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近紀

古近紀Paleogene)舊稱:早第三紀、古第三紀。在侏羅紀就已經出現的被子植物演化到古近紀時已經極度繁盛;羊齒松柏…等物種逐漸被樟樹柳樹…等取代;古近紀主要被子植物為喬木
水域的雙殼類軟體動物(如:牡蠣、海扇、珠蚌)異常繁盛,腹足類繁多且分佈廣泛。有孔蟲棘皮動物分佈廣泛,也有圓盤蟲、貨幣蟲的分佈。在蛇頸龍滄龍繁盛的中生代·海洋爬行動物滅絕後,海洋食物鏈的上層生態位逐漸被古鯨…等,鯨豚類·海洋哺乳動物佔據。
陸域的哺乳動物鳥類迅速多樣化,佔據了非鳥恐龍翼龍滅亡後空出的各種生態位。取而代之的多種胎盤類有袋類大量發展,歷過長久的演化進程後,這類古老、原生物種卻沒有和現代哺乳動物具有直接系統關係。


生態〗【main

古新世

古新世Paleocene)為顯生宙·新生代·古近紀的第一世,隨後始新世。古新世大約開始於 65’500’000年前,終結於 56’000’000年前,介於中生代白堊紀馬斯垂克階Maastrichtian)與始新世Eocene)之間。


top】【main

始新世

始新世英語Eocene)為顯生宙·新生代·古近紀的第二世,也是地質時代顯生宙·新生代·古近紀Paleogene)的第二個主要分期,大約開始於 56’000’000年前~34’000’000年前,介於古新世Paleocene)與漸新世Oligocene)之間。


top】【main

漸新世

漸新世Oligocene)為顯生宙·新生代·古近紀的第三世,承接始新世(Eocene)。漸新世大約開始於 34’000’000年前,終結於 23’000’000年前,繼始新世之後,開啟新近紀中新世·阿基坦期(Aquitanian),也是地質時代古近紀的最後一個主要時期。
新近紀隨後進入第四紀


top】【main

螳螂目

  1. 棘螳科 Acanthopidae
  2. 怪足螳科 Amorphoscelididae
  3. 缺爪螳科 Chaeteessidae
  4. 錐頭螳科 Empusidae
  5. 方額螳螂科 Eremiaphilidae
  6. 花螳科 Hymenopodidae
  7. 虹翅螳科 Iridopterygidae
  8. 攀螳科 Liturgusidae
  9. 螳科 Mantidae:闊腹螳螂
  10. 類螳科 Mantoididae
  11. 金屬螳科 Metallyticidae
  12. 苔癬螳科 Sibyllidae
  13. 麗豔螳科 Tarachodidae
  14. 細足螳科 Thespidae
  15. 箭螳科 Toxoderidae

螳螂目Mantodea)的昆蟲常被稱為螳螂(Mantis)為昆蟲綱·有翅亞綱·網翅總目·的一個目;螳螂又稱:刀螂。螳螂目涵蓋:15科、約 430屬,超過 2’400種,其中物種數量最多的科為螳科Mantidae|螳螂科 87。螳螂目涵蓋 15 430屬,超過 2400物種。超猛的螳螂,自古就有「螳臂擋車」、「螳臂當轅」的成語


螳螂圖鑑』【main

螳科

  • 瘰螳亞科 Choeradodinae Saussure, 1869
  • 頸螳亞科 Deromantinae Giglio-Tos, 1919
  • 聖役螳亞科 Hierodulinae Brunner de Wattenwyl, 1893
  • 螳亞科 Mantinae Latreille, 1802
  • 米氏螳亞科 Mellierinae Giglio-Tos, 1915
  • 同螳亞科 Omomantinae Giglio-Tos, 1916
  • 直頸螳亞科 Orthoderinae Saussure, 1869
  • 痣螳亞科 Stagmomantinae Brunner de Wattenwyl, 1893
  • 窄頸螳亞科 Tenoderinae Brunner de Wattenwyl, 1893
  • 預螳亞科 Vatinae Stål, 1877

