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鱉目

龜鱉目Testudines)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的一目,現存 14共 341,涵蓋各類龜、鱉,牠們的肋骨進化成特殊的骨製軟骨護盾,稱為龜甲。龜是通常可以在陸上及水中生活,亦有長時間在海中生活的海龜。龜亦是長壽的動物,自然環境中有超過百年壽命的。與一般爬行動物一樣,龜是變溫動物,由於體內新陳代謝的作用,棱皮龜的體溫要高於周圍環境水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之一。
很多龜鱉目生物都活到了現在,包括一些極度瀕危物種。最大的龜是棱皮龜Dermochelys coriacea),其背殼長度可達 2公尺,重達 900公斤。淡水龜體型一般比海龜小。陸龜同時擁有內骨骼外骨骼,其體形由數公分至 2公尺不等。
陸龜是晝行動物, 有 11屬 40餘種,通常在黃昏時分活動。


main

曲頸龜亞目

曲頸龜亞目(Cryptodira):曲頸龜亞目是將頸部 S形彎折後縮回殼內。曲頸龜亞目分佈於陸地、淡水和海洋,涵蓋大多數龜鱉類,現存的物種大都生活在淡水中。鱉科兩爪鱉科兩爪鱉屬)、 陸龜總科澤龜科地龜科陸龜科平胸龜科鱷龜科動胸龜總科泥龜科動胸龜科、」、海龜總科海龜科棱皮龜科、」)


top】【main

地龜科

地龜科(Geoemydidae|原名:Bataguridae)是龜鱉目下的一個大科,可分為地龜亞科(Geoemydinae)和鼻龜亞科(Rhinoclemmydinae)兩個亞科,下含草龜…等,70多種龜。它們多分佈於亞洲、歐洲和北非,只有鼻龜屬生物見於中南美洲。


top】【main

斑龜

斑龜Mauremys sinensis)為地龜科Geoemydidae|潮龜科)·石龜屬Mauremys|擬水龜屬)的爬行動物,又稱:台灣龜、中華花龜、花龜、長尾龜、珍珠龜、梅花龜。斑龜為雜食性動物,喜食魚、 蝦、水中植物等。幼年龜偏向肉食,成年龜偏向草食。斑龜的性格溫和,對高溫忍耐力較高,頭部、頸部及四肢的皮膚上都長著亮綠色和黑色的條紋,幼體背甲呈淺灰綠色,有三條明顯的脊稜。成年背甲會變為偏向棕色,背甲上的其中兩條脊稜會漸漸消失。成龜體長約 2022公分,最大體長可達 30公分;成年的雌龜體型會大於雄龜。
§ https://youtu.be/gJI4q4LlCGA 2021/06/14

§ 石龜屬Mauremys)又稱:擬水龜屬,已涵蓋:烏龜屬(Chinemys|草龜屬)、花龜屬(Ocadia|斑龜屬)。

石龜屬物種


top】【main

陸龜科

陸龜科Testudinidae)為龜鱉目·陸龜總科的一個科,是一種獨居爬行動物。陸龜像牠們的遠親烏龜相似;以龜殼保護自身,免受獵食者襲擊。龜殼的頂部為龜甲,底部為龜板。陸龜同時擁有內骨骼外骨骼,龜殼長度由數公分至 200公分不等。陸龜通常在黃昏時分活動。陸龜科共有 11 4042種,涵蓋:挺胸龜屬象龜屬哥法象龜屬珍龜屬、印度陸龜屬(緬甸陸龜印度陸龜)、扁陸龜屬凹甲陸龜屬星叢龜屬、蛛網陸龜屬(蛛網陸龜平背陸龜)、陸龜屬地鼠龜屬豹龜屬等。


top】【main

海龜科

玳瑁綠蠵龜

海龜科學名Cheloniidae)是龜鱉目海龜總科下的一個科,又稱:蠵龜科,現存物種共 5屬 6種。海龜科的共同特徵是,有一個扁平的流線型寬而圓的殼,前肢幾乎像槳一樣的鰭;海龜的胸骨是其下面的骨板,與其他龜類相比,海龜的胸骨更小,由胸骨板和腹骨板之間沒有鉸鏈的韌帶連接到龜殼的頂部。海龜的大小從 71公分到213公分。最小的欖蠵龜肯氏龜的殼約 75公分、重約 50公斤。海龜科:綠海龜海龜屬)、赤蠵龜蠵龜屬)、玳瑁海龜玳瑁屬)、平背龜(平背龜屬)和欖蠵龜肯氏龜麗龜 (麗龜屬)。

綠蠵龜是海龜科·海龜屬(Chelonia)的單型種的主食為海中的海草與大型海藻,促使體內脂肪累積了許多綠色色素,外表呈現淡綠色。剛孵出的稚龜約需 37天才能爬出卵窩,稚龜背甲直線長約 45公分;幼龜的迷失歲月似乎在躲藏在大洋上漂流的馬尾藻團之下,過著以浮游生物為食的浮游性生活,直至長到背甲長約 2030公分,才結束其浮游性的生活,而成為亞成龜。亞成龜會在近岸淺水區域,選擇有海草或大型藻類豐盛的棲地定居,以海中植物為主食的底棲性生活。成熟的綠蠵龜體長會超過 8090公分。由於小綠蠵龜背殼不夠堅硬、行動速度不快,天敵非常多,如:沙蟹浣熊紅火蟻海鷗等。研究資料估計,只有約 1%的小綠蠵龜能夠長大為成龜。
§
稚龜奔向海洋
https://youtu.be/T8eGw1oyYoQ
2013/01/18
§ 小琉球賞綠蠵龜
https://youtu.be/AOwNBqCc3Ww  2019/03/01


top】【main

玳瑁

§ 玳瑁攝食海綿
https://youtu.be/hQ33BJELMWE (2020/05/20)

