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是指利用茶樹Camellia sinensis山茶科·山茶屬物種)的葉子焙製加工而成的沖泡飲料;有些料理也可以加入茶葉調味,中醫學亦常應用茶葉於中藥處方。現代的茶按製作工序主要分爲六大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為了灌溉、排水方便茶樹大多種植在梯田發酵是指茶葉在空氣中氧化,發酵作用使得茶葉中的茶多酚鞣質酸減少,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的成分和醇類、醛類、酮類、酯類…等芳香物質

··萎凋程度分類:

許次紓15491604),字然明,號南華,·錢塘人,是一位學者。許次紓深諳茶理,嗜茶,在《茶疏》中寫道:「余齋居無事,頗有鴻漸之癖。」,稱自己和·陸羽733年~804年,著茶經一書)的喜好一樣。
§ 茶之路
https://youtu.be/gNfa8oSw7-A 2023/05/24


其它飲料〗【main

綠茶

綠茶()是茶葉採摘後,經過殺青揉捻乾燥,大部份的白毫脫落的未發酵茶,經熱水浸泡後依種類而異呈淡綠色至黃綠色的茶湯。
綠茶依照殺青工藝的不同可分為四種:炒青茶、蒸青茶、烘青茶、曬青茶。中國大陸與臺灣的綠茶製作方式以「炒青」為主;日本製作綠茶方式則以「蒸青」為主。炒青即將新鮮茶葉在 120ºC攝氏)度左右的鐵鍋中翻炒,由於水份散失、變得綿軟,方便塑形。如今徒手翻炒的傳統工藝已進化為機械翻炒。綠茶沒有焙火工序,所以可以稱為「生茶」。知名的綠茶:杭州西湖的西湖龍井龍井)、安徽黃山的黃山毛峰黃山綠牡丹、蘇州洞庭山碧螺春四川蒙頂山蒙山茶蒙頂黃芽、蒙頂甘露、蒙頂石花)等。在穀雨前採摘的,為「雨前茶」,因茶葉已展開也稱為「旗槍」;在立夏前採摘的為「三春茶」,因已經有兩片葉展開也稱為「雀舌」;立夏後再採摘,葉片已變厚,為「四春茶」、「梗片」。
綠茶含有多量單寧酸,喝太多很傷腸胃而導致胃痛、噁心等症狀。綠茶也會減緩身體吸收鐵質,因此對於缺鐵、貧血,或生理期到來的女性,應該避免大量攝取綠茶。


top】【main

白茶

白茶()是茶葉採摘後,不經過殺青揉捻,乾燥過程只經過日曬或文火所製成的未發酵茶。白茶白毫顯露。比較出名的出自福建東北部地區,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白茶的原材料均多采自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等品種。
白茶依採摘茶葉不同分別稱呼:單芽白茶(如:白毫銀針);一芽一葉白茶與一芽二葉白茶(如:白牡丹、貢眉等)
白茶具有更多的兒茶素富含茶多酚(天然的抗氧化劑)以及更少的咖啡因茶鹼可可鹼,比綠茶更為具有抗病毒和抗細菌功效。白茶富含豐富的二氫楊梅素,這類黃酮類天然物質,可以達到保護肝臟之作用。比綠茶更少的氟化物具有保健功效。


top】【main

黃茶

黃茶()不同於綠茶的加工工藝。黃茶多了一道燜堆渥黃工序,令茶葉變黃再經乾燥製成,屬於輕發酵茶。黃茶浸泡後是黃湯黃葉。
黃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可分為黃芽茶(如: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莫干黃芽海馬宮茶)、黃小茶(如:溈山毛尖 |溈江白毛尖北港毛尖遠安鹿苑 |鹿苑毛尖平陽黃湯 |溫州黃湯)和黃大茶(如:霍山黃大茶 |皖西黃大茶大葉青 |廣東大葉青)三類。


