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目

毛茛目學名Ranunculales) 為真雙子葉植物較原始的一個。涵蓋:小檗科星葉草科領春木科荷包牡丹科(紫堇科)、獨葉草科木通科防己科罌粟科蕨葉草科 毛茛科等,10科。


main

小檗科

南天竹阿里山十大功勞

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蘗科|檗:ㄅㄛˋ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的一個科,有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喬木灌木),涵蓋 15大約 570,大部分是小檗屬450種)植物,主要分布北半球溫帶地區亞熱帶山區;中國本有 11 303種,其中 207種為特有種
常見的屬:小檗屬紅毛七屬山荷葉屬八角蓮屬淫羊藿屬牡丹草屬鮮黃連屬十大功勞屬南天竹屬鬼臼屬等。


top】【main

南天竹

§ 南天竹簡介
https://youtu.be/jkCFjSU8NVM (2010/05/18)

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英文:Heavenly Bamboo)為毛茛目·小檗科·南天竹屬Nandina)的一種常綠灌木,又稱:南天竺、紅天竺,原產於中國日本南天竹的莖高 13公尺,常叢生而少分枝、貌似竹子、樹形優美為很討喜的觀賞樹種。南天竹 23回羽狀複葉、互生,長 3050公分,集生於莖端;小葉全緣對生、薄革質、兩面無毛;呈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近無柄,長 210公分,寬 0.52公分,頂端銳尖,基部楔形,葉正濃綠光滑,葉背灰綠;冬季變紅色,葉背主葉脈顯著隆起。南天竹的圓錐花序直立,小花白色、花形十分特殊,具芳香;花期 36 月。南天竹的漿果球形,徑 0.50.8公分,熟果宿存、鮮紅色,紅艷如珠,稀橙紅色;種子半圓形多為 2粒;果期 511月。南天竹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扦插繁殖,尤其在春季。
南天竹全株有毒,誤食會產生全身興奮、脈搏不穩、血壓下降、肌肉痙攣、呼吸麻痹、意識模糊等症狀。果實卻是著名中藥「天笠子」,可鎮咳、治哮喘及百日咳。
§ 南天竹簡介(華語)
https://youtu.be/dGTM68PbQRM  2022/03/20
§ 欣賞南天竹的花
https://youtu.be/ixNa8eOa2-Y 2018/06/06
§ 欣賞南天竹紅艷如珠的宿存熟果
https://youtu.be/8s3BN9jpj6g 2016/02/08
§
南天竹的最美季節
https://youtu.be/TOg4l6tlY44
2023/10/29


top】【main

阿里山十大功勞

§ 鄒族長老介紹阿里山十大功勞(mayumu)
https://youtu.be/bhNLAAPHuQ0 (2013/08/08)
§ 阿里山十大功勞
https://youtu.be/2VHP1SWeK3E  (2021/05/31)

十大功勞小檗科·十大功勞屬Mahonia)物種;十大功勞屬約有 100種,分佈於美洲中部和北部及亞洲阿里山十大功勞臺灣特有種植物。生長於海拔 6503’800公尺的地區的林緣、灌叢中、闊葉林下和山坡,目前林務局有進行育種栽培。阿里山十大功勞具藥用價值,當地人稱:功勞葉、黃心樹、鐵八卦;又因為木質呈黃色,稱:「黃柏」,是早期阿里山鄒族原住民不可或缺的藥草。根據相關成份分析研究,阿里山十大功勞之所以有藥用功效,主要是因含有具抗發炎、抗微生物活性及抗腫瘤等效果的「小蘗鹼」。這是一種屬於異喹啉類的植物生物鹼
§ 較常見的臺灣十大功勞
https://youtu.be/OBjaw4NXs1Q 2013/03/06  


top】【main

星葉草科

星葉草科Circaeasteraceae|星葉科)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的一個科,只有星葉草屬Circaeaster1 1,生長在喜馬拉雅山西北部至中國的西部。星葉草為一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倒卵形、簇生在的頂部;兩性、花萼 2花瓣缺、輻射對稱,單生於葉腋內;果實為瘦果,有鉤毛。


top】【main

領春木科

領春木科Eupteleaceae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的一個科,只有領春木屬(Euptelea)共 2領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與多蕊領春木Euptelea polyandra)。領春木屬原生於中國日本領春木分布在中國東北以外各地。領春木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單互生、圓形或近卵形、鋸齒緣;兩性,先葉開放、無花被,花期 45月。果實聚合果具翅(翅果寬倒卵形似榆果),內有種子 14枚,果期 78月。


top】【main

荷包牡丹科

黃堇臺灣黃菫荷包牡丹

荷包牡丹科Fumariaceae|紫堇科)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的一個科,有 16 450,主要分布於北溫帶,少數種類分布非洲中國 7屬約 218種,分布在全國各地。紫堇科植物皆為草本,有水狀汁液,有的種類為攀援植物基生、常分裂、互生或少數近對生;兩性,左右對稱,萼片 2花瓣 4,呈總狀花序、2列,外列 12枚有距,內列距較小,頂部有時粘合;有許多種類可以作為觀賞植物進行栽培。

