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疆域版圖涵蓋:黑龍江流域塞北西域青藏南海諸島…等地。

何尊

何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文物,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內底有銘文 122字,為研究西周初年的歷史提供了史料。何尊是「中國」一詞已知的最早出處。何尊西周(約前 1046年~前 771年)早期的一個「何」氏族宗室祭祀所用的青銅酒器),製作於周成王五年,是西周已知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青銅器
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賈村,現藏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 中華國寶:何尊
https://youtu.be/FSZbZt3TzEg 
(2021/11/23)


top】【main

中華國寶:
何尊之金文典故

§ 何尊
https://youtu.be/H6TVVT1cKw4 (2023/06/06)

§ 中華國寶:
何尊(English version)
https://youtu.be/W5v4rdfe-Lc 
(2020/01/27)


top】【main

何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文物,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內底有銘文 122字,為研究西周初年的歷史提供了史料。何尊是「中國」一詞已知的最早出處。
§ 中華國寶:何尊
https://youtu.be/FSZbZt3TzEg (2021/11/23)


 

堂號特色旅遊景區

中國位於東亞社會主義國家,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成立於 1949年 10月 1日,首都:北京市。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陸地面積約 9’600’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陸地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劃分為 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 2個特別行政區


旅遊〗【main

  深綠色區塊為中國實質統治區域
◎ 陸地面積約 9’600’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陸地面積第三大的國家

族群

  1. 漢族91.51%
  2. 壯族1.30%
  3. 滿族0.86%
  4. 維吾爾族0.79%
  5. 回族0.79%
  6. 苗族0.72%
  7. 彝族0.65%
  8. 土家族0.62%
  9. 藏族0.47%
  10. 蒙古族0.44%
  11. 其他 46個民族(1.05%

堂號

堂號又稱郡號。郡是中國古時行政區域的建置,當時君王以封地賜姓;後世懼有所失,為助於探索源流,因此立「堂號」以利追根。堂號除在祠堂使用外,還會在宅院、族譜、禮簿、燈籠、牌位、墓碑等處使用。
「堂號」究竟有多少,已難確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聲稱查考得到的共有 82堂、267姓,各堂的代表姓氏,各具其源流居住地點。參考:百家姓堂號各姓堂號及對聯


top】【main

特色旅遊景區


top】【main

六幼生綱

六幼生綱Hexanauplia)為節肢動物·甲殼亞門·多甲總綱的一個;六幼生綱的橈腳類藤壺等的幼體(無節)會經歷 6蛻變,因而得名。六幼生綱涵蓋:橈足亞綱(Copepoda)、微蝦亞綱Tantulocarida)、鞘甲亞綱(Thecostraca)。


甲殼亞門〗【main

橈足亞綱

橈足亞綱Copepoda)為多甲總綱·六幼生綱的一個亞綱是一類細小的甲殼類動物,生活在海洋及(幾近)所有淡水的棲地,亦是海洋(水生)生物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很多的橈腳類是浮游動物底棲生物,也有些是湖沼陸棲生物,生活在陸地上及沼澤、水溝等水體。橈腳類常被用作為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橈足亞綱涵蓋 11分屬於新橈足下綱與原裸甲下綱 2個下綱,超過 13’000個已記述的物種,其中 2’800個在淡水中生活。此外,還有 21個屬的目、科地位未定Incertae sedis)。


top】【main

微蝦亞綱

微蝦亞綱(Tantulocarida)為多甲總綱·六幼生綱的一個亞綱,涵蓋:肢基微蝦科、鏈蝦科、海魴陰虱科、微檐虱科、單寄生微蝦科等,5個科。(建制中


top】【main

鞘甲亞綱

鞘甲亞綱Thecostraca)為多甲總綱·六幼生綱的一個亞綱,原屬顎足綱·鞘甲綱,許多物種具有浮游性的幼體,而在成年後轉為固著性寄生性,鞘甲亞綱僅約有 100個物種。鞘甲綱(涵蓋:帶甲亞綱囊胸亞綱蔓足亞綱)原擁有超過 2’200個物種,其中 2’100種已歸屬於蔓足亞綱,如:藤壺已併入蔓足亞綱·圍胸下綱·圍胸總目(圍胸總目涵蓋:花籠目鎧茗荷目藤壺目等)。