top】【main

青茶

青茶()為一種半發酵茶,是讓茶葉進行發酵,在完全發酵之前,採用加熱…等手法,停止發酵過程,發酵程度介於綠茶紅茶之間,而創新的一種獨特風味。青茶源自中國清代的主要產地:福建。青茶的湯呈黃褐色,以香氣著稱。
青茶類以烏龍茶最為知名,如:台灣烏龍茶。「烏龍茶」也常被用來指青茶類的茶。發酵程度不一樣的鐵觀音也屬於青茶的一種。
包種茶的發酵程度約為 8~12%,香氣特別禿顯,又稱:清茶。適合製作包種茶的四季春茶樹,最早為茶農選育於台北文山地區;1985之後在臺灣·南投、嘉義一帶推廣栽種,具有類似於包種茶的輕發酵製程風味,為青茶的一種,稱呼與包種清茶有所區分。


top】【main

烏龍茶

烏龍茶(Oolong teaOolong tea)是一種青茶,是經過部份發酵,綠葉紅邊,既有綠茶的清新,又有紅茶的甘醇。在中國大陸,烏龍茶等同於青茶,如:福建鐵觀音大紅袍臺灣凍頂烏龍茶


top】【main

包種茶

包種茶(Pouchong Tea)是一種青茶,採用特定茶樹品種(如:青心烏龍)烘焙,發酵程度約為 812%的半發酵茶,特別重視凸顯茶香氣。包種茶分為條狀與半球形兩種。條狀包種茶外形呈長條索狀,又稱:小龍形,是傳統的包種茶;半球形包種茶則再透過團揉的程序呈現圓糰狀,通常是指臺灣烏龍茶


top】【main

紅茶

紅茶()的茶葉呈黑色,或黑色中參雜著嫩芽的橙黃色;茶湯呈深紅色;香氣撲鼻;由於少了苦澀味,因而味道更香甜、醇厚、回甘。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製程(採摘、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的,也是中國茶文化中的主要茶品。明朝時的正山小種為紅茶鼻祖,產於福建武夷山。1610年荷蘭人透過印度尼西亞殖民地將小種紅茶運往歐洲,開啟了西方紅茶文化。紅茶都是由灌木(小樹)山茶的葉子製成,分支成兩個大類:

  • 小葉中華品種(C. sinensis subsp.sinensis);
  • 大葉阿薩姆品種(Anchimus subsp.assamica)。

紅茶的產地主要有中國斯里蘭卡印度肯亞印度尼西亞…等。


top】【main

黑茶

黑茶()為中國茶的一種。黑茶是茶葉陳放經數個月或數年,讓麴菌充分發酵後製成,泡出的茶湯顏色混濁呈黑褐色。中國的黑茶歷史已有數千年之久。中國的黑茶以湖南和雲南最為出名。
雲南普洱茶的基本定義為雲南省內通過雲南大葉種經由特定製程(曬菁毛茶)透過後天生物發酵的黑茶。黑茶有眾多品種,主要產區在陝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與廣西等地:

  •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類:黑磚茶、茯磚茶、花磚茶、千兩茶類、天尖、貢尖、生尖茶;
  • 湖北黑茶類:緊壓型青磚茶、散裝青磚茶;
  • 廣西六堡茶類:緊壓六堡茶、散裝六堡茶;
  • 雲南普洱茶類:普洱茶類中的生茶與熟茶(含緊壓餅類和散茶類熟茶);
  • 四川邊茶(藏茶)類:金尖、康磚…等。

§ 普洱茶是否越陳越香?啥是古樹普洱茶!
https://youtu.be/EH0jrdhEAHY 2023/02/13
§ 收藏私享會:普洱茶的知識和品茗
https://youtu.be/LEKVD_Zc7cg 2021/03/21


top】【main

木化茶丹

木化茶丹茶青(tea leaves)選自雲南·臨滄地區·雙江紅河州的木化古樹茶,分佈於海拔 1’7001’800公尺,樹齡約 200400年,此茶區現為彝族聚居地。茶丹的製茶工藝極其特殊,是最古老的「太陽殺青工藝,曾經一度失傳,現經考證研究後得以復興,唯此法才能保持木化茶丹最為天然的色、香、味,經過艷陽日曬殺青後,毫無損傷茶葉中的活化酶和原生菌種,接著持續發酵陳化,產生之茶湯層次分明,無比微妙。若再經長時間發酵轉化後,孕育出原始森林特有風味,變得更加濃郁。

