

羊肉爐

羊肉爐臺灣自 1970年代晚期流行至今的火鍋食譜,常見於冬令進補,為冬季時國人喜食的鍋物口味之一,與宮廷蘇菜蘇造肉滷煮火燒·羊肉的台灣在地化有關。


top】【main

草仔粿

草仔粿herbal rice cake)又稱:青糰,是以新鮮的艾草Artemisia argyi)(或青苧麻Boehmeria nivea)汁和糯米糰一起舂合,完美融合呈青色;再將粿糰以豆沙、棗泥等為內餡,用月桃Alpinia zerumbet)葉墊在青糰下面以蒸籠烹飪,蒸熟後外表抹上麻油以免成品沾粘。


top】【main

仙草凍

燒仙草herbal juice)的傳統製作方法是將乾燥的仙草Platostoma palustre)煎製過濾得到汁液,成為燒仙草。燒仙草加入薯粉或澱粉,拌勻煮至沸騰後,用陶瓷器盛放冷凝,得到黑色膏狀仙草凍(grass jelly)。仙草凍是民間流傳的一種消暑風味小吃。


top】【main

香港街頭小吃

雞蛋仔、碗仔翅、臭豆腐、魚蛋、牛丸、貢丸、砵仔糕、牛雜、格仔餅、炸魷魚鬚、串燒、燒賣、煎釀三寶、腸粉、糯米糍、

香港街頭小吃的發展源遠流長,從 19世紀開始,香港已開始有路邊攤檔,這些都是為了維持生計以及照顧社會低下層人士的飲食之需;至於街旁小吃攤則在 19501960年代初發展最為蓬勃,販售的小吃種類繁多而且價格廉宜,因而深受歡迎。後期因衛生問題被政府逐步驅除,這些路邊攤遂開始進入店舖經營,雖然不再使用「推車仔」,但所販售的食物依然不變也更受歡迎。香港街頭小吃的種類很多,例如:雞蛋仔碗仔翅臭豆腐魚蛋牛丸貢丸砵仔糕牛雜格仔餅炸魷魚鬚串燒燒賣煎釀三寶腸粉糯米糍…等,是香港人獨有的香港飲食文化特色。


top】【main

華人藝術家

繪畫(paintings)的意義包含了利用藝術行為,加上圖形構圖及其他美學方法達到表現出繪畫·藝術·作者希望表達的概念之目的。在技術層面上,繪畫是一個以表面作為基材,運用顏色、線條構圖的動作。採用的基材可以是紙張油畫布木材玻璃漆器混凝土……等;加上線條、顏色的工具可以是畫筆,也可以是刀、海綿、牙刷、手指,甚至是油漆噴霧器……等。


繪畫〗【main

畫作史

國畫又稱中國傳統繪畫丹青,泛指中華文化的傳統繪畫·藝術,是琴棋書畫四藝之一。國畫歷史悠久,在東周墓葬中出土過最早的帛畫作《龍鳳仕女圖》,而傳世最完整的作品是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朝摹本。宋代以前繪圖在絹帛上,由於材料昂貴,因此國畫題材多以王宮貴族肖像或生活記錄居多。直至宋、元之後,紙材改良、造紙技術進步與士大夫·文人畫興起,促使國畫題材、技法精進。明代繪畫更推廣到庶民,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風俗畫因而產生。至清末,繪畫材料更多元,朝更多方面發展。

  • 李鐵夫(1869/10~1952/06/16)於 1887年到了美國,與著名畫家約翰·辛格·薩金特門下學習肖像畫。李鐵夫的油畫已經完全脫離了早期中國油畫「似中非西」的境界,具有相當嫻熟的西洋油畫造詣,真正掌握了西方繪畫技藝,成為早期中國油畫藝術水準的標誌,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人
  • 潘天壽1897/03/141971/09/05),乳名權,原名天謹,學名天授,大頤,早年壽者、阿壽,晚號雷婆頭峰壽者、頤者,浙江·寧海·冠莊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潘天壽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兼工書法、詩詞、篆刻等,與林風眠方幹民等是國立西湖藝術學院(即今中國美術學院)的主要教師。

top】【main

臺灣畫作史

百年前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藝術家燃燒生命創作,揭開臺灣現代美術的序幕!臺灣的畫作史。百年後,中央研究院以顏娟英老師為首的研究群,費心挖掘這些散落在藝術家後代、民間、非美術館的公立機關、甚至海外的作品,與北師美術館的策展團隊共同尋找作品…. 
§ 追尋不朽的青春
https://youtu.be/0GMILt6oQbw (2020/11/04)
§ 探尋未竟的山水
https://youtu.be/_NzRVPegv-E (2020/11/13)


top】【main

插畫

幾米(廖福彬)、阿尼默林廉恩

插畫是將文字內容、故事或思想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插畫的應用十分廣泛,舉凡籍、教科書說明書小說雜誌報紙刊物……等,在文字中插入的裝飾文案、繪畫,都統稱為插畫。
§ 台灣插畫家介紹
https://www.wowlavie.com/Tag/台灣插畫家 
§ 插畫家 Crystal Kung 訪談
https://youtu.be/-wJyb2EqmK8 (2015/09/17)

