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小吃

小吃(英語:Snack、西班牙語:Merienda),在香港或粵語地區稱為小食,是一類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食品的總稱,可以作為宴席間的點綴,或者早點、夜宵的主要食品。世界各地都有當地特殊的風味小吃,鮮明特色往往亦是當地觀光行銷的重點,以及所有遊子對於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小吃單價多不高,一般人都可以買得起。小吃就地取材,通常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參考:中式小吃、、香港街頭小吃(在香港則多數稱街頭小食)、台灣小吃糕點點心甜點零食伴手禮⋯⋯等。步行街外賣店快餐⋯⋯等,促進了各類小吃在餐飲業中的商品化。


main

臺灣風味飲食

刈包四神湯肉羹火鍋薑母鴨羊肉爐草仔粿、仙草凍(燒仙草)、

臺灣風味飲食是一類富有台灣生活與文化特色的街頭小吃的總稱,與澎湖小吃、馬祖小吃以及金門小吃共築中華民國四大地區的美食文化。臺灣小吃的特色是就地取材。因為臺灣島四面環海、漁產豐富,因此海鮮也是街頭常見的料理種類之一。


top】【main

刈包

「刈包」為臺灣知名小吃之一,是在蒸過的半圓形麵糰中夾入爌肉、酸菜及其他餡料的麵食,原型源起於福建省福州的「虎咬豬」,又稱「割包」,但經臺灣在地化口味改良而讓普羅大眾更廣為接受。在日本長崎新地中華街稱之為「角煮饅頭」(角煮まんじゅう),取其為滷五花肉夾饅頭之意。
§ 刈包
https://youtu.be/I5I0BbqCBiw (2018/10/27)


top】【main

四神湯

四神湯臺灣話:sù-sîn-thng),為著名台灣小吃。早期以中藥人參、白朮、茯苓及甘草這四種中藥材為四君子湯;若以淮山芡實蓮子茯苓四種中藥和豬肚或豬腸(豬小腸)為藥引,煮成藥膳湯,稱作四臣湯,也有煮成鹹湯來食用。在台灣,為減少藥味、增進口感及成本考量,通常以薏仁來取代茯苓,或者只使用薏仁與豬小腸來煮湯。
#)四神湯很容易與四物湯混淆,它們都是台灣地區閩南移民的吃法。廣東移民的四神湯是以甜湯的型式呈現,同樣以淮山芡實蓮子茯苓,加入豬肉,煮成甜湯來食用。


top】【main

肉羹

肉羹小吃是閩南傳統類料理具代表性的一種,也是臺灣菜的代表菜色之一。在臺灣,「羹」字經常作「焿」,「羹」字則常使用在羊羹。肉羹是普及於臺灣市集販售的豬肉副食製品,食用歷史悠久,是一種大眾化的小吃。肉羹經常使用的 3種食材:瘦肉肥豬肉魚漿;比例大約 8:3:1。


top】【main

火鍋

火鍋,粵語又稱「打甂爐」,俗寫「打邊爐」。火鍋的雛形源於時期使用,在進行祭祀或慶典「鳴鐘列鼎」之際,將牛肉羊肉……等,食材通通都放入鼎中,然後在底部生火把食物煮熟後再分食。民間盛行以水或湯(稱作:湯底)入鍋煮沸,涮煮食物,達到吃熱食的方式。典型的火鍋先以火鍋料(豆腐、香菇、丸子、冬粉、蔬菜……等)放入湯底煮沸,再以肉品切薄片(或海鮮)燙熟,蘸上調味料,邊涮邊吃,達到吃熱食的方式。


top】【main

薑母鴨

薑母鴨美食發源於閩語地區,是台灣福建的一道傳統的出名小吃,於 1980年代開始流行於臺灣,甚至流傳至其它地區乃至國外。薑母鴨成為冬令進補的火鍋食譜,是臺灣五大食用鍋物之一。鴨肉的鐵質含量比牛肉高,具豐富的維生素A及不飽和脂肪酸。薑母鴨以老薑米酒芝蔴油中藥藥材包(川芎當歸……等,材料)為鍋底,以飼養 6~7個月、3~3.5公斤的公紅面番鴨黑羽紅面番鴨)為主食,以火鍋方式烹煮。
§ 薑母鴨補冬 
https://youtu.be/RreqS92lJDE (2020/11/14)