§ 深藏原始森林的金色東方古茶莊園談如何鑑定古樹茶
https://youtu.be/xfwzmUTMeLc 2021/04/15
§ 認識古樹茶與木化茶丹簡介與沖泡法
https://youtu.be/v0avEaRVtl0  2021/10/02


top】【main

茶泡

§ 春天山野採茶泡 
https://youtu.be/xIR-iPlNKwA2019/05/10

茶泡tea bubble)為一類真菌刺激油茶葉芽的葉肉細胞發生不正常分裂而形成的一種類似果實但是中空的泡泡(bubble),泡泡內側纖維狀。茶泡最開始形成時味道淡甜微苦,有澀味,成長到一定程度,表面蛻一層薄皮之後呈淡綠白色,此時苦澀味淡化很多,甚至消退、口感最佳;後期變枯,慢慢出現黑斑,不易保存,時間長了會開始變質而不適合食用。


top】【main

茶耳

§ 茶耳朵
https://youtu.be/peI3Ptk1lLw (2023/05/02)

茶耳tea ears)是茶樹(如:大葉茶德宏茶白毛茶)或潮汕茶樹的嫩葉受真菌(如:細麗外擔子菌|Exobasidium gracile)感染,造成葉肉變異所形成。新春或早秋來臨時,葉芽抽出由於受真菌感染呈紅白色,因而葉肉逐漸增厚轉為灰白,而不是正常葉片的淡綠、深綠。茶耳味道帶澀微苦略甜,口感佳。
茶銀耳


top】【main

工夫茶

工夫茶Gongfu tea)是晉唐衣冠南渡後保留下來的品飲茶文化,盛行 1’000多年。至今仍風行於福建、潮州及海外潮州人聚集處,尤其是粵東的潮汕地區潮州汕頭揭陽)。在臺灣常稱作:老人茶,又稱:君謨茶(kun-bo te)。目前為學界公認的有關工夫茶一詞的最早記錄發現於·俞蛟1751~)的《潮嘉風月記》。
工夫茶講究選料、烘焙(製茶)、收藏、泡茶的方式(如:茶具、操作手藝)與品茶規矩。
宋朝蔡襄10121067)字君謨,出身福建,精通茶道,著有茶錄。茶錄有兩篇,是重要茶學著作,有英文、法文譯本。2008 6月,「潮州工夫茶藝」申遺成功,正式成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潮州工夫茶藝
https://youtu.be/U8Qqfxv2BQ8 2023/07/24
§ 潮州工夫茶泰斗:陳香白
https://youtu.be/Rk8UgqHvkG8 2021/08/05


top】【main

桔梗科

桔梗科Campanulaceae)是被子植物·真雙子葉植物·超菊類植物·菊類植物·桔梗分支·菊目(11科與 13亞科)的一個科,一般為多年生草本灌木,也有一些種是小喬木,擁有 84,約 2’380。桔梗科物種的折斷後都會流出無毒的白色乳汁。

桔梗科常見的屬:沙參屬 Adenophora 牧根草屬 Asyneuma風鈴木屬 Azorina風鈴草屬 Campanula、北美風鈴草屬 Campanulastrum黨參屬 Codonopsis藍鐘花屬 Cyananthus櫻蓮屬 Cyanea刺萼參屬 Edraianthus、金剛草籠屬 Hanabusaya異鐘花屬 Heterocodon馬醉草屬 Hippobroma同鐘花屬 Homocodon、裂葉沙參屬 Howellia覆石花屬 Hypsela、傷愈草屬 Jasione、燭風鈴屬 Kericodon同瓣草屬 Laurentia、挺枝蓮屬 Legenere薄鐘花屬 Leptocodon半邊蓮屬 Lobelia、臥蓋蓮屬 Lysipomia肉莢草屬 Peracarpa、角風鈴草屬 Phyteuma桔梗屬 Platycodon銅錘玉帶草屬 Pratia夕霧花屬 Trachelium、覆苞草屬 Treichelia、孔果蓮屬 Trematolobelia、大西洋半邊蓮屬 Trimeris、異檐花屬 Triodanis、纖枝蓮屬 Unigenes藍花參屬 Wahlenbergia、合絲風鈴屬 Zeugandra…等。