杜桑凱利(1948/06/19~):1988年國際安徒生插畫家獎得主。


top】【main

幾米

§ 感恩人生:幾米創作動畫版
https://youtu.be/DaZz_aGitF4 (2015/06/06)
§ 森林裡的秘密
https://youtu.be/6R6p3jBrtY4 (2014/01/10)
§ 微笑的魚
https://youtu.be/b75glFJVvEk (2013/06/20)

幾米本名廖福彬(1958年11月15日~),幾米,取名來自其英文名:Jimmy。幾米是台灣著名繪本畫家。幾米於1998年在台灣出版個人最早的兩本繪本創作《森林裡的秘密》與《微笑的魚》,獲頒年度中國時報開卷最佳童書、民生報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獎,從此成為繪本作家。
§ 台灣著名的繪本畫家~幾米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807 (2018/04/27)


top】【main

阿尼默

§《情批》作者:阿尼默,讀詩:廖士賢
https://youtu.be/1oKTvtL4kU0 (2020/10/22)
§ 林廉恩談波隆那入圍小撇步
https://youtu.be/cFDbP7Mjh9U (2018/08/28)
https://youtu.be/mXWwPaHNe1Q (2018/09/05)

書名《情批》是「情書」的臺語發音,作者:插畫家·阿尼默(Animo Chen)以台語詩 書寫了一封獻給「樹木」和「書本」的美麗情書,也是阿尼默靈魂的原鄉表白。阿尼默的台語詩繪本《情批》榮獲 2021年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拉加茲獎「詩歌主題」評審優選獎。
§ 介紹 2021 波隆納世界插畫大展現場 
https://youtu.be/00DCGP_HGBE (2021/01/23)
評審評語:「這首由台灣插畫家暨作家阿尼默創作的詩,既溫柔又充滿張力,且帶著些許神祕氣息,搭配了極其優美的畫作。在文字開始之前,本作先以數張驚人的連續跨頁地景開場,有山、樹、海和屋舍。接下來,每一頁的詩都搭著一幅引人入勝的絕美插畫!畫面不僅僅是文字的映照,更能夠激發讀者進一步思考和探索。本書畫作之美讓人為之屏息。而整首詩文帶著日式俳句/短歌的謎樣氣質,沒有明確的敘事線。當書末揭露令人驚訝的結局,讀者的期待也將受到挑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首詩的原文是以台語寫就,也是台灣大多數人的母語。」

大紀元 2021年 06月 07日訊2021年義大利波隆那書展在 6月 1日於大會上宣布,插畫家·林廉恩LIN, Lian-An)以《HOME》勇奪 2021年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拉加茲獎「Fiction(繪本故事類)」首獎,這是繼 Animo Chen以《情批》獨創台語母語書寫的圖像作品,榮獲拉加茲獎「詩歌」主題優選獎之後,臺灣創作者再獲國際大獎肯定。(2021/06/07)


top】【main

漫畫/卡通

洪德麟蕭言中劉興欽
豐子愷王家禧(王澤)、朋弟(馮棣)、

漫畫是一種二維視覺靜態圖畫·藝術構圖(如顏色、線條運用),一般比美術繪畫(如油畫水彩畫)精簡,也可以加上文字(如對白旁述狀聲詞)構成內容,運用不同的敘事手法,例如:誇飾諷刺寫實……等,表達。卡通英語:Cartoon)是指圖畫,包含各種非寫實風格以及超脫現實的圖畫藝術。以漫畫製作成動畫影集的影片繪製者稱為動畫師(Animator)。卡通的定義也隨著國家地區及職業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西方的漫畫家(Cartoonist)所指的卡通,是指插畫圖像、連環漫畫或漫畫插圖;華人也有可能認為「漫畫家」就是「動畫師」(Cartoonist = Animator)。
漫畫家(英文:Cartoonist、Caricaturist、Cartoon Writer、Cartoon Artist)指創作漫畫卡通的藝術家。漫畫有單幅漫畫、四格漫畫、連環漫畫……等,不同的類型。通常漫畫原作與主要畫家都可以稱為漫畫家;其它參與作畫的,通常只能稱為漫畫助手。

top】【main

洪德麟

§ 採訪洪德麟介紹台灣漫畫史
https://youtu.be/jWjkobOW1Y8 (2012)

