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素(英語:Interferon|IFN)為一組細胞信號傳送·蛋白,是一種幫助細胞與細胞之間溝通的細胞素(cytokine)。當動物·細胞在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後分泌的具有「觸發」免疫系統防禦病毒功能的宿主特異性醣蛋白就是干擾素;干擾素並不直接與病毒作用。
細胞感染病毒後分泌的干擾素能夠與周圍未感染的細胞上的相關受體作用,促使這些細胞合成抗病毒·蛋白,以防止進一步的感染,產生抗病毒的作用。不過干擾素對已被感染的細胞沒有幫助。
干擾素為 Isaacs及 Lindenmann兩位科學家於 1957年所發現。
由於正常細胞受到病毒感染時,產生的干擾素是用以通知體內免疫細胞,做進一步的反應,在動物體內調解免疫系統的作用,是動物演化過程中,保護動物生命的機制。目前干擾素被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第一型、第二型及第三型。醫師或獸醫師們,發現干擾素可以用來對抗病毒型的疾病,能提高治療成功率。在某些研究中發現人類的 IFN- 對於某些人類的腫瘤細胞,具有抗腫瘤的效果。
分類: 人體
大腦
大腦(拉丁語:Cerebrum),由左右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將兩個半球隔開的是稱為大腦縱隔的溝壑,兩個半球除胼胝體相連以外完全左右分開。半球表面布滿「腦溝」,溝與溝之間所夾細長的部分稱為「腦回」。大腦的神經細胞只要在 3分鐘內得不到氧氣,人就會失去意識;持續 5~6分鐘後仍缺氧,神經細胞便會陸續死去。
腦霧
腦霧(英語:brain fog|mental fog;學名:Clouding of consciousness|意識混濁)是指當一個人的清醒程度或意識比普通人低的情境。人處於此情境時,他的意識(清醒程度)對時間或周圍環境的認知較為模糊,不易集中注意力。這種主觀感覺被比喻為「頭腦處於大霧之中」。
大腦的一部分具調節意識的「整體水平」,這「一部分」負責對人體與環境認知的意識。各種腦霧病因緣於大腦的這一部分的「整體水平」意識調節受到擾亂。這種「擾亂意識」的普遍激活系統被稱為「驚醒」或「失眠」。
腦霧可能造成失眠、抑鬱、焦慮、健忘…等癥狀。
§ 書名:腦霧修復
https://youtu.be/7vATO3LMBOg (2023/04/21)
然而,不是所有的腦霧患者都會昏睡,患者可能醒著但仍有一定的意識模糊。矛盾的是,受影響的人認為「自己是清醒的,現實上卻不是」。此種「清醒狀態不佳」不完全等於昏睡。昏睡出現在昏迷前夕;而意識混濁出現在睡前。
帕金森症候群
帕金森症候群(Parkinsonism)是和運動機能相關的臨床症候群,又稱:非典型帕金森氏症,或次發帕金森氏症。帕金森症候群的特徵是顫抖、運動功能減退、僵硬及平衡障礙。通常在帕金森氏症(PD:Parkinson’s disease)患者會有類似症狀;至於路易氏體失智症(DLB: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帕金森氏症性失智症(PDD)…等疾病也會有此症狀。這類症候群的病因範圍很廣,包括:神經退化障礙疾病、藥物、毒素、代謝疾病,或是帕金森氏症以外的神經性疾病。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英語: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又稱:注意力缺失症(英語: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縮寫為ADD),是神經發展障礙的精神疾患。它的特性是難以專注、過度活躍、做事不考慮後果…等。但很多過動症者會對他們感興趣或認為有價值的任務保持持續的專注,此狀況被稱為過度專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常見情形有不專心、過動(在成人則會以不安來表現)、破壞行為及衝動。
血清素
血清素(英語:Serotonin,全稱:血清張力素,又稱:5-羥色胺和血清胺,簡稱:5-HT)為單胺型神經傳導物質。被普遍認為是幸福和快樂感覺的貢獻者。血清素總量的 90%位於黏膜腸嗜鉻細胞和肌間神經叢,參與腸蠕動的調節;2%位於大腦具有一些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和學習;其餘血清素在中樞神經,是由神經元合成,具有各種功能,包括調節心情、食慾和睡眠。神經元之間的突觸為調節 5-羥色胺(血清素),被認為是幾類抗抑鬱藥·藥物的主要作用。
