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民歌

民歌就是一種民間音樂,人們隨口吟誦哼唱小曲,也是一種鄉村音樂可以的口頭傳唱、樂器獨奏也適於演唱歌曲


main

英國

  1. 斯卡伯勒集市Scarborough Fair),又譯作「史卡博羅集市」或「斯卡布羅集市」,是一首英國傳統民歌。描述一位年輕男子指示聽者去吩咐他以前的愛人為他完成一系列不可能的任務,例如為他製作一件沒有線縫的襯衫,然後在一座乾涸的井中將其洗滌,如果她完成了這些任務,他將與她重歸於好的故事。該歌曲往往是一首二重唱,之後女方也交給她的愛人一系列同樣不可能的任務,並答應在他結束後將無縫的襯衫交給他。
    民歌:史卡博羅集市
  2. 英國女王陶醉於俄羅斯「哥薩克」之舞
    § https://youtu.be/5PB0TG7QNXU  2021/03/08
    哥薩克(Cossack)這個名字來自突厥語,大意涵蓋:自由戰士、邊疆防衛和流竄的歹徒等類似的意思。也有觀點認為:約 1240年,蒙古入侵曾生活在東歐大草原地區的庫曼人,他們的後裔就是「哥薩克人」。

top】【main

希臘


top】【main

意大利

卡布里島

§ 鋼琴演奏:Jaeyong Kang – Isle of Capri 
https://youtu.be/epiwDu2snVg (2021/04/08)

卡普里島位於義大利拿坡里灣南部外的小島,又稱為地中海之珠,從奧古斯都花園遠眺克虜伯路和情人石,你就會明白羅馬皇帝提比略(前 42/11/1637/03/16)在西元 27年退位後為什麼會選擇到此定居。除了美不勝收的美景之外、當地名產檸檬香水、檸檬冰沙更是別有風味。此曲由黎俊平編曲。
§ 黎俊平
曲譜:Isle of Capri / 卡布里島
https://youtu.be/KD_ECkpY0Uo 
2021/02/05
§ 唱兒歌:卡布里島
https://youtu.be/ltiTM9NSiV8 2020/08/25
§ 鋼琴演奏:Jose Melis19202005 – Isle of Capri
https://youtu.be/KPHiH7ld9Sc 2014/04/03
§ 
學彈:WIlhelm Grosz – Isle of Capri 
https://youtu.be/5d8UjNKuuOs 
2020/09/01


top】【main

以色列

Donna Donna

§ Donna Donna: Joan Baez [ 中英歌詞 ]
https://youtu.be/yo9Lkq4SyTg (2021/06/24)

多娜多娜Donna Donna)是一首描述一頭牛被牽往宰殺時情景的猶太·戲劇歌曲。歌詞以天上自由飛翔的燕子(出現在樂曲的第一至三段)和被人格化的風(副歌)的自由和暢快,對比出牛的無奈和悲哀的情感。有些人認為歌曲的標題是一名猶太神的名字。
《多娜多娜》是在 1941年發表的歌曲。這首歌普遍被認爲反映了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極爲低微的社會地位。後來 1942納粹德國開始執行猶太人大屠殺。此後,歌詞中的「牛」被聯想到大屠殺的受害者,也因此歌曲的主題被認爲隱含反戰的信息。此曲在 19601968年分別因·拜亞多諾萬帕蒂·杜克的演唱而流傳得更廣。《多娜多娜》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涵蓋:德語、法語、日語、希伯來語、俄語和越南語等。
§ 亞倫·蔡特林(英語:Aaron Zeitlin)於 19401941創作的舞臺作品:Esterke主題曲「多娜多娜」是沙隆·塞康達(英語:Sholom Secunda)所創作。
§ Donna Donna:歌手 – 姚斯婷
https://youtu.be/IFNcfC7PaX0  
2021/04/11


top】【main

凱爾特音樂

§ Medieval Celtic Music and Fantasy Celtic Music
https://youtu.be/ipFaubyDUT4 (2022/10/23)

凱爾特音樂Celtic music)源自西歐·凱爾特人(英語:Celt|血緣上屬於地中海人種的一支)的傳統民間音樂發展而成,是一類被藝術家音樂雜誌、和影音公司用來描述一種寬泛的音樂類型music genre)。
凱爾特音樂通常是指:藍草音樂Bluegrass music)、鄉村音樂Country music)盛行的地區,如:威爾斯大不列顛島西南部)、康沃爾大不列顛島西南端的半島)、曼島(位於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之間愛爾蘭海的一個島國)、布列塔尼(位於法國西北部的一個半島)、加利西亞(位於西班牙西北部,是組成西班牙 17自治區之一)、坎塔布里亞(位於西班牙北部是西班牙自治區之一)、阿斯圖里亞斯(是西班牙的一個單省自治區)及葡萄牙(位於西南歐·伊比利半島上的一個共和制國家)北部的音樂


Celtic Tavern Music〗【top】【main

藍草音樂

§ Appalachian Bluegrass Christmas Music
https://youtu.be/YIPHTYVJp7o (2022/11/18)