洪德麟(1949/02/11~)是臺灣漫畫家及臺灣漫畫史家,出生於台中縣烏日鄉頭前厝(今台中市烏日區前竹里一帶),早稻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肄業,現任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組兼任教授。洪德麟除了漫畫著作外,他對臺灣從日治時代到現代的漫畫發展史有深入的研究,並出版數本書籍來記錄臺灣漫畫界的歷史;為研究臺灣早期的漫畫提供不少珍貴的資料,也為推廣「臺灣漫畫」做出許多貢獻。
臺灣漫畫史家洪德麟說:「漫畫其實可以潛移默化,成為教化的工具,它的功能就是賞心悅目、每個人喜聞樂見,最重要的是會賦予人生很多夢想,讓你去完成它。」 


top】【main

蕭言中

§ 以愛之名
https://youtu.be/1bKrtw7t6L4 (2015/04/18)
§ 訪問癌後的蕭言中
https://youtu.be/pUt_eu0h2E4 (2021/01/17)

蕭言中(1965/07/06~)是臺灣的漫畫家、舞台劇編劇、節目主持人,法文名 Loïc。血型 O型。復興商工美工科畢業。 為男性漫畫家,自 1984年開始發表漫畫;其作品《笨賊一籮筐》被朱德庸(1960/04/16~)、敖幼祥(1956/10/26~)一起推薦, 也是繼蔡志忠(1948/02/02~)、朱德庸之後第三個到北京出版的臺灣漫畫家。
蕭言中與蔡志忠、朱德庸、敖幼祥並齊「臺灣四大漫畫才子」。曾參演過屏風表演班的《莎姆雷特》、《三人行不行》.…等舞台劇。被叫「笨賊之父」 ;也被讀者冠以「單幅漫畫第一人」。
蕭言中說:「因為畫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所以我想帶著這種快樂的心情,畫到最後一筆畫。」
§ 國際巡迴展
https://youtu.be/O4fw4aDQDDM (2019/09/21)


top】【main

劉興欽

§ 劉興欽畫出台灣古早味
https://youtu.be/C01hHwtgOzs (2010)

劉興欽(1934/04/13~)是台灣漫畫家發明家,小名阿欽。出生於日治臺灣·新竹州·竹東郡·橫山庄·大山背(今新竹縣·橫山鄉·豐鄉村)。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畢業,美國聯合大學榮譽藝術博士。 代表作為《阿三哥與大嬸婆》、《機器人與阿金》系列。


top】【main

豐子愷

§ 豐子愷漫畫與經典語錄
https://youtu.be/hGjDGGjiel4 (2015/12/02)
§ 豐子愷的老師:夏丏尊
https://youtu.be/eGHD993bCiw (2019/09/12)
§ 豐子愷與弘一法師的百年盟約
https://youtu.be/6YUe6Sa6h3A (2018/01/10)

豐子愷(1898/11/09~1975/09/15),原名潤,又名仁、仍,小名慈玉,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又被稱為「圓通大師」、「 有德行的人」,浙江省石門縣(今嘉興桐鄉市石門鎮)人,中國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家音樂教育家。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及散文而著名,是中國漫畫藝術的先驅,漫畫造形簡約,畫風樸實,饒富童趣,在眾多畫家中,獨樹一格。曾先後在香港、臺灣及各地舉辦畫展。
§ 豐子愷自述:我這一生
https://youtu.be/cQJpnqYtEAY (2019/12/22)
§ 豐子愷筆下的「不寵無驚 豁然開朗」
https://youtu.be/Elt0ntnfReU (2018/02/05)
§ 弘一法師的感人故事
https://youtu.be/gLW7GzrAWpQ (2020/04/08)
§ 歌曲:憶兒時 ~李叔同(弘一法師)選曲作詞
https://youtu.be/0WBgIxDWOpA (2010/12/08)


top】【main

王家禧

§ 老夫子漫畫~2006
https://youtu.be/Fx3mRuYa0sc (2013/09/02)

