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板綱(Monoplacophora)又稱:新碟貝綱,是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門的一個多系群綱,在深海的底層生活。單板綱大多數是化石種類,主要產於早古生代海相地層中,約 29種,現存 7種。雖然許多單板綱的外殼很像殼背隆起、表面粗糙的歐洲帽貝(腹族綱·笠螺科·歐洲帽貝屬)卻不歸類於腹足綱。單板綱的特徵:帽狀貝殼、兩側對稱,成對的收縮肌、鰓、腎和心耳。
涵蓋:罩螺目(Tryblidiida),又稱新碟貝目·新碟貝科、弓殼目(Cyrtonellida)·弓殼科(Cyrtonellidae)…等。
分類: 生態
腹足綱
海水物種:海蜷、寶螺科、鳳螺科、芋螺科、
淡水物種:川蜷、尖尾螺、囊螺、椎實螺、釘螺、田螺、福壽螺、蘋果螺、
陸生物種:非洲大蝸牛、蛞蝓、
腹足綱(Gastropoda)是軟體動物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涵蓋:蝸牛、海螺和蛞蝓,約 65’000~80’000個物種,僅次於昆蟲綱的第二大綱。
- 生活在海水中的海螺或海蛞蝓,約 30’000種,如:寶螺科、鳳螺科以及擁有劇毒的芋螺科…等,
- 生活在淡水中的螺類,約約 5’000種,如:田螺或稱螺螄、尖尾螺、囊螺、椎實螺、福壽螺、釘螺、蘋果螺…等,
- 生活在陸地上的蝸牛和蛞蝓,約 30’000種。
腹足綱生物可以適應非常多樣的生存環境,從花園、森林、沙漠到山區,從溝渠、河流到湖泊,從河口、泥灘、布滿岩石的潮間帶、沙底的潮下帶到深海,還有些營寄生。
腹足綱分類表 「1997年」是腹足綱物種曾經採用過的分類準則,由旁得(Winston_Ponder)與林德伯格(David_R._Lindberg)於 1997年發表,採用的是舊的林奈分類法, 主要依據的是外殼、形態特徵,而不採用 DNA和 RNA分析數據。
◎ 新進腹足類(學名:Caenogastropoda;caeno-,意思就是「新近」)是腹足綱之下的一個生物分類學·演化支。新進腹足類由原來的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和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組成,包含了腹足綱約 60%的物種,例如:骨螺科、玉螺科…等科的物種。涵蓋很大數量海生·腹足綱的種群,也包括少量在淡水及陸地生活的物種。
◎ 依據 2017年出版的布歇特等人的腹足類分類,新進腹足類物種大致分為以下四大分支
- 主扭舌目(Architaenioglossa)
- 玉黍螺形目(Littorinimorpha)
- 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
- 吸螺目(Sorbeoconcha Ponder & Lindberg, 1997)
吸螺目
吸螺目(Sorbeoconcha)是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新生腹足亞綱之下的一個目級分類學演化支,主要由有鰓及口蓋的海螺組成:
- 蟹守螺總科(Cerithioidea):短溝蜷科(Semisulcospiridae)、
- 鐘形蟹守螺總科(Campaniloidea)、
- 翼舌類(Ptenoglossa|非正式群組)、
- 新腹足類(Neogastropoda|不分級)、
- 已滅絕的 3個科未歸類到總科:
◎ 吸螺類成為了新進腹足類之下的一個亞目,都被歸類為「新進腹足類之下地位未定」單元。 新腹足目變成了與吸螺類同級。
海蜷
海蜷為海洋·軟體動物·腹足綱(Gastropoda)·吸螺目(Sorbeoconcha)·海蜷螺科(Batillariidae|灘棲螺科)·海蜷屬(Batillaria|灘棲螺屬)下的一個種,體型細小、棲息於鹽鹼灘或泥灘,常於春季海藻盛發之時聚居爭食。