荷包牡丹科的屬:

  1. 荷包藤屬Adlumia):
  2. 粉堇屬(Capnoides):
  3. 藤堇屬(Ceratocapnos):
  4. 紫堇屬Corydalis):黃堇臺灣黃菫
  5. 墊狀煙堇屬(Cryptocapnos):
  6. 南非堇屬(Cysticapnos):
  7. 紫金龍屬Dactylicapnos):
  8. 荷包牡丹屬Dicentra):荷包牡丹
  9. 翅果煙堇屬(Discocapnos):
  10. 煙堇屬Fumaria):
  11. 黃花煙堇屬(Fumariola):
  12. 角茴香屬Hypecoum):
  13. 頭花煙堇屬(Platycapnos):
  14. 假煙堇屬(Pseudofumaria):
  15. 岩堇屬(Rupicapnos):
  16. 肉煙堇屬(Sarcocapnos):
  17. 三棱煙堇屬(Trigonocapnos):

top】【main

黃堇

§ 欣賞黃堇葉片上的水珠
https://youtu.be/FQyew4FemvI (2017/03/13)

黃堇Corydalis pallida)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紫堇科·紫堇屬Corydalis紫金龍屬Dactylicapnos)的攀援植物,又稱:山黃堇(北京植物志)、珠果黃堇(東北植物檢索表)、黃花地丁(北方)、斷腸草、黃花魚燈草、糞桶草、石蓮,生長於海拔 6001600公尺的林間空地、火燒跡地、林緣、河岸、多石坡地或溝邊陰濕處等。黃堇的花黃色;果實與台灣黃菫相似,種子間有明顯隘縮、略呈串珠狀。黃堇的根入藥稱菊花黃連,有清熱解毒、止痛的功效。
§ 黃堇
https://youtu.be/ETJDMLf7qgY (2014)


top】【main

臺灣黃菫

§ 臺灣黃菫
https://bruce0342.blogspot.com/2012/05/blog-post_1.html?m=1

台灣黃菫Corydalis tashiroi)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紫堇科·紫堇屬Corydalis紫金龍屬Dactylicapnos)二年生草本,不具塊莖,高 2060公分,莖紫綠色、散生多分枝呈斜上昇狀;莖、枝表面被短柔毛。臺灣黃菫的葉為二回羽狀複葉、闊卵形,具紫紅色葉柄,基部膨大,柄長 7~15公分;小葉片呈羽狀裂、葉基鈍形或楔形,有缺刻。總狀花序,與葉對生,長約 12 公分,具苞片;臺灣黃菫的總狀花序,與葉對生具苞片,長約 12公分,花淡黃色,長 1.2~1.8公分;花期 1~5月。臺灣黃菫的蒴果線形,平直,尾端尖突,長約 4~5公分,寬約 0.3~0.4公分;種子黑色、多數。


top】【main

荷包牡丹


§ 荷包牡丹的正確繁殖法
https://youtu.be/B9urnoe5aT8 (2021/04/16)

荷包牡丹Lamprocapnos spectabilis)為毛茛目·荷包牡丹科Fumariaceae16 450,又稱:紫堇科)的荷包牡丹屬Lamprocapnos)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中國北部,花多為桃紅色與白色的複色花。荷包牡丹廣泛分布在亞洲東部,自西伯利亞南部到日本的地區。19世紀時荷包牡丹才被引進歐洲,而在北美一般只能靠人工栽培。
§ 栽植荷包牡丹
https://youtu.be/7lxWw3wFurw 2017/06/24
§ The Bleeding Heart Plant
https://youtu.be/q_puIxcXGRU 2020/11/08