螳科(Mantidae)為螳螂目的一個科,涵蓋 10亞科 87屬。


top】【main

闊腹螳螂

§ 螳螂比你想像中還要厲害!
https://youtu.be/yO8mLvbB1fA (2021/01/15)

桑螵蛸海螵蛸

闊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為螳螂目(Mantodea·螳螂科(Mantidae·聖役螳屬(Hierodula)的一種,為臺灣重要的螳螂種類之一,因具有捕食量大、食性範圍廣等優點,若蟲期及成蟲期均能捕食害蟲,在害蟲生物防治上,被利用來捕食蝗蟲、蛾類、蝶類、蠅類。
闊腹螳螂的卵囊,又稱:桑螵蛸呈深棕色、長圓形表面粗糙,長 28.4公厘,寬 14.0公厘,高 13.1公厘,重量約 1.4公克;孵化區淺棕色稍突出。卵囊結構緊密堅硬,外層空室有卵室 819層,每層有卵 816粒,排列成近似「人」字形、有四列;每個卵囊有卵粒超過 100250粒。卵呈桔黃色呈長圓形,徑約 徑1.0公厘、長 3.6公厘。在 27°C環境,卵期為33天。


top】【main

螳螂科物種分佈甚廣,多數的種類分佈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其中闊腹螳螂分佈於日本、印尼、菲律賓、中國及臺灣。
螳螂完成一個生活史發生在 25~30°C的生態環境,約 90~120天,為本土性天敵昆蟲。
§ 肉食性的螳螂
https://youtu.be/wM9K94wwJM4 2021/05/21


「次宏聖役螳」為螳科聖役螳屬的一個物種。
§ 次宏聖役螳猛K 蟑螂https://youtu.be/94nV3BLIDDo  2017/01/11
§ 次宏聖役螳交尾
https://youtu.be/Os3OBJSlpUc 2013/04/05

螳科·聖役螳屬約有 114種,體長可達 10公分,生長在熱帶雨林區域。螳螂為螳螂目之下的一個物種。


top】【main

脈翅目

草蛉(The Lacewing)、

脈翅目Neuroptera)為有翅亞綱·完全變態類·內翅類·脈翅總目的一個目。脈翅總目擁有:蛇蛉目廣翅目脈翅目 3個目。
脈翅目的成蟲有兩對膜狀的的翅膀,前翅和後翅大約一樣大。牠們有具有咀嚼功能的口器,物種涵蓋:草蛉蟻蛉、長角蛉等,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新幾內亞高地的原住民藉由吃昆蟲長肌肉的低蛋白飲食,以獲得高肌耐力;被世界各地的人類食用的 1’681種昆蟲中,有 5種為脈翅目的昆蟲。脈翅總目涵蓋 3個亞目:


top】【main

草蛉科

草蛉科Chrysopidae)為有翅亞綱·完全變態類·內翅類·脈翅總目屬脈翅目·蛟蛉亞目(Planipennia)下一個大科,共有約 85屬,全球共有 1’3002’000物種。草蛉的幼蟲又稱:蚜獅、古稱:負版。


top】【main

草蛉

§ The Lacewing(草蛉)
https://youtu.be/0zECnVZyYDI (2010/01/27)
§ 草蛉卵的孵化
https://youtu.be/MnaK3xygNX8 (2021/08/09)
§ 微觀草蛉展翅 https://youtu.be/hZjdHVVFCgI?t=484 (2021/07/21)

top】【main

草蛉Chrysoperla|英文:lacewing)為脈翅目·草蛉科·草蛉屬Chrysopa|約 230種)的一種昆蟲。草蛉幼蟲以蚜蟲(蚜蟲、紅蜘蛛、粉蝨、介殼蟲)為主食又稱:蚜獅、古稱:負版。草蛉.pdf 檔案)也會將植物碎屑或獵物屍體等小碎物黏附在背上,達到偽裝的效果。草蛉約 85屬,有 1’3002’000物種於中國大陸有 105種,臺灣已知超過 200種。
)由於多種脈翅目的昆蟲的食草為農業害蟲,有些人因此考慮利用脈翅目的昆蟲(如:草蛉)進行蟲害防治。
以生物防治法種植花卉蔬果的草蛉生技


top】【main

網翅總目

網翅總目Dictyoptera)為昆蟲綱·有翅亞綱·復新翅類polyneopterous)演化支下的一個總目,擁有:蜚蠊目(涵蓋蟑螂白蟻)和螳螂目…等兩個目。現生的網翅總目成員的產卵管(ovipostor)皆較短,不過化石中的網翅總目成員具有較長的產卵管,牠們比較類似直翅目(如:蝗蟲螽斯蟋蟀蚱蜢螻蛄…等)成員。