main

風風鈴草屬

風鈴草屬Campanula)約有 300個物種及幾個亞種,分佈在北半球溫帶,在地中海高加索擁有最高的多樣性。風鈴草屬的物種包括有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植物


top】【main

風鈴草

§ 如何種植風鈴草
https://youtu.be/4w7jyNIn8Qk (2019/07/13)

風鈴草Campanula medium)為菊目·桔梗科Campanulaceae·風鈴草屬Campanula|約 300 12生草本。風鈴草全株被毛、莖端分枝、株高約 50~100公分。風鈴草的根生葉具長柄,莖上葉幾無柄,葉低鋸齒緣、兩面被毛,長 3~7公分,寬 1.5~4.0公分呈卵形至廣披針形;葉基鈍形或廣楔形,葉端尖或不規則。風鈴草的花瓣鐘形,花冠頂端 5淺裂,有白色、淡紫色及桃紅色,開於枝端,通常 1~3朵下垂;花萼短盆形呈狹披針狀,5細疏裂;雄蕊 5 枚、花柱 3 裂、子房下位。風鈴草的蒴果壺形,熟時 3裂,內含大量細小種子。花期:5~7月。果期:8~10月。風鈴草屬一般為鱗翅目·幼蟲(如:烏夜蛾、斑歹夜蛾、散花波尺蛾及老鼠飛蛾、球果尺蛾等)的食物。
§
風鈴草(Canterbury Bells
https://youtu.be/57AdokFj7RE
2013/09/25
§ 蔓性風鈴草(Campanula poscharskyana
https://youtu.be/hUOZVTwzD8c 2021/05/19


top】【main

顯生宙

顯生宙(英語:Phanerozoic)是 541’000’000年前大量生物出現的時期,又稱:顯生元、顯生代。顯生宙即意為這個時期地球上顯著的有生物出現。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難見到生物的時代統稱為隱生元前寒武紀
顯生宙的上一個宙是元古宙,而細分後可劃分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 梅加拉亞期開始於距今 4’200年(公元前 2’250年),4.2千年事件是一場全球範圍事件,它是個持續了 200年的乾旱事件。


冰河時期〗【main

古生代

古生代(Paleozoic)是顯生宙的第一個代,涵蓋: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寒武紀的第一個階段為紐芬蘭世·幸運期541’000’000529’000’000年前〉。幸運期(Fortunian)開始小殼動物群與第一批軟體動物軟舌螺動物出現;隨後,開始小殼動物群多樣化,第一批腕足動物古杯動物出現,正式由紐芬蘭世·幸運期進入第二世、第三世、芙蓉世。進入寒武紀·(紐芬蘭世)·第二期。古生代後期,爬行動物和類似哺乳動物的動物出現,迄今所知古生代因最大的一次生物絕滅宣吿完結。古生代各時期(紀)如下:

  1. 寒武紀(Cambrian)涵蓋:
  2. 奧陶紀(Ordovician)涵蓋:
  3. 志留紀(Silurian)涵蓋:
  4. 泥盆紀(Devonian)涵蓋:
  5. 石炭紀(Carboniferous)涵蓋:
  6. 二疊紀(Permian)涵蓋:

top】【main

中生代

中生代顯生宙的第二個代,涵蓋:三疊紀侏儸紀白堊紀

  1. 三疊紀(Triassic)始於 251’000’000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終於 201’000’000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三疊紀為四足形類·演化歷史上的分水嶺時期。於晚三疊世早期的卡尼期洪積事件後,鳥頸類主龍崛起,開啟了恐龍翼龍統治陸地的時代;
  2. 侏儸紀(Jurassic)長達 53’600’000年,處於溫暖而酷似溫室的氣候,促進了裸子植物真蕨植物的大量繁盛,於中後期形成覆蓋全球的廣闊森林,成就現在澳大利亞南極洲豐富的煤炭資源;
  3. 白堊紀(Cretaceous)長達近 80’000’000年,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馬斯垂克期的末期發生了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非鳥恐龍蛇頸龍類滄龍類菊石…等生物絕種。