荷包牡丹屬Lamprocapnos|原稱:馬褲花屬/Dicentra)已移除自毛茛目·罌粟科Papaveraceae·荷包牡丹亞科(Fumarioideae)。
)原「荷包牡丹屬」擁有:大花荷包牡丹Dicentra macrantha)、小葉荷包牡丹(Dicentra pusilla)、奇妙荷包牡丹(Dicentra peregrina|日文:駒草·コマクサ)、 荷包牡丹Dicentra spectabilis等,22種。


top】【main

獨葉草科

獨葉草科Kingdoniaceae) 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一個科,只有 1 1,全部生長在中國的西部和北方,是中國的特有種。獨葉草為多年生草本,有細長的根狀,莖的頂端長出 1 1莖。獨葉草的片心狀、寬 3.57公分、五全裂,中間 3個裂片又有 3淺裂,另 2裂片具 2深裂,似銀杏葉。獨葉草的花莖高 712公分,綠色、徑約 8公厘。獨葉草的果實瘦果


top】【main

木通科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一個科,涵蓋 89,約 3050,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從喜馬拉雅山區到日本一帶,有兩屬原生於南美洲智利阿根廷一帶。中國 67 40餘種,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木通科植物主要為木質藤本,也有直立的灌木互生,主要為掌狀複葉,也有羽狀複葉,有托葉;輻射對稱,單性,花瓣 6雄蕊 6果實為肉質的蓇葖果或漿果,沿腹縫開裂或不裂。常見的屬:木通屬貓兒屎屬八月瓜屬大血藤屬串果藤屬野木瓜屬等。

  • 木通科的木通毛茛科川木通馬兜鈴科關木通通常都被稱為「木通」。
  • 市場常見、臨床常用的關木通為馬兜鈴科植物,其所含馬兜鈴酸經研究證明可能引起人體腎臟損害,屬「有毒」類中藥。
  • 神農本草經所記載的木通(古稱三葉木通)為木通科的木通,其性無毒。

top】【main

防己科

防己科Menispermaceae)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一個科,有 71 450,主要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在北美洲和東亞洲溫帶地區也有一些種類。中國 20屬約 60種。 防己科植物有些種類的可供藥用,有些種類的藤可用於編織。

常見的屬:

崖藤屬古山龍屬球果藤屬錫生藤屬木防己屬輪環藤屬秤鉤風屬藤棗屬天仙藤屬夜花藤屬腎子藤屬蝙蝠葛屬粉綠藤屬連蕊藤屬細圓藤屬密花藤屬風龍屬千金藤屬大葉藤屬青牛膽屬等。

防己科植物的型態:

  • 大部分是攀緣或木質藤本植物。
  • 互生,無托葉,有時有掌狀分裂。
  • 單性,雌雄異株,常排成聚傘花序或圓錐花序,萼片分裂,通常6枚,24輪,花瓣6枚,分離,很少合生;雄花的萼片常大於花瓣,雄蕊2枚以上,雌花通常有分離的心皮36枚,子房上位一室
  • 果實核果或核果狀,內果皮有皺紋,種子彎曲為馬蹄形或形。

top】【main

蕨葉草科

蕨葉草科Pteridophyllaceae)為真雙子葉植物·毛茛目一個科, 又稱:蕨葉木科、蕨罌粟科,只有 1 1:蕨葉草,生長在日本
蕨葉草
Pteridophyllum racemosum)又稱:蕨葉罌粟,是日本特有種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分布於本州中部和東北部的高山針葉林中或林邊。蕨葉草的葉深綠色,很像蕨類植物的葉,蕨葉草的花莖基生,高 2030公分,一般下垂,呈總狀花序,上部生有白色的 4瓣花;花期 68月。


top】【main

霸鶲亞目

霸鶲亞目學名Tyranni)是鳥綱·雀形目的一個亞目,又稱:叫禽亞目,涵蓋 14,分佈於印度洋沿岸和美洲的熱帶地區。 


main

八色鶇科

八色鶇科Pittidae)為鳥綱·新鳥小綱25目)·雀形目·霸鶲亞目·闊嘴鳥下目的一科,擁有約 30多種鳥類,大多分佈在亞洲澳洲,少數分佈在非洲。不同物種的八色鶇的形態和棲息地都十分類似,2009年物種被重新劃為 3屬。


top】【main

八色鳥

§ 八色鳥育雛
https://youtu.be/n0ipTxabE88 (2020/07/21)
§ 八色鳥鳴叫
https://youtu.be/i0–04H7DZE (2015/04/28)

八色鳥Pitta nympha)為雀形目·八色鶇科·八色鶇屬Pitta15種)的一種,又稱:仙八色鳥
八色鳥是全面遷徙的候鳥,喜棲濕潤疏灌叢和河流、溪流。八色鳥是臨危物種,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朝鮮,少數分布在非洲。八色鶇物種的形態和棲息地都十分類似,通常會被歸入單一的八色鶇屬
•)雲林湖本生態村是八色鳥與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環境,保護區分佈多數之原生植物和馴化植物,林相非常完整,提供野生動物、鳥類之正常棲息環境。
§ 八色鳥奇特的呼喚聲
https://youtu.be/8aimCNW9Wh0 (2013/08/11)


top】【main

灶鳥科

灶鳥科學名Furnariidae)是鳥綱·雀形目·霸鶲亞目的一個,本科有 3亞科 69屬 298,分布於美洲熱帶地區。因部分種類修建圓拱形泥巢,故名。體型較大,以昆蟲為食。


top】【main

棕灶鳥

§ 棕灶鳥築巢
https://youtu.be/Ofmr2toT4C0 (2020/02/01)