top】【main

帶甲亞綱

帶甲亞綱Facetotecta)為多甲總綱·六幼生綱·鞘甲亞綱僅包含有一屬:Hansenocaris,目前僅觀察過牠們浮游性的無節蚴(y-幼蟲),成年型態有可能是寄生蟲,目前仍然未知。


top】【main

囊胸亞綱

囊胸亞綱Ascothoracida)為甲殼亞門· 鞘甲綱的一個亞綱,涵蓋:長囊虱目樹囊虱目,約有 110個物種,分布於全世界,為寄生於刺胞動物門棘皮動物門上的寄生蟲


top】【main

蔓足亞綱

 


top】【main

藤壺

藤壺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六幼生綱·蔓足下綱(蔓足亞綱·圍胸下綱·圍胸總目)生物的通稱,藤壺幼體(有兩個階段)為自游生物,但成年後無法靠自己移動,只能固著在堅。硬物體(如岩石)表面、通過濾食來生存。該下綱共有約 1’220種生物。

◎ 圍胸總目涵蓋:花籠目鎧茗荷目藤壺目等。


top】【main

龜足

§ 海灘石縫的佛手螺
https://youtu.be/AchOsKYykYs (2021/03/24)

龜足Capitulum mitella)為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六幼生綱·鎧茗荷目Scalpelliformes)·鞘甲綱·指茗荷科·龜足屬的唯一種,又稱:石蜐、龜足茗荷、佛手貝、日本鵝藤壺。龜足主要出現和分布於中國的南海東海,往往被發現附著在潮間帶下部的岩石中伴隨著激流。龜足是人類食用的十幾種鵝頸藤壺中的一種。

◎ 佛手螺是金門特色海鮮之一!生長在潮間帶的岩縫中,因為外型長的像佛祖的手而得名,也稱做鵝頸藤壺、筆架,學名為龜足。


top】【main

軟甲綱

軟甲綱的特徵

  • 異蝦目:、
  • 端足目:、
  • 山蝦目:、
  • 地蝦目:、
  • 漣蟲目:、
  • 十足目:、
  • 磷蝦目:、
  • 等足目
    鼠婦海蟑螂
  • 薄甲目:、
  • 疣背糠蝦目:、
  • 混足目:、
  • 盲蝦目:、
  • 口足目(蝦蛄目):
    蝦蛄
  • 原足目:、
  • 溫泉蝦目:、

軟甲綱Malacostraca)是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中的一個,最早出現於寒武紀(約 5.41億年前~4.854億年前),是甲殼亞門物種數量最多的綱。軟甲綱有超過 47’000個物種,占甲殼亞門物種的 2/3;軟甲綱擁有比較大型的甲殼動物。
軟甲綱涵蓋:十足目(如螃蟹龍蝦等)、口足目(如蝦蛄)、磷蝦目(如磷蝦等,15個目。物種數量眾多的端足目、以及唯一主要生存在陸地上的甲殼類動物等足目動物(如鼠婦等)。

軟甲綱涵蓋異蝦目Amphionidacea)、端足目Amphipoda)、山蝦目(Anaspidacea)、地蝦目Bathynellacea)、漣蟲目Cumacea)、十足目Decapoda)、磷蝦目Euphausiacea)、等足目Isopoda)、薄甲目Leptostraca)、疣背糠蝦目(Lophogastrida)、混足目Mictacea)、盲蝦目Spelaeogriphacea)、口足目Stomatopoda|蝦蛄目)、原足目(Tanaidacea)、溫泉蝦目(Thermosbaenacea等。