◎ 海蜷屬舊屬匯螺科,今獨立出來成為海蜷螺科(Batillariidae|灘棲螺科)。
◎ 海蜷屬物種:瘦海蜷(Batillaria attramentaria)、多型海蜷(Batillaria multiformis|多形灘棲螺)、黑瘤海蜷(Batillaria sordida|錐形灘棲螺)、燒酒海蜷(Batillaria zonalis|縱帶灘棲螺)…等 10種。
¶ 燒酒螺到底有幾種? 聽聽邱郁文老師說
https://youtu.be/-CrY4Ssj7bo?t=178 (2018/10/01)
燒酒海蜷

https://youtu.be/zv1VbadvEqI (2020/09/14)
燒酒海蜷(學名:Batillaria zonalis)為吸螺目·海蜷螺科·海蜷屬下的一個種。
鐵間海蜷
鐵間海蜷(學名:Batillaria cumingii|瘦海蜷)為海生·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吸螺目·海蜷科·海蜷屬的一種,又名紅酒螺、細海蜷或日本泥螺。
網目海蜷

網目海蜷(學名:Cerithidea rhizophorarum)為吸螺目·海蜷螺科·栓海蜷屬下的一個種。
桑葚蟹守螺

桑葚蟹守螺(學名:Clypeomorus chemnitziana),為新進腹足類·中腹足目·蟹守螺科(Clypeomorus)的一種。主要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越南、台灣,常棲於礁石海岸的潮間帶和淺海中。
川蜷
川蜷學名放逸短溝蜷(Semisulcospira libertina)為軟體動物門(Mollusca)·腹足綱(Gastropoda)·吸螺目(Sorbeoconcha)·蟹守螺總科·短溝蜷科(Semisulcospiridae)·短溝蜷屬(Semisulcospira)下的一個種,又稱川蜷螺、海螄、大釘螺螄。川蜷多生活於山嶽丘陵地帶的水底布滿卵石、岩石以及或為沙底的山溪中。
非洲大蝸牛

https://youtu.be/HfYPEceElsg (2019/03/25)
非洲大蝸牛為陸棲蝸牛,俗名褐雲瑪瑙螺、菜螺、露螺,成體殼長約 7~8公分,最大可超過 20公分。夜行性,喜好潮濕的陸地環境,主要棲息於農作物繁茂陰暗潮濕的環境以及腐殖質土壤,以蔬菜、花卉等農作物為食。非洲大蝸牛於夏天或乾旱時,會躲在陰涼處,並在殼口上生成一層白膜,將螺肉縮入殼內以防脫水,只留一個小孔呼吸。非洲大蝸牛約 4個月就能長為成體,壽命約 5~6年亦可達 10年;非洲大蝸牛一年產卵 5~6次,每次約100個卵。
於 1932~1933(臺灣日治時期)由臺北帝國大學日籍教授:下條久馬一以食用因素擅自從新加坡將非洲大蝸牛引入臺灣。但因為缺乏計畫且繁殖力強,導致臺灣全境均可發現其蹤跡,被視為入侵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 非洲大蝸牛總科(Achatinoidea),又稱:瑪瑙螺超科,涵蓋:非洲大蝸牛科(Achatinidae)、菲呂雜螺科(Ferussaciidae)…等。
¶ 非洲大蝸牛進食
https://youtu.be/6iy_cHpYoGA (2018/09/27)
春黃菊族
春黃菊族(Anthemideae)是菊科·菊亞科的一個族,約有 100多個屬,多數分布於中亞、地中海盆地和非洲南部,約有 100多個屬。該族最大的屬是艾屬(蒿屬)。
蒿屬
茵陳蒿、艾草、
蒿屬(學名:Artemisia),又名艾屬,是菊科中一個大屬,以 1、2年生草本植物為主,葉片具白色絨毛,多數具有濃烈的香味,擁有許多種常見的藥草。蒿屬少數生長在非洲北部和大洋洲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以及北美洲的溫帶、寒溫帶及亞熱帶地區。