玳瑁為曲頸龜亞目·海龜科的一個種,模式產地在美洲亞洲的海域。玳瑁的嘴有如鷹喙,是屈指可數的能夠消化玻璃的動物之一,也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龜。
玳瑁最主要的食物海綿,還包括櫛水母水母海葵貝類無脊椎動物以及魚類海藻。海綿中通常含有大量二氧化矽(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對於海中其它生物來說,二氧化矽是劇毒且致命的,所以玳瑁肉中往往會含有致人死亡的高毒性物質。
§ 太平洋玳瑁
https://youtu.be/2OUY-iUK45w 2020/01/18


top】【main

綠蠵龜

§ 綠蠵龜簡介
https://youtu.be/cOJ790QcxLc (2023/01/06)

綠蠵龜Chelonia mydasgreen sea turtle)是海龜科·海龜屬(Chelonia)的單型種,也是海洋中的爬行類,又稱:綠海龜。綠蠵龜大多的時間都在海中生活,演化過程中保留了部分祖先的生活方式。綠蠵龜必須回到水溫逾 25ºC鄰近的出生地(沙灘產卵、繁育子代的一種獨特的生活習性。綠蠵龜廣泛分佈在熱帶亞熱帶海域,約南、北緯度 60的等溫線海域。綠蠵龜用呼吸,於海中的潛水深度極限約 100200公尺。
§
綠蠵龜覓食於水底
https://youtu.be/YY42m3oqaH4
2014/12/29


top】【main

側頸龜亞目

側頸龜亞目(Pleurodira):側頸龜亞目是將頸部側向折縮回殼內。側頸龜亞目大部份分佈在澳大利亞南美洲赤道以南的非洲蛇頸龜科 (泛非洲側頸龜類、非洲側頸龜科南美側頸龜科、)、


top】【main

榕屬

正榕白肉榕島榕/ 突脈榕)、水同木稜果榕糙葉榕菲律賓榕雀榕、大葉雀榕、黃葛樹馬尾榕大葉榕)、大果榕愛玉子薜茘菩提樹無花果

榕屬Ficus)為薔薇目·桑科40屬)的一屬,又稱:無花果屬,也是「無花果族」(Ficeae)的唯一屬。榕屬為熱帶雨林的原生品種,有部份延伸至暖溫帶,常被稱為:榕樹,具有氣根和獨特的型態和習性,與閉鎖花序(隱頭花序)的果實(隱花果)很容易辨認。榕屬植物約 800種的樹木灌木藤本植物等,在亞洲發現的有超過 70種,最廣為人知的品種是無花果Ficus Carica)。無花果被當作水果而廣泛種植的溫帶物種;無花果原產於中亞中東地區(土耳其)分佈經巴爾幹半島·東南歐(希臘)至地中海地區的南歐(義大利、葡萄牙);還有許多品種的果實也可供食用,是野外求生的應急食物,也是野生動物們的大餐。榕屬植物也在文化方面或是實用性上有相當關聯。

) 榕小蜂科Agaonidae)物種會在榕屬隱頭果內渡過其幼體階段。授粉物種涵蓋:AgaoninaeKradibiinae Tetrapusiinae,這三個亞科的成員,榕果小蜂榕屬植物構成互利共生的關係。非授粉性的物種純屬寄生性,始新世中新世的化石形式與現代形式幾乎相同,這表明榕小蜂科在地質時期的進化一直保持穩定。
無花果的果實有一個微小的孔,榕小蜂會從孔鑽入,它身上帶著的花粉會被授給果內底部的雌花,之後它會在果內產卵、死掉。其幼蟲在果內發育成成蟲之後交配,雄蟲會在果內挖一條洞讓雌蟲出去。這個出去的雌蟲會帶著受精卵,和無花果頂部的雄花的花粉,鑽到另外一個無花果那裡,授給果內底部的雌花,重複生命的循環。


榕小蜂科〗〖榕屬的下屬物種
〗【main

正榕

正榕Ficus microcarpa)為桑科·榕屬Ficus常綠植物,又稱:榕樹、榕仔(福建)、細葉榕(廣東)、萬年青(雲南)、鬼仔樹(臺灣)、鳥松(臺灣)。榕樹外型類似另一近親孟加拉榕Ficus benghalensis)。
榕樹適合生長於炎熱潮濕地區,常見於福建廣東香港臺灣以及馬來西亞…等地。榕樹的革質、全緣,是四季變化不明顯的


top】【main

島榕

島榕(Ficus virgata)為桑科·榕屬Ficus)的植物。分布在玻里尼西亞台灣菲律賓密克羅尼西亞琉球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印度尼西亞…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 綠繡眼吃島榕的果
https://youtu.be/PmN_qOOINsg (2013/05/25)


top】【main

菲律賓榕

菲律賓榕Ficus ampelas)為桑科·榕屬Ficus)的植物。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台灣島菲律賓琉球…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 菲律賓榕
https://youtu.be/_KTtucvIZCE (2020/05/14)


top】【main

大果榕

大果榕Ficus auriculata)為桑科·榕屬Ficus)的植物。分布於越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國大陸四川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 130~2’100公尺地區的低山溝谷潮濕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大果榕葉片寬大,如小象耳朵,又稱:象耳榕。大果榕的新葉暗紅色;隱花果簇生於樹幹或老莖上。果實成熟後的紅色果肉可食用。


top】【main

水同木

§ 水同木的生態環境
https://youtu.be/U4Zd99ec1eE (2017/12/19)