甲殼亞門〗【main

軟甲綱的特徵

  • 身體一般由 21個體節組成;
  • 頭分 6節,有 2對觸角,1對大顎及 2對小顎;
  • 胸部分 8節,其前數對的足常特化為顎足;
  • 腹部共有 6個腹節,其腹足往往被用來游泳;
  • 擁有複眼,位於杆上或者固定;
  • 分兩腔;
  • 擁有集中的神經系統

top】【main

黑洞

§ 解讀銀河系黑洞
https://youtu.be/CQB_-kT6obo (2022/05/13)

重力波

黑洞(英語:black hole)是時空展現出極端強大的重力,以致於所有粒子、甚至這樣的電磁輻射都不能逃逸的區域。最早在 18世紀,約翰·米歇爾(1724/12/25~1793/0421)和皮耶-西蒙·拉普拉斯(1749/03/23~1827/03/05)就考慮過重力場強大到光線都無法逃逸的物體。在 1967年約瑟琳·貝爾·伯奈爾(1943/07/15~)發現中子星,激發了人們重力坍縮形成的緻密天體可能是天體物理中的實體的興趣。在 2019年 4月 10日,LIGO科學合作組(雷射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和 Virgo合作組,宣佈第一次直接觀測到重力波,首次發佈了黑洞及其附近的第一張影像:使用事件視界望遠鏡在 2017年拍攝到 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 2019科學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
https://youtu.be/I91OI-sU46w (2020/01/20)
§ NASA公佈了一段來自英仙座·星系團中,黑洞產生的「聲音」https://youtu.be/PMjejLbOqgQ (2022/05/11)


【top】【main

重力波

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IGO:雷射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團隊
在華盛頓宣布於 2015年 9月 14日 9時 51分許完成人類對於重力波的首次直接探測
§ LIGO觀測站發現重力波
https://youtu.be/ngQWRe1LNiw (2020/01/20)

重力波時空的漣漪,當投擲石頭到池塘裡時,會在池塘表面產生漣漪,從石頭入水的位置向外傳播;當帶質量物體呈加速度運動時,也會在時空產生漣漪,從帶質量物體位置向外傳播,這種時空的漣漪就是重力波。
重力波天文學觀測天文學的一門新興分支。重力波天文學利用重力波來收集對於劇烈天文事件的重力波波源資訊,如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一類的星體所組成的聯星超新星大爆炸也是劇烈天文事件的重力波波源。天文學家可以利用重力波觀測到超新星的核心,或者大爆炸的最初幾分之一秒,利用電磁波是不足以觀測到這些重要天文事件。重力波天文學自20世紀中葉以來逐漸興起,與傳統的電磁波天文學不同的是,它通過測量重力波來研究各類相對論性天體及宇宙現象。重力交互作用對於電磁交互作用來說極為微弱,所以它的直接觀測對現有技術而言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 什麼是「重力波」
https://youtu.be/42L2ArowWKk (2017/06/02)


top】【main

簡鼻亞目

簡鼻亞目Haplorrhini),最原始的簡鼻亞目較為接近的是已滅絕原猴亞目·始鏡猴科。牠們的上唇並非直接連接鼻子或牙床,可以做很多面部表情。牠們的腦部與身體比例明顯較原猴的大,主要感官是視覺(具眼後板)。
除了眼鏡猴及夜猴外,大部份物種都是白天活動的,且有三原色視覺。牠的手及腳只適合運動,例如長臂猿科猩猩的鉤狀手,或是人類的雙足。


動物界〗【main

跗猴型下目

過去跗猴類曾被歸類為原猴類,但後來發現「跗猴類」與類人猿的關係更親近,因而歸入簡鼻亞目
跗猴類(眼鏡猴科)體型小,身長約 10公分;黃褐色體毛;眼睛很大而圓,甚至比腦容量還大,滿月般的大眼睛具黑色外圈宛如戴著一幅眼鏡。眼鏡猴的尾巴比身體長,約體長的 2倍,末端有毛叢。眼鏡猴的
指頭的前端鈍而圓扁,有吸盤般的功能,後肢第二、三趾為勾爪,餘為指甲;前肢短小強壯,後肢修長有力,適合跳躍前進。眼鏡猴的長相異於猴子,牠的脖子短小,頭部可作 180度的迴轉,視角幾乎可達 360度。


top】【main

眼鏡猴科

§ 眼鏡猴英語簡介
https://youtu.be/6Jz0JcQYtqo (2013/01/25)
§ 眼鏡猴華語簡介
https://youtu.be/GzQnmBSvgtc (2021/08/07)