蒿屬物種約 200~400種,如:鹼蒿、中亞苦蒿、東北絲裂蒿、黃花蒿、沙篙、艾草、銀葉蒿、褐頭蒿、銀蒿、巴爾古津蒿、矮叢蒿、荒野蒿、茵蔯蒿、青蒿、蛔蒿、纖杆蒿、中亞草原蒿、龍蒿、牛尾蒿、綠櫛齒葉蒿、冷蒿、亮綠蒿、細裂葉蓮蒿、纖細絹蒿、鹽蒿、五月艾、柳葉蒿、牡蒿 、新疆絹蒿、菴閭、掌裂蒿、白苞蒿、白山蒿、寬葉蒿、白葉蒿、濱海牡蒿、細杆沙蒿、亞洲大花蒿、大花蒿、中亞旱蒿、尖櫛齒葉蒿、墊型蒿、蒙古蒿、矮濱蒿、玉山艾、南亞蒿、藏旱蒿、鈍裂蒿、川西腺毛蒿、黑沙蒿、滇東蒿、光沙蒿、黑蒿、伊朗蒿、纖梗蒿、褐苞蒿、西北蒿、魁蒿、灰苞蒿、紅足蒿、岩蒿、香葉蒿、白蓮蒿、崑崙沙蒿、豬毛蒿、絹毛蒿、大籽蒿、準噶爾沙蒿、寬葉山蒿、俄羅斯肉質葉蒿、陰地蒿、裂葉蒿、濕地蒿、三齒蒿、北艾、藏龍蒿、烏丹蒿、內蒙古旱蒿、亞東蒿、藏白蒿、察隅蒿、蒔蘿蒿、中甸艾 …等。
【main】
茵蔯蒿

https://youtu.be/95JX9TnqgEc (2017/07/30)
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為菊科·蒿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生長在海邊的旱生沙地上。與同科的「濱蒿」(Artemisia scoparia)共稱為茵蔯。其幼苗乾燥後是一種中草藥。亦寫作「茵陳」、「茵陳蒿」。茵陳蒿外形像松樹也有點像木麻黃,莖呈圓柱形、多分枝,莖高約 30~100公分,莖的直徑約 0.2~0.8公分,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縱條紋,體輕,質脆。
茵陳蒿夏至秋季開花,頭狀花序卵球形,稀近球形夏至秋季開花,頭狀花序卵球形,稀近球形。瘦果黃棕色、無毛、長圓形,長約 0.08公分。
約在 1960年前蚊香和殺蟲劑未普及時,人們常將茵蔯蒿的莖、葉曬乾,紮成一束束置於鐵罐,傍晚時分在房間或禽畜的欄圈裡以火點著燻煙,用以驅蚊。
- 茵陳蒿(傳說),曰『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砍了當柴燒』https://kknews.cc/news/6n9qgyp.html (2017/03/30)
- 茵陳蒿(中藥)
https://youtu.be/Hz844150yY8 (2018/05/14) - 茵陳蒿(風味料理):涼拌茵陳、茵陳蒿炒肉絲、茵陳窩頭、茵陳蒿荷葉粥、茵陳蜂蜜茶……等。
https://youtu.be/9GKajD1oODY (2020/04/02)
艾草

https://youtu.be/OMlBMJL9ekQ (2021/06/01)
艾草(Artemisia argyi|英文:Artemisias、Asiatic Wormwood、Wormwood;法文:Asiatique armoise ou absinthe / genre Artemesia;日文:よもぎ)為菊科·蒿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地區。古語有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可以想像古時端午節家家戶戶門口都插上艾枝的景象。其原因為艾草有驅除鬼怪之用。艾草也可食用,還可以點燃可當作蚊香驅趕蚊蟲;漢醫也用乾燥的艾草薰香「艾灸」,配合「針法」通稱「針灸」。
- 應節家常菜:艾草炒雞蛋
https://youtu.be/a4Z3_qi3Yjw (2021/04/11)
更多艾草食譜:草仔粿、水餃、艾草麵、艾草燉絲瓜(解除頭痛)、艾草茶包、艾草年糕…等。 - 艾灸
https://youtu.be/LxXiIWUWc2Q (2018/09/05)
◎ 注意:艾草背面呈現灰白絨毛狀,銀膠菊(菊科·銀膠菊屬)為淺綠色、銀膠菊葉柄為方形(似芹菜)、艾草搓揉後有香味,銀膠菊無香味、銀膠菊開白色小花,艾草花為淡黃色!