無翅亞綱〗【main

蜚蠊目

蜚蠊目Blattodea/ Blattaria)為昆蟲綱·有翅亞綱·網翅總目的一個目;超過 7’000個物種,涵蓋:蟑螂白蟻;其中蟑螂就有 4’500個物種,約佔整個蜚螊目的五分之三;而白蟻Termites)也有約 3’000個已知物種。


蜚蠊目昆蟲圖鑑』【top】【main

螳螂目

螳螂目Mantodea)的昆蟲常被稱為螳螂Mantis)為昆蟲綱·有翅亞綱·網翅總目的一個目;螳螂又稱:刀螂。螳螂目涵蓋:15科、約 430屬,已超過 2’400種,其中物種數量最多的科為螳科Mantidae|螳螂科


螳螂圖鑑』【top】【main

燕雀科

  1. 金翅雀亞科Carduelinae):
    朱頂雀(白腰朱頂雀)極北朱頂雀臺灣朱雀酒紅朱雀金翅雀高山金翅雀歐金翅雀
  2. 歌雀亞科Euphoniinae):
    黑頭蠟嘴雀(桑鳲)、黑尾蠟嘴雀(小桑鳲)、松雀褐鷽(褐灰雀)、灰鷽(灰頭灰雀)、黃雀藏黃雀
  3. 燕雀亞科Fringillinae):唯一屬:燕雀屬Fringilla8種)。加納利燕雀蒼頭燕雀馬德拉燕雀燕雀亞速爾燕雀大加那利島藍燕雀非洲燕雀特內里費島藍燕雀

燕雀科Fringillidae)為鳥綱新鳥小綱·雀形目·鳴禽亞目·雀下目·雀總科Passeroidea)的一個科,又稱:雀科,擁有 3亞科。燕雀科物種的外形似麻雀鳥喙呈錐狀厚實有力,嘴峰隆起,上下嘴邊緣平滑,閉合性好,與鵐科的物種有著明顯的區別。


麻雀科〗【main

金翅雀亞科

金翅雀亞科Carduelinae)為雀形目·鳴禽亞目·雀下目·雀總科Passeroidea·燕雀科的一個亞科


top】【main

白腰朱頂雀

§ 普通朱頂雀覓食
https://youtu.be/WBzQx_e8XDM (2016/06/09)

普通朱頂雀Common redpoll)為燕雀科·朱頂雀屬Acanthis)的一種,也就是白腰朱頂雀,又稱:朱頂雀,俗名點紅、蘇雀。朱頂雀分布於「近北極地區」。普通朱頂雀常見於溪邊叢生柳林、沼澤化的多草疏林和櫟、榆等幼林中,也見於各種喬木雜林和林緣的農田及果園中。
最近現蹤的朱頂雀在新竹·金城湖,是臺灣罕見的迷鳥(迷途的候鳥)。(2019/12/29)
§ 金城湖松林中的普通朱頂雀 
https://youtu.be/G0AvCesfzsw (2019/12/28)


top】【main

極北朱頂雀

§ 極北朱頂雀
https://youtu.be/GTGqPDT3wd4 (2018/02/21)

極北朱頂雀Acanthis hornemanni)為燕雀科·朱頂雀屬Acanthis)物種。
§ 極北朱頂雀
https://youtu.be/ZsImeHWkYko
2018/01/29


top】【main


臺灣朱雀

§ 大雪山的一對臺灣朱雀
(Taiwan Rosefinch)
https://youtu.be/SzPn2bEHBgw (2022/09/01)

