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的現象 :
理解的現象 :
超自然現象 :靈異現象、
現象 (Phenomena)是指能被觀察 (觀測)到的事實 。通常是用在較特別的事物 上。現象 是一種顯示、可見、能被維持不變、或是能自我維持的事實,例如:火、閃電 、極光 、地震 、海嘯 …等。此外目前人類所能理解 的自然現象有:生物界的基因 ·迷因 、共識主動 、意識 ·行為 、社會行動 和生態系統 …等。
§ 氣象局 CWB 【緊急避難包】https://youtu.be/pkrtkfi7stk (2019/04/30)
探索 :〖地球 〗〖月亮 〗〖宇宙 〗
〖大氣層 〗〖氣象 〗 【main 】
觀察的現象
【top 】【main 】
火
火 (英語:Fire )是物質 燃燒 過程中所進行的強烈氧化反應 。火的能量 會以光 和熱 形式釋放,同時也產生大量的生成物 ;至於緩慢的氧化反應,例如:生鏽 或消化 不在「強烈氧化反應」的定義中。 火的可見部分稱為焰 ,可以隨著粒子 的振動而有不同的形狀,在溫度 足夠高時能以電漿 (第四態 ,類似氣體 )的形式出現。依燃燒的物質以及程度不同,火焰的顏色和亮度也會不同。火必須有可燃物 、夠高的溫度(熱)、氧化劑 及化學物質 四項並存才能生火,缺一不可。依據質量守恆定律 ,被燃燒物的原子不會因著火而消失,只是通過化學反應 轉變了被燃燒物的分子 型態(煙霧 與灰燼 )。「火 」失控時,常常稱作失火或火災 。
#) 人類用火來烹調、生熱、產生訊號、照明及推進等。火的負面影響包括水體污染、土壤流失、空氣污染及對生命財產的危害。而造成全球溫度昇高的溫室效應 ,其原因之一就是來自燃燒化石燃料 產生的二氧化碳 。#) 火是「等離子態」:當氣體物質處於高溫條件下,原子和分子激烈碰撞被電離,或者氣體物質被射線照射以後,原子被電離,整個氣體含有足夠數量的正離子和帶負電的負離子,在一般情況下正、負電荷量幾乎均勻相等,這種聚集態叫「等離子態」。 § 火是什麼 https://youtu.be/J4KswiNMbN4 (2018/09/19) § 火焰的顏色 https://youtu.be/7hROP540klY (2017/11/06) § 森林起火的原因 https://youtu.be/AMQ3WIduD74 (2020/09/08) § 野火 https://youtu.be/5hghT1W33cY (2017/10/24)
【top 】【main 】
閃電
§ 危險的閃電 https://youtu.be/c48IdUzouo0 (2018/06/19)
閃電 (Lightning)是靜電放電 現象的一種。當空氣作為一種介質時,空氣中的各種微粒互相碰撞和摩擦便會使該空氣介質兩面的正負電荷的量持續積累,這時加於該空氣介質的電壓 也會同時增加,當局部電壓達到當時條件下空氣的擊穿電壓 時,該空氣介質的局部便會發生電擊穿 而持續成為電漿體 ,使電流 能夠通過原來絕緣的空氣。這時通過空氣的電流也會將空氣急劇加熱,使空氣膨脹而產生雷聲 。閃電專指對流層 大氣形成的巨大電流 ·放電 ,其峰值一般能達到數萬安培 ,只是持續的時間很短,通常只有數十微秒 。由於持續時間短,閃電輸送的能量 相對不大,不過閃電的功率 卻可以很大。
【top 】【main 】
極光
極光 (Aurora)是一種電漿體 現象,主要發生在具有磁場的行星 上的高緯度區域,而在地球上的極光帶即是經度上距離地磁極 10°~20°,緯度寬約 3°~6°的區域。當磁暴 發生時,在較低的緯度也會出現極光。極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現,太陽系 內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場的行星 上也有極光 。
【top 】【main 】
地震
地震 (Earthquake)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地殼在板塊運動 的過程中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地殼會破裂,釋放出地震波 ,使地面發生震動,地震可由地震儀 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來量測,地震規模 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地震震度 指地震在該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地震的發生處稱為震源 ,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為震央 。換言之「地震」是地球表層或表層下的振動所造成的地面震動 ,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 運動、火山 活動及隕石 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造成(如:地下核試驗 )。地震的影響力涵蓋岩石圈 及水圈 。當地震發生時,可能會連帶引發地表斷裂、大地震動、土壤液化 、山崩 、餘震 、海嘯 、甚至引發火山 活動,並影響人類、生物的生存及活動 。