◎ 銀膠菊與艾草的差異
https://youtu.be/-tp9ENdx8-k (2018/06/23)
◎ 辨別艾草、艾蒿、益母草
https://youtu.be/O1T-1ZNjGBs (2020/04/12)
菊屬
菊花

https://youtu.be/Y6Ke887Wa5Y (2019/11/15)
菊花(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是菊科·春黃菊族·菊屬(Chrysanthemum|40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黃花、黃華、秋菊、陶菊、壽客…等。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及文化中,菊花有著重要的地位。菊與梅、蘭、竹合稱四君子。
芙蓉菊

https://youtu.be/yjapVYekSRc (2018/05/21)
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蘄艾)為菊科·菊亞科·紫菀總族 ·春黃菊族·芙蓉菊屬(Crossostephium|3種)的多年生常綠亞灌木,也是亞洲的特有植物,又名蘄艾、玉芙蓉(采藥錄)、白香菊(福建)、海芙蓉(日本)、千年艾、芙蓉、白芙蓉、香菊、白石艾、白艾。蘄艾株高 30~60公分,全株被灰白色短毛,有強烈香氣。蘄艾的葉厚,窄匙形至倒卵披針形、全緣或 3~5裂;蘄艾的花頭狀花序、半球形、黃色,花期:11月至翌年 1月。蘄艾性喜高溫、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其耐鹽性佳、抗強風、耐旱、耐寒、耐陰。在臺灣習慣稱的芙蓉其實是蘄艾,也被稱為海芙蓉,是東引的名酒海芙蓉藥酒的原料。
§ 蘄艾是民間常用的青草藥
https://youtu.be/CO83Po0bTCw (2013/06/30)
§ 芙蓉枯葉的用途
https://youtu.be/E-zNHy5IZio (2016/11/24)
§ 認識植物好好玩:芙蓉菊/蘄艾/芙蓉
https://youtu.be/c1_2cfsG2zU (2022/08/18)
薑科
薑科約有 47屬,7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中國有 17屬約 120種,主要分布在南方各地。臺灣產 6屬 26種。薑科是多年生草本,通常具有芳香,莖短,有匍匐的或塊狀的根莖,葉基部具有葉鞘;花兩性,兩側對稱,花瓣 3,下部合生成管;果實為蒴果,種子常具有假種皮。本科植物很多種類是重要的調味料和藥用植物。
薑科重要的成員:薑,砂仁、益智仁、薑黃、鬱金、蘘荷、大荳蔻、小荳蔻、草荳蔻、紅荳蔻、山奈、月桃…等。
常見薑科植物:
薑、蠟薑、閉鞘薑(絹毛鳶尾)、絨葉閉鞘薑、粉紅閉鞘薑、紅閉鞘薑、彩繪閉鞘薑、大苞閉鞘薑、孔雀薑、火炬薑、山薑(日本月桃)、台灣山薑(三奈)、珊瑚薑、南薑(紅荳蔻)、美麗孔雀薑、美麗蝶薑、高良薑、球薑、雙翅舞花薑(天鵝舞花薑)、蘭嶼法氏薑、馬來良薑、薑黃、薑花(紅球薑)、薑荷花、野薑花(穗花山奈)、山柰(沙薑)、海南山柰、益智、豆蔻、草豆蔻、莪朮、月桃(玉桃)、山月桃、屯鹿月桃、角板山月桃、斑葉月桃、屈尺月桃、烏來月桃(大輪月桃)、南投月桃、恆春月桃、歐氏月桃、普萊氏月桃、川上氏月桃、島田氏月桃、台灣月桃、呂宋月桃、鬱金、女王鬱金、土田七…等。
【main】
月桃

https://youtu.be/aRnlKduMYJE (2019/04/30)
¶ Shell ginger (Nice, in the south of France)
https://youtu.be/6SgC0aUspJw (2016/07/31)
¶ Shell ginger (Video by LaboratorTEBA)
https://youtu.be/JdxOHGMeWso (2019/07/05)
