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徑

途徑(英文:approach)是甲物件(element A/event A)與乙物件(element B/event B)發生聯繫,所謂「兼循途徑,不失規則。」。
如果透過這個途徑,能使彼此互為因果,那麼甲物件與乙物件便有聯繫,這類聯繫方式就是途徑的一種,相似名詞如:accessgatewaymechanismroutepathpathway…等。幫助理解的用詞領域,如:生物合成途徑代謝途徑補救途徑傳播途徑等。


文化〗【main

元件與事件

  1. 元件(element)通常是指組成硬件的每個成員(如:被動元件主動元件電子元件模組等);
  2. 事件event)通常是組成軟件的各個控制流程(如:迴圈迴圈計數器看門狗計時器驅動程式等構成的程式語言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和介於這彼此之間的中介軟體等)。

top】【main

8D途徑

8D approachEight Disciplines Problem Solving Approach|8D途徑)是優化元件/事件element/event)守則的一種,藉著元件/事件的誤動作容許度fault tolerance/failure rate)的調適,提高製程「良品率(yield rate)」的目標,又稱:解困八大守則,簡稱:「8D approach」或「八大守則」。
··)8D approach常為從事「提升品質」專業人員(元件設計、製程、創新)做為紀錄與追蹤問題解決的依據,階段性的報告常被稱作:「8D報告(8D report)」。

八個守則:

  1. 出錯元件(failure element)的當時相關情境描述:
    如:五問法
  2. 出錯元件的相關具體客觀資訊:
    如:問卷查檢表
  3. 出錯情境可複製性成立與否:
    如:失效安全帕累托圖石川圖(魚骨圖)、
  4. 出錯元件的相關參數歸類(paramter attribution):
    如:散佈圖直方圖趨勢圖、 
  5. 從事元件相關參數分佈圖探究:
    如:散佈圖直方圖趨勢圖
  6. 元件關係:改善外部配合條件或改善元件參數分佈:
    如:六西格瑪·管制圖
  7. 重新定義使用條件,以改進的元件(或使用條件)做小規模印證;
  8. 公佈元件具體的改進參數,涵蓋:原材料、製程、篩檢、包裝、運送、倉儲、使用者的操作環境…等。

top】【main

團隊

§ 好葉透過動畫說書談團隊
https://youtu.be/iOu5DwEQaJE (2020/08/19)
§ 團隊必備的「道德與勇氣」
https://youtu.be/4UK8hCM-bR4 (2021/01/21)
§ 謹記達高峰前的思維:無限賽局
https://youtu.be/SAEv4sqMNJs (2021/01/21)

團隊team)任何問責能耐accountabilty)規模,通常皆由 57位隊員(team member)組成,這群參與者(participant)必須擁有互補的專業能力(complementary skills),透過領導(team leader)的整合,基於既成計畫(plan貫徹執行(do)以獲取成效。
團隊可以依循戴明環觀點,在執行過程中適時「查核缺失,擬定改善方案」,進而「採取行動更正錯誤」。如此的「P-D-C-A」管理方式,藉著隊員(參與者)與隊長(領導)的調適能力(契合)得以成就一個團隊獲得優質成效。
··人資(human resources)與財控(finencial controller)雖然不是正式參與者,但是領導將他們列入隱形隊員考量是有必要的。


文化〗【main

目標管理

SMART()是目標管理(縮寫:MBO)的一種方法。目標管理的任務是有效地進行組織成員、制定目標和控制時效以達到更好的工作目標(objectives)。SMART是由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1909/11/19~2005/11/11)於 1954年率先提出。

  1. Specific(明確); 
  2. Measurable(可衡量); 
  3. Achievable(可達成); 
  4. Results-oriented(結果導向); 
  5. Tangible(實體)。 

top】【main

時效

時效validity為團隊採用方法思考瓶頸癥結,以利即時醞釀出有利的可行方式。

  • 腦力激盪法(英語:Brainstorming)又稱:頭腦風暴法,是 BBDO廣告公司天聯廣告公司)首創的一種為激發創造力、強化思考力而設計出來的一種方法。
    BBDO母公司
    Batten Bcroton Durstine and Osborn)的創始人亞歷克斯奧斯本於 1928年與成立於 1891年的 Batten Company合併。
  • KJ為(英語:KJ way)日本的人類學川北二郎Kawakita Jiro1920/05/112009/07/08,又譯:川喜田二郎)面臨顯然混亂也難以處理的情境時,將參與者(隊員或自己)所構思的各種想法,以便利貼書寫,貼於牆面;再透過分門類別整理(分類法歸納法),構成易理出頭緒的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 KJ是藉著親和圖整理出可行的方案,幫助創意思考的一種方式。