水同木Ficus fistulosa桑科·榕屬Ficus)的一種中喬木,雌雄異株。水同木莖高可達 10公尺,莖較粗大肥厚約 15~30公分,樹皮黑褐色,全株帶短剛毛;全株有淡黃色乳汁,小枝有茸毛,略為中空;嫩葉略帶紅色,長成後變成深綠色。水同木的單葉全緣、紙質或近似革質、互生或近似對生,呈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約 10~20 公分,寬 4~8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銳尖、鈍或圓,左右常不相等,葉柄有毛茸,長 2.5~3.5公分,有些可達 18公分。水同木的隱花果長於樹幹,又稱:幹生果,呈卵形或球形,徑約 2公分,果梗長約 0.81.5公分;初果深綠色、光滑或有散生茸毛,常帶有白斑,密生於樹幹基部,或分散在枝條,熟果橙紅色,又稱:豬母乳(石竹目·馬齒莧科·馬齒莧屬·馬齒莧也常被稱為豬母乳);果期:59月。水同木與稜果榕的樹型、葉片很像,若只看葉片,很難分辨彼此。


top】【main

稜果榕

§ 基隆市郊的稜果榕
https://youtu.be/j2rWPpDcLnE (2019/07/18)
§ 稜果榕生態環境 
https://youtu.be/fTRe4tEGu5g (2022/02/24)

稜果榕Ficus septica)為桑科·榕屬Ficus)的一種常綠性中喬木,又稱:豬母乳、常綠榕、大冇榕,原產於澳大利亞台灣香港巴布亞紐幾內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索羅門群島琉球群島等地。稜果榕生長於低海拔近山邊或溪邊的地區,適於海岸防風林及庭園綠化用。稜果榕常呈斜上昇狀、莖高可達 15公尺,徑 30~40公分;樹皮灰白色、光滑,小枝粗肥,光滑帶褐色,具明顯葉痕,汁液乳黃色。稜果榕的葉常叢生於小枝先端呈螺旋狀排列,全緣或略呈波狀緣、革質或厚紙質;葉正粗糙具光澤中肋凹下,葉背顏色較淡而光滑,中肋隆起;側脈互生每邊 6~7枚;葉柄粗壯、光滑無毛,長 2~3.5公分。稜果榕的隱花果腋生、具白色斑點,單生或對生或 34個以上叢生,因隱花果表面具稜而得名。
稜果榕雌雄異株,隱花果成熟時黃綠色,表面有有明顯的縱稜及白斑。當榕果小蜂的雌蜂遇到雌株的隱花果時,因為雌花的花柱太長,雌蜂不易產卵,傳粉後便會死亡。當榕果小蜂遇到的是雄株,隱花果中有蟲癭花及雄花,花柱皆不長,雌蜂會在蟲癭花上產卵。


top】【main

愛玉子

§ 愛玉子小蜂
https://youtu.be/x3BXc_8ZGns 
(2019/08/05)

愛玉子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為桑科·榕屬的一種攀緣性藤本植物,又稱愛玉、玉枳、草子仔、天拋藤、薛荔(本草拾遺),涼粉子(通稱),木蓮(植物名實圖考),涼粉果(廣東、湖南),冰粉子(四川、貴州),鬼饅頭,木饅頭(江南)……等,原產地為台灣愛玉子的年齡可達數十年;愛玉子的莖為藤本可藉氣生根攀附大樹或岩壁上昇,達十公尺。愛玉子的莖多分歧,莖皮灰黑具白斑點。愛玉子的葉具柄(柄長約 1公分、被毛),葉全緣、革質呈卵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先端尖銳、基部類心形,長約 6~12公分、寬約 3~5公分;葉正深綠色、近光滑;葉背灰白色、密生茶褐色絨毛。愛玉子的葉脈明顯,被毛,基部具托葉 2 枚。愛玉子的隱花果腋生,有柄,寬橢圓形或長倒卵形,先端突出,初為綠色,表皮散佈白色斑點,逐漸變為黃綠色至深紫色。隱花果花期:4~6月,成熟期:8~12月間。隱花果採集後,縱切剖開,翻轉使瘦果露出,曬乾,即為市面上所稱的愛玉子。(瘦果為雌花經授粉、授精形成,外表多含有膠質;不過『蟲花』之殘存子房與瘦果形態極為類似,但因未授精因此無膠質產生)。愛玉子為雌雄異株,雄果內的籽料(雄花)白色如芭樂籽、雌果則是黃褐色。愛玉子果實與同科同屬的薜荔相似,愛玉子之隱花果為闊橢圓或長倒卵形、末端尖,長約 6~8公分;薜荔的隱花果卵形,末端鈍尖或平。
§ 薜荔或愛玉子,是母是公?
https://youtu.be/2uHQjGoFYRA (2020/10/27) 
§ 魯凱族人攀爬杏葉石櫟的故事
https://youtu.be/7PItwnAhyLc?t=980  
2015/03/10
臺灣杉松柏目·杉科的一種常綠喬木,樹形多數呈三角形,樹皮紅褐色或近似紅褐色,有龜甲狀深裂。臺灣杉的木材質軟、耐用會散發香味,主要用於寺廟建築和棺材。臺灣杉成長緩慢合法的供應非常稀少。


top】【main

薜荔

§ 薜荔小蜂
https://youtu.be/12c8vdeYKaM 
(2019/09/25)

薜茘Ficus pumila|ㄅ一ˋ ㄌ一ˋ)為桑科·榕屬的一種常綠攀緣性灌木,又稱木蓮、虎木蓮、壁牆虎『中國藥植志』、木瓜藤、石壁蓮『植物名匯』、木饅頭、鬼饅頭『綱目』、涼粉藤(江西)、饅頭郎、辟萼『質問』、木璧蓮『樹木分類學』、風不動(台灣)。薜茘全株含白色乳汁;莖粗壯,多分枝,幼枝被細毛、細而匍匐,節上生氣生根。薜茘的幼苗葉小,互生,幾無柄,卵形,長約 0.6~2.5公分,寬約 0.3~1公分,基部偏斜;成長後枝粗而硬,葉柄長約 0.5~1.5公分,托葉卵狀三角形,長 0.5~1公分,葉片全緣近革質而厚呈橢圓形或卵形,長約 5~10公分,寬約 2~5公分,基部圓形或近心臟形、先端鈍;葉正無毛而略帶光澤,葉背面密生柔毛,突起的網狀明顯。隱頭花序,單生,腋生,具短粗梗;雌雄異花托;雄花托長橢圓形,長約 3~5 公分,徑約 2~3公分,帶白斑點;雌花托稍大,倒卵形,表面紫綠色;小花極多數,著生於肉質花托的內壁上;種子細小,具絲狀小梗,棕褐色,表面富粘液質。花期 5~7月。果期 8~11月。薜荔與薜荔小蜂共同演化而有專一性,只透過薜荔小蜂來傳粉達到結果的目的,而薜荔也提供蟲癭花作為小蜂的育嬰室。薜荔果實含果膠質,可做「愛玉凍」食用,只是薜荔果膠含量比愛玉子少。繁殖以扦插法為主,夏、秋季為適期。
§ 薜荔綠牆
https://youtu.be/BWB3DQQz6y8 (2018/04/27)
§ 薜荔栽培要領
https://youtu.be/XFDU6JckUL4 2022/05/20