缺乏血清素,除了會容易引起抑鬱及焦慮外,也會較衝動、易怒及暴力。不過,最近有不少有關血清素的研究,得出相反的結論:血清素水平提高,反而可能有機會引起暴力行為。壓力、缺乏睡眠、營養不良和缺乏鍛鍊…等,會造成血清素下降,若降低到需要水平以下時,人們就會出現注意力集中困難…等問題,間接影響個人計劃和組織能力,也經常伴隨壓力和厭倦感,如果血清素水準再進一步下降,還會引起憂鬱。
◎ 憂鬱(英語:melancholia、lugubriousness|中醫將憂鬱列為七情之一,可能是由於心、肝、脾功能失調而產生)。
多巴胺
多巴胺(英語:dopamine,縮寫:DA)分子由兒茶酚結構經由乙基鏈連接一個胺基。因此多巴胺可能是最簡單的兒茶酚胺類家族,包括神經傳導物質正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多巴胺存在一個苯環與胺連接,因而取代苯乙胺家族,包括大量的精神藥物。多巴胺是一種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是神經傳導物質的一種。這種傳導物質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訊息傳遞;與上癮有關。
多巴胺不足或失調會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或是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失去控制肌肉能力,在嚴重時會導致手腳不自主地顫動,以至罹患帕金森氏症。
皮質醇
皮質醇(英語:Cortisol)|又稱:化合物 E,Compound E)會提高血壓、血糖水平和產生免疫抑制作用。皮質醇屬於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之中的糖皮質激素,在應付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故又被稱為「壓力荷爾蒙」。
- 皮質醇過高:會導致庫興氏症候群(英語:Cushing’s syndrome)。哈維·庫興(1869/04/08~1939/10/07)於 1932年,最先發現庫欣氏症候群。庫興氏症候群是一種內分泌病,是由於長時間接觸皮質醇或本人分泌量過高而造成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可能包括:高血壓、向心型肥胖(肚腩有贅肉但雙臂與雙腿較細)、皮膚擴張紋(紅色或紫色的短紋)、滿月臉(臉又圓又紅)、脂失養(水牛肩,兩肩中間有一較大腫塊)、肌肉無力、骨質疏鬆、粉刺、皮膚脆弱難以癒合…等。女性患者還可能有毛髮偏多和月經不調的症狀。有時患者會出現情緒改變、頭痛以及長期疲倦…等症狀。
·†·)庫欣氏症狀通常以皮質醇增高為代表,其行為表達會處於易激惹狀態,通常很容易處於情緒化癥候而不自知。每年大約每一百萬人之中就有 2~3人患上庫欣氏症候群,常見於 20~50歲的人;女性患病的風險約男性的三倍。 - 皮質醇過低:會導致愛迪生氏病(英語:Addison’s disease)。愛迪生氏病又稱:原發性腎上腺機能不全(英語:primary adrenal insufficiency)。常見症狀包含疲倦、直立時頭暈、頭痛、肌肉無力、站立困難、發燒、體重減輕、焦躁、頭暈嘔吐、腹瀉、多汗、人格/情緒變化、關節及肌肉疼痛。部分病患會因為尿液排泄過多鈉而追求重鹹飲食;色素沉積的現象增加。
表皮系統
表皮系統(epidermis system)是包覆在生物體的表面,為生物體與外界環境的分界,具有保護生物體免受外來物的侵犯。表皮系統是動物最大的器官系統,除了保護的功能外,還有感覺、調節、分泌、排泄、呼吸、運動…等,功能。脊椎動物的外皮系統包括皮膚及皮膚衍生物。
皮膚
皮膚(epidermis|skin),是包住脊椎動物的軟層,是組織之一。在人體是最大的器官。皮膚擋住外來侵入,亦保住水分,有保暖、阻隔、感覺之用。皮膚是表皮系統的一部份,是動物最大的器官系統,由多層外胚層的組織構成,可保護內部的肌肉、骨骼、韌帶及其他內部器官。皮膚具有持續重塑,也有廣泛神經分布的三層結構:表皮、真皮、皮下組織;另外有些皮膚附屬器(皮膚衍生物),涵蓋:指甲、毛髮、汗腺、與皮脂腺分布於其中。毛囊與乳腺則是哺乳類特有的兩個構造,皆由表皮衍生而來。
§ 皮膚一旦受到傷害,如果傷口輕微的話,身體可以自行產生膠原蛋白和纖維蛋白去修復傷口。
皮膚的功能:
- 保護:
皮膚可保護身體內部的器官,免受病原或外部環境的影響。皮膚中的朗格漢斯細胞是後天免疫系統的一部份。 - 感知:
皮膚有許多體感、溫感、觸覺、壓力、振動及感知組織受傷的神經末梢(參照體感及觸–壓覺)。 - 溫度調節:
增加血液灌注及散熱,可以用收縮血管的方式大幅減少皮膚的血流量,並保存熱能。立毛肌對動物而言非常重要。 - 控制蒸發:
皮膚是一個比較乾燥的半滲透屏障,可以減少液體的蒸發。 - 儲存及合成:
皮膚可以儲存水份及脂質。 - 吸收:
透過皮膚可以擴散少量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一些動物利用皮膚為其呼吸器官,人類皮膚表層0.25-0.40毫米的細胞幾乎是使用來由外界空氣中的氧氣,但相較於呼吸而言,其供氧量很小,可以省略。 - 抗水:
皮膚無法完全防水,不過是身體和外界的一道屏障,避免營養素流失到體外。皮膚外層有表皮,表皮內則有可以滋潤皮膚的營養素和油脂,而部份的油脂即為皮膚中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只靠水份是無法消除皮膚的油脂,但若沒有表皮,皮膚的油脂就會受到外界水份的影響。
皮膚病學
皮膚病學(dermatology)是醫學上治療皮膚疾病(皮膚病)的專門分支,也涵蓋:頭髮、指甲、趾甲疾病的治療。
蜂窩組織炎
蜂窩組織炎(cellulitis)是牽涉到皮膚的細菌感染,會影響到真皮與皮下組織。症狀為皮膚發紅,會在數天內逐漸擴大範圍。發紅範圍的邊緣一般而言不明顯,而且可能會腫大。當施加壓力於發紅部位時,該部位會變白,但並不是每個病例會如此。感染範圍通常伴隨疼痛。淋巴管偶爾可能會被影響,並引起發燒與疲倦。最常見的是腿與臉部,常見致病菌包含鏈球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他的危險因子包含肥胖症、腿部腫脹與年老;還有丹毒(Erysipelas)為更淺層皮膚的細菌感染,表現為發紅部位邊緣清楚,需僅快排除,較常合併發燒嚴重感染,如:骨髓炎或壞死性筋膜炎。
丹毒
丹毒(Erysipelas)並不會影響皮下組織。丹毒感染部位不會流膿,只會流出血清或漿液。皮下水腫可能會導致外科醫生將丹毒誤診為蜂窩性組織炎。
皮膚衍生物
皮膚衍生物(skin derivatives)為脊椎動物的皮膚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堅硬的構造或各種不同的腺體的總稱,都是由皮膚演化而來的。皮膚的衍生物涵蓋:毛、鱗、羽、甲、蹄、角、爪、絲、汗腺、皮脂腺…等。如:表皮衍生物(表皮衍生物的種類多樣,功能也各不相同,如:羽毛、角質喙、角質鱗、爪、距以及尾脂腺…等)、真皮衍生物(真皮演化形成的鱗片,終生不更替,可保護魚體免受損傷)、表皮真皮複合衍生物(由角質鱗演變成毛,以保持體溫適應溫度多變的陸生環境)。
毛髮
毛髮(hair)是由皮膚中的毛囊長出的毛,屬於絲狀的蛋白質物質。毛髮是哺乳動物的特徵之一。毛髮也是一種重要的生物材料,主要成份是角蛋白。人體的毛髮中最顯著的是生長在頭部的頭髮,與生長在其它部位的毛髮會稱為體毛。
指甲
指甲(nail)為人體每個手指和腳趾的端端部具有的真皮衍生物,一共 20個。通常「指甲」一詞經常僅被用來稱呼「手指甲」,而腳趾甲稱呼「趾甲」。
健康人的指甲和趾甲一般呈現半透明突出的弧形,顏色略帶粉紅,表面大致光滑但帶有少量楞狀紋理,平均生長速度約為每天 0.1公釐,具體的生長速度因個人年齡、新陳代謝速度、季節…等因素略有不同。手指甲從頭重生需要 4~6個月,而腳趾甲因生長較緩慢需要 6~9個月。
※ 指甲本身有時候會受到外傷。對指甲體的傷害,會隨其生長和修剪而消失;對甲床、甲跟或甲母基的傷害則可能造成永久性傷害。
※ 指甲也會遭到真菌、病毒或病菌的感染(如:甲癬)。
§ 消除腳指甲真菌(onychomycosis / tinea unguium)
https://youtu.be/4tVbxYt86QY (2022/01/15)
汗腺
汗腺(sudoriferous glands)為哺乳動物皮膚的真皮層、皮下組織中分泌汗液的腺,呈彎曲管狀。大汗腺的腺體較大,隨毛囊分布,常開口於毛根附近。小汗腺較小,直接開口於皮膚表面,分泌稀薄的汗液。在高溫環境中,汗腺分泌加強。大量汗液的分泌、蒸發,散發大量的熱,有降低體溫作用。