top】【main

羊肉爐

羊肉爐臺灣自 1970年代晚期流行至今的火鍋食譜,常見於冬令進補,為冬季時國人喜食的鍋物口味之一,與宮廷蘇菜蘇造肉滷煮火燒·羊肉的台灣在地化有關。


top】【main

草仔粿

草仔粿herbal rice cake)又稱:青糰,是以新鮮的艾草Artemisia argyi)(或青苧麻Boehmeria nivea)汁和糯米糰一起舂合,完美融合呈青色;再將粿糰以豆沙、棗泥等為內餡,用月桃Alpinia zerumbet)葉墊在青糰下面以蒸籠烹飪,蒸熟後外表抹上麻油以免成品沾粘。


top】【main

仙草凍

燒仙草herbal juice)的傳統製作方法是將乾燥的仙草Platostoma palustre)煎製過濾得到汁液,成為燒仙草。燒仙草加入薯粉或澱粉,拌勻煮至沸騰後,用陶瓷器盛放冷凝,得到黑色膏狀仙草凍(grass jelly)。仙草凍是民間流傳的一種消暑風味小吃。


top】【main

香港街頭小吃

雞蛋仔、碗仔翅、臭豆腐、魚蛋、牛丸、貢丸、砵仔糕、牛雜、格仔餅、炸魷魚鬚、串燒、燒賣、煎釀三寶、腸粉、糯米糍、

香港街頭小吃的發展源遠流長,從 19世紀開始,香港已開始有路邊攤檔,這些都是為了維持生計以及照顧社會低下層人士的飲食之需;至於街旁小吃攤則在 19501960年代初發展最為蓬勃,販售的小吃種類繁多而且價格廉宜,因而深受歡迎。後期因衛生問題被政府逐步驅除,這些路邊攤遂開始進入店舖經營,雖然不再使用「推車仔」,但所販售的食物依然不變也更受歡迎。香港街頭小吃的種類很多,例如:雞蛋仔碗仔翅臭豆腐魚蛋牛丸貢丸砵仔糕牛雜格仔餅炸魷魚鬚串燒燒賣煎釀三寶腸粉糯米糍…等,是香港人獨有的香港飲食文化特色。


top】【main

單子葉植物

核心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

  1. 單子葉植物(最大目)
  2. 單子葉植物分支

單子葉植物Monocots)舊名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或百合綱Liliopsida),單子葉植物有約 59’300個物種。當中最大的科是蘭科,有超過 20’000個物種。單子葉植物種子內的只有一片頂生子葉,主不發達,因此多鬚根維管束散生,沒有排列成形成層,因此不能依靠形成層發育逐漸加粗;脈都是平行脈或弧形脈,因此葉子較長;的蕊和瓣數一般是 3的倍數(如 3瓣、6瓣⋯⋯等),也有極少數為 4的倍數,但絕不會是 5的倍數。花粉具有單個的萌發孔。單子葉植物之下有菖蒲目澤瀉目天門冬目薯蕷目百合目露兜樹目無葉蓮目鴨跖草類棕櫚目鴨跖草目禾本目薑目)。


main

蘭目

  • 蘭科:、
  • 水玉簪科:、
  • 地蜂草科:、
  • 腐蛛草科:、

蘭目單子葉植物綱中的一個分支,以前有將其稱為「微子目」 (Microspermae) 或「香草目」(Gynandrae);蘭科種類最多,達 20‘000多,幾乎占單子葉植物的  1/4,是種子植物的第二大,僅次於菊科。蘭科的大而鮮艷、芳香,所有的特徵都表現了對昆蟲傳粉的高度適應。蘭目包括 4個科:蘭科水玉簪科地蜂草科腐蛛草科
#)蘭科亦為天門冬目底下的 1個科。


top】【main

菖蒲目

  • 菖蒲科:
    菖蒲(白菖蒲)、石菖蒲、美國菖蒲(Acorus americanus)、

菖蒲屬(白菖屬)為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菖蒲目下唯一的菖蒲科底下的唯一屬。全世界共 3,分布於亞洲北美洲溫帶亞熱帶地區,以及熱帶亞洲根莖氣味,可供藥用。傳統上,菖蒲屬植物大部份被納入天南星科裡,直到最近才廣被接受自成一科。


top】【main

澤瀉目

  • 澤瀉科:、
  • 水蕹科:、
  • 天南星科:、
  • 花藺科:、
  • 絲粉藻科:、
  • 水鱉科:、
  • 水麥冬科:、
  • 沼鱉科:、
  • 海王草科:、
  • 眼子菜科:、
  • 流蘇菜科:、
  • 冰沼草科:、
  • 巖菖蒲科:、
  • 大葉藻科:、