艷山薑(學名:Alpinia zerumbet),為單子葉植物·鴨跖草類植物·薑目·薑科·月桃屬植物,又稱月桃、艷山紅、枸薑、良薑、大良薑、大草寇(廣州)、草寇、草扣、灟水月桃、玉桃、虎子花(台灣)、熊竹蘭…等。於臺灣,月桃為 3~4種蝴蝶的食草,分別為黑弄蝶(Notocrypta curvifascia)、蘭嶼黑弄蝶(Notocrypta feisthamelii alinkara)、大白紋弄蝶(Updaspes folus)及白波紋小灰蝶(Jamides alecto)…等; 黑弄蝶、大白紋弄蝶食葉,白波紋小灰蝶食花序。花期:4~6月。早期台灣·原住民·平埔族中的西拉雅及馬卡道族人,用月桃的葉片包裹粽子,台灣南部居民亦稱月桃為肉粽葉仔,也用於傳統糕粿及麻薯的枕墊,與使用竹葉各有不同風味。月桃的嫩莖可作薑的替代品;台灣·原住民·排灣族及魯凱族採用月桃的莖狀葉鞘,於花期前採收曬乾後,提取纖維以編織成繩索、置物藍、盤、簍、涼蓆或草蓆…等編織品;北方澳漁民則編織成大繩索以綁鐵錨。
#)月桃的花蕾似貝殼,英文名稱「Shell ginger」或「Shell flower」。月桃還有其他幾個英文名稱,如:Pink porcelain lily、Variegated ginger、Butterfly ginger or Light galangal。
¶ 植物界的寶物:月桃
https://youtu.be/-i43Z_kiq4o (2020/05/02)
¶ 月桃與原住民工藝
https://youtu.be/V0pUZcnqi-w (2016/01/10)
¶ 月桃與阿美族
https://youtu.be/Jgx7whnBd4U (2013/01/10)
¶ 月桃與排灣族
https://youtu.be/CW5Wq0J2_9w (2014/05/18)
臺灣月桃
臺灣月桃(Alpinia formosana|Shell-flower)株高約 1~2公尺(可達 3.5公尺),具地下塊莖,假莖發達,單葉互生,葉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葉端長漸尖,葉基鈍或寬楔狀,葉全緣,乾膜質,葉緣綠色花期:5~6月。蒴果,橢圓形、球形,光滑,具縱稜,不裂,熟果紅色。
§ 臺灣之寶:臺灣月桃
https://youtu.be/8ENN2MYh__w (2021/12)
§ Alpinia calcarata
https://youtu.be/jjP6VfqcXWI (2011)
烏來月桃

烏來月桃(Alpinia uraiensis)株高逾 2公尺,具有地下塊莖,葉片線狀披針形,葉表有許多脈狀的微幅橫條隆起,長 1公尺,寬 13公分,兩端漸尖,無毛,無柄;葉緣被毛;葉舌長圓狀三角形,長 1~1.5公分,寬 0.6公分,頂端鈍,外被粗毛。總狀花序直立,有花部分長 25 公分,密生多花,花序軸上密被粗伏毛狀絨毛,有很多槽,花期:4月。烏來月桃的果實為蒴果狀,近球形,直徑 2.5~3公分,熟時橘黃色,後轉為黑色。
野薑花

https://youtu.be/x9DeP9Hv2UY (2015/01/30)
野薑花(Hedychium coronarium|英文:Coronarious Gingerlily 、 Ginger Lily)是薑科·薑花屬(Hedychium|蝴蝶薑屬約 50種)多年生根莖植物,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是古巴的國花。野薑花正式名稱:穗花山奈,喜歡陽光充足、水氣濕潤的環境,因為地下莖很像薑,所以稱為「野薑」。穗花山奈很會開花卻不常結果,又稱:山奈、薑花、薑蘭、縮砂蔤、立芨、Bazigga’tto (排灣)、白果草。野薑花清香、白色的花朵,幽幽地綻放在水邊、山澗、野地,彷彿蝴蝶翩翩的穿梭在枝稍,又稱:蝴蝶薑、蝴蝶花及白蝴蝶花。
野薑花(穗花山奈)根莖塊狀肥厚似薑、具香味,葉狀莖叢生、高可達 120~180公分。野薑花的單葉膜值、互生、具葉柄、柄長約 1 公分,葉脈平行;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葉基楔形、葉尖銳形、葉正光滑,葉背中肋處被長毛,葉舌披針形、外被毛。