棕灶鳥學名Furnarius rufus)是鳥綱·雀形目·灶鳥科Furnariidae·灶鳥屬(Furnarius)於南美洲東部一種大型的灶鳥,有 4亞種。棕灶鳥棲息在次生叢林、草坪及農地,也會走到人類居住的地方,分佈在巴西東部、玻利維亞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北和中部。它們是巴拉圭及阿根廷的冠灶鳥的近親,也是阿根廷的國鳥
棕灶鳥的冠褐色、喙很直、喉嚨·羽毛白色、體羽呈紅褐色、尾巴方形。雄鳥及雌鳥相似,幼鳥下身稍為淡色。棕灶鳥的體形由北部至南部逐漸有所變化。棕灶鳥主要吃昆蟲及其他節肢動物,有時也會吃垃圾。棕灶鳥的鳥巢是用泥築成,彷彿人類的灶,築在樹、籬柱、電話柱或建築物上;鳥巢有蓋保護,幼鳥的存活率很高。棕灶鳥於夏天·繁殖912月生蛋,10~翌年 1月哺育雛鳥。棕灶鳥一夫一妻制,夫妻的關係可以維持達幾年或終生,棕灶鳥的掠食者鵟雕猛禽,還有家貓蜥蜴
§
棕灶鳥的鳥巢無所不在
https://youtu.be/InXoq4sSAQE
2021/03/02
§ 棕灶鳥如何築巢
https://youtu.be/lNy-HphI7To 2021/12/05
§ 棕灶鳥的鳴叫聲
https://youtu.be/K3xjhJ0x7W8 2016/03/28


top】【main

螯肢亞門

螯肢亞門Chelicerata)屬於海生節肢動物,主要有:真螯肢類肢口綱蛛形綱)與海蜘蛛綱,涵蓋蠍子蜘蛛。它們可能由寒武紀(約 5.41億年前~4.854億年前)至奧陶紀4億多年前)演化自海生動物物種。現存的水生物種涵蓋:劍尾目4物種)及海蜘蛛綱)約 1300種);陸地上已確認的螯肢亞門物種超過 7.7萬種,而未經確認的也有 50萬種。


main

肢口綱

鱟科
圓尾鱟

肢口綱Merostomata)屬於海生節肢動物·是一水生的螯肢亞門其下包括了。現存的肢口綱只剩一個劍尾目 4個物種,主要為古生代化石物種。
肢口綱是螯肢亞門之中唯一擁有複眼的物種,而蛛形綱則失去了節肢動物祖先發展完好的側前複眼。
史前的板足鱟綱Eurypterida)曾被歸類為「肢口綱」之下的一個亞綱,但後來被許多學者認為更接近蛛形綱,因而將板足鱟綱分出去獨立成為一綱,與蛛形綱另組成硬器類SclerophorataCryptopneustida)。


top】【main

鱟科

圓尾鱟

鱟(學名Limulidae|ㄏㄡˋHorseshoe Crab)鱟科動物的通稱,又稱:馬蹄蟹、蟹兜、夫妻魚,屬於海生節肢動物·螯肢亞門Chelicerata·肢口綱Merostomata·劍尾目Xiphosura·鱟科Limulidae)的甲殼動物,早在奧陶紀4億多年前)原始魚類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就與恐龍同一個時期出現,現存的鱟種類僅存 3 4。鱟並不是蟹,與蜘蛛、蠍以及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有親緣關係,被譽為活化石
§ 鱟的危機與轉機
https://youtu.be/YcGgjZUIAz0 2021/06/11

現存的鱟分為 4種:


top】【main

§ 行走海灘上的鱟
https://youtu.be/aJb-u-1LPzY (2018/09/23) 

鱟的身體分為三部分:最大的部分是頭胸部,然後是分節的腹部,再下邊是一根長長的尖尾刺。它的頭胸部側面有一對複眼,每隻眼睛是由若干個小眼睛組成。另外還有一對感受紫外線的單眼。它們也有一對鉗子,稱為螯肢,是專門捕食蠕蟲、薄殼軟體動物用的。它們可以背朝下游泳,但一般喜歡鑽進泥沙中並在泥里爬行。鱟生長得不算快,它們須要脫 16次殼(脫殼一次稱一齡,但並不是一年脫一次殼,鱟的小時候脫殼次數較多次),經過 912年的時間才達到成熟。


top】【main

圓尾鱟

§ 水底的圓尾鱟
https://youtu.be/xflT1gY4nr0  (2015/02/21)