澤瀉目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中最古老的類群之一,曾經被認為與睡蓮目有關,古老的睡蓮目是個很早就和其它被子植物分開演化的類群,和單子葉植物的澤瀉目關係並不親近。
澤瀉目植物大多是水生或半水生的草本植物。澤瀉目植物的互生,基部擴大,涵蓋 14科:澤瀉科水蕹科天南星科花藺科絲粉藻科水鱉科水麥冬科沼鱉科海王草科眼子菜科流蘇菜科冰沼草科巖菖蒲科大葉藻科……等。


top】【main

天門冬目

天門冬目學名:Asparagales)是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的一。傳統上本目的植物常被分在廣義百合目蘭目天門冬目石蒜科天門冬科芳香草科香水花科澳韭蘭科矛花科仙茅科鳶尾科鳶尾蒜科毛石蒜科蘭科藍星科阿福花科血劍草科……等 14科。 


top】【main

薯蕷目

薯蕷目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的一。 同屬類百合單子葉植物薯蕷目物種與露兜樹目物種是旁系群關係。薯蕷目包括有 3個科:薯蕷科水玉簪科納茜菜科共有 22個 850個物種


top】【main

百合目

百合目學名Liliales)是 11科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的總稱。 百合目包含六出花科金梅草科秋水仙科美麗腐草科百合科菝葜木科黑藥花科刺藤科垂花科菝葜藤科菝葜科……等 11個科。


top】【main

露兜樹目

露兜樹目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的一,涵蓋有 5個環花草科露兜樹科百部科霉草科翡若翠科
露兜樹目的植物有類似棕櫚喬木,也有藤本草本植物。有的品種子可以用於編製品。露兜樹屬的植物在澳洲經常被用來苫屋頂、編筐和製造衣物。著名的巴拿馬草帽也是用露兜樹目植物的葉子編制。


top】【main

無葉蓮目

  • 無葉蓮屬:、
  • 尾瀨草屬:、

無葉蓮科又稱櫻井草科,是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無葉蓮目(Petrosaviales)的唯一,只包括 2無葉蓮屬尾瀨草屬共 4,分布在中國日本和東南亞島嶼一帶。


top】【main

鴨拓草類

鴨跖草類植物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下的二級分支是「單子葉植物」的核心部分,包括棕櫚目鴨跖草目禾本目(例如:小麥玉米甘蔗……等)、薑目(例如:香蕉……等)4個科。


top】【main

超菊類植物

超菊類植物Superasterids)是開花植物的一個大型演化支(單系群),包含超過 122,000個物種;根據APG IV分類法系統的定義,進化支分為 20個。 這些目過來又有大約 146個。該名稱基於名稱「菊類植物 (Asteridae)」,後者通常被理解為一個亞綱超菊類植物紅珊藤目檀香目石竹目菊類植物桔梗類植物唇形類植物杜鵑花目山茱萸目)。


main

紅珊藤目

紅珊藤目Berberidopsidales)又稱:智利藤目,只有 2 3 4。紅珊藤目是 2001年以來才被提出的分類,涵蓋:鱗枝樹科紅珊藤科


top】【main

檀香目

穗花蛇菰

檀香目Santalales)為廣泛分布的開花植物,主要分布於亞熱帶與熱帶。檀香目物種的種子大多無種皮,在開花植物中顯得十分特殊。檀香目的植物大多為半寄生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糖,深入其他植物的莖或根來獲得水和礦物質;部分芽的葉綠素為宿主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且寄生於宿主的維管束以獲得養分。槲寄生為知名的檀香目寄生植物。


top】【main

石竹目

石竹目Caryophyllales)大部分種類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也有灌木、藤本、小喬木及肉質植物。石竹目植物的花大多為兩性,輻射對稱,包含大多數的食蟲植物,有 12科,約 1萬種,世界性分布。草本種類包括觀賞花卉、雜草及蔬菜。