top】【main


菩提樹

§ Sacred fig / Peepal tree
https://youtu.be/HuZZpMTUipY 
(2021/06/11)

菩提樹學名Ficus religiosa)為桑科·榕屬Ficus|無花果屬)半常青熱帶大型喬木,又稱:畢缽羅樹(peepal tree)、菩提榕,原產於印度,也是印度的國樹;分不於中國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島。菩提樹別名:神聖之樹、思維樹、天竺菩提樹、印度菩提樹、佛樹、覺樹、道樹、道場樹。佛教三大聖樹:菩提樹無憂樹娑羅雙樹
菩提樹莖高可達 30公尺、徑可達 3公尺;樹幹筆直、樹皮灰色、樹冠波狀圓形。菩提樹具有懸垂氣根,在傷口處會分泌出乳汁。菩提樹的葉革質、互生、心形、葉正濃綠色、平滑有光澤,葉脈網狀、明顯延伸至細長的葉端,葉長 1017公分,葉寬 812公分,葉端尖長 25公分;葉柄纖細,長 610公分;托葉掉落後會在枝條上留下環狀的痕跡;菩提樹的新葉紅色。菩提樹的隱頭花序腋生、扁球形無梗、雙生、綠色、徑約 0.81.0公分;雄花、雌花和不育花(癭花)均生長在同一榕果的內壁,花期:78月。菩提樹的隱花果、扁球形、紅色、徑約 1.2~1.6 公分,熟果紫色具暗紫色斑點,基部有革質之苞片 3片,會自然掉落。
§ 菩提樹簡介
https://youtu.be/jQmsCFOrbic 
2019/09/13
§ 菩提樹結滿「無花果」
https://youtu.be/bNZwXpfmbCc 2021/04/06
§ 神聖的聖樹:菩提樹
https://youtu.be/Ub1J7atfRPs 2017/03/28
§ 
老菩提樹
https://youtu.be/lApXeFodJJk 
2016/07/05 


top】【main

雀榕

§ 雀榕展葉過程縮時攝影
https://youtu.be/9YjE0bP7s0Q 
(2019/05/06)

雀榕Ficus subpisocarpa / Ficus superba var. japonica)為桑科·無花果族·榕屬的一種會落葉的常綠喬木,又稱:鳥榕、鳥屎榕、筆管榕、赤榕。雀榕為臺灣原生植物,主要分佈於平地至低海拔林麓。雀榕能夠生長在貧瘠、酸性,甚至受污染的土壤或岩石縫隙間,由於氣根發達,也可以種植在大型石頭上。雀榕的株高可達 2025公尺,多氣生根,觸地後可形成樹幹狀的支柱根;樹皮灰褐色莖、枝、葉柄具乳汁。
雀榕
的單葉、互生、紙質平滑無毛,全緣略帶波浪狀,側脈 79對;呈橢圓至倒披針形,長 1017公分,寬 46公分。雀榕的葉正色濃綠、葉背淺綠,新葉嫩紅,苞片白至淡紅色;老葉落葉前由綠轉紅,每年落葉約 24次;會短暫呈光禿狀態。
雀榕
雌雄同株,總狀花序花色綠白,秋季結果。雀榕的隱花果腋生或幹生,初果綠色具白色斑點,熟果褐紅到紫紅色,有斑點。雌花、雄花及蟲癭花常混生於同一花序。蟲癭花與雌花相似,有柄呈球形或卵形。
§ 雀榕(筆管榕)觀賞短片
https://youtu.be/o4ZeP44iuTQ 2017/09/13
§ 豐原中坑產業道路旁的雀榕
https://youtu.be/qO8Elc555DU 2021/03/11


top】【main


無花果

§ 欣賞 40種無花果的果實剖面
https://youtu.be/wCaoPM02Exk (2022/02/24)

§ 無花果Ficus carica)是桑科·榕屬Ficus)的一種落葉小喬木,主要生長於熱帶溫帶。無花果的果實球莖狀,尾部(果端)有一個小孔,花則生長於果內,在近小孔處長有雄花,遠離小孔的頂部長有雌花,另外生有不育花(癭花),花粉榕小蜂傳播。
§ 產量豐富的一棵「無花果」樹
https://youtu.be/gFLc5MPqKE4 2023/06/04
§ 如何判斷成熟的無花果https://youtu.be/gzOXKYgMiqo  2022/07/31


top】【main

稜果榕

仔細觀察稜果榕
§ https://youtu.be/fTRe4tEGu5g (2022/02/24)