§ 圓尾鱟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為·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螯肢亞門·肢口綱·劍尾目Xiphosura·鱟科 Limulidae·圓尾鱟屬 Carcinoscorpius)的一種,又稱:馬蹄蟹、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海洋十寶」之一,也是現存鱟類中個體最小的一種。
圓尾鱟有毒現存的鱟種類僅存 3 4種,其中圓尾鱟的名稱來自於其尾部(尾節)截面為圓形,最為特殊。圓尾鱟的肉並不多含有足以使人類致命的河魨毒素。但是,卵卻被視為珍饈。


top】【main

蛛形綱

蛛形綱Arachnida)是節肢動物下的一個綱,又稱:蜘蛛綱,涵蓋:蜘蛛蠍子壁蝨…等。蜘蛛、蠍子等常被大眾誤解為昆蟲,雖然同屬節肢動物門,可是它們都獨立於昆蟲綱之外,屬於蛛形綱。
蛛形綱動物的特徵是擁有八隻腳,書肺體內受精半變態。蛛形綱動物大多在陸地生活,大部分為肉食性。有一些蜘蛛和蠍子有毒,主要用作自衛及捕獵用途,但大部分的蛛形綱都是無毒的。


top】【main

海蜘蛛綱

海蜘蛛綱Pycnogonida)為海生節肢動物·螯肢亞門的海蜘蛛因形似蜘蛛而得名。海蜘蛛生存於泥盆紀,足展可以達到 40公分,第一步足粗壯有力而且前端帶有一個小爪子,可能是捕食性的兇猛種類。海蜘蛛一般棲息於海濱,匍匐於海藻上面或岩石下,會攜帶和保護剛產下的卵。


top】【main

海蜘蛛

海蜘蛛的特徵:

  • 頭胸部前端有口,上面有 4個小隆起,上面有單眼;
  • 腹部不發達,為一小突起;
  • 頭胸部有 4對長足,末端有鉤爪,前方有一對小螯肢
  • 具有增節變態的發育模式。

top】【main

宗教

宗教(英語:Religion)有多種定義,可以是聯繫人與神祇超自然、神聖存在的文化體系;還可以定義為,以熱情和堅定地信念而堅持信仰的原則或理論體系。宗教體系,包括個人行為、傳統儀式價值觀念、世界觀念、經典作品、朝拜聖地、道德規範或社會團體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們對其中某個體系的共識和崇敬。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聲稱與神話哲學相輔相成,宗教相當於人文社科中的一門包羅萬象的「生存之」。


三教〗〖臺灣民間信仰〗【main

王爺千歲信仰

王爺千歲信仰,在臺灣,主要分布於臺灣西南沿海,與臺灣漢人的移民潮遷徙而有關。五府千歲意為「五位王爺神」。臺灣的五府千歲,有許多種姓氏類別的組合,最普遍的一組是「李、池、吳、朱、范」五位千歲(隋唐英雄:李大亮池夢彪吳孝寬朱叔裕范承業等五位大唐功臣;唯獨李王於舊唐書有記載其史事,李王仙遊後,太宗皇帝追贈兵部尚書、秦州都督;俗身陪葬唐昭陵 


top】【main

媽祖信仰

媽祖莆仙語Mâ-cô閩南語Má-tsoó͘閩東語Mā-cū)是流行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廣東、海南,以及台灣、琉球日本本土新加坡…等東海南海周邊地區海神信仰
媽祖影響力由福建·莆田湄洲島傳播,歷經千年,對東亞·海洋·文化南海地區產生重大影響,稱為媽祖文化。媽祖原名林默,暱稱「默娘」,福建省·莆田市生人,排行家中老么,聰慧過人、沉默不多言,終身未婚。傳言她常於海湧風浪顯靈、颱風轉彎、保祐平安航行,沿海漁民對她的崇拜逐漸形成信仰,信徒認為她是「護國庇民」的海洋守護神。2009年10月,媽祖信仰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北臺灣媽祖文化節〗【top】【main

亞伯拉罕諸教

亞伯蘭亞伯拉罕諸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宗教)的先知也是閃米特人起源於阿拉伯半島敘利亞沙漠的遊牧民族)之中的希伯來人阿拉伯人共同祖先

以撒亞伯拉罕的妻子撒萊 98歲時所生的長子,上主呼叫亞伯拉罕要帶著孩子(以撒)和祭具到摩利亞山上去行祭。以撒是希伯來人的先祖。

以撒25歲或 37歲)是亞伯拉罕與妻子撒萊所生的長子。當亞伯拉罕 100歲,撒萊 90歲時,

亞伯拉罕與妻子撒萊的使女夏甲埃及人)所生的長子以實瑪利。「以實瑪利」是阿拉伯人的先祖。伊斯蘭教的宣道者穆罕默德570/05/04632/06/07)亦曾稱阿拉伯人以實瑪利後裔。