【top 】【main 】
海嘯
海嘯 (tsunam)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 。當地震 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 地帶淹沒的自然現象,稱之為海嘯。
【top 】【main 】
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El Niño phenomenon )通常每隔 2 ~7 年,赤道東太平洋會有 1 次海溫異常的變化,如:1957 ~1958 年與 1997 ~1998 年的聖嬰現象就非常明顯。
【top 】【main 】
霧霾
氣象局說氣象【霧】 § https://youtu.be/EW67jxamqh8 (2012/02/10)
【top 】【main 】
光學現像
海市蜃樓 、
光學 現象 是來自光 與物質 之間互動結果,被人類觀察到的事件。一般常見的光學現象為來自太陽或月球的光與大氣、雲、水、灰塵和其他粒子相互作用,在大氣層 中表現出的光學特性。
【top 】【main 】
光 (light) 通常指的是人類眼睛 可以見的一種高頻電磁波 稱為可見光 ,對於可見光的知覺 稱為視知覺 。可見光只是電磁波譜 上的某一段頻譜,一般是定義為波長 介於 400 ~700奈(納: nano ) 米(meter )之間的電磁波,也就是波長比紫外線 長,比紅外線 短的電磁波。
有些資料定義的可見光的波長範圍也有所不同,較窄的是介於 420 ~680nm ,較寬的是介於 380 ~800nm 。
有些非可見光也可以被稱為光,如:紫外光 、紅外光 、X 光 。
太陽能 (英語 :Solar energy ),是指來自太陽 輻射 出的光 和熱 被不斷發展、運用的一系列能量。於地球上層大氣傳入來自太陽的能量 稱之為日照(太陽輻射),日照讓地球接收了 174 petawatts (PW )的能量;其中約有 30% 的太陽能被反射回太空,其餘的 70% 太陽能則被雲層、海洋和陸地吸收。在地球表面的太陽能光譜大多分布在一小部分近紫外線,全部可見光,和近紅外線的光譜範圍。
根據能量 守恆定律,能量是不能隨意製造或毀滅的,因此光子會在化學反應(例如:核融合 和核分裂 … 等)中伴同釋放的能量,同時產生「光」。
光既是可以見的一種高頻電磁波,也是一種由稱為光子 的基本粒子 組成的粒子流。因此光同時具有粒子 性與波動 性,可以說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依據阿爾伯特 · 愛因斯坦 對於物體慣性 和它自身能量關係的研究,稱之為質能等價 。
基於總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概念,有些術語的質量是指靜止質量(靜質量 m 0 )。 E = mc² (即質能守恆,亦稱為質能轉換公式、質能方程)是一種闡述能量 (E )與質量 (m )間相互關係的理論物理學 公式,公式中的「c 」是物理學中代表光速 的常數 。質量單指靜止質量,因為總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概念。若指代靜止質量,則公式應改寫為 E 0 = mc² 。
◎ 我的理解,關於: E 0 = mc² 假設:光的加速度必須 ≧ 光速 否則,跑在前頭的光子,會被隨後者追撞而銷毀。 光速必定是恒速,所以在未被反射、折射、吸收之前,所看見的光是「均勻、不間斷的」。 依此推論,光的加速度應該「恆等於」光速。
【top 】【main 】
海市蜃樓
海市蜃樓 (Mirage )是自然界發生的 光學現象 ,是實際光線經 折射 ( 或反射 )在遙遠距離的天空中形成的 虛像 ,又稱:蜃氣樓、蜃樓、蜃景、蜃氣樓台、海市 … 等, 大氣科學 稱之為: 蜃景。古人認為是 蜃 吐出的氣息。 蜃景 可以分類為「下蜃景」(意思是低)、「上蜃景」(意思是高);上蜃景是一種包含一系列異常複雜,垂直堆疊影像,形成快速變化的蜃景,是「複雜蜃景 」,也是一種不常見且形式複雜的海市蜃樓 ,只出現在正好在地平線上的一小段窄帶,又稱:「法達摩加納(Fata Morgana )」。◎ 法達摩加納 是義大利語 詞彙,取自亞瑟王傳說 中的巫婆:摩根勒菲 。因為人們相信這些海市蜃樓是出自摩根勒菲的巫術。