王家禧(1923年~2017年1月1日,Alfonso Wong),筆名王澤漫畫家,生於中國天津,其父親是北洋軍閥東三省省長王承斌。1944年從北京輔仁大學西方藝術系畢業,曾在天津任美術工作。1956年移居香港,他所著的《老夫子》聞名中外,風靡整個華人社區。王家禧筆名王澤是取於其長子之名,王家禧有六個兒子,都擁有美術細胞。王家禧在 1980年代,帶著家人移民到美國加州,平日最大嗜好除了畫漫畫就是釣魚,還迷上了做陶器。漫畫《老夫子》的發展是由其中兩個兒子在台灣負責。

◎ 關於漫畫『老夫子』:老夫子漫畫角色列表老夫子原創者之爭議


top】【main

朋弟

馮棣(1907年~1983年),又名馮止堂,筆名朋弟,出生於大清帝國四川省成都,祖籍北京通縣。中華民國漫畫家,曾創作《老夫子》、《阿摩林》、《老白薯》、《發財還家》、《上海現形記》…等漫畫。


top】【main

動漫

2020 Tokyo Olympics

動漫(animation)與漫畫(comic)的繪製關係隨著傳播媒體技術的發展日趨緊密,取這兩個詞的詞首合而為一稱之為「動漫」;尤其青少年族群甚為常用。動漫是亞洲·華人地區的粉絲自行定義的稱呼,動漫也可以定義為:卡通漫畫類型的繪本、電玩/桌遊(遊戲機)、影集或電影…等。


top】【main

2020 Tokyo Olympics

戰國無雙(samurai warriors)動漫武士的無雙精神與角色造型具有特色;一些動漫藝術家以「2020 Tokyo Olympics」為題,將各個參賽國的國旗,搭配動漫武士風格,表達各個參賽國的特色,頗有藝術欣賞趣味。
§ 參賽 2020 Tokyo Olympics 的動漫武士
https://youtu.be/g7xWIMd7lzQ (2021/07/26)
§ 關於 2020 Tokyo Olympics 戰國無雙動漫武士的新聞報導 
https://youtu.be/cciii3HpQPM (2021/07/21)


top】【main

歌手

美聲歌手民族歌手流行音樂歌手國外歌手

歌手是對於歌曲和其他聲樂作品演唱者的稱呼,也作為職業名使用。在中國大陸則被定義為演員類的歌唱演員。那些符合關注度知名度的歌手又被稱作「歌星」。達到一定藝術造詣和成就者則尊稱為「歌唱家、歌唱藝術家」或樂隊演奏的「聲樂家、聲樂藝術家」。根據唱法,歌手又分為美聲歌手民族歌手流行音樂歌手⋯⋯等,三大演唱派系。

main

美聲歌手

美聲唱法義大利語bel canto)是始於 16世紀義大利,完成於 19世紀的藝術性很高的唱法,用於義大利歌劇。它有幾個不同的含義,並受到各種各樣的解釋
美聲唱法產生於 17世紀義大利的一種演唱風格。以音色優美,富於變化;聲部區分嚴格,重視音區的和諧統一;發聲方法科學,音量的可塑性大;氣聲一致,音與音的連接平滑勻淨為其特點。這種演唱風格對全世界有很大影響。
聲樂家(Vocalist, Opera Singer, Classical Singer)是以聲樂為業的人,也是使用西洋美聲唱法的技術來進行歌唱表演的專家。

然而,美聲歌手一詞,大都被使用在流行音樂中,並非古典音樂的領域。「歌手」或「歌星」的稱呼用於流行音樂之中;「聲樂家」一詞多用於古典音樂的領域。「聲樂家」來自於義大利語 Cantante,原意指的就是用歌唱來當成職業的音樂家,但是後來被廣泛使用。於是,產生了另一個專用術語來稱呼聲樂家,就是義大利語的 Vocalist,德語的 Vokalist


top】【main

民族歌手

2020花蓮·夏戀嘉年華
李竺芯以最古老的閩南語讀書音搖滾吟唱「將進酒」  https://youtu.be/7Gvt2hCoOEU?t=155 2020/08/27

拉薩夜雨:演唱者·內蒙古·蘇勒亞其其格  https://youtu.be/qJ6HiZDW6ME  2020/12/20
拉薩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城區海拔 3’663.5米,拉薩河流經此,在南郊注入雅魯藏布江


top】【main

流行音樂歌手

周興哲
姚斯婷林俊傑

周杰倫羅文裕

張鎬哲

流行音樂歌手包括流行樂歌手、搖滾樂歌手、饒舌歌手、爵士樂歌手、鄉村音樂歌手⋯⋯等。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