top】【main

菊類植物

桔梗分支唇形分支杜鵑花目山茱萸目

菊分支(Asterid菊類植物)和薔薇分支一起組成真雙子葉植物分支中的主要部分。菊類植物涵蓋:山茱萸目杜鵑花目唇形分支I 類真菊分支)、桔梗分支II 類真菊分支)。


top】【main

桔梗分支

桔梗類植物Campanulids)是菊類植物的兩大演化支之一,擁有與菊目關係最親近的幾個目,涵蓋:冬青目南鼠刺目菊目絨球花目繖形目盔被花目川續斷目…等,7目。


top】【main

唇形分支

茶茱萸目、水螅花目、絲纓花目、龍膽目茄目紫草目、黃漆姑目、唇形目

唇形類植物Lamiids)涵蓋:茶茱萸目水螅花目絲纓花目龍膽目茄目紫草目黃漆姑目唇形目…等,8目。


top】【main

杜鵑花目

、柿、杜鵑山茶棋盤腳樹玉蕊人心果杜莖山

杜鵑花目Ericales)植物有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有綠色自養植物,也有寄生植物和食肉植物。本目植物的一般為五裂。
杜鵑花目的植物,一般都有共生的菌根,最常見的是杜鵑花類菌根(Ericoid mycorrhizas)、水晶蘭類菌根(Monotropoid mycorrhizas)和漿果莓類菌根(Arbutoid mycorrhizas);其中有些的植物,可以富集
杜鵑花目的植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有近 8‘000,其中杜鵑花科就大約有 2’000~4‘000種。杜鵑花目涵蓋 26科,最有經濟價值的植物是,可以食用的水果獼猴桃越橘酸果蔓巴西堅果…等),也有觀賞花品種(杜鵑花山茶花、櫻草鳳仙花⋯⋯等)。


top】【main

山茱萸目

山茱萸八角楓繡球花

山茱萸目Cornales)有多種觀賞花卉,也有許多藥用植物品種。山茱萸目涵蓋:山茱萸科南非茱萸科假石南科繡球花科水穗草科刺蓮花科藍果樹科⋯⋯等,7科。
山茱萸目的種類除少數例外均為木本。花器的基數通常為 4;萼片有或沒有,若有則明顯;子房下位,由多心皮連合而成,室數和胚珠數與心皮相同。果肉質,成熟後不開裂。


top】【main

有害生物

害蟲:
衛生害蟲農業害蟲貯穀害蟲
財產害蟲家畜害蟲森林害蟲
有毒害蟲

非昆蟲的有害生物:
入侵動物入侵植物入侵微生物

有害生物(pest)包括動物、植物或真菌,凡對人類本身、人類關注的動物或植物、畜牧業、人工構築物等具入侵性或引起麻煩的生物,均屬於「有害生物」。有害生物會引起致命流行病(例如:鼠疫)的生物;廣義來說,所有會對人類造成競爭威脅的生物均屬之。
害蟲是人類對一些節肢動物(大多屬於昆蟲綱)的定義,這些動物往往會對人類的生活農作物畜牧水產養殖生產具負面影響,即使有部分不會損害人體健康,都仍然會損害植物或人類所需的物資。

main

衛生害蟲

衣蛾蛾蚋衣魚蠼螋
蒼蠅、蚊子、蟑螂、跳蚤、
蟎、體蝨 、頭蝨、陰蝨、

居家環境有害生物還有蒼蠅蚊子蟑螂跳蚤體蝨頭蝨陰蝨⋯⋯之外,也有不屬於昆蟲綱心絲蟲壁虎老鼠⋯⋯等。

top】【main

衣蛾

¶ 衣蛾進食
https://youtu.be/UmColYrTh2w (2016/02/18)