top】【main

榕屬的下屬物種

  1. 石榕樹Ficus abelii
  2. 高山榕Ficus altissima
  3. 菲律賓榕Ficus ampelos
  4. 環紋榕Ficus annulata
  5. 象耳榕Ficus aruiculata
  6. 大果榕Ficus auriculata
  7. 橙黃榕Ficus aurantiaca
  8. 北碚榕Ficus beipeiensis
  9. 孟加拉榕Ficus benghalensis孟加拉榕孟加拉榕、)
  10. 黃果榕Ficus benguetensis
  11. 垂榕Ficus benjamina
  12. 長葉榕Ficus binnendijkii
  13. 草原榕Ficus burtt-davyi
  14. 龍州榕Ficus cardiophylla
  15. 無花果Ficus carica
  16. 大葉赤榕Ficus caulocarpa
  17. 柳葉榕Ficus celebensis
  18. 硬皮榕Ficus callosa
  19. 沙壩榕Ficus chapaensis
  20. 紙葉榕Ficus chartacea
  21. 雅榕Ficus concinna
  22. 版納榕Ficus cornelisiana
  23. Ficus crassifolia
  24. 糙毛榕Ficus cumingii
  25. 鈍葉榕Ficus curtipes
  26. 革葉榕Ficus cyathistipula
  27. 歪葉榕Ficus cyrtophylla
  28. 大明山榕Ficus daimingshanensis
  29. 金錢榕Ficus deltoidea
  30. Ficus diltoidea
  31. 定安榕Ficus dinganensis
  32. 枕果榕Ficus drupacea
  33. 印度橡膠樹Ficus elastica緬樹印度榕、)
  34. 矮小天仙果Ficus erecta
  35. 黃毛榕Ficus esquiroliana
  36. 線尾榕Ficus filicauda
  37. 水同木Ficus fistulosa水同木豬母乳、)
  38. 台灣榕Ficus formosana
  39. 金毛榕Ficus fulva
  40. 扶綏榕Ficus fusuiensis
  41. 冠毛榕Ficus gasparriniana
  42. 曲枝榕Ficus geniculata
  43. 大葉水榕Ficus glaberrima
  44. 廣西榕Ficus guangxiensis
  45. 貴州榕Ficus guizhouensis
  46. 藤榕Ficus hederacea
  47. 尖葉榕Ficus henryi
  48. 異葉榕Ficus heteromorpha
  49. 尾葉榕Ficus heteropleura
  50. 山榕Ficus heterophylla
  51. 粗葉榕Ficus hirta
  52. 對葉榕Ficus hispida
  53. 大青樹Ficus hookeriana
  54. 糙葉榕Ficus irisana澀葉榕澀葉榕、)
  55. 壺托榕Ficus ischnopoda
  56. 景寧榕Ficus jingningensis
  57. Ficus kerkhovenii
  58. Ficus kochummeniana
  59. Ficus koutumensis
  60. 滇緬榕Ficus kurzii
  61. 光葉榕Ficus laevis
  62. 青藤公Ficus langkokensis
  63. 大琴葉榕Ficus lyrata
  64. 澳洲大葉榕Ficus macrophylla
  65. 正榕Ficus microcarpa細葉榕、)
  66. 森林榕Ficus neriifolia
  67. 九丁榕Ficus nervosa
  68. 平枝榕Ficus prostrata
  69. 毛果榕Ficus trichocarpa
  70. 羊乳榕Ficus sagittata
  71. 琴葉榕Ficus pandurata
  72. 舶梨榕Ficus pyriformis
  73. 褐葉榕Ficus pubigera
  74. 薜荔Ficus pumila
  75. 瘤枝榕Ficus maclellandii
  76. 澳洲大葉榕Ficus macrophylla
  77. 山地榕Ficus montana
  78. 那坡榕Ficus napoensis
  79. 南美榕Ficus natalensis
  80. 蘋果榕Ficus oligodon
  81. 直脈榕Ficus orthoneura
  82. 卵葉榕Ficus ovatifolia
  83. 白面榕Ficus palmeri
  84. 蔓榕Ficus pedunculosa
  85. 翅托榕Ficus periptera
  86. 大頭榕Ficus petiolaris
  87. 多脈榕Ficus polynervis
  88. 豆果榕Ficus pisocarpa
  89. 鉤毛榕Ficus praetermissa
  90. 綠島榕Ficus pubinervis
  91. 球果山榕Ficus pubilimba
  92. 薜茘Ficus pumila
  93. 愛玉子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愛玉子、)
  94. 聚果榕Ficus racemosa
  95. 菩提樹Ficus religiosa菩提樹、)
  96. 普文奇葉榕Ficus repens
  97. 鏽葉榕Ficus rubiginosa
  98. 心葉榕Ficus rumphii
  99. 乳源榕Ficus ruyuanensis
  100. 匍莖榕Ficus sarmentosa
  101. 雞嗉子榕Ficus semicordata
  102. 棱果榕Ficus septica稜果榕大冇榕、)
  103. 極簡榕Ficus simplicissima
  104. 緣毛榕Ficus sinociliata
  105. 肉托榕Ficus squamosa
  106. 竹葉榕Ficus stenophylla
  107. 勁直榕Ficus stricta
  108. 棒果榕Ficus subincisa
  109. 筆管榕Ficus subpisocarpa雀榕、)
  110. 假斜葉榕Ficus subulata
  111. 華麗榕Ficus superba雀榕筆管榕、)
  112. 掃帚榕Ficus sur
  113. 塔爾博特榕Ficus talbotii
  114. 濱榕Ficus tannoensis
  115. 地果Ficus tikoua
  116. 紅莖榕Ficus ruficaulis
  117. 金葉榕Ficus thonningii
  118. 山豬枷Ficus tinctoria斜葉榕、)
  119. 匍匐斜葉榕Ficus tinctoria sp. swinhoei
  120. 三角榕Ficus triangularis
  121. 楔葉榕Ficus trivia
  122. 岩木瓜Ficus tsiangii
  123. 平塘榕Ficus tuphapensis
  124. 傘榕Ficus umbellata
  125. 波緣榕Ficus undulata
  126. 越橘葉蔓榕Ficus vaccinioides
  127. 雜色榕Ficus variegata
  128. 變葉榕Ficus variolosa
  129. 白肉榕Ficus vasculosa
  130. 絨葉蔓榕Ficus villosa
  131. 綠黃葛樹Ficus virens大葉榕黃葛樹、)
  132. 島榕Ficus virgata
  133. 雲南榕Ficus yunnanensis

top】【main

表皮系統

表皮系統(epidermis system)是包覆在生物體的表面,為生物體與外界環境的分界,具有保護生物體免受外來物的侵犯。表皮系統是動物最大的器官系統,除了保護的功能外,還有感覺、調節、分泌、排泄、呼吸、運動等,功能。脊椎動物的外皮系統包括皮膚及皮膚衍生物。