top】【main

智庫

智庫(英語:think tank)又稱:智囊團,也有許多智庫以「基金會」、「研究所」、「研討會」、「論壇」、「學會」或「協會」…等稱呼。


top】【main

達標要因

強項為本取向(S)、弱點與風險型管理(W)、目標(O)、競爭威脅(T)、

達標要因(achievement factor)


top】【main

目標設定

目標設定(goal-setting)得當能產出具有較好的激勵效果。

  1. 目標定義明確(specific):目標的定義包括衡量目標是否達成的標準,完成的時間; 
  2. 目標挑戰性適當(challenging):設定的目標具有一定挑戰性,但其難度又不超過個人的承受範圍,得當的目標可以產生激發潛力的效果,反之,太簡單的任務容易讓人覺得無聊,太難的工作則讓人有挫折感。
  3. 回饋(feedback):人們不僅應有目標,更應定期地得到有關這些目標的達成狀況的省思。

§ 目標設定 5步驟
https://youtu.be/TCzE7bmp0XU  2021/01/06


top】【main

強項為本取向

強項為本取向strength-based practice)關注個體的優勢,能力和潛力,而不是團隊的弱點、缺陷或無法完成任務的能力,也不意味著忽視可能的挑戰和困難。有益於導向目標達成、獲取資源、確定責任。


top】【main

弱點與風險型管理

弱點與風險型管理weakness risk-management)為透過持續的弱點評定、整體暴露順序和透過盡可能緩解弱點以達到及時補救來降低組織的整體風險。


top】【main

競爭威脅

競爭威脅(英語:threat)將影響成效的品質與團隊的存活。


top】【main

地球的歷史

地球歷史minute-earth):地球可能源自銀河系原始太陽星雲的部份物質構成起始,進入「地球的地質年代」,歷經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成冰紀)、顯生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全新世迄今。
科學家估計大約有 4’600’000’000到 5’000’000’000之久。而當今的時期正處於顯生宙·第四紀·全新世·梅加拉亞期4’200年前的事件迄今)。


生態〗【main

太陽星雲

太陽星雲(Solar Nebula)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形成初期的氣體雲氣,是星雲假說的一種。這個假說早在 1734年由伊曼紐·斯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1688/01/291772/03/29)提出。在 1755年,熟知斯威登堡工作的康德Immanuel Kant1724/04/221804/02/12)將理論做了更進一步的闡釋。康德認為在星雲慢慢的旋轉下,由於重力的作用雲氣逐漸坍塌和漸漸變得扁平(如:原行星盤),最後形成恆星行星拉普拉斯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1749/03/231827/03/05)在 1796年也提出了相同的模型,被認為是早期的宇宙論
這個適用於我們所處太陽系的形成理論,隨後在銀河系也發現了超過 200外太陽系,理論學家認為這理論也能推演整個宇宙行星形成。


top】【main

地球的地質年代

       地層學
地質年代學:宙 時 〉

  • 地層學(英語:stratigraphy):岩石地層學、生物地層學和年代地層學
  • 地質年代(英語:geological age):地質時期、地質時間、地史時期

地球(earth)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之後約歷經 4’600’000’000年以上才進入冥古宙(始於約 3’800’000’000’000年前),開啟地球的地質年代」。地球的地質年代歷經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成冰紀)、顯生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全新世迄今。

  1. 冥古宙Hadean|冥古代)約 3’800’000’000’000年前; 
  2. 太古宙Archean)約 3’800’000’0002’800’000’000年前; 
  3. 元古宙Proterozoic)約 2’500’000’000630’000’000年前; 
  4. 顯生宙Phanerozoic)約 541’000’000 ± 1’000’000年前至今

top】【main

地層學
地層
地質年代學
(時間間隔)
說明
共有 4個,大於 5億年
共有 14個,數億年
共有 22個,數千萬至數億年
共有 34個,數千萬年
共有 99個,數百萬年
期之下的小計量單位
國際地層委員會(ICS)不使用
地層學單位與地質年代學之關係【back】