臺灣朱雀為燕雀科·朱雀屬Carpodacus)的一個物種,體長約 15公分,俗稱:朱雀、紅鳥仔或朱衣。臺灣朱雀雄鳥具醒目的暗紅色、眉線呈現白色,翅膀為黑褐色;雌鳥則全身暗褐色。雌鳥、雄鳥的三級飛羽端為白色,比酒紅朱雀更為明顯。臺灣朱雀常被視為酒紅朱雀的亞種,直到 2010年代後期才普遍被認為是獨立的物種,模式產地為玉山山腰;時常出沒於臺灣中、高海拔 2’000公尺以上的山區混合林,尤其是阿里山合歡山針葉樹人群聚集處。臺灣朱雀常在枝頭鳴唱、不畏懼人,以種籽、果實及昆蟲為食,也常撿食人群聚集處的廚餘。臺灣朱雀飛行時速度快,常呈波浪狀前進。


top】【main

酒紅朱雀

§ 酒紅朱雀
https://youtu.be/ydtmlG1292A (2020/02/16)

臺灣朱雀和酒紅朱雀相比:
臺灣朱雀的體型略大,體長約 15公分,雄鳥的羽色較為鮮紅,三級飛羽的白色端較明顯;而雌鳥腹部羽色較酒紅朱雀暗些。

§ 臺灣朱雀覓食https://youtu.be/RYWAQ_ujjA0 (2022/07/14)

top】【main

金翅雀

§ 金翅雀之舞
https://youtu.be/ldzgmD42GLQ2024/07/27

金翅雀Chloris sinica)為雀科·金翅雀亞科(Carduelinae·綠金翅雀屬Chloris|金翅雀屬 6種)的一種外形優美、鳴聲滴滴而連續不斷,雖聲音輕柔但傳播甚遠。金翅雀體長 12公分左右,雄雌同形近色,長期以來是中國傳統籠養鳥種之一。金翅雀的喙與足均為淡粉紅色,虹膜褐色。飛羽黑褐色、基部具明顯的金黃色斑塊。金翅雀分佈在海拔 2’400公尺以下的平原,活動於高大喬木的樹冠;在山地喜穿梭於低矮的灌木叢。


top】【main

高山金翅雀

§ 高山金翅雀
https://youtu.be/IbV5QYfXYGU (2019/10/05)
§ 歐金翅雀(Greenfinch)鳴聲
https://youtu.be/juXpKWhPiME (2020/11/05)

高山金翅雀Chloris spinoides)為燕雀科·綠金翅雀屬Chloris|金翅屬 6種)的一種體形小的鳥類,主要棲息於海拔 2’0004’000公尺的松林、農田及坡地灌叢中。高山金翅雀與歐金翅雀相比,本種的黄色腹羽更為鮮豔,黑色顶冠和臉部標記明顯,且鳴叫聲調更高。


top】【main

歌雀亞科

歌雀亞科(Euphoniinae鳥綱新鳥小綱·雀形目的一個科。


top】【main


黑頭蠟嘴雀(桑鳲)

§ 桑鳲(黑頭蠟嘴雀)
https://youtu.be/AD3G9yz7Puw (2023/03/04)
§ 小桑鳲(黑尾蠟嘴雀)
https://youtu.be/s5Ib9K7nSOg (2017/10/10)

黑頭蠟嘴雀Eophona personata)為燕雀科·黃嘴雀屬Eophona)的鳥類,又稱:桑鳲、黃嘴雀。黃嘴雀屬僅黑頭蠟嘴雀(桑鳲、黃嘴雀)、黑尾蠟嘴雀(小桑鳲、蠟嘴、小桑嘴)2種。
分佈於俄羅斯、日本、朝鮮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東北、內蒙古河北山東江蘇四川福建等地,主要棲息於山區的針葉林帶以及也見於針闊混交林。


top】【main

黑尾蠟嘴雀(小桑鳲)