皮膚病學〗【main

皮膚

皮膚(epidermis|skin),是包住脊椎動物的軟層,是組織之一。在人體是最大的器官。皮膚擋住外來侵入,亦保住水分,有保暖、阻隔、感覺之用。皮膚是表皮系統的一部份,是動物最大的器官系統,由多層外胚層組織構成,可保護內部的肌肉骨骼韌帶及其他內部器官。皮膚具有持續重塑,也有廣泛神經分布的三層結構:表皮真皮皮下組織;另外有些皮膚附屬器(皮膚衍生物),涵蓋:指甲毛髮汗腺、與皮脂腺分布於其中。毛囊乳腺則是哺乳類特有的兩個構造,皆由表皮衍生而來。
§ 皮膚一旦受到傷害,如果傷口輕微的話,身體可以自行產生膠原蛋白纖維蛋白去修復傷口。

皮膚的功能:

  1. 保護:
    皮膚可保護身體內部的器官,免受病原或外部環境的影響。皮膚中的朗格漢斯細胞後天免疫系統的一部份。
  2. 感知:
    皮膚有許多體感溫感觸覺、壓力、振動及感知組織受傷的神經末梢(參照體感壓覺)。
  3. 溫度調節:
    增加血液灌注及散熱,可以用收縮血管的方式大幅減少皮膚的血流量,並保存熱能。立毛肌對動物而言非常重要。
  4. 控制蒸發
    皮膚是一個比較乾燥的半滲透屏障,可以減少液體的蒸發。
  5. 儲存及合成:
    皮膚可以儲存水份及脂質
  6. 吸收:
    透過皮膚可以擴散少量的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一些動物利用皮膚為其呼吸器官,人類皮膚表層0.25-0.40毫米的細胞幾乎是使用來由外界空氣中的氧氣,但相較於呼吸而言,其供氧量很小,可以省略。
  7. 抗水:
    皮膚無法完全防水,不過是身體和外界的一道屏障,避免營養素流失到體外。皮膚外層有表皮,表皮內則有可以滋潤皮膚的營養素和油脂,而部份的油脂即為皮膚中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只靠水份是無法消除皮膚的油脂,但若沒有表皮,皮膚的油脂就會受到外界水份的影響。

top】【main

皮膚病學

蜂窩組織炎丹毒

皮膚病學dermatology)是醫學上治療皮膚疾病(皮膚病)的專門分支,也涵蓋:頭髮、指甲、趾甲疾病的治療。 


皮膚病列表〗【top】【main

蜂窩組織炎

蜂窩組織炎cellulitis)是牽涉到皮膚細菌感染,會影響到真皮皮下組織。症狀為皮膚發紅,會在數天內逐漸擴大範圍。發紅範圍的邊緣一般而言不明顯,而且可能會腫大。當施加壓力於發紅部位時,該部位會變白,但並不是每個病例會如此。感染範圍通常伴隨疼痛。淋巴管偶爾可能會被影響,並引起發燒與疲倦。最常見的是腿與臉部,常見致病菌包含鏈球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他的危險因子包含肥胖症腿部腫脹與年老;還有丹毒Erysipelas)為更淺層皮膚的細菌感染,表現為發紅部位邊緣清楚,需僅快排除,較常合併發燒嚴重感染,如骨髓炎壞死性筋膜炎


top】【main

丹毒

丹毒Erysipelas)並不會影響皮下組織。丹毒感染部位不會流膿,只會流出血清或漿液。皮下水腫可能會導致外科醫生將丹毒誤診為蜂窩性組織炎


top】【main

皮膚衍生物

毛髮指甲汗腺皮脂腺

皮膚衍生物(skin derivatives)為脊椎動物的皮膚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堅硬的構造或各種不同的腺體的總稱,都是由皮膚演化而來的。皮膚的衍生物涵蓋:毛、鱗、羽、甲、蹄、角、爪、絲、汗腺、皮脂腺…等。如:表皮衍生物(表皮衍生物的種類多樣,功能也各不相同,如:羽毛、角質喙、角質鱗、爪、距以及尾脂腺…等)、真皮衍生物(真皮演化形成的鱗片,終生不更替,可保護魚體免受損傷)、表皮真皮複合衍生物(由角質鱗演變成毛,以保持體溫適應溫度多變的陸生環境)。


top】【main

毛髮

毛髮(hair)是由皮膚中的毛囊長出的毛,屬於絲狀的蛋白質物質。毛髮是哺乳動物的特徵之一。毛髮也是一種重要的生物材料,主要成份是角蛋白。人體的毛髮中最顯著的是生長在頭部的頭髮,與生長在其它部位的毛髮會稱為體毛


top】【main

指甲

指甲(nail)為人體每個手指腳趾的端端部具有的真皮衍生物,一共 20個。通常「指甲」一詞經常僅被用來稱呼「手指甲」,而腳趾甲稱呼「趾甲」。
健康人的指甲和趾甲一般呈現半透明突出的弧形,顏色略帶粉紅,表面大致光滑但帶有少量楞狀紋理,平均生長速度約為每天 0.1公釐,具體的生長速度因個人年齡、新陳代謝速度、季節…等因素略有不同。手指甲從頭重生需要 4~6個月,而腳趾甲因生長較緩慢需要 6~9個月。
※ 指甲本身有時候會受到外傷。對指甲體的傷害,會隨其生長和修剪而消失;對甲床、甲跟或甲母基的傷害則可能造成永久性傷害。
※ 指甲也會遭到真菌、病毒或病菌的感染(如:甲癬)。