野薑花的花序頂生、密穗狀、有大型的苞片保護,花白色、芳香,假雄蕊呈花瓣狀、雄蕊 1 枚與花柱合生,花期:5~11月。
野薑花的蒴果 3 瓣、縱裂、具橙紅色宿萼,種子紅棕色具金黃色絲狀假種皮。野薑花開花卻是少數不擅結果的花種之一。
§ 觀察野薑花的莖與葉
https://youtu.be/W9B5AC09-Rs (2018/04/22)
〖野薑花茶〗
穗花山奈(野薑花)綻放約 2~3日,初綻放時最香。若無農藥污染,可將花抽離花序。
收集十數朵,置入壺中、以開水沖泡,香氣沁鼻。
§ 如何摘野薑花
https://youtu.be/f-atFwtIrEI (2020/07/03)
薑荷花

https://youtu.be/bVIEWwaMKjU (2014/07/05)
薑荷花(Curcuma alismatifolia)為薑科·薑荷屬 (Curcuma|鬱金屬),球根植物,又稱:暹羅鬱金香。薑荷花株高 30~50公分,地下有紡綞形球莖(貯藏根)。
薑荷花原產於泰國·清邁,是中國古代常見的藥草植物,稱為:鬱金;臺灣於 1989年間自泰國引進,由於粉紅色的苞片酷似荷花而命名。
薑荷花臺灣栽培品種的特性:每個球莖可著生 1~6個花序;上部苞片桃紅色、下部苞片綠色內含小花唇瓣藍紫色。薑荷花真正的小花著生在花序下半部苞片內,每片苞片著生 4朵小花。小花具唇狀花冠,有 3片外花瓣,及 3片內花瓣;其中一枚內花瓣為紫色唇瓣,唇瓣中央漏斗狀的部位為黃色。
§ 欣賞薑荷花
https://youtu.be/FNi7j_lOcmE (2016/06/22)
◎ 薑荷花的種球(貯藏根)採收與貯藏:在日照時數漸短(13小時以下),氣溫轉涼(15℃以下),貯藏根逐漸肥大後,地上部植株乾枯進入休眠期即可採收種球。種球可用乾的泥炭土層積後,置於 15℃冷藏庫內,至少可放 7個月。 薑荷花種球之萌芽適溫為 30~35℃,低於 20℃時不易萌芽。
疫苗
接種的目的、製備工藝、開發階段、免疫、疫苗種類、
接種疫苗爭議、
疫苗(vaccine)是用細菌、病毒、腫瘤·細胞…等製成的可使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之生物製劑,通過「疫苗接種」使接受方獲得免疫力。
§ 臺灣百年公立疫苗製造史
https://youtu.be/sra95KViJ7M (2018/05/15)
#)疫苗被廣泛認定為能減少許多疾病的流行和影響。各國和國際「公共衛生組織」都視接種疫苗為對抗拒疾病的戰略重點。
由於「保健·組織」和醫生的共識是透過大型接種活動來達至個人及群體免疫為剷除或控制致命疾病的一個根本和有效的組分,因此「接種疫苗爭議」是集中在疫苗的實質益處和實際風險。
接種的目的
依接種目的可將疫苗區分為:預防性疫苗、治療性疫苗 2大類。疫苗對公共衛生有極重大的貢獻,目前雖然只有天花成功地從世界上滅絕,但亦有多種疾病在實施疫苗接種後,感染數目劇幅減少,如:小兒麻痺、B型肝炎…等。
- 預防性疫苗:史上記載第一種疫苗方式為 1567年手發的人痘接種術,用以對抗天花,於 1796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發明牛痘接種術對抗天花,之後於 1881年首支抗炭疽疫苗,逐漸打開「預防性疫苗」發展。
- 治療性疫苗:於 2010年首支抗攝護腺癌疫苗問世。
製備工藝
依據「製備工藝(Preparation Process)」可將疫苗分為:不含活微生物體的疫苗(不活化疫苗、類病毒疫苗、組分疫苗)與含有活微生物體的疫苗(減毒活疫苗)。
#)微生物·基因體(英文:Microbiome:microorganisms·genome)為人體內各種微生物總稱為微生物叢 ( microbiota );而這些微生物叢的基因總稱為微生物基因體(microbiome)。日常飲食成分和抗生素…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人類體內微生物組成尤其在腸道。大腸內部有 700種以上「有益細菌」生活並有著不同的功能,所產生的部分物質能為大腸所吸收。