黑尾蠟嘴雀Eophona migratoria)為燕雀科·黃嘴雀屬Eophona)的一個物種,又稱:小桑鳲、蠟嘴、小桑嘴、皂兒(雄鳥)、灰兒(雌鳥)、小黃嘴雀,體長約 19公分,雄雌異形異色。
§ 黑尾蠟嘴雀

https://youtu.be/GpdzOAyHOx0 
(2016/03/27)


top】【main



松雀

§ 瑞典·烏普薩拉的松雀
https://youtu.be/zHK3oF_mM2A (2021/08/02)

松雀Pinicola enucleator2亞種)為燕雀科·松雀屬Pinicola)的一種。松雀分布於北歐、阿拉斯加、西伯利亞、薩哈林島、烏蘇里斯克、蒙古、北美以及中國的東北等地,生活於北方寒冷地區、喜棲息於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瑞典。


top】【main

褐鷽

褐鷽Pyrrhula nipalensis)為灰雀屬 Pyrrhula8種)物種,又稱:褐灰雀。


top】【main

灰鷽

灰鷽Pyrrhula erythaca)為燕雀科·灰雀屬Pyrrhula8種)的物種,又稱:灰頭灰雀。


top】【main


黃雀

§ 黃雀
https://youtu.be/IGO3GTJ8O1I 
(2020/03/09)

黃雀Spinus spinus)為燕雀科·黃雀屬 Spinus 24種)的一個物種,體長約 12公分。雄鳥上體淺黃綠色,頭頂羽冠和喉的中央為黑色;雌鳥無黑色羽冠,上體微黃有暗褐條紋。在台灣為稀有冬候鳥或過境鳥。


top】【main

藏黃雀

§ 藏黃雀戲水
https://youtu.be/WAPVWmSYwwA (2020/08/21)

藏黃雀Spinus thibetanus)為燕雀科·黃雀屬 Spinus 24種)的一個物種,分佈於錫金尼泊爾印度緬甸以及中國大陸西藏雲南四川等地,主要棲息於高山、平常棲於松杉林、樅樹林中以及也到開闊山麓。藏黃雀的模式產地在錫金


top】【main


燕雀亞科

燕雀亞科Fringillinae)為雀形目·鳴禽亞目·雀下目·雀總科Passeroidea·燕雀科的一個亞科,僅擁有唯一屬:燕雀屬Fringilla8種)。


top】【main

加納利燕雀

§ 加納利燕雀
https://youtu.be/LPEeuMwC5Qg (2024/22/27)

加納利燕雀(Fringilla canariensis)為燕雀科·燕雀亞科·燕雀屬Fringilla)棲息於加納利群島Canarias)的物種。
··加納利群島Canarias)位於大西洋非洲板塊上,距離摩洛哥(Kingdom of Morocco)以西 100公里處,是西班牙政府認可的八個具有「歷史國家」地位的地區之一。


top】【main

蒼頭燕雀

§ 蒼頭燕雀叫聲 
https://youtu.be/ynyMe37953g 
(2018/01/06)

蒼頭燕雀Fringilla coelebs)與燕雀(花雀)都是燕雀科·燕雀亞科唯一的燕雀屬的物種。蒼頭燕雀身長 14~16公分,幼齡時食昆蟲(與大多數雀類一樣),熟齡時食種籽。蒼頭燕雀的喙灰色,翼羽有兩道白色,腹羽淡紅色;母鳥羽色偏綠較淡。成年公鳥一般能夠唱 2~3種鳥歌;和很多其它鳥類一樣,蒼頭燕雀的鳥歌具有地域性。蒼頭燕雀以其美妙響亮的歌聲而出名。
§ 蒼頭燕雀叫聲
https://youtu.be/h02ePYMWciQ (2019/04/04)


top】【main

馬德拉燕雀

§ 馬德拉燕雀
https://youtu.be/sbV4u3SjbAs (2024/02/15)

馬德拉燕雀(Fringilla maderensis)為燕雀科·燕雀亞科·燕雀屬Fringilla)的物種。


top】【main

燕雀

§ 花雀叫聲 
https://youtu.be/CHWBCr0J0Rk(2012/10/20)
§ 花雀冬候過境鳥 
https://youtu.be/r4OzP9mm1Yg (2019/10/31)