皮脂腺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s)是一種全泌腺,作用為分泌油脂,油脂對於人類可以固定毛髮,防止毛髮因紛亂而阻礙視線,濕潤的毛髮的結構容易打結並且容易沾納汙垢,而有油脂的毛髮不易散亂,對於皮膚表面,則會在角質層上形成一層油性的潤滑劑,可以使人類在工作意外發生時,減少傷害發生的機會;對於鳥類羽毛有如尾脂腺的作用在於可以防水,如:水鳥捕魚後羽毛可以保持乾燥,而不致體溫降低,這都是演化作用結果。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英語: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縮寫:COVID-19),是一種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縮寫:SARS-CoV-2)引發的傳染病,導致了一場持續的疫情,成為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該病已知的首名病人,在 2019年末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確診,其後此病在全球範圍內陸續被檢測出。截至 2022年 4月 22日,全球已累計報告逾 5.07億名確診個案,逾 621.3萬名患者死亡,目前仍在持續擴散中。
拉爾夫·S·巴里克
拉爾夫·S·巴里克(英語:Ralph Steven Baric,1954年~)是一位美國病毒學家,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院流行病學系小威廉·R·凱南特聘教授,專攻領域為冠狀病毒。
- 於 1990年代巴里克即發表論文,表示冠狀病毒的重組率與突變率很高,有可能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類,造成疫情爆發。
- 於 2002年他開發出了鼠肝炎病毒(MHV)的反向遺傳系統,組裝 MHV的 cDNA,並以其感染小鼠細胞,此為首次成功組裝乙型冠狀病毒屬病毒的完整基因組序列。
- 於 2006年,巴里克撰文警告合成病毒序列的技術有被用來製作大規模殺傷性生物武器的潛力。
- 於 2014年美國政府以可能不慎造成疫情失控為由,公告禁止聯邦政府資助將 SARS、MERS或流感病毒提升毒力、提升傳播能力或擴大宿主物種範圍的功能獲得型研究。巴里克深感不滿,寫了一封長信給美國國家衛生院,表示這項限制會嚴重影響冠狀病毒研究,未來如再有疫情爆發,可能會減慢科學家應變、控制疫情的速度。之後,巴里克當時進行中的研究仍,被允許繼續。巴里克與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石正麗合作,製作含有 SHC014病毒刺突蛋白、且已適應小鼠體內環境的 SARS-CoV重組病毒(SHC014-MA15),發現此病毒可感染人類細胞與小鼠,顯示自然界許多蝙蝠 SARSr-CoV可能具有感染人類的潛力。此研究於 2015年發表,被部分科學家認為風險過大。
- 於 2020年巴里克本人則表示自己將專注於工作,並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相信他們的研究有助找到對抗 2019冠狀病毒病的療法。
- 於 2021年 4月,巴里克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同年 5月他與其他科學家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呼籲學界詳細調查「SARS-CoV-2」的起源。
伊維菌素
伊維菌素(ivermectin)又稱:愛獲滅,是一種阿維菌素家族[有效抗多種寄生蟲的治療藥物,其適用於治療頭蝨、疥蟎引起的疥瘡、蟠尾絲蟲症(河盲症)、線蟲感染、班氏絲蟲感染導致的象皮病…等。伊維菌素可以塗抹於皮膚或是口服,但應避免接觸眼睛。伊維菌素發現於 1975年,並在 1981年列為藥物。 它是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中的一部份,是基層健康衛生系統中非常重要的藥物。
§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未批准本藥在美國治療任何病毒疾病;在歐洲亦未獲准用於治療COVID-19,在審核本藥相關證據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表示目前數據不支持在良好設計的臨床試驗外使用本藥。於 2021年 3月,FDA及 EMA皆發布指南表示不應使用本藥治療「COVID-19」;世界衛生組織亦表示本藥除臨床試驗外不應用於治療 COVID-19。
細菌域
科學分類:
細菌(學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類群之一,屬於細菌域、細菌界,過去曾經和古菌一起被歸類在原核生物界,但已知古菌更接近真核生物,故原核生物界已被棄用。細菌的形狀相當多樣,主要有球狀、桿狀,以及螺旋狀。細菌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據估計,其總數約有 5×1030個。細菌是非常古老的生物,大約出現於 37億年前。真核生物細胞中的兩種細胞器:粒線體和葉綠體,通常被認為是來源於內共生細菌。微生物無處不在,只要是有生命的地方,都會有微生物的存在。它們存在於人類呼吸的空氣中,喝的水中,吃的食物中。細菌可以被氣流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人體是大量細菌的棲息地;可以在皮膚表面、腸道、口腔、鼻子和其他身體部位找到。
細菌的個體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細菌長度只有 0.2µm(微米),因此大多只能在顯微鏡下看到它們;而世界上最大的細菌可以用肉眼直接看見,長度約 0.2~0.6mm(毫米),是一種叫納米比亞嗜硫珠菌的細菌。細菌一般是單細胞,細胞結構簡單,缺乏細胞核以及膜狀胞器,例如:粒線體和葉綠體。基於這些特徵,細菌屬於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中還有另一類生物稱為:古細菌,是科學家依據演化關係而另闢的類別。古細菌與真細菌在生活環境、營養方式以及遺傳上有所不同。為了區別,本類生物(細菌)也被稱為:真細菌(Eubacteria)。
§ 可以用肉眼直接看見的細菌:納米比亞嗜硫珠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DlAxRIkYI&t=85s (2012/12/03)
細菌的結構
細菌是結構十分簡單的原核生物,沒有任何有膜的細胞器,例如:粒線體和葉綠體,但是有細胞壁。根據細胞壁的組成成分,細菌分為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來源於丹麥細菌學家漢斯·克里斯蒂安·革蘭,他發明了革蘭氏染色鑑別法。
有些細菌細胞壁外有多糖形成的莢膜,形成了一層遮蓋物或包膜。莢膜可以幫助細菌在乾旱季節處於休眠狀態,並能儲存食物和處理廢物。
細菌結構:真細菌的細胞結構獨特,與古菌和真核生物細胞結構有很大不同。
§ 細菌的構造之一
https://youtu.be/rletF0k9McQ (2015/02/02)
§ 細菌的構造之二
https://youtu.be/TENVB9v0FFU (2015/02/03)
§ 細菌的形狀
https://youtu.be/XUA3Q4pJMhI (2015/02/02)
細菌的形狀
細菌幾乎都可以被歸入球菌、桿菌與螺旋菌或弧菌。細菌形態分類:桿菌是棒狀;球菌是球形(例如鏈球菌或葡萄球菌);螺旋菌是螺旋形;還有一類,弧菌,是逗號形。
細菌之分門別類
細菌根據細胞壁的組成成分,細菌分為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來源於丹麥細菌學家漢斯·克里斯蒂安·革蘭,他發明了革蘭氏染色,用來鑑別細菌細胞壁生物化學性質的一種方法。有些細菌細胞壁外有多糖形成的莢膜,形成了一層遮蓋物或包膜。莢膜可以幫助細菌在乾旱季節處於休眠狀態,並能儲存食物和處理廢物。
- 革蘭氏陽性菌(無外膜):
革蘭氏陽性菌的細胞壁結構較爲簡單,強度較高,由數十層交疊的肽聚糖構成。肽聚糖中含有能增強細胞壁韌性的磷壁酸。在肽聚糖層與細胞膜之間,有一層週質空間。週質空間是胞外酶的聚集場所。部分細菌的週質空間中含有能夠破壞抗生素的酶(如:青黴素酶)。 - 革蘭氏陰性菌(有外膜):
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結構較爲複雜,但強度較低。從外到內依次爲細菌外膜、肽聚糖層、週質空間。細菌外膜是一層特殊的脂質雙分子層。其靠內的脂質層爲磷脂,而靠外的脂質層則由含有類脂A(內毒素)的脂多醣鋪成。在外膜上,有一類孔道蛋白,允許物質非特異性地通過細菌外膜。革蘭氏陰性菌的肽聚糖層較薄,一般只含有寥寥數層肽聚糖。 - 未分群:酸桿菌門 (Acidobacteria)、綠彎菌門 (Chloroflexi)、產金菌門 (Chrysiogenetes)、藍藻門 (Cyanobacteria)、脫鐵桿菌門 (Deferribacteres)、網團菌門 (Dictyoglomi)、熱脫硫桿菌門 (Thermodesulfobacteria)、熱袍菌門 (Thermotogae)、