藍草音樂bluegrass music)以原聲弦樂器為特色,並強調反拍節奏。所謂反拍的演奏方式可以是「驅動型」(更貼近前一個低音音符)或「搖擺型」(與前一個低音音符間隔更遠)。
§ The Origins of Bluegrass
https://youtu.be/XLnxjrAAKks 2020/04/29
§ Appalachias Music Documentary
https://youtu.be/_Vxgd9TaZ1Q  2023/06/17
§ Ring of Fire – Backwoods Bluegrass Band
https://youtu.be/aDNihdCb_NM 2024/06/24


top】【main

鄉村音樂

§ The countrymusic
https://youtu.be/IWSt38qdQwA (2025/03/01)

鄉村音樂country music)的根源可追溯至 1920年代,起源是美國工人階級民間音樂融合了傳統民謠音樂凱爾特音樂福音音樂藍調美國民間音樂 1940年代的鄉巴佬音樂hillbilly)。1950年代鄉村音樂受到早期搖滾影響形成了洛卡比里,塑造了包括強尼·凱許貓王在內的巨星。1960年代英倫入侵後,逐漸發展成熟的搖滾樂也和鄉村音樂融合形成鄉村搖滾,影響了老鷹樂團清水合唱團等樂團。
§ Country Music 2025
https://youtu.be/hw1lmW0ZGvA 2025/03/18


top】【main

新民歌曲風

新民歌曲風(英語:Nueva canción)是 1970年代~1980年代在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半島)和伊比利亞美洲興起的一種民間音樂類型與運動。受到社會關懷及生活相關啟發而創作的音樂,不僅在葡萄牙西班牙也與使用西語系和葡語系的伊比利亞美洲,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音樂曲風世代。
§ Nueva Canción
https://youtu.be/9kdejo6pGeg 2020/03/04


top】【main

N∫E∫C 〖首頁〗

新聞動態 黃曆曆法民間信仰節氣
漢語字典語言翻譯器


探索廣泛生態意涵育溫馨

認知永續環境傳承求自由

融入堅持文化營造方平等



探索更多:〖地球〗〖月亮〗〖宇宙


top

發現電子

由於約瑟夫·湯姆森(英語:Sir Joseph John Thomson1856/12/181940/08/30,簡稱:J.J.Thomson建議電子為組成物質的基礎粒子,並且做實驗確切證實這個論述;湯姆森被公認為電子的發現者。電子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基礎粒子


閃電main

電荷守恆定律

1752年:電荷守恆定律Law of charge conservation)是一種關於電荷守恆定律。基礎原則:電荷不能獨自生成與湮滅。假設帶正電粒子接觸到帶負電粒子,兩個粒子帶有電量相同,則因為這接觸動作,兩個粒子會變為中性。在粒子物理學裏,電荷守恆意味著,在那些生成帶電粒子的基本粒子反應裏,雖然會有帶正電粒子或帶負電粒子生成,在反應前與反應後,總電荷量不會改變。多數跡象顯示宇宙的電荷量為零,即正電荷量與負電荷量相同。

緣起:班傑明·富蘭克林(英語:Benjamin Franklin1706/01/171790/04/17 FRSFRSE,出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美國博學家開國元勛之一。於 1752年,富蘭克林因發明避雷針聞名於世。(其它發明:雙目眼鏡、富蘭克林壁爐玻璃琴等)。


top】【main

庫侖定律

1785年:庫倫定律Coulomb’s law)在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的交互作用力。此交互作用力與兩電荷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且與兩電荷電量的乘積成正比,作用力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同號電荷相斥,異號電荷相吸。

緣起:查爾斯·庫侖(法語: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17361806)出生於法國·昂古萊姆的一位法國物理學家軍事工程師土力學奠基人。於 1785年發現的物理學定律;庫侖證明兩帶電體間有交互作用力,且其定量關係可以方程式表示。庫侖定律是電學發展史上的第一個定量規律。於 1773年,庫侖提出的電荷定律為「磁作用力」提供了巨大的研究平台。隨後奧斯特1777/08/141851/03/09)、法拉第1791/09/221867/08/25)相繼發現了「電磁基本交互作用力」的關係。


top】【main

伏打電池

1800年:伏打電池Voltaic cell)以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化學能轉為電能電化電池,屬於一種原電池primary cell)又稱:伽伐尼電池Galvanic cell)。典型的伽伐尼電池可由兩種不同的金屬與一種電解質組成,也可由兩個半電池間以鹽橋或多孔物相連而成。

緣起:路易吉·伽伐尼義大利文Luigi Aloisio Galvani1737/09/091798/12/04)在 1780年發現死青蛙的腿部肌肉接觸電火花時會顫動,於 1799年公布其實驗成果。亞歷山德羅·伏打義大利語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1745/02/181827/03/05)出生在義大利·科莫1800年,由於伏打不同意伽伐尼所提出的電的產生原理,伏打發明了「第一顆電池:伏打堆」,也就是最初的電池。伏打堆Voltaic pile)可以產生穩定的電流。整個 19世紀的世界電力工業都是以「伏打堆(又稱:伏打電堆、駿硯堆)」相關的電池供電(例如鋅銅電池格羅夫電池);直到 1870年代發電機問世。
註)格羅夫電池為威廉·格羅夫(Willian Grove)爵士於 1839年發明的一種燃料電池。現在燃料電池的氫氣具易燃與極強的揮發性,儲存難度極高、成本昂貴,向來僅被用於太空任務或偏遠地區的發電所需。
§ 1960
年代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太空任務當中,以氫燃料電池為探測器、人造衛星和太空艙提供電力。


top】【main

安培環路定律

1826年:安培環路定律(英語:Ampère’s circuital law)為法國·安培於 1826年提出的一條靜磁學基本定律,表明:在真空載流導線所載有的穩恆電流,與磁感應強度沿著環繞導線的任意閉合迴路(環路,closed loop)的路徑積分,兩者之間的關係。