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為燕雀科·燕雀亞科·燕雀屬Fringilla)的一種不普遍冬候過境鳥,又稱:花雀、虎皮雀、花雞。燕雀體長約 16公分,啄黃色,尖端微黑;黑色尾羽,最外側的一對帶有白色;黑色翼羽;體羽下部為白色,其餘為褐黃色。花雀多棲息於平原、丘陵、山區或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等。
§ 阿里山的花雀
https://youtu.be/7uXB_-kWGnE(2020/03/05)


top】【main

亞速爾燕雀

§ 亞速爾燕雀
https://youtu.be/T0Ys0BEQpLI (2024/11/26)

亞速爾燕雀(Fringilla moreletti)為燕雀科·燕雀亞科·燕雀屬Fringilla)的物種。


top】【main

大加那利島藍燕雀

§ 大加納利島藍燕雀(Fringilla polatzeki)
https://youtu.be/5PLj201P1xI (2024/11/28)

大加那利島藍燕雀(Fringilla polatzeki)為燕雀科·燕雀亞科·燕雀屬Fringilla)於大加納利島Gran Canaria)的特有物種。
大加納利島(Gran Canaria)是加納利群島Canarias)的一個島。
··加納利群島Canarias)位於大西洋非洲板塊上,距離摩洛哥(Kingdom of Morocco)以西 100公里處,是西班牙政府認可的八個具有「歷史國家」地位的地區之一。


top】【main

非洲燕雀

§ 非洲燕雀(African Chaffinch)
https://youtu.be/5y9n2Wh_TX4 (2018/04/23)

非洲燕雀(Fringilla spodiogenys)為燕雀科·燕雀亞科·燕雀屬Fringilla)的物種。


top】【main

特內里費島藍燕雀

§ 藍燕雀(Pinson bleu)
https://youtu.be/hdv40WXYGxo (2016/04/26)

特內里費島藍燕雀Fringilla teydeaTenerife blue chaffinch)原產於西班牙·特內里費島Tenerife屬於 加那利群島)的一種燕雀。
§ 特內里費藍燕雀 
https://youtu.be/T_CtV-N6CoI
 (2019/09/08)


top】【main

粉蝶亞科 

臺灣粉蝶白粉蝶緣點白粉蝶

粉蝶亞科 (Pierinae)是粉蝶科的一個亞科,也是粉蝶科最後演化而成的演化支。粉蝶亞科的子分類和物種多樣性亦多於它亞科,涵蓋:6  66屬、819。粉蝶科物種主要以豆科植物為食;不過粉蝶亞科幼蟲的寄主多樣,主要卻以白花菜科Capparaceae|山柑科)、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旱金蓮科Tronaeolaceae)、桑寄生科Loranthaceae)和檀香科Santalaceae)植物為主。


粉蝶科圖鑑〗【main

襟粉蝶族

襟粉蝶族Anthocharini)是粉蝶亞科中的一個,擁有 10個屬,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襟粉蝶族的幼蟲食性多樣,主要以十字花目Brassicales)、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檀香科Santalaceae)、白花菜科(山柑科|Capparaceae)、菊科Asteraceae)植物作寄主。如:紅襟粉蝶Anthocharis cardamines)。


top】【main

藥粉蝶族

藥粉蝶族Elodinini)是粉蝶亞科的藥粉蝶族(Elodinini)的唯一屬,擁有 25個物種,分佈於澳大拉西亞蘇拉威西新喀里多尼亞一帶。藥粉蝶族幼蟲的寄主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


top】【main

纖粉蝶族

纖粉蝶族Leptosiaini|Wood white)是粉蝶亞科·纖粉蝶族(Leptosiaini)的唯一屬,擁有 8個物種(如:纖粉蝶 Leptosia nina),主要分佈於非洲纖粉蝶則分佈於印度澳洲一帶;Leptosiaini lignea 分佈於蘇拉威西。纖粉蝶族幼蟲的寄主鼠李科Rhamnaceae)植物。


top】【main

乃粉蝶族

乃粉蝶族Nepheroniini)是粉蝶亞科中的一個。共有 2個屬:乃粉蝶屬 Nepheronia青粉蝶屬Pareronia)。乃粉蝶族分佈於非洲東洋界澳大利亞。幼蟲主要以白花菜科(山柑科 Capparaceae)植物作為寄主