開發階段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歐洲藥品管理局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單位的規定,疫苗開發需兼顧安全、免疫反應、與保護人類功用的新型臨床疫苗;在通過動物實驗階段後,有 4個階段。
- 疫苗首次人體實驗階段,此階段主要觀察疫苗在醫療院所環境中的人體反應;
- 廣泛的臨床階段,針對不同年齡、種族、性別…等族群進行疫苗評估;
- 針對數千人以上規模的實驗,評估疫苗於人體增加的免疫成效與上市時間;
- 疫苗上市後,針對使用狀況與人體反應持續追蹤、改進疫苗成效。
疫苗種類
疫苗種類:
§ 刺突蛋白是一種致命的蛋白質,它可能會在任何組織中引起炎症和凝結,並在體內積累。
https://youtu.be/zBJc8LY5Gho (2022/03/08)
免疫
免疫(immunity),指生物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物質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其中包括特異性免疫(後天免疫系統)與非特異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統)。
- 非特異性免疫:個體與生俱有,又稱先天免疫,如:吞噬細胞的作用。
- 特異性免疫:為獲得免疫又稱後天免疫,包含:自然獲得與人工獲得。
- 自然獲得免疫,如:嬰兒在母體胎盤或初乳中獲得的免疫;
- 人工獲得免疫,透過注射具有免疫力的免疫血清,獲得免疫,如:治療蛇毒所注射的血清蛋白。
§ The Immune System
https://youtu.be/G4jobV6-bFA (2014/10/30)
§ Fighting Infection by Clonal Selection
https://youtu.be/HUSDvSknIgI (2009/08/27)
〖健身活動〗
極樂鳥科
極樂鳥科(Paradisaeidae) 為鳥綱·鳴禽亞目·雀形目·鴉總科的一個科。極樂鳥(bird-of-paradise)又稱:天堂鳥、風鳥。牠們分布在印度尼西亞東部、托列斯海峽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及澳大利亞東部。極樂鳥雄鳥的羽毛最為著名,尤其是從喙,翅膀及頭部延伸出的修長且精巧的羽毛。
極樂鳥科最大的為大極樂鳥(Paradisaea apoda) 成年雄性大極樂鳥的體長可以達到 43公分,雌性也可達 35公分,以水果、種子和小昆蟲為主要食物;極樂鳥中最輕小的是王風鳥(Cicinnurus regius),重約 50克,長約 15公分;最長的是黑色鐮嘴極樂鳥(Epimachus fastuosus),長約 110公分;而最重的是卷冠輝風鳥(Manucodia comrii),重約 430克。
極樂鳥科的鳥有 13屬涵蓋:光彩長尾風鳥、薩克森風鳥、華美風鳥、黃胸風鳥、麥氏大吸蜜鳥、王風鳥、小極樂鳥、大極樂鳥、紅羽極樂鳥、紅極樂鳥…等。
§ 鳥類的天堂:巴布亞紐幾內亞
https://youtu.be/qkm8y7GpX3A (2018/10/07)
§ Birds-of-Paradise Project Introduction
https://youtu.be/YTR21os8gTA (2012/10/11)
極樂鳥的屬
- 褐翅風鳥屬 (Lycocorax):
奧比褐翅風鳥(Lycocorax obiensis)、褐翅風鳥(Lycocorax obiensis)、 - 號角風鳥屬 (Phonygammus):
號角風鳥(Phonygammus keraudrenii )、 - 輝風鳥屬 (Manucodia):