top】【main

新生代

新生代顯生宙的第三個代,涵蓋: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始於 66’000’000年前一直持續至今。隨著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發生,中生代結束,新生代開始。  

  1. 古近紀(Paleogene|早第三紀)涵蓋: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在侏羅紀就已經出現的被子植物,到了古近紀時極度繁盛;
  2. 新近紀(Neogene)涵蓋:中新世上新世,最終由上新世·皮亞琴期進入第四紀·更新世
  3. 第四紀(Quaternary Period)涵蓋:更新世全新世。約 2’580’000年前開始延續至今。更新世末期,北半球有不少哺乳動物,如:劍齒虎猛獁象乳齒象雕齒獸…等;在北美洲有許多馬科物種、駱駝科物種、北美獵豹…等滅絕。

top】【main

全新世

全新世Holocene)從 11’700年前的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12’80011’500年前)末期開始,分為格陵蘭期11’6508’186年前)、諾斯格瑞比期8’1864’200年前)和梅加拉亞期4’2004’000年前持續了 200年的乾旱事件|4.2千年事件)三個時期。

全新世滅絕事件


〖顯生宙時代·古近紀〗【top】【main

人類

人類(英語:humanitymankindhuman beings)為哺乳綱·靈長目Primates·人科Hominidae17’000’000年)·人亞科Homininae12’500’000年)·人屬Homo2’800’000年)現存的一種晚期智人Homo sapiens sapiens),出現於公元前 10’000年至今,是新石器時代Neolithic)以後的人類。 人類起源與演化歷程記錄了及其祖先在發展與演化過程中的重要事件,還包括對可能是人類祖先的物種的簡要介紹,也描述從生命誕生直至演化為人類的可能歷程。

人類演化人科人屬智人人科涵蓋:猩猩亞科人亞科人亞科涵蓋人族人亞族

  1. 大猩猩屬Gorilla人亞科·大猩猩族 
  2. 黑猩猩屬人亞科·人族·黑猩猩亞族
  3. 人屬Homo人亞科·人族·人亞族

人體〗【main

新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全新世新仙女木期格陵蘭期8.2千年事件諾斯格瑞比期4.2千年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大約發生於 12’900年前,又稱:克洛維斯彗星假說。科學家們還在爭辯是否由於一顆或多顆彗星在地表上空爆炸,或是撞擊地表引發了當時的氣候變化導致新仙女木冰河期。此時期持續了約 1’200年,氣候才再度回暖。新仙女木事件也被視為全新世滅絕事件(又稱:第六次大滅絕、人類世滅絕)的一部分。


top】【main

新石器革命

新石器革命英語Neolithic Revolution)泛指發生在公元前 10’000年左右的全新世()早期,世界不同地區的智人社會開始同時出現的生存方式改變的現象,也是人類演化中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的轉折點,又稱:農業革命(Agricultural Revolution)。
新石器革命的基本內容是始於遠古的和採摘在食物供應中的重要性開始被新興起的農業畜牧耕種)所取代,野生動植物馴化栽培成為作物人類族群從游居狩獵採集者社會定居農業社會的轉型。這一系列轉型導致了以大型聚居地為核心的文明開始成型,書寫·文化勞動力·分工科學技術(如:冶金醫藥簡單機械)得以加速發展。新石器革命代表著人類和自然界的關係從物競天擇般的被動適應環境轉變為主動探討、研發和改造的環境。這促使人類成為地球上的頂級物種,具有重要的意義。