§ 消除腳指甲真菌(onychomycosis / tinea unguium)
https://youtu.be/4tVbxYt86QY (2022/01/15)


top】【main

汗腺

汗腺(sudoriferous glands)為哺乳動物皮膚的真皮層、皮下組織中分泌汗液,呈彎曲管狀。大汗腺的腺體較大,隨毛囊分布,常開口於毛根附近。小汗腺較小,直接開口於皮膚表面,分泌稀薄的汗液。在高溫環境中,汗腺分泌加強。大量汗液的分泌、蒸發,散發大量的熱,有降低體溫作用。


top】【main

皮脂腺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s)是一種全泌腺,作用為分泌油脂,油脂對於人類可以固定毛髮,防止毛髮因紛亂而阻礙視線,濕潤的毛髮的結構容易打結並且容易沾納汙垢,而有油脂的毛髮不易散亂,對於皮膚表面,則會在角質層上形成一層油性的潤滑劑,可以使人類在工作意外發生時,減少傷害發生的機會;對於鳥類羽毛有如尾脂腺的作用在於可以防水,如:水鳥捕魚後羽毛可以保持乾燥,而不致體溫降低,這都是演化作用結果。


top】【main

阿福花科

阿福花科Asphodelaceae)為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天門冬目下一科,原稱:黃脂木科刺葉樹科Xanthorrhoeaceae),只包括 1刺葉樹屬Xanthorrhoea)約 66,都是生長在澳大利亞的特有種植物
阿福花科約有 34屬,較常見的屬:蘆薈屬 Aloe)、阿福花屬Asphodelus)、山菅蘭屬Dianella)、獨尾草屬Eremurus)、十二卷屬Haworthia)、萱草屬Hemerocallis)、鯊魚掌屬(Gasteria等。不屬於同類植物的多須草科,曾經根據形態被列入本科。


top】【main

蘆薈屬 

蘆薈屬 Aloe原產於地中海非洲,為阿福花科獨尾草亞科多年生草本多肉植物,有300多種,主要分布於非洲等地。蘆薈屬植物也多為農業和醫藥用途所種植,頗受大眾喜愛,主要因其易於栽種,為花葉兼備的觀賞植物。可食用的只有 6種,而當中具有藥用價值的蘆薈屬植物主要有:庫拉索蘆薈,分布於非洲北部、西印度群島,又稱:洋蘆薈、巴貝多蘆薈或翠葉蘆薈。


【top】

阿福花屬Asphodelus)約 32有種。


top】【main

山菅蘭屬

山菅蘭屬Dianella)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該屬共有約 30種,分布於熱帶亞洲大洋洲


top】【main

獨尾草屬

獨尾草屬Eremurus)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該屬共有約 50種,分布於中亞西亞東歐的高山上。


top】【main

十二卷屬

十二卷屬Haworthia)、阿福花亞科Asphodeloideae)又稱:瓦葦屬,是阿福花科多肉植物的一個屬,原產於非洲南部。十二卷屬植物同蘆薈一樣同屬阿福花亞科,外觀通常類似微型蘆薈,唯特點在於花與之不同。目前在園藝上廣為花園露地栽培或盆栽應用。
曾譯為「瓦葦屬」,但易與蕨類植物水龍骨科·瓦韋屬相混,現一般改稱:十二卷屬。


top】【main

萱草屬

萱草屬Hemerocallis)又稱:黃花菜屬。多種觀賞栽培種,如:萱草Hemerocallis fulva),或供作食用的黃花菜金針Hemerocallis citrina)、北黃花菜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小黃花菜Hemerocallis minor)皆為此屬植物。


top】【main

金針花

黃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為阿福花科Asphodelaceae·萱草亞科·萱草屬,又名柑橘萱草、金針、金針菜、金針花、忘憂草,原產中國大陸中南方省分;北方人稱:黃花菜,廣東人稱:金針,中國古代將同屬植物統稱:萱草。萱草於傳統習俗代表母親的植物。臺灣種植的萱草Hemerocallis fulva)為萱草亞科·萱草屬植物,俗稱:金針、金針菜,為本地栽培種。
臺灣種植的金針菜 11個命名推廣品種,俗稱「金針花(英文:citron daylily)」。金針花的盛產期: 8~10月。每年臺灣東部:花蓮·富里六十石山玉里赤科山臺東太麻里皆為金針花海觀光景點。為避免誤會,可食用品種稱為:金針菜;觀賞品種稱為:萱草學名Hemerocallis fulva)。§ 阿福花科 2科:阿福花亞科Asphodeloideae)、萱草亞科Hemerocallidoideae)。§ 宣草科約 20屬,最常見的是萱草屬Hemerocallis)約 41種。萱草屬有大而美麗的花朵,使得其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目前已經註冊的品種就超過 60’000種以上,而其中只有少數品種具有香味,有些品種一季可以開二次花。黃花菜的花經過蒸、曬,加工成乾菜,因其富含秋水仙鹼,食用前應充分加熱,否則可能導致中毒。

§ Citron Daylily
https://youtu.be/VZcehJMCYRY 2018/05/21
§ 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https://youtu.be/4_psB5CpU3U 2015
§ 黃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https://youtu.be/bSk59AsJK78 2022/06/15
§ 金針花 Hemerocallis citrina
https://youtu.be/tfDFHPriFb0 2022/05/05


top】【main

鯊魚掌屬

鯊魚掌屬Gasteria)又白稱:星龍肉龍沙魚掌,原屬百合科脂麻掌屬的觀賞植物,原產地為南非吉望峰,鯊魚掌具有能夠貯藏較多水分的葉片,頗為耐旱,它株形十分美觀,具有多肉植物的典型特點,株高 20~30公分,無莖,單葉互生,帶狀,長 10~20公分,先端漸尖,兩面有拉扯色乳狀突起,葉面粗糙,肉質,總狀花序,小花筒狀,下垂,基部橙紅色,先端綠色。該屬包括大約 22 種。其自然分布範圍是在南部和西部南非共和國與一類是在邊境地區限制納米比亞延伸。


top】【main

六幼生綱

六幼生綱Hexanauplia)為節肢動物·甲殼亞門·多甲總綱的一個;六幼生綱的橈腳類藤壺等的幼體(無節)會經歷 6蛻變,因而得名。六幼生綱涵蓋:橈足亞綱(Copepoda)、微蝦亞綱Tantulocarida)、鞘甲亞綱(Thecostraca)。