緣起:安德烈馬里·安培(法語:André-Marie AmpèreFRS1775/01/201836/06/10)是法國·物理學家、數學家,也是古典電磁學的創始人之一。自從 1820 9月,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後,安培開始著手建立描述關係的物理理論與數學方程式。於 1826年為了進行定量研究,安培設計了一個檢流計,可透過指針的偏轉,檢測電流的方向並測量電流的大小。


top】【main

歐姆定律

1827年:歐姆定律Ohm’s law)說明電導體兩端的電壓 (亦可標記為 )與通過電導體的電流成正比例。凡是遵守歐姆定律的元件或電路都稱為「歐姆元件」或「歐姆電路」或「歐姆式導體」。歐姆的著作眾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1827年發表的《Die galvanische Kette, mathematisch bearbeitet(直流電路的數學研究)》,這部著作極大地影響了電流理論、應用與發展;書中首次提出的電學定律被命名為「歐姆定律」。

緣起:格奧爾格·歐姆(德語:Georg Simon Ohm1789/03/161854/07/06)是德國物理學家,歐姆發現了電阻電流電壓的正比關係,即著名的歐姆定律;他還證明了導體的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與其橫截面積和傳導係數成反比;以及在穩定電流的情況下,電荷不僅在導體的表面上,而且在導體的整個截面上運動。


top】【main

電磁感應

1831年:電磁感應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說明導體放在磁通量變化的場域,會產生電動勢。此電動勢稱為感應電動勢或感生電動勢,若將此導體閉合成一迴路,則該電動勢會驅使電子流動,形成感應電流。一般被認定為在 1831年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人是英國·物理學家麥可·法拉第

緣起:麥可·法拉第(英語:Michael Faraday1791/09/221867/08/25)一位優秀的實驗家,能夠用清楚、簡單的語言傳達思想。詹姆斯·馬克士威(英語:James Clerk Maxwell1831/06/131879/11/05)的《論物理力線》論文於 爰於 1861年發表,綜合了法拉第與其它學者的研究,於 1864年寫下了馬克士威方程式Maxwell’s equations),成為現代電磁理論的基石。在國際單位制裏,電容的單位採用法拉以感謝麥可·法拉第的貢獻。


top】【main

克希荷夫電路定律

1845年:克希荷夫電路定律Kirchhoff Circuit Laws)為克希荷夫電流定律與克希荷夫電壓定律。這 2個定律涉及了電荷的守恆電位保守性1845年,古斯塔夫·克希荷夫首先提出克希荷夫電路定律。現在,這定律被廣泛地應用於電機工程學
§
克希荷夫電流定律又稱為克希荷夫第一定律:所有進入某節點的電流的總和等於所有離開這節點的電流的總和;或假設進入某節點的電流為正值,離開這節點的電流為負值,則所有涉及這節點的電流的代數和等於零。
§
克希荷夫電壓定律又稱為克希荷夫第二定律:沿著閉合迴路所有元件兩端的電位差(電壓)的代數和等於零;或沿著閉合迴路的所有電動勢的代數和等於所有電壓降的代數和。

緣起:古斯塔夫·克希荷夫(德語: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03/121887/10/17德國物理學家。在電路、光譜學的基本原理(兩個領域中各有根據其名字命名的克希荷夫定律)有重要貢獻。1847年發表的兩個電路定律(克希荷夫電路定律)發展了歐姆定律,對電路理論有重大作用;1862年創造了熱力學的「黑體」一詞。


top】【main

戴維寧定理

1883年:戴維寧定理Thevenin’s theorem法國·科學家·L·C·戴維寧 1883年提出的一個電學定理;又稱:等效電壓源定律。由於早在 1853年,亥姆霍茲(德語: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08/311894/09/08)也提出過此定理,又稱:亥姆霍茲戴維寧定理。
戴維寧定理:一個含有獨立電壓源或獨立電流源電阻的線性網絡」兩端,在電學上,可以用一個獨立電壓源與一個電阻二端構成串聯網絡組合,成為等效電路。除了直流源之外,在單頻交流系統中,此定理不僅適用於電阻,也適用於廣義的阻抗電路。

緣起:萊昂·夏爾·戴維南Léon Charles Thévenin1857/03/301926/09/21),又稱:L·C·戴維寧,早年為法國的電信工程師。1882年成為巴黎高等電信學校的講師,引發對電路測量問題有了濃厚的興趣。在研究了基爾霍夫電路定律以及歐姆定律後,於 1883年發現了著名的戴維南定理,方便用於分析與計算更為複雜電路的電流。


top】【main

無線電波

1888年:無線電波Radio waves)是一種電磁波,其波長電磁波譜中比紅外線長。無線電波的頻率 300GHz 3kHz之間,又稱:無線電、射頻;也有將任何 1 GHz 3GHz以上的電波定義為微波