其後慕罕慕德創立了伊斯蘭教,但他們只相信耶穌是先知中的一位,得不到耶穌十字架赦罪的救恩。

猶太人流亡了二千餘年,神允許他們回歸,祂實現了諾言但未承諾平安,因他們仍在犯罪,他們信舊約聖經,號稱猶太教,不相信新約,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他們也得不到救恩。

以色列到應許之地後,把該地的住民,以鯨吞蟬食的方式把巴勒斯坦人圈禁在加薩,忘了在希特勒時代的惨況。

現在的時代還能像三千年前約書亞時,滅了佳南七族嗎?

以色列前總理拉賓與巴勒斯坦的前領袖阿拉法特,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因他們實踐了,耶穌所說「愛你們的仇敵」。拉賓隨即就被以色列的積進份子暗殺了,阿拉法特也被剌殺了。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問題,唯有「愛與包容」可解決,現已來不及了。我們祷告:讓死傷、破壞不要太嚴重吧!


top】【main

猶太教

猶太教希伯來語יהדות‎ Yahadut),是在公元前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產生的,是猶太人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猶太教中的上帝被稱為雅威(Yahweh),這是上帝的特定稱謂。


top】【main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阿拉伯語:الإسلام, al-’islām‎;發音:[alʔɪsˈlaːm] ),又稱:回教或天方教,是以《古蘭經》為基礎,聖訓為輔助的一神教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穆斯林(伊斯蘭信徒)相信《古蘭經》為造物主命天使給其最後使者穆罕默德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則是穆罕默德的言行錄。


top】【main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起源於西亞巴勒斯坦地區,以耶穌所傳揚福音及其事蹟節錄為《新約聖經》,並合併猶太教聖經(塔納赫)為《舊約聖經》,整合成《聖經》做為其宗教經典,而以《新約聖經》為信徒的生活及行為指引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基督教會
現今亦與伊斯蘭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的共同信仰認為創造了世界,並照自己的形像造,由人來管理世界,世人後來由於選擇犯罪而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聖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傳揚真理,並因世人的罪被釘死十字架上,三天後死裏復活升天,賜下聖靈與信徒同在;基督為了替世人贖罪而死,信徒可能因此得到拯救並永生


宣教與行醫〗【top】【main

天主教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耶穌會將基督信仰傳入中國,經當朝禮部尚書徐光啟利瑪竇…等耶穌會士討論,取儒家古話「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稱其信仰之獨一神靈為「天主」。因此大公教會傳教士進入中國的時候,將「大公教會」翻譯為「天主教會」,這是大公教會在中文的正式名稱,是中文特有的情況。
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 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16世紀出現宗教改革運動新教蓬勃發展,新教人士常使用「舊教」、「羅馬教會」的名稱來稱呼此「天主教會」。羅馬公教、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等別名由此而來。天主教人士較少使用這樣的稱呼。

聖家堂,全稱為「聖家宗座聖殿暨贖罪殿」是位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首府巴塞隆納的一座未完工的天主教·教堂,由安東尼·高第設計。其高聳與獨特的建築設計,使得該教堂成為巴塞隆納最為人所知的觀光景點。
§ 聖家堂從 1882年開始修建,終於在 2021年完工了!
https://youtu.be/py5xiKES3Rk 2021/11/30


萬金聖母聖殿〗【top】【main

細菌域

科學分類

細菌學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類群之一,屬於細菌域細菌界,過去曾經和古菌一起被歸類在原核生物界,但已知古菌更接近真核生物,故原核生物界已被棄用。細菌的形狀相當多樣,主要有球狀、桿狀,以及螺旋狀。細菌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據估計,其總數約有 5×1030個。細菌是非常古老的生物,大約出現於 37億年前。真核生物細胞中的兩種細胞器粒線體葉綠體,通常被認為是來源於內共生細菌。微生物無處不在,只要是有生命的地方,都會有微生物的存在。它們存在於人類呼吸的空氣中,喝的水中,吃的食物中。細菌可以被氣流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人體是大量細菌的棲息地;可以在皮膚表面、腸道口腔鼻子和其他身體部位找到。