top】【main

思維

得當事實證據觀察

思維(thinking)是想法(ideas、thought)的維度(dimensions)。思維的特徵在捕捉思想(thought)得當的理論邏輯!思維的心態mindset)不同於知覺perception)與直覺intuition)。
思維是面對事實證據觀察的綜合結果和藉重論據argument)的分析analyze)以形成判斷estimate)。
思維也是積極和熟練地概念化、應用、分析、或評估,從觀察、經驗、反思、推理或交流中收集或產生的訊息的智力訓練過程,進而提出得當(adequite)的觀點perspection|見解),作為信念belief)和行動(action)的指引guideline)。
§ 思維引力: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真正優秀的人改變模式
https://youtu.be/2olDQ-Mn-bY (2023/09/01)


思維能力評估Thinking Skills AssessmentTSA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危機分析(SWOT

main

流程圖


應對燈泡不亮的流程圖

流程圖work flow chart)是將一筆事件(event | 工作)的起始(start)至完成(end)的工作流程work flow)以方塊(block)連結成方塊圖(block diagram)的一種邏輯方式。方塊圖的核心方塊(core block)進行關聯判斷,予以「是、否與無關」作下一步驟連結的工作,直至此一事件完成。
核心方塊的周邊方塊(peripheral block)用以執行輸入(如:讀取)、紀錄、輸出等選項。每一筆事件可以由多筆小事件組織而成。流程圖廣泛應用於事件的分析、設計、記錄及操控等許多領域。
§ What is a flowchart?
https://youtu.be/vBtGO9pXfrQ (2023/07/28)


top】【main

方塊圖

方塊圖block diagram)是利用方塊(block表示元件(element)或模組(module)的示意功能(function),方塊之間採用線段line)連接,表示各方塊之間的關係。方塊圖常用在電路設計硬體設計軟體設計流程圖(應用於製程時稱:過程流程圖process flow diagram),如:功能區塊圖IEC 61131-3定義「PLC:可程式邏輯控制器」程式語言中的一種。方塊圖一般是用在比較架構性、概念性的說明,通常省略細部具體說明。
Dia是開放原始碼的「硬體設計·流程圖」軟體的一種。規則與符號可以從標準化組織,如:DINISOANSI獲取。


top】【main

得當

得當adequate or appropriate)是模稜兩可的體現,是指「未定義」或「定義不清楚而沒有明確涵義」的單詞、術語(term)、注釋或觀念;也稱:「歧義(英語:ambiguity」或「含糊」。得當是節約、避免過度浪費,符合道德、倫理或永續社群發展(Sustainable Community)的標準。

  • 唐朝·蘇味道(648~705):「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常模稜以持兩端可矣。」常被解讀為:模稜兩可,實應解讀為:處事得當。
    1. 彭夫人(~937)為唐朝·吉州·刺史·彭玕的女兒,貌陋,適馬希範(899~947)。因治家有法、宮禁得當,得到馬希範的尊重。
    2. 五代十國·楚(907~951|馬楚即是南楚)文昭王·馬希範即位後,彭夫人被封為「順賢夫人」。
    3. 後唐(923~937)末帝清泰元年(934年),馬希範被封為楚王,之後又被封為天策上將軍
  • 杜廷璉(16世紀~17世紀)明朝(1368~1644)政治人物,於崇禎元年(1628年)成進士,獲授大理寺評事,處事公平,升任浙江道監察御史。其時正值旱荒,他多次上疏賑災,並巡視兩關,肅清部門,貪污絕跡。他雖然在都察院任職,但家中並無多餘積蓄,人稱為他為清官。

top】【main

事實

事實fact)是事件event)真實的情形,並非傳聞(rumor);為一種面對已發生事件的觀察observation)、理解understanding),進行思考think),不同於客體object)與價值values)的理論theory)或推論inference)。


top】【main

證據

證據evidence)必須是客觀上可以檢驗(真實或虛假)的情事、物件或言語。證據不是一種個人主觀的猜測或意見。


top】【main

觀察

觀察observation是從第一手資料來源主動獲取資訊的活動。觀察也可以是使用儀器記錄數據。記錄數據再透過計數測量將數值附加給至觀察獲得的現象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