緣起:1867年,蘇格蘭數學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James Clerk Maxwell1831/06/131879/11/05)在數學理論上首次預測了無線電波。麥克斯韋的數學理論,可預測耦合的電場磁場能作為「電磁波」穿過空間,稱為麥克斯韋方程組1887 年,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赫茲 (Heinrich Hertz1857/02/221894/01/01 ) 在他的實驗室中通過實驗產生無線電波證明了麥克斯韋電磁波的真實性,表現出與光相同的波特性:駐波折射衍射偏振。義大利發明家古列爾莫·馬可尼義大利語Guglielmo Giovanni Maria Marconi1874/04/251937/07/20)在 18941895 年間開發了第一台實用的無線電發射器和接收器。馬可尼因此獲得了 19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無線電通信在 1900 年左右開始應用於商業用途。


top】【main

發現電子

1897年:發現電子(discovery of electron
約瑟夫·湯姆森1897年重做赫茲(Heinrich Hertz1857/02/221894/01/01 )在 1883年的實驗。湯姆森使用真空度更高的真空管和更強的電場,他觀察出陰極射線的偏轉,湯姆森表明,陰極射線由以前未知的帶負電粒子(現稱為電子)組成,並且計算出這種粒子必須比原子小得多,並計算出組成陰極射線的粒子的電荷質量比

緣起: 約瑟夫·湯姆森(英語:Sir Joseph John Thomson1856/12/181940/08/30,簡稱:J.J.Thomson)是英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主
湯姆森發現了電子並測定了其質荷比,這是第一個被發現的次原子粒子


top】【main

美洲

Screenshot
  1. 地理區分(美洲地理):
  2. 人文區分:

美洲全稱:亞美利加洲(英語:Americas),位於西半球,自然地理分為北美洲南美洲,其中北美洲可進一步劃分為北美地區中美洲聯合國地理方案墨西哥視為中美洲的一部分)和加勒比地區西印度群島)三個地理區域。美洲的總面積達 4254.9萬平方公里,佔地球地表面積的 8.3%、陸地面積的 28.4%。美洲擁有大約 9.5億居民,佔全世界人類總數的 13.5%


main

美洲地理

美洲(英語:Americas)被航海家·哥倫布(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義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1451/10/311506/05/20)於 1492年發現,被誤認為是印度;首次提出美洲是新大陸(英語:New World拉丁語Mundus Novus)的是義大利探險家亞美利哥·維斯普奇(義大利語:Amerigo Vespucci1451/03/091512/02/22),也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新大陸,並沿用至今。
美洲最北邊陸地是咖啡館島,這也是全球最靠北的陸地。最南邊的地方是南極洲的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最東邊隔巴芬灣戴維斯海峽加拿大的北極島嶼相望,最西邊是阿留申群島阿圖島Attu)。


top】【main

盎格魯美洲

 


top】【main

拉丁美洲

 


top】【main

伊比利亞美洲

Screenshot

伊比利亞美洲(西班牙語:Iberoamérica、葡萄牙語:Ibero-América使用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的所有美洲國家地區的總稱。因為安道爾位於伊比利半島,且其通用語言也是西班牙語,被歸於廣義的伊比利美洲;而說英語的貝里斯美國南部等州和地區不被歸為伊比利亞美洲。


top】【main

葉下珠科

  1. 喜光花族
  2. 五月茶族
  3. 秋楓族
  4. 土蜜樹族
  5. 葉下珠族
    葉下珠餘甘子

葉下珠科Phyllanthaceae)又稱葉蘿藦科為金虎尾目的一個科,涵蓋 56屬約 1’725種,分布在全世界的熱帶地區。葉下珠科植物喬木,也有灌木草本
葉下珠科涵蓋:喜光花族(Amanoeae)、五月茶族(Antidesmeae)、秋楓族(Bischofieae)、土蜜樹族(Bridelieae)、Hymenocardieae 族、Martretieae 族、Wielandieae 族、葉下珠族(Phyllantheae 8族。


〖曾為大戟科的亞科:葉下珠亞科Phyllanthoideae)〗main

喜光花族

喜光花族(Amanoeae


top】【main

五月茶族

五月茶族(Antidesmeae


top】【main

秋楓族

秋楓(茄苳)、

秋楓族(Bischofieae


top】【main

秋楓

秋楓Bischofia javanica)為金虎尾目·葉下珠科Phyllanthaceae)·五月茶亞科·重陽木屬Bischofia,同 MicroelusStylodiscus的常綠或半落葉大喬木又稱:萬年青樹(雲南元謀)、赤木(日本山東安徽懷寧)、秋風子(江蘇)、木樑木(廣西蒼梧)、加當(南京