細菌的個體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細菌長度只有 0.2µm微米),因此大多只能在顯微鏡下看到它們;而世界上最大的細菌可以用肉眼直接看見,長度約 0.2~0.6mm毫米),是一種叫納米比亞嗜硫珠菌的細菌。細菌一般是單細胞,細胞結構簡單,缺乏細胞核以及膜狀胞器,例如粒線體葉綠體。基於這些特徵,細菌屬於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中還有另一類生物稱為古細菌,是科學家依據演化關係而另闢的類別。古細菌與真細菌在生活環境、營養方式以及遺傳上有所不同。為了區別,本類生物(細菌)也被稱為:真細菌(Eubacteria)。

§ 可以用肉眼直接看見的細菌:納米比亞嗜硫珠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DlAxRIkYI&t=85s (2012/12/03)


細菌分類表〗【main

細菌的結構

§ Bacteria structure and function
https://youtu.be/OBej7rFyN7U (2019/06/28)
§ bacteria size shape and arrangement
https://youtu.be/L6f3QiTTXNc (2019/07/12)

細菌是結構十分簡單的原核生物,沒有任何有膜的細胞器,例如:粒線體葉綠體,但是有細胞壁。根據細胞壁的組成成分,細菌分為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來源於丹麥細菌學家漢斯·克里斯蒂安·革蘭,他發明了革蘭氏染色鑑別法。
有些細菌細胞壁外有多糖形成的莢膜,形成了一層遮蓋物或包膜。莢膜可以幫助細菌在乾旱季節處於休眠狀態,並能儲存食物和處理廢物。
細菌結構:真細菌的細胞結構獨特,與古菌和真核生物細胞結構有很大不同。
§ 細菌的構造之一
https://youtu.be/rletF0k9McQ 2015/02/02
§ 細菌的構造之二
https://youtu.be/TENVB9v0FFU 2015/02/03
§ 細菌的形狀
https://youtu.be/XUA3Q4pJMhI 2015/02/02


top】【main

細菌的形狀

細菌幾乎都可以被歸入球菌桿菌螺旋菌或弧菌。細菌形態分類桿菌是棒狀;球菌是球形(例如鏈球菌葡萄球菌);螺旋菌是螺旋形;還有一類,弧菌,是逗號形。


top】【main

細菌之分門別類

細菌根據細胞壁的組成成分,細菌分為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來源於丹麥細菌學家漢斯·克里斯蒂安·革蘭,他發明了革蘭氏染色,用來鑑別細菌細胞壁生物化學性質的一種方法。有些細菌細胞壁外有多糖形成的莢膜,形成了一層遮蓋物或包膜。莢膜可以幫助細菌在乾旱季節處於休眠狀態,並能儲存食物和處理廢物。

  • 革蘭氏陽性菌(無外膜):
    革蘭氏陽性菌的細胞壁結構較爲簡單,強度較高,由數十層交疊的肽聚糖構成。肽聚糖中含有能增強細胞壁韌性的磷壁酸。在肽聚糖層與細胞膜之間,有一層週質空間。週質空間是胞外酶的聚集場所。部分細菌的週質空間中含有能夠破壞抗生素的酶(如青黴素酶)。
  • 革蘭氏陰性菌(有外膜):
    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結構較爲複雜,但強度較低。從外到內依次爲細菌外膜、肽聚糖層、週質空間。細菌外膜是一層特殊的脂質雙分子層。其靠內的脂質層爲磷脂,而靠外的脂質層則由含有類脂A(內毒素)的脂多醣鋪成。在外膜上,有一類孔道蛋白,允許物質非特異性地通過細菌外膜。革蘭氏陰性菌的肽聚糖層較薄,一般只含有寥寥數層肽聚糖。
  • 未分群:酸桿菌門 Acidobacteria)、綠彎菌門 Chloroflexi)、產金菌門 Chrysiogenetes)、藍藻門 Cyanobacteria)、脫鐵桿菌門 Deferribacteres)、網團菌門 Dictyoglomi)、熱脫硫桿菌門 Thermodesulfobacteria)、熱袍菌門 Thermotogae)、

細菌分類表〗【top】【main

細菌的功能

細菌的營養方式有自養異養,其中異養的腐生細菌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環能順利進行。

細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流行病〗【top】【main

噬菌體

§ Bacteriopage Lytic Cycle (噬菌體的溶菌週期,又稱:裂解週期)
https://youtu.be/3DP-MAhr0YY (2012/10/15)

噬菌體(英語:bacteriophage|phage)是一種感染細菌和古細菌的病毒,其特點為專以細菌為宿主。人們熟知的噬菌體是以大腸桿菌為寄主的 T2噬菌體。 
§ 噬菌體以溶解「標地細菌」為宿主,進行複製,又稱:裂解。
https://youtu.be/P95WX9kU-SQ 2020/02/29