top】【main

粉蝶族

臺灣粉蝶白粉蝶緣點白粉蝶

粉蝶族Pierini)是粉蝶亞科的一個,擁有 3個亞族和 44個屬,還有演化關係仍不明的蘇粉蝶屬Sinopieris)。粉蝶族幼蟲的食性多樣,與其他主要以豆科植物為食的亞科分類不同。粉蝶亞科的物種主要以白花菜科(山柑科 Capparac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旱金蓮科Tronaeolaceae)、桑寄生科Loranthaceae)和檀香科Santalaceae)植物作寄主


top】【main

臺灣粉蝶

§ 異色尖粉蝶 https://youtu.be/us1SQCqWI6s (2012/07/10)
§ 臺灣粉蝶 https://youtu.be/qm0rrGIo1IY (2012/07/10)

臺灣粉蝶Appias lyncida formosana)為粉蝶科·粉蝶亞科·粉蝶族·尖粉蝶屬Appias)又稱:異色尖粉蝶Appias lyncida)灰角尖粉蝶、臺灣白蝶、尋奇尖粉、靈奇尖粉蝶。異色尖粉蝶的翅展 56公分,雄蝶翅面白色,前、後翅緣具黑色斑 紋,翅腹面雄蝶淡黃色,翅緣黑色,雌蝶翅腹面灰褐色斑紋發達,具不明顯的條紋。異色尖粉蝶的成蟲 410月出現,喜歡訪花,常群集於溪邊吸水,活動敏捷。異色尖粉蝶普遍分佈於低中海拔山區,幼蟲以山柑科的銳葉山柑、多花山柑、小刺山柑和魚木等植物寄主。 〖粉蝶科分類列表


top】【main

白粉蝶

§ 菜粉蝶
https://youtu.be/W3MLGwE1DsA (2020/03/25)
§ 白粉蝶展翅(慢動作)
https://youtu.be/N_0ODUyywO8 (2020/11/19)

白粉蝶pieris rapaeCabbage butterfly)為鱗翅目·粉蝶科·粉蝶屬Pieris)的一種,又稱:紋白蝶、日本紋白蝶、白紋蝶、菜白蝶,在臺灣以外漢語使用地區又稱:菜粉蝶,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大部分地區,並已入侵並立足於北美、北非、澳洲、紐西蘭等地低至高海拔地區。模式產地為瑞典。白粉蝶一年可繁殖 89代,世代重疊。白粉蝶白天活動、夜間棲息、飛行緩慢,好訪花;冬季溫度低的地區以蛹態過冬;幼蟲有假死性,於 46月與 78月最盛,主要寄主為十字花科的農作產物。白粉蝶是族群密度非常高的農業害蟲。
§ 白粉蝶
https://youtu.be/h9aYFnY2XPA 2023/02/13
§ 白粉蝶的一生
https://youtu.be/iiw5ePp6PPQ 2020/04/17


top】【main

緣點白粉蝶

§ 臺灣紋白蝶訪花
https://youtu.be/Q4LIGIUa3wA (2017/01/08)
§ 緣點白粉蝶喜騷擾
https://youtu.be/ftZo3K3kNYA (2023/02/16)

緣點白粉蝶Pieris canidia,英文俗名:Indian Cabbage White)又稱臺灣紋白蝶、多點菜粉蝶、緣點菜粉蝶,在臺灣以外漢語使用地區又稱:東方菜粉蝶』,於 1960年代,白粉蝶(pieris rapae)的數量突然大增,白粉蝶幼蟲不但危害了各種十字花科的青菜,造成農業的衝擊,也在爭奪棲地的過程中,把一般認為是臺灣原生的緣點白粉蝶pireis canidia,即臺灣紋白蝶驅離了菜園,避居山野。


top】【main

Teracolini

Teracolini、尚無中文譯名,擁有 7個屬。幼蟲的寄主主要為白花菜科Capparaceae|山柑科)植物,僅珂粉蝶屬物種攝食醉蝶花科(白花菜科|Cleomaceae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