茄苳(英文:Autummn Maple Tree Red CedarToog tree)為臺灣原生種廣泛分佈於海拔 1’500公尺以下山野。茄苳的莖皮赤褐色粗糙,常有瘤狀突起或層狀剝落。茄苳的三出複葉、互生具葉柄;小葉表面平滑、小波折狀、鋸齒緣,前端圓鈍,有尖狀突出,具葉柄;新葉紅色,有早落的托葉。 茄苳雌雄異株;茄苳的花、腋生、花小呈淡黃綠色,無花瓣;茄苳的花呈圓錐花序,叢生於枝條的末端,花期 13月。茄苳的果期 8~翌年 3月(果實青綠色,熟果褐色成串有如葡萄串)。 熟果可醃漬味甘甜,種籽含油量 30~54%可供食用。茄苳的葉曬乾可代茶葉;新鮮葉片塞入雞肚烹調為「風味加冬雞」。米字長盾椿象的寄主是茄苳,常於茄苳的果期現蹤。茄苳、楓香、樟樹、榕樹樹齡高常有百年老樹可見,為臺灣低海拔「四大天王」。

§ 茄苳(加冬)民間傳說 
https://youtu.be/fUlJxkRUYX8 (2017/02/24)
§ 茄苳又稱「重陽木」
https://freshair.epa.gov.tw/tree.asp?tree_name=%ADX%D0%A4&tree_id=24


top】【main

土蜜樹族

彩葉山漆莖

土蜜樹族(Bridelieae)是葉下珠科下的一個族,涵蓋:


top】【main

彩葉山漆莖

§ 彩葉山漆莖
https://youtu.be/qL6EDjmubl4 (2017/06/28)
§ 完整照顧彩葉山漆莖
https://youtu.be/b9kXB2eB7O0 (2020/09/30)

彩葉山漆莖Breynia Disticha)為金虎尾目·葉下珠科·土蜜樹族·黑面神屬(舊稱:大戟科·山漆莖屬)的一種常綠灌木,又稱五彩龍、觀葉九芎仔、甜豆木;株高 1~3公尺,枝條柔軟,分枝多,嫩枝紫紅色漸轉為綠色。彩葉山漆莖的單葉二列狀互生,橢圓形近倒卵形、全緣、葉端鈍,葉面光滑,葉長 3~5公分、葉寬 1~3公分,葉片具 5~8對側脈呈羽狀;新葉粉紅色,而漸帶有乳斑,老葉則轉為綠色。彩葉山漆莖雌雄同株的花小、無花瓣,顏色鮮紅至暗紅色。漿果圓球狀。彩葉山漆莖原產於熱帶之太平洋群島,於 1901年被引進臺灣種植。 彩葉山漆莖的外型酷似九芎,常被誤認為與九芎同類。臺灣常見有兩個品種,一是新葉白色會轉紅的彩葉山漆莖(五彩龍),一是葉片較小、新葉白色的白雪山漆莖(白雪樹)。
§ Breynia Disticha
https://youtu.be/WbEbughR8pI (2020/08/23)
§ 彩葉山漆莖(Rosy Snow Bush)
https://youtu.be/XKiVYgW576U (2017/06/26)
§ 白雪山漆莖(Snow Bush)
https://youtu.be/W9wjwgS4Cds (2020/02/6)


top】【main

葉下珠族

葉下珠餘甘子

葉下珠屬Phyllanthus)是金虎尾目·葉下珠科·葉下珠族(Phyllantheae)下的一個屬,有草本灌木喬木植物,又稱:油柑屬(Phyllanthus)。葉下珠屬已知約 800種,分布於熱帶溫帶地區。葉下珠屬常見的物種:


top】【main

葉下珠

 


top】【main

餘甘子

§ 印度醋栗(Indian gooseberry)簡介 
https://youtu.be/wIZrUUYszUk (2021/11/21)

餘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為葉下珠科·葉下珠屬(約 800種)的一種,雌雄同株、株高約 13公尺,原產於中國南方,又稱:印度醋栗,中國貴州、雲南稱之為:牛甘子、滇橄欖。
餘甘子的羽狀複葉近對生,果實可食,先苦後甘。餘甘子的花黃色、單性、花小簇生於葉腋,花期:
46月。餘甘子的核果圓球形,徑約 1.5公分,初果黃綠色;外果皮肉質、淺綠色;熟果呈赤紅色;內果皮硬殼質、種子略帶淡褐色;果期:79月。
§ 印度醋栗(Indian gooseberry
https://youtu.be/Gn4jVbyO5Bs 2014/08/12


top】【main

大戟亞科

大戟亞科Euphorbioideae)有 12屬,有杯狀的聚傘花序,外表看像一朵花,實際是由一朵雌花和外圍的多朵雄花組成的,單個花沒有花瓣,外邊包圍著杯狀的苞片。含有乳汁,有毒,可以製農藥或作其他藥用。

大戟亞科涵蓋 5個族(2大族 3小族 ):

  1. 大戟族 Euphorbieae):
  2. 烏桕族 Hippomaneae):
  3. 響盒子族 Hureae):
  4. 枸骨戟族 Pachystromateae):
    • 枸骨戟屬 (Pachystroma
  5. 葵柱戟族 Stomatocalyceae):
    • 聚蕊藤屬 (Hamilcoa
    • 聚蕊戟屬 (Nealchornea
    • 葵柱戟屬 (Pimelodendron
    • 球蕊戟屬 (Plagiostyles