  • 暴裂型噬菌體(lytic phage):感染細菌後,藉細菌製造其蛋白質與核酸,當複製完成後,就會直接將細菌裂解。
  • 潛溶性噬菌體(temperate phage):會將遺傳物質嵌入細菌體內,與細菌染色體保留著複製;用以選擇要走向 lytic cycle 或 lysogenic cycle。如:綠膿桿菌噬菌體。

top】【main

原噬菌體

原噬菌體(英語:prophage)為一種原病毒·基因,可被插入或是聚集在環狀病毒·DNA染色體中,或是以染色體外的質體形式存在。這是一種潛在的病毒型態,在細菌中病毒以此種形態存在,但不會瓦解細菌細胞
當細菌染色體中的原噬菌體被激活之後,病毒透過「Lytic Cycle」開始複製。在此裂解循環中,病毒霸佔了細胞的生殖位。細胞內會富含病毒,直到細胞裂解或是細胞會一次在胞吞作用時釋出新的病毒。從被感染至細胞裂解的中間過程,稱為:潛伏期。有裂解循環的病毒,稱作:virulent virus(劇毒病毒)。
※ 原噬菌體通常會轉譯出一種物質使自身保持潛伏狀態。


病毒〗〖疫苗〗【top】【main

古菌域

古菌域拉丁語archaea)是單細胞·微生物,構成生物分類的一個,或一個,又稱:古細菌、古生菌、太古生物、古核生物。古菌於 1970年前的分類屬於原核生物(prokaryote),它們與細菌(bacteria)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沒有細胞核與任何其他膜狀胞器,卻有一些特徵相似於真核生物,例如:存在重複序列與核小體


噬菌體top】【main

泉古菌

泉古菌門Crenarchaeota)是古菌的一個大分支,包括很多超嗜熱生物,但在某些海洋裏的超微浮游生物中也佔有相當比例(尚未成功培養),也有腸道中分離出的種類(餐古菌目)。它們和其它古菌主要區別在於 16S rRNA的序列。從系統發育樹上看,泉古菌的分支相對較短,且非常接近古菌的基部。按照伯傑氏手冊,目前本門只分一個(熱變形菌綱/Thermoprotei)和四個(未包含餐古菌)。


 〖泉古菌門分類表top】【main

廣古菌

廣古菌門Euryarchaeota)包含了古菌中的大多數種類,包括了經常能在動物腸道中發現的產甲烷菌、在極高鹽濃度下生活的鹽桿菌、一些超嗜熱好氧厭氧菌,也有海洋類群。 

  • 古球狀菌綱 Archaeoglobi Garrity and Holt 2002)、
  • 鹽桿菌綱 Halobacteria Grant et al. 2002)、
  • 甲烷桿菌綱 Methanobacteria Boone 2002)、
  • 甲烷球菌綱 Methanococci Boone 2002)、
  • 甲烷微菌綱 Methanomicrobia)、
  • Methanonatronarchaeia Sorokin et al. 2018)、
  • 甲烷火菌綱 Methanopyri Garrity and Holt 2002)、
  • 熱球菌綱 Thermococci Zillig and Reysenbach 2002)、
  • 熱原體綱 Thermoplasmata Reysenbach 2002)、

 廣古菌門分類表top】【main

初古菌

初古菌門Korarchaeota),名稱來自希臘語中的名詞「koros」或「kore」,意思是「年輕男子」或「年輕女子」,以及「古老的」「archaios」;中文譯為「初古菌」。初古菌門是通過 16S rRNA序列區分開的一類古菌,來源於美國·黃石公園超熱環境中的樣品。通過熒光原位雜交能夠確認它們的存在。但目前還沒有能夠成功培養樣品,與其他生物的關係也尚未確定。它們有可能並不是一個獨立類群,而是 16S rRNA發生了某些快速或特殊突變的種類。 


top】【main

納古菌

納古菌門Nanoarchaeota),是古菌的一,迄今只包括一個種,即由卡爾·施泰特爾 2002年在冰島的熱泉口發現的騎行納古菌Nanoarchaeum equitans),這是在另一種古菌:燃球菌()上生活的專性共生菌。納古菌的細胞直徑大約 400奈米(nm),基因組只有 48萬個鹼基對,這是目前已發現的細胞生物中(病毒除外)基因組最小的生物。它的 16S rRNA序列和其它生物相差很多,不能用通常辦法檢測到。通過核糖體小亞基 rRNA系統發生樹產生,初步將其單列爲一個門。 


top】【main

奇古菌門

奇古菌門 (Thaumarchaeota尚未收錄


top】【main

曙古菌

曙古菌門 (Aigarchaeota尚未收錄


top】【main

洛基古菌

洛基古菌 (Lokiarchaeota尚未收錄


top】【main

深古菌

深古菌門 (Bathyarchaeota頁面不存在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