冥古宙

冥古宙(英語:Hadean)是太古代前的一個時期,可分為隱生代盆地群代酒海紀雨海代,又稱:冥古代。冥古宙始於地球形成之初,結束於 3’800’000’000年前,但依據不同的文獻可能有不同的定義。
冥古宙最初是由普雷斯頓·克羅德於 1972年所提出的,原本是用來指比已知最早岩石還要之前的時期。冥古宙的最後一個代對應為月球地質年代中的早雨海世,以月球東方海撞擊事件為結束時間(約為 3’840’000’000年前),這也是內太陽系後期重轟炸期的結束標誌。


top】【main

太古宙

太古宙(英語:Archean)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又稱:太古元、太古代。太古宙起始於約 4’000’000’000年前內太陽系·後期重轟炸期的結束(由對月岩的同位素定年確定),地球岩石開始穩定存在並可以保留到現在,而結束於 2’500’000’000年前的大氧化事件甲烷為主的還原性的太古宙原始大氣轉變為氧氣豐富的氧化性元古宙大氣,從而導致了持續約 300’000’000年的地球第一個冰河時期休倫冰河時期


top】【main

元古宙

元古宙(Proterozoic)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時期,開始於同位素年齡 2500Ma(百萬年前),結束於 542.0±1.0Ma,又稱:元古代、原生代。
元古宙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元古宙屬於前寒武紀,上一個宙是太古宙,下一個宙是顯生宙


top】【main

顯生宙

顯生宙(英語:Phanerozoic)是 541’000’000年前大量生物出現的時期,又稱:顯生元、顯生代。顯生宙即意為這個時期地球上顯著的有生物出現。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難見到生物的時代統稱為隱生元前寒武紀
顯生宙的上一個宙是元古宙,而細分後可劃分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 梅加拉亞期開始於距今 4’200年(公元前 2’250年),4.2千年事件是一場全球範圍事件,它是個持續了 200年的乾旱事件。


top】【main

顯生宙(英語:Phanerozoic是 541’000’000年前大量生物出現的時期,又稱:顯生元、顯生代。
顯生宙時期地球上有顯著的生物出現。顯生宙的上一個宙是元古宙。元古宙進入顯生宙·古生代開始出現那些目視不見或者很難見到生物的時代,統稱為:前寒武紀(英語:Precambrian)或隱生元(Cryptozoic)。
^§) 前寒武紀或隱生元在地史學是指顯生宙·寒武紀之前的地球地質歷史的非正式統稱。顯生宙可劃分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top】【main

蜚蠊目

蟑螂白蟻

蜚蠊目Blattodea)為昆蟲綱·有翅亞綱·網翅總目的一個目;超過 7’000個物種,涵蓋:蟑螂白蟻;其中蟑螂就有 4’500個物種,約佔整個蜚螊目的五分之三;而白蟻Termites)也有約 3’000個已知物種。


main

蟑螂

蟑螂Periplaneta)為蜚蠊科·家蠊屬(Periplaneta)的一種,是一種具數億年演化歷史的雜食性昆蟲。目前蜚蠊目已發現大約有 4’100多種,與人類的食性重疊,而只有部份蟑螂才會進入到人類的家居,牠們被稱為「家棲蟑螂」,牠們繁殖力強,在人類家居棲身及覓食的同時,因家棲蟑螂長期生活在被人類污染的環境中,導致牠們身上會攜帶一些細菌,因此蟑螂被普遍認為是害蟲

家居常見蜚蠊科·家蠊屬(Periplaneta)的蟑螂:


top】【main

白蟻

白蟻termite)為蜚蠊目·等翅下目(Isoptera·白蟻科(Termitidaehigher termite·大白蟻亞科的一種,又稱:螱,臺灣及香港將白蟻的有翅型,稱:大水蟻,為蜚蠊目·等翅下目昆蟲的總稱,屬於真社會性昆蟲。白蟻超過 3’000物種,可見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涵蓋 12,其中 3個科已滅絕。最早的白蟻化石年代為白堊紀中期。臺灣家白蟻Coptotermes formosanus


top】【main

冰河時期

冰河時期(英語:Ice Age),又稱:大冰期、冰川期、冰河期,是指地球大氣和地表長期低溫導致極地和山地冰蓋大幅擴展甚至覆蓋整個大陸的時期,冰河時期涵蓋許多冰期(glaciations)與間冰期(interglacials)。
地球形成以來,冰河時期至少出現過 5次。冰河時期中,溫度下降,改變了地球表面的植物相和生物的生存環境,許多生物因此面臨滅亡或被迫遷移,只有能夠適應環境的物種,才能倖存下來。
鑑於格陵蘭和南、北極大範圍冰蓋的存在,當今的地球仍處在始於 2’600’000年前更新世第四紀冰河時期的一次間冰期中;目前尚無跡象顯示地球正在走出這次冰河時期。「冰河時期」的區分如下:


生態〗【main

雪球時期

雪球地球(英語:Snowball Earth),是為了解釋一些地質現象而提出的假說。該假說認為在元古宙·新元古代時候曾經發生過一次嚴重的冰河期,以至於地球上的海洋全部被凍結,僅僅在厚達兩公里的冰層下存有少量因地熱而融化的液態水。「雪球地球」的區分如下:

  • 拉伸紀(約 1’000’000’000~850’000’000年前);
  • 成冰紀(約 850’000’000~780’000’000年前);
  • 凱噶斯冰期(約 780’000’000~730’000’000年前);
  • 斯圖爾特冰期(約 730’000’000~668’000’000年前);
  • 馬林諾冰期(約 668’000’000~628’000’000年前);
  • 埃迪卡拉紀(約 628’000’000~579’000’000年前);
  • 噶斯奇厄斯冰期(約 579’000’000~340’000’000年前)…

top】【main

成冰紀

成冰紀(Cryogenian,符號:NP2)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 720±0百萬年(Ma),結束於 635 Ma,又稱:南華紀。
成冰紀期間出現雪球地球事件,為生物低潮。整個成冰紀,地球處於冰河時期,被稱為「成冰紀冰河時期」。


top】【main

斯圖爾特冰期

斯圖爾特冰期成冰紀的一次或多次冰期,當時全球都在反覆經歷大規模的冰川作用。斯圖爾特冰期的長度很不確定,大約位於 717至 643 Ma。Dr. Stern…等則認為這一時期在 715’000’000~680’000’000年前。


top】【main

冰河時期形成的重要的因素

冰河時期形成的重要的因素:


top】【main

顯生宙時代

顯生宙時代始於約 5’000’000’000年前至今。
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時代歷經更新世全新世約 2’580’000年前至今。
顯生宙Phanerozoic)是 541’000’000年前大量生物出現的時期,又稱:顯生元、顯生代。


top】【main

古近紀

古近紀Paleogene)舊稱:早第三紀、古第三紀。在侏羅紀就已經出現的被子植物演化到古近紀時已經極度繁盛;羊齒松柏…等物種逐漸被樟樹柳樹…等取代;古近紀主要被子植物為喬木
水域的雙殼類軟體動物(如:牡蠣、海扇、珠蚌)異常繁盛,腹足類繁多且分佈廣泛。有孔蟲棘皮動物分佈廣泛,也有圓盤蟲、貨幣蟲的分佈。在蛇頸龍滄龍繁盛的中生代·海洋爬行動物滅絕後,海洋食物鏈的上層生態位逐漸被古鯨…等,鯨豚類·海洋哺乳動物佔據。
陸域的哺乳動物鳥類迅速多樣化,佔據了非鳥恐龍翼龍滅亡後空出的各種生態位。取而代之的多種胎盤類有袋類大量發展,歷過長久的演化進程後,這類古老、原生物種卻沒有和現代哺乳動物具有直接系統關係。


生態〗【main

古新世

古新世Paleocene)為顯生宙·新生代·古近紀的第一世,隨後始新世。古新世大約開始於 65’500’000年前,終結於 56’000’000年前,介於中生代白堊紀馬斯垂克階Maastrichtian)與始新世Eocene)之間。


top】【main

始新世

始新世英語Eocene)為顯生宙·新生代·古近紀的第二世,也是地質時代顯生宙·新生代·古近紀Paleogene)的第二個主要分期,大約開始於 56’000’000年前~34’000’000年前,介於古新世Paleocene)與漸新世Oligocene)之間。


top】【main

漸新世

漸新世Oligocene)為顯生宙·新生代·古近紀的第三世,承接始新世(Eocene)。漸新世大約開始於 34’000’000年前,終結於 23’000’000年前,繼始新世之後,開啟新近紀中新世·阿基坦期(Aquitanian),也是地質時代古近紀的最後一個主要時期。
新近紀隨後進入第四紀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