眼鏡猴科Tarsiidae)物種體型小,身長約 10公分;黃褐色體毛;眼睛很大而圓,甚至比腦容量還大;尾巴比身體長,近乎體長的 2倍,末端有毛叢。
§ 幽靈眼鏡猴(Tarsius tarsier
https://youtu.be/gGsKDjvwVM8 2013/08/11
◎ 現存眼鏡猴科物種有 3屬:菲律賓眼鏡猴屬 Carlito)、西部眼鏡猴屬(Cephalopachus)、眼鏡猴屬Tarsius)共約 13種,僅分佈於菲律賓·維薩亞斯群島薄荷島東南亞馬來群島印尼·蘇拉威西周邊島嶼


top】【main

菲律賓眼鏡猴

菲律賓眼鏡猴(Philippine tarsier)為菲律賓眼鏡猴屬 Carlito)物種的一個種,瀕臨絕種;由於眼鏡猴對外來棒狀物及刺激光線敏感,易受驚嚇,導致其進行自殺行為。
§ 菲律賓眼鏡猴(Carlito syrichta)為菲律賓眼鏡猴屬 Carlito)的唯一物種
https://youtu.be/4fUqKwmNb1s 2022/04/21

◎ 薄荷島Bohol Island|保和島)有兩個眼鏡猴的保育園區,一個是有進行營利行為的眼鏡猴保護區(Tarsier Conservation Area),另一個是以非營利組織運作的眼鏡猴遊客中心(Philippine Tarsier Sanctuarty),而「營利行為的眼鏡猴保護區」仍默許遊客使用自拍棒等,違禁品。


top】【main

類人猿下目

類人猿下目Simiiformes)是一類高等靈長類類人猿下目,分成三類。

  1. 闊鼻小目於約 40’000’000年前分支出來;
  2. 狹鼻小目於 25’000’000年前再分支開成舊世界猴是一個併系群。早期分類將靈長目分為原猴亞目及類人猿亞目。

top】【main

闊鼻小目

闊鼻小目Platyrrhini),又稱:新世界猴,是產於中美洲南美洲靈長目動物,涵蓋:捲尾猴科青猴科僧面猴科蜘蛛猴科…等,4科。新世界猴與舊世界猴合稱為。新世界猴(闊鼻小目)的鼻部軟骨間隔很寬,鼻孔開向側方,鼻孔間距較寬,舊世界猴的鼻間距則很窄;此外,新世界猴有 12個前臼齒,而舊世界猴(猴科)與類一樣只有 8個。


top】【main

狹鼻小目

狹鼻小目Catarrhini)是靈長目·簡鼻亞目中三個小目之一,包含了舊世界猴猴總科)及人猿總科)。後者再細分為長臂猿科人科。以往認為人類及其已滅絕的近親或祖先是一個獨立的科,而人科則被分類在猩猩科中。狹鼻小目主要的種於 25’000’000年前出現,而於18’000’000年前長臂猿科人科中分支出來。


top】【main

銀杏目

銀杏科銀杏屬銀杏

銀杏目Ginkgoales)屬一類裸子植物,為銀杏門·銀杏綱現存唯一的一目,最早出現在晚古生代·早二疊世299’000’000251’000’000年),在侏羅紀早白堊世最為繁盛,此後逐漸衰落。銀杏Ginkgo biloba)是銀杏類植物唯一的現存成員


植物界〗【main

銀杏科

銀杏屬銀杏

銀杏科(Ginkgoaceae)出現於中生代·侏羅紀時期,曾包含多個,侏羅紀及白堊紀分佈廣泛,白堊紀後逐漸衰落。第四紀冰河時期2’580’000年前)後僅存一屬一種:銀杏屬·銀杏Ginkgo biloba),殘留於中國南部地區,因此銀杏被視為活化石


top】【main

銀杏屬

§ 銀杏趣聞
https://youtu.be/avDpN_XIDpw (2020/01/20)
§ 摘銀杏果實、燉白果
https://youtu.be/is7vwWI_Ctk (2018/10/12)