鐵莧菜亞科〗〖巴豆亞科〗【top】【main

大戟屬

臺灣大戟(大甲草)、虎刺梅

大戟屬Euphorbia)是大戟科·大戟亞科的一個屬,又稱「翡翠塔屬」,涵蓋:2’160多種不同種類的植物,是植物界最大的屬之一。大戟屬植物一年生多年生,有草本木本灌木喬木,而且都有乳汁樹液。大戟屬植物主要在非洲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生長,但在溫帶亦有發現。
比較常見的物種:
一品紅Euphorbia pulcherrima|聖誕紅)、麒麟花Euphorbia milii|虎刺梅)、臺灣大戟Euphorbia formosana|八卦草)、大狼毒Euphorbia jolkinii)、燈台草等。

大戟屬主要物種:

  1. 阿拉套大戟 Euphorbia alatavica
  2. 北高山大戟 Euphorbia alpina
  3. 阿爾泰大戟 Euphorbia altaica
  4. 青藏大戟 Euphorbia altotibetica
  5. 火殃勒 Euphorbia antiquorum
  6. 海濱大戟 Euphorbia atoto
  7. 細齒大戟Euphorbia bifida
  8. 睫毛大戟Euphorbia blepharophylla
  9. 布赫塔爾大戟Euphorbia buchtormensis
  10. 睫毛大戟 Euphorbia blepharophylla
  11. 布赫塔爾大戟 Euphorbia buchtormensis
  12. 齋桑大戟 Euphorbia consanguinea
  13. 紫錦木 Euphorbia cotinifolia
  14. 猩猩草 Euphorbia cyathophora
  15. 齒裂大戟 Euphorbia dentata
  16. 長葉大戟Euphorbia donii
  17. 蒿狀大戟Euphorbia dracunculoides
  18. 乳漿大戟 Euphorbia esula
  19. 狼毒 Euphorbia fischeriana
  20. 北疆大戟Euphorbia franchetii
  21. 鵝鑾鼻大戟Euphorbia garanbiensis
  22. 土庫曼大戟Euphorbia granula
  23. 海南大戟Euphorbia hainanensis
  24. 黑水大戟Euphorbia heishuiensis
  25. 小葉地錦Euphorbia heyneana
  26. 地錦Euphorbia humifusa
  27. 矮大戟Euphorbia humilis
  28. 湖北大戟 (Euphorbia hylonoma
  29. 新竹地錦Euphorbia hsinchuensis
  30. 通奶草Euphorbia hypericifolia)、
  31. 紫斑大戟Euphorbia hyssopifolia
  32. 大狼毒Euphorbia jolkinii臺灣大戟
  33. 甘肅大戟Euphorbia kansuensis
  34. 甘遂Euphorbia kansui
  35. 沙生大戟Euphorbia kozlovii
  36. 寬葉大戟Euphorbia latifolia
  37. 線葉大戟Euphorbia lingiana
  38. 劉氏大戟Euphorbia lioui
  39. 林大戟Euphorbia lucorum)、
  40. 粗根大戟Euphorbia macrorrhiza
  41. 小葉大戟Euphorbia makinoi
  42. 甘青大戟Euphorbia micractina
  43. 單傘大戟Euphorbia monocyathium
  44. 匍匐大戟Euphorbia prostrata)、
  45. 台西地錦Euphorbia taihsiensis
  46. 綠玉樹Euphorbia tirucalli
  47. 火殃勒Euphorbia antiquorum)、
  48. 海濱大戟Euphorbia atoto
  49. 紫錦木Euphorbia cotinifolia)、
  50. 猩猩草Euphorbia cyathophora)、
  51. 齒裂大戟Euphorbia dentata
  52. 乳漿大戟Euphorbia esula
  53. 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54. 圓苞大戟Euphorbia griffithii)、
  55. 澤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56. 白苞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ylla
  57. 飛揚草Euphorbia hirta
  58. 英德爾大戟Euphorbia inderiensis
  59. 續隨子Euphorbia lathylris
  60. 斑地錦Euphorbia maculata
  61. 銀邊翠Euphorbia marginata)、
  62. 鐵海棠Euphorbia milii
  63. 金剛纂Euphorbia neriifolia)、
  64. 長根大戟Euphorbia pachyrrhiza
  65. 土瓜狼毒Euphorbia prolifera
  66. 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67. 南歐大戟Euphorbia peplus
  68. 毛大戟Euphorbia pilosa
  69. 一品紅Euphorbia pulcherrima
  70. 小蘿蔔大戟Euphorbia rapulum
  71. 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72. 蘇甘大戟Euphorbia schuganica
  73. 西格爾大戟Euphorbia seguieriana)、
  74. 匍根大戟Euphorbia serpens
  75. 鉤腺大戟Euphorbia sieboldiana)、
  76. 黃苞大戟Euphorbia sikkimensis)、
  77. 準噶爾大戟Euphorbia soongarica
  78. 對葉大戟Euphorbia sororia
  79. 心葉大戟Euphorbia sparrmannii
  80. 高山大戟Euphorbia stracheyi
  81. 西藏大戟Euphorbia tibetica
  82. 天山大戟Euphorbia thomsoniana
  83. 千根草Euphorbia thymifolia)、
  84. 銅川大戟Euphorbia tongchuanensis
  85. 土大戟Euphorbia turczaninowii
  86. 中亞大戟Euphorbia turkestanica
  87. 大果大戟Euphorbia wallichii
  88. 鹽津大戟Euphorbia yanjinensis等。

top】【main

臺灣大戟

§ 大甲草簡介
https://youtu.be/aOsdbIdWojs (2010/07/12)
§ 大甲草的花序
https://youtu.be/VS5G0zZaBoI (2018/04/23)