塔古拉輝風鳥(Manucodia alter)、黑輝風鳥(Manucodia ater)、綠胸輝風鳥(Manucodia chalybatus)、皺領輝風鳥(Manucodia chalybea)、卷冠輝風鳥(Manucodia comrii)、綠色輝風鳥(Manucodia jobiensis)、 - 薩克森風鳥屬 (Pteridophora):
薩克森風鳥(Pteridophora alberti) 、 - 六線風鳥屬 (Parotia):
西方六線天堂鳥(Parotia sefilata)、白脇六線天堂鳥(Parotia carolae)、銅色六線天堂鳥(Parotia berlepschi)、勞氏六線天堂鳥(Parotia lawesii)、東方六線天堂鳥(Parotia helenae)、瓦氏六線天堂鳥(Parotia wahnesi)、 - 十二線天堂鳥屬 (Seleucidis):
十二線天堂鳥(Seleucidis melanoleucus) 、 - 鐮喙風鳥屬 (Drepanornis):
鐮喙風鳥(Epimachus albertisi)、 - 幡羽極樂鳥屬(Semioptera):
幡羽極樂鳥(Semioptera wallacii)、 - 華美風鳥屬 (Lophorina):
小華美天堂鳥(Lophorina minor)、月牙華美天堂鳥(Lophorina niedda)、華美天堂鳥(Lophorina superba)、 - 裙風鳥屬 (Ptiloris):
東噓鳴鳥(Ptiloris intercedens)、麗色噓鳴鳥(Ptiloris magnificus) 、大噓鳴鳥(Ptiloris paradiseus)、 小噓鳴鳥(Ptiloris victoriae)、 - 鐮嘴極樂鳥屬 (Epimachus):
黑鐮嘴風鳥(Epimachus fastosus)、 褐鐮嘴風鳥(Epimachus meyeri)、 - 肉垂風鳥屬 (Paradigalla):
短尾肉垂風鳥(Paradigalla brevicauda)、長尾肉垂風鳥(Paradigalla carunculata) 、 - 長尾風鳥屬 (Astrapia):
綬帶長尾風鳥(Astrapia mayeri)、黑藍長尾風鳥(Astrapia nigra) 、綠腹長尾風鳥(Astrapia rothschildi)、 華麗長尾風鳥(Astrapia splendidissima)、公主長尾風鳥(Astrapia stephaniae)、 - 麗色風鳥屬 (Cicinnurus):
王天堂鳥(Cicinnurus regius)、 - 卷尾風鳥屬 (Diphyllodes):
卷尾風鳥(Diphyllodes respublica = Cicinnurus respublica)、 - 天堂鳥屬 (Paradisornis):
天堂鳥(Paradisaea rudolphi)、、、 、 - 極樂鳥屬 (Paradisaea):
大極樂鳥(Paradisaea apoda)、紅羽極樂鳥(Paradisaea raggiana)、紅極樂鳥(Paradisaea rubra)、
大極樂鳥
- Greater Bird-of-Paradise
https://youtu.be/KIYkpwyKEhY (2012/11/09) - A morning with the Greater Bird-of-Paradise https://youtu.be/4PerzNnfgWQ (2020/02/17)
紅羽極樂鳥
- Raggiana Bird-of-Paradise
https://youtu.be/qZFHK7m0i4o (2019/12/16)
紅極樂鳥
- Red Bird-of-Paradise
https://youtu.be/HXERmZLD80U (2019/12/15) - The Stunning Red Bird of Paradise
https://youtu.be/1DHDUa0vEl8 (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