【top 】【main 】
理解的現象
理解的現象為目前人類所能理解 的自然現象涵蓋:基因·迷因、共識主動、意識·行為、社會行動、生態系統…等。
【top 】【main 】
基因-迷因
基因 (英語:Gene )在生物學 中指DNA 或RNA 內編碼 基因產物 (RNA或蛋白質 )的合成 的核苷酸 序列。基因也可視作基本遺傳單位 ,亦即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或RNA序列。一般來說,同一生物體 中的每個細胞體都含有相同的基因(除了已經分化的免疫細胞),但並不是每個細胞中的所有基因攜帶的遺傳信息都會被表現出來。
迷因 (英語:Meme ,中國大陸稱為模因 ,香港稱為迷因 ),又譯媒因 、覓母 、米姆 、瀰… 等。目前比較公認的定義是「透過模仿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思想、行為或風格,通常是為了傳達迷因所代表的特定現象 、主題或意義」。理查· 道金斯 (1941/03/26~) 在《自私的基因 》一書中創造「迷因」一詞,指稱「迷因」類似作為遺傳因子的基因,為文化的遺傳因子 ,也經由複製(模仿)、變異與環境選擇的過程而演化。
【top 】【main 】
共識主動
共識主動 (英語:Stigmergy )是社會網絡 中生物個體自治的信息協調機制。在沒有中樞控制和接觸交流的條件下,群體通過同頻共振,達到信息對稱,個體獨立行動,互相修正,自我更新,逐步完善群體的生態環境。在群體行動中,每個個體通過同頻共振來識別其他個體留下的信息和存留物,來獨立完成下一個任務。雖然個體之間並沒有直接接觸和聯繫,他們後續自發的行動,卻加強和完善了其他個體行動產生的成果,並導致了行動的連貫性,具有系統性活動特徵。共識主動性也是無為而治 行為,在缺乏任何規劃、控制、或者個體之間直接聯繫的環境中,產生非常繁盛、並具有智能生態體系。
【top 】【main 】
意識-行為
意識 是人 對環境 及自我的認知 能力以及認知的清晰程度。科學家並不能給予一個確切的定義 。約翰·希爾勒 (1932/07/31~)通俗地將其解釋為:「從無夢的睡眠醒來之後,除非再次入睡或進入無意識 狀態,否則在白天持續進行的,知覺、感覺或覺察的狀態」。意識是人的神經 反應,當人出生時意識就與生命 同在,是一種自我感受、自我存在感與對外界感受的綜合體現,意識的基礎是個體具有自我意識 與對自身認知能力、對自身行使能力的認可的綜合。威廉·詹姆士 (1842/01/11~1910/08/26)描述的意識:「就像一條小河裡的河水」。 § 淨空法師描述的意識 https://youtu.be/PzYwoWe9YP0 (2014/01/21)
行為 是指有機體(包括人類 與其他動物 )的動作、行動方式,以及對所處環境 與其他生物體 或物體 的一種反應 。行為是中性的。在生物適應環境上,行為有很重要的意義,有助於避免受到負面的環境因素所影響。在人類或其他群居動物 的社會 裡,有一些行為是不被接受的。
【top 】【main 】
社會行動
社會行動 (英語:Social action or act;德語:Handeln)又稱「社會行為」,在社會學 上區別於簡單的生物性的對於刺激的反應行為(英語:Behaviour;德語:Verhalten) 。社會行動特指具有針對他人的主觀動機並以他人為取向產生影響的行動。在社會行動中,行為人考慮他人的行動和反應,並基於這種考慮而調整自身的行動。
【top 】【main 】
生態系統
生態環境 即是「生態系統 (Ecosystem )」,是指在一個特定環境內,相互作用的所有生物 和此一環境 的統稱。此特定環境裡的非生物因子 (例如:空氣 、水 及土壤 …等)與其間的生物之間具交互作用 ,不斷地進行「物質的交換、循環」和「能量的傳遞、流動」,並藉由物質 流和能量 流的連接,而形成一個整體(系統)。
【top 】【main 】
超自然現象
超自然 (Supernatural)又稱「靈異現象」,包含了超自然現象和超自然力量,即無科學根據而所謂在自然界 的力量 或現象 。一旦超自然能夠被證實,則它就不再是超自然了。超自然超出科學 的範疇,因為科學的研究對象必須是可證實的測量 以及通過同行評審 (參見:科學方法 )。 超自然通常指在現存自然科學狀態下無法解釋的事件或現象,例如:奧秘難解的現象及超越感知的經驗。超自然一般同宗教信仰 和形上學 緊密聯繫,有時跟超常現象 一詞同義。
【top 】【ma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