臺灣大戟Euphorbia jolkinii|戟:ㄐㄧˇ)又稱:大甲草八卦草、岩大戟、大狼毒等。臺灣大戟生長於臺灣本島北部、西部平地原野及低海拔 10~300公尺山野地區。


top】【main

臺灣大戟Euphorbia jolkinii|戟:ㄐㄧˇ)為大戟科·大戟屬Euphorbia|翡翠塔屬)多年生草本,俗稱:大甲草大甲草的根圓柱狀,莖直立自基部分枝叢生呈繖形狀或不分枝,折傷有白色乳汁,株高 40150 公分、徑 0.50.9公分、無毛或被少許柔毛。大甲草的葉全緣互生,卵狀長圓形、長橢圓形,長 14公分、寬 0.30.7公分,先端鈍尖或圓,基部漸狹或呈寬楔形或近平截;葉正綠色、主脈明顯,葉背淡綠色、主脈隆起,幼葉尤爲明顯。大甲草雌雄同株異花,花序單生呈複繖形花序於頂端,基部無柄,徑約 0.3公分,高約 0.35公分,邊緣 4裂,裂片卵狀三角狀,腎狀半圓形,淡褐色。大甲草的蒴果球狀,長與直徑均約 0.55公分,種子橢圓狀,長約 0.3公分,直徑約 0.2公分,淡黃褐色,光亮,無紋飾。花果期:37月。大甲草全株可藥用。


top】【main

虎刺梅

§ 這兩個種都是虎刺梅https://youtu.be/C9tppRDrtyY (2021/06/04)
§ 種植出性感新花色
https://youtu.be/-IP-gIIDap4(2023/03/22)

大葉麒麟花的莖較粗壯直立,褐色針刺的排列有序呈現螺旋狀,葉片全年常綠。大葉麒麟花的花朵大而多。
§ 欣賞各種麒麟花https://youtu.be/ezvvS7lc5X8 2022/06/14
§ 大麒麟花https://youtu.be/g_IxoTuYZwQ 2016/03/02


top】【main

虎刺梅Euphorbia milii)為大戟科·大戟屬Euphorbia)常綠灌木,又稱:麒麟花、鐵海棠、萬年刺,原產於馬達加斯加虎刺梅的株肉質、高可達 1.8公尺。虎刺梅的莖暗綠色具稜溝,密生褐色針刺、長 1.52.5公分。虎刺梅的葉互生、全緣多生於嫩枝頂端,具短柄或無柄;呈倒卵形至廣披針形、葉端短尖,長可達 3.5公分,寬 0.51.5公分。虎刺梅的偶數聚繖花序長於枝端、總苞基部具有 2只腎形苞片、紅色(亦有粉紅、黃、白等色彩品種);花期:410月,盛開於春季。虎刺梅的蒴果三稜狀卵形,熟果 3裂,種子卵柱狀呈灰褐色,具微小的疣點;果期:全年。虎刺梅全株具白色乳汁毒性強,接觸皮膚、眼睛、口腔會造成紅腫脹痛,誤食則會導致嘔吐腹瀉
§ 暹羅虎刺梅https://youtu.be/y76CIVd9V5s 2021/11/27


top】【main

烏臼屬

烏桕

烏臼屬Sapium)是大戟科下的一個屬,又稱:美洲桕屬,擁有約 125種灌木喬木。烏臼屬分佈於熱帶地區,特別是新熱帶界。傳統上,該屬的植物主要為肥皂牛脂的生產而種植。常見的物種:

  • 漿果烏桕Sapium baccatum
  • 雙腺烏桕(Sapium biglandulosum
  • 巴西烏桕(Sapium brasiliense
  • 桂林烏桕Sapium chihsinianum
  • 紅心烏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
  • 白臼Sapium discolor
  • 白木烏桕Sapium japonicum
  • 多果烏桕Sapium pleiocarpum
  • 圓葉烏桕Sapium rotundifolium
  • 烏桕Sapium sebiferumTriadica sebifera

top】【main

烏臼

§ 透過烏桕探索客家族群的遷徙與生活
https://youtu.be/UIrvA6gi7Es (2019/03/24)