甲殼亞門〗【main

橈足亞綱

橈足亞綱Copepoda)為多甲總綱·六幼生綱的一個亞綱是一類細小的甲殼類動物,生活在海洋及(幾近)所有淡水的棲地,亦是海洋(水生)生物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很多的橈腳類是浮游動物底棲生物,也有些是湖沼陸棲生物,生活在陸地上及沼澤、水溝等水體。橈腳類常被用作為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橈足亞綱涵蓋 11分屬於新橈足下綱與原裸甲下綱 2個下綱,超過 13’000個已記述的物種,其中 2’800個在淡水中生活。此外,還有 21個屬的目、科地位未定Incertae sedis)。


top】【main

微蝦亞綱

微蝦亞綱(Tantulocarida)為多甲總綱·六幼生綱的一個亞綱,涵蓋:肢基微蝦科、鏈蝦科、海魴陰虱科、微檐虱科、單寄生微蝦科等,5個科。(建制中


top】【main

鞘甲亞綱

鞘甲亞綱Thecostraca)為多甲總綱·六幼生綱的一個亞綱,原屬顎足綱·鞘甲綱,許多物種具有浮游性的幼體,而在成年後轉為固著性寄生性,鞘甲亞綱僅約有 100個物種。鞘甲綱(涵蓋:帶甲亞綱囊胸亞綱蔓足亞綱)原擁有超過 2’200個物種,其中 2’100種已歸屬於蔓足亞綱,如:藤壺已併入蔓足亞綱·圍胸下綱·圍胸總目(圍胸總目涵蓋:花籠目鎧茗荷目藤壺目等)。


top】【main

帶甲亞綱

帶甲亞綱Facetotecta)為多甲總綱·六幼生綱·鞘甲亞綱僅包含有一屬:Hansenocaris,目前僅觀察過牠們浮游性的無節蚴(y-幼蟲),成年型態有可能是寄生蟲,目前仍然未知。


top】【main

囊胸亞綱

囊胸亞綱Ascothoracida)為甲殼亞門· 鞘甲綱的一個亞綱,涵蓋:長囊虱目樹囊虱目,約有 110個物種,分布於全世界,為寄生於刺胞動物門棘皮動物門上的寄生蟲


top】【main

蔓足亞綱

 


top】【main

藤壺

藤壺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六幼生綱·蔓足下綱(蔓足亞綱·圍胸下綱·圍胸總目)生物的通稱,藤壺幼體(有兩個階段)為自游生物,但成年後無法靠自己移動,只能固著在堅。硬物體(如岩石)表面、通過濾食來生存。該下綱共有約 1’220種生物。

◎ 圍胸總目涵蓋:花籠目鎧茗荷目藤壺目等。


top】【main

龜足

§ 海灘石縫的佛手螺
https://youtu.be/AchOsKYykYs (2021/03/24)

龜足Capitulum mitella)為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六幼生綱·鎧茗荷目Scalpelliformes)·鞘甲綱·指茗荷科·龜足屬的唯一種,又稱:石蜐、龜足茗荷、佛手貝、日本鵝藤壺。龜足主要出現和分布於中國的南海東海,往往被發現附著在潮間帶下部的岩石中伴隨著激流。龜足是人類食用的十幾種鵝頸藤壺中的一種。

◎ 佛手螺是金門特色海鮮之一!生長在潮間帶的岩縫中,因為外型長的像佛祖的手而得名,也稱做鵝頸藤壺、筆架,學名為龜足。


top】【main

軟甲綱

軟甲綱的特徵

  • 異蝦目:、
  • 端足目:、
  • 山蝦目:、
  • 地蝦目:、
  • 漣蟲目:、
  • 十足目:、
  • 磷蝦目:、
  • 等足目
    鼠婦海蟑螂
  • 薄甲目:、
  • 疣背糠蝦目:、
  • 混足目:、
  • 盲蝦目:、
  • 口足目(蝦蛄目):
    蝦蛄
  • 原足目:、
  • 溫泉蝦目:、

軟甲綱Malacostraca)是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中的一個,最早出現於寒武紀(約 5.41億年前~4.854億年前),是甲殼亞門物種數量最多的綱。軟甲綱有超過 47’000個物種,占甲殼亞門物種的 2/3;軟甲綱擁有比較大型的甲殼動物。
軟甲綱涵蓋:十足目(如螃蟹龍蝦等)、口足目(如蝦蛄)、磷蝦目(如磷蝦等,15個目。物種數量眾多的端足目、以及唯一主要生存在陸地上的甲殼類動物等足目動物(如鼠婦等)。

軟甲綱涵蓋異蝦目Amphionidacea)、端足目Amphipoda)、山蝦目(Anaspidacea)、地蝦目Bathynellacea)、漣蟲目Cumacea)、十足目Decapoda)、磷蝦目Euphausiacea)、等足目Isopoda)、薄甲目Leptostraca)、疣背糠蝦目(Lophogastrida)、混足目Mictacea)、盲蝦目Spelaeogriphacea)、口足目Stomatopoda|蝦蛄目)、原足目(Tanaidacea)、溫泉蝦目(Thermosbaenacea等。


甲殼亞門〗【main

軟甲綱的特徵

  • 身體一般由 21個體節組成;
  • 頭分 6節,有 2對觸角,1對大顎及 2對小顎;
  • 胸部分 8節,其前數對的足常特化為顎足;
  • 腹部共有 6個腹節,其腹足往往被用來游泳;
  • 擁有複眼,位於杆上或者固定;
  • 分兩腔;
  • 擁有集中的神經系統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