銀杏

銀杏屬Ginkgo)是一支古老的裸子植物,已知的最早化石紀錄產生於 165’000’000年前的侏羅紀。演化速度緩慢,至上新世5’300’0002’600’000年)末幾乎所有屬內成員都已滅絕,現僅存銀杏一個物種,野外原生種群僅見於中國南部,後引種於世界各地,被認為是遠古時代遺留的「活化石」。銀杏屬的演化趨勢是一個退縮的過程。化石證據顯示,銀杏屬的演化趨勢為胚珠器官的珠柄逐漸退縮最終消失,胚珠體積不斷增加,成熟胚珠數目逐漸減少直至只有一枚種子直接著生於較粗的總柄上,而葉片不斷扁化、蹼化和融合。

銀杏的變種

  • 垂枝銀杏(Ginkgo Biloba ‘Pendula’)枝條下垂。
  • 塔形銀杏(Ginkgo Biloba ‘Fastigiata’)枝向上伸,形成圓柱形或尖塔形的樹冠。
  • 斑葉銀杏(Ginkgo Biloba ‘Variegata’)葉有黃斑。
  • 黃葉銀杏(Ginkgo Biloba ‘Aurea’)葉偏黃色。
  • 裂葉銀杏(Ginkgo Biloba ‘Laciniata’)葉較大,具深裂。
  • 葉籽銀杏(Ginkgo Biloba ‘Epiphylla’)部分種子著生在葉片上,種柄和葉柄合生,種子小而形狀多變。

top】【main

銀杏

§ 令人訝異的銀杏樹
https://youtu.be/VYWKU3n895w (2020/08/07)
§ 銀杏的公株、母株與銀杏果
https://youtu.be/ZTjvMn3t85M (2018/07/26)

銀杏Ginkgo biloba)為銀杏門·銀杏綱·銀杏目·銀杏科·銀杏屬Ginkgo)的一種落葉喬木壽命可超過 3’000年。又稱:公孫樹、鴨掌樹、鴨腳子…等,銀杏的葉稱為:蒲扇,種子稱為:白果。銀杏是裸子植物·銀杏門唯一現存物種,其他同的物種都已滅絕,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銀杏為孑遺植物,僅存於東亞、中國大陸及日本甚多,臺灣各地零星栽培。
銀杏的樹形消瘦樹冠呈廣圓卵形,莖高 25~40公尺,徑可達 4公尺,雌雄異諸,雄株長枝斜上伸展,雌株長枝較雄株開展、下垂;短枝密、枝杈有些不規則;幼樹的樹皮平滑、呈淡灰色,大樹樹皮有不規則縱裂、呈灰褐色。銀杏的葉無中脈具柄、柄長 3~7公分;扁平呈扇形或倒三角形,長 3~5公分、寬 3.5~6公分,葉端凹入,葉緣具不整齊的小缺刻。長枝上的葉互生、呈螺旋狀排列散生於老枝;短枝上的葉 3~8枚蔟生。銀杏的葉秋季轉金黃色。銀杏的雄花葇荑花序,雌花球狀具長梗,梗端常分兩叉,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銀杏的核果、球形,徑約 2公分,熟果金黃色帶白粉狀光滑堅硬有稜,內種皮白色,內藏胚乳;種子白色肉質,為有名之中藥:白果,熟果期:9~10月。
§ 西安古觀音禪寺內的一棵銀杏古樹,樹齡超過 1400年 https://youtu.be/Dd2iOBhYmf4 (2017/10/22)
§ 杭州天目山海拔 1’040公尺的懸崖峭壁上的銀杏古樹 https://youtu.be/MjTALQTP6Qw (2021/11/06)
§ 京都西本願寺銀杏飄落
https://youtu.be/d9ZFvCLgPIs (2016/12/01)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