烏桕Sapium sebiferum)為大戟科·烏桕屬Sapium)落葉喬木,又稱:木蠟樹、樁仔、瓊仔、木樟樹、虹樹、Auziyu(泰雅);Ruzyu(排灣)等。烏桕老株的基部會轉呈烏黑色且外形似臼,而被稱為「烏桕」;也因為烏桕的種子與假果皮被一層豐富蠟質所包覆,又有「木蠟樹」之稱。烏桕原分佈於黃河以南陝西甘肅地區,於 18世紀被進入美國。
烏桕樹皮灰褐色、徑 2045公分,莖通直有縱裂,高可達 15公尺;枝廣展、無毛具乳狀汁。烏桕的葉互生,菱狀卵形、全緣近革質,葉端細尖,葉柄近葉基處具 2腺點;秋季時葉片會轉為紅、橙、紫、褐、深綠或釉綠等色,也有一葉多色。烏桕雌雄同株,花單性,穗狀花序頂生總狀花序呈細穗狀)、黃綠色,在春季時吐出,花期:48月。烏桕蒴果初為綠色呈扁梨狀球形徑約 1公分,落葉果熟,熟果黑色呈 3瓣開裂;熟果期:8~月10;種子則近圓形,假種皮外被白蠟質。
§ 烏桕簡介
https://youtu.be/gqMxP2jo_gY 2021/02/08
§ 大安森林公園的烏桕
https://youtu.be/WeyNMrOWt2A 2015/01/08

原來被歸納為烏桕屬的物種:


top】【main

烏桕形態特徵

§ 烏桕形態 https://youtu.be/zuAoIPLjJng 2018/11/24
§ 烏桕簡介
https://youtu.be/7nsUga6v9wg 2015/05/05

  • 烏桕的莖與枝:
    1. 富含乳汁是大戟科植物的特徵,不宜作料理食材的鉆板;
    2. 白色乳汁可提煉為天然的殺蟲劑;
    3. 乳汁含有大量的草酸鈣和蛋白質水解酶,接觸者皮膚表面會有紅腫、搔癢、疼痛,若不及時清洗沾染部位,會引起糜爛的現象;誤食則會刺激腸道內的黏膜組織,使患者腹部疼痛;
    4. 枝、葉生火燒烤,所釋出的煙有毒,若燒烤食物或吸入其煙霧,會發生中毒現象;
    5. 材質強韌不易裂開略具彈性宜製陀螺;
    6. 表皮可製成紙漿;
  • 烏桕的葉:
    1. 葉柄近葉基處具 2腺點,吸引螞蟻;
    2. 葉片可製中藥,民間傳說有治蛇毒、消腹水的功效;
    3. 葉片富含單寧(鞣質)可製成黑色染料;
  • 烏桕的果實
    1. 蒴果外表呈現三個稜脊,熟時 3開裂,假種皮包覆一層白色的蠟質,可製蠟燭;
    2. 種籽可經由壓榨取油脂供照明、製肥皂、固體酒精、甘油、蠟紙、油墨和香料;
    3. 殘渣加以利用作為植物的肥料來源;
    4. 果實含有毒性的生物鹼,對人體體細胞有絲分裂的進行有干擾作用,甚至致癌或使孕婦懷畸型兒的風險。

top】【main

響盒子屬

響盒子屬Hura)為大戟科·大戟亞科一個屬,原屬烏桕族,只生長於加勒比地區


top】【main

響盒子


§ Dynamite Tree
https://youtu.be/JNSDRAYn43s (2022/07/23)
§ Hura Crepitan
https://youtu.be/7yBbXhypJ2o (2020/04/07)

響盒子樹Hura crepitans沙盒樹)為大戟科·大戟亞科·響盒子屬Hura|沙盒樹屬)的落葉喬木,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西印度群島,又稱:沙盒樹響盒子Ratlle-box)。臺灣 1910 年間引進。沙盒樹高可超過 20 公尺,樹幹通直,樹枝直立或斜上昇;枝幹都具銳刺。沙盒樹的單葉互生具長葉柄,叢生於小枝先端;薄革質或厚紙質,長卵形,長 1020公分,寬 814公分,基部心形、先端銳尖。沙盒樹雌雄同株。雄花為穗狀花序頂生,小花呈深紅色。雌花花柄長 12公分,不具花瓣,柱頭暗紅色,鈍的裂片 1114枚,徑 1.52.5公分;花期:57月。


top】【main

沙盒樹

§ The exploding fruit tree
https://youtu.be/PM5SL_Tuoqo (2019/06/01)
§ Hura polyandra
https://youtu.be/u1f8fGTASSQ (2016/10/05)

沙盒樹響盒子)雌雄同株。雄花為穗狀花序頂生,小花呈深紅色。雌花花柄長 12公分,不具花瓣,柱頭暗紅色,鈍的裂片 1114枚,徑 1.52.5公分;花期:57月。沙盒樹的蒴果扁圓 12~20室、顶端凹陷呈南瓜狀,徑約 59公分,厚約 45公分,初果綠色,熟時黑褐色,搖動時發出響聲;種子扁圓形暗褐色,徑約 2公分,熟果開裂種子彈出有巨響、初速可達 200km/h加勒比地區的獵人,會利用沙盒樹汁液有毒的特性,製作毒箭狩獵動物。
沙盒樹的藥用價值:葉子可以治療濕疹、種子提取的油可以作為瀉藥、提取物具治療腸道蠕蟲病風濕病等。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