細菌的功能
細菌的營養方式有自養及異養,其中異養的腐生細菌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環能順利進行。
細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 細菌是許多疾病的病原體,如:肺結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細菌所引發。
- 人類也時常利用細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釀的製作、部分抗生素的製造、廢水的處理…等,都與細菌有關。
- 細菌在生物科技領域中,也被廣泛運用。
噬菌體
噬菌體(英語:bacteriophage|phage)是一種感染細菌和古細菌的病毒,其特點為專以細菌為宿主。人們熟知的噬菌體是以大腸桿菌為寄主的 T2噬菌體。
§ 噬菌體以溶解「標地細菌」為宿主,進行複製,又稱:裂解。
https://youtu.be/P95WX9kU-SQ (2020/02/29)
- 暴裂型噬菌體(lytic phage):感染細菌後,藉細菌製造其蛋白質與核酸,當複製完成後,就會直接將細菌裂解。
- 潛溶性噬菌體(temperate phage):會將遺傳物質嵌入細菌體內,與細菌染色體保留著複製;用以選擇要走向 lytic cycle 或 lysogenic cycle。如:綠膿桿菌噬菌體。
原噬菌體
原噬菌體(英語:prophage)為一種原病毒·基因,可被插入或是聚集在環狀病毒·DNA染色體中,或是以染色體外的質體形式存在。這是一種潛在的病毒型態,在細菌中病毒以此種形態存在,但不會瓦解細菌細胞。
當細菌染色體中的原噬菌體被激活之後,病毒透過「Lytic Cycle」開始複製。在此裂解循環中,病毒霸佔了細胞的生殖位。細胞內會富含病毒,直到細胞裂解或是細胞會一次在胞吞作用時釋出新的病毒。從被感染至細胞裂解的中間過程,稱為:潛伏期。有裂解循環的病毒,稱作:virulent virus(劇毒病毒)。
※ 原噬菌體通常會轉譯出一種物質使自身保持潛伏狀態。
消化道疾病與保健
消化系統(英語:digestive system)是多細胞生物用以進食、消化食物、獲取營養(維持體適能)、排遺的一組器官,其主要功能為攝食、消化、吸收、同化和排遺。其中有關排遺的部分,也可歸類到排遺系統的一部分。如果遇到吃的酵素、益生菌會造成「拉|腹瀉」,可能(酵素、益生菌)有添加「瀉藥」的成分。
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又稱:克羅恩病、克隆氏症候群或局部性腸炎,是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影響從口腔、腸胃道至肛門的任何部位。
症狀通常是:腹痛、腹瀉(如果發炎嚴重可能會呈血性)、發燒和體重減輕。(涵蓋:肚痛、發熱、疲倦、胃口不佳、里急後重、腹瀉、減肥、便秘、瘺、關節疼痛、口內炎,、潰瘍、牙齦病)潰瘍性結腸炎)
¶ 發炎性腸道疾病又稱:炎症性腸病(英語: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縮寫:IBD),是一組特定的腸道慢性疾病的統稱,主要包括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
就歷史的發展情形來說,克隆氏症在已開發國家較為常見。但罹患克隆氏症的人口比例自 1970年以來,在開發中國家已經不斷竄升。發炎性腸道疾病在 2010年造成 35’000例死亡案例,而罹患克隆氏症的病患的預期壽命有輕微的減少。克隆氏症好發的年齡層位於 10~20多歲,但依然會在各種年齡層中出現。許多病患的病情發現在迴腸末端以及小腸…等,容易受感染的部位有發炎狀況,
黑腸症
黑腸症(melanosis coli)為長期食用含有羥基蒽類衍生物(如:阿勒勃、臘腸果、番瀉葉、蘆薈素)是造成黑腸症的主要原因。當含有「羥基蒽類衍生物|蒽醌類化合物」的成分經過大腸的時候,會引發腸黏膜細胞調亡,而死掉的細胞會變成脂褐素,被巨噬細胞吞噬,沉積在大腸,形成黑腸症。
目前有研究觀察到一些大腸癌的病人,他們的腸子也有變黑的情況,至於是不是黑腸症轉換為癌症尚不清楚,但腸子變黑畢竟是屬於不正常現象,所以大家在選擇保健品的時候,盡量避開含有瀉藥成分的產品。
¶ 含有害成分的瀉藥:番瀉葉、阿勒勃|臘腸果、蘆薈、氧化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