衣蛾鱗翅目·蕈蛾科的ㄧ種,外觀類似幾何圖形的菱形,常出現於潮濕的牆壁上,以及衣物上;在市區衣蛾較容易生長在地面一層樓。衣蛾幼蟲是一個小型白色的毛蟲,藏在一個絲質的袋狀物或網狀物(稱為筒巢)內,在牆壁上可見到一個黏著水泥的紡錘形絲袋,內有一深褐色頭的幼蟲。成蟲為淺黃色的蟲,懼光。 它有時候會爬出來,可是我們一般看不到。以羊毛毛髮毛皮羽毛為食,幼蟲行動緩慢。會破壞紡織品,在圖書館博物館會危害動物標本。其成蟲並不取食。衣魚和衣蛾不叮咬人類或傳染病原菌,易被忽略,發生後再處理恐難清除完全,在平時能清潔環境,報紙定期收集整理不堆積,送往資源回收處集中處理。
衣蛾的一生
https://youtu.be/YacK2-B_4VA (2019/07/06)


top】【main

蛾蚋

¶ 浴室、廁所常見的滋擾性、有害的小飛蟲
https://youtu.be/Bmw1i_ulQ40 (2018/04/22)

蛾蚋雙翅目·長角亞目·蛾蚋科的一種昆蟲,又稱蛾蠓科、毛蠓科,俗稱蛾蠅、蝶蠅、蛾蚋。蛾蚋多毛的身體和翅膀給它們一個毛茸茸的外觀。全球有超過 2’600個已描述的蛾蚋科物種,臺灣紀錄 22種,常見的有白斑蛾蚋、星斑蛾蚋。蛾蚋大多數原生於潮濕的熱帶地區,是現時雙翅目各科當中多樣性最高的一個。蛾蚋幼蟲生活在水生生物棲息地(往往是含氧低的地方),包括浴缸、洗手盤……等。
¶ 關於蛾蚋
https://youtu.be/EocVnzEQ8Wg (2020/10/03)
¶ 蛾蠓也是蛾蚋的一種
https://youtu.be/ekM0PRaeg00 (2018/02/18)


top】【main

衣魚

¶ 衣魚
https://youtu.be/0nTj1rl21YU (2020/10/09)

衣魚衣魚目·衣魚科·衣魚屬的物種,在地球上已經出現約三億年,俗稱蠹魚、白魚、壁魚、赤木蟲、書蟲或衣蟲,古名蛃(音同「丙」)或(音同「覃」),身長約 1公分觸角又長又嫩,是一種靈巧、怕光、怕空氣擾動、而且無翅的昆蟲,身體呈銀灰色,因此也有白魚的稱號。衣魚嗜食類及澱粉……等碳水化合物,牠的體型細長,無翅,身體上布滿了鱗片,具為咀嚼式口器
¶ 衣魚
https://youtu.be/0nTj1rl21YU (2018/12/25)
¶ 7個簡單的方法消除衣魚
https://youtu.be/Q9SuhhOhdog (2017/12/18)


top】【main

蠼螋

¶ 蠷螋&隱翅蟲
https://youtu.be/KFgPi_u7jwc (2018/08/17)
¶ 蠷螋(無毒,會吃蟑螂、衣魚⋯⋯?)
https://youtu.be/a0eQ0dOaJxg (2020/03/27)

蠼螋(ㄐㄩㄝˊ ㄙㄡ),為不完全變態類的昆蟲,為昆蟲綱·有翅亞綱·革翅目的物種,英文名 earwigs,體長約 1~5公分(也有小於 1公分),又寫作蠷螋(注音:ㄑㄩˊ ㄙㄡ),俗稱「耳夾子蟲」,此類昆蟲目前已記錄的有 12科,約 2000種。蠼螋在 1907年從歐洲引入北美,但在美洲南部和西南部各地更常見。在北美發現的蠼螋是僅在遙遠加拿大上的本土物種,它多隱藏在濕地植物的葉腋中。
¶ 擁有摺紙般翅膀的蠼螋
https://youtu.be/JBM6hUPo5Ac  (2018/11/14)
#)革翅目的昆蟲具有育幼行為,雌蟲會隨時將卵表面清理乾淨,避免卵受真菌危害,甚至照顧幼蟲至離巢。衣魚的天敵是蠼螋。
#)嚙蟲目/嚙蟲目的動物,俗稱書虱米虱,包含了室內的書蝨及野外的樹蝨。體長在 0.1~1公分之間。囓蟲目出現於 2.95億年至 2.48億年前。


top】【main

農業害蟲

福壽螺紅火蟻東方果實蠅
蚜蟲蝗蟲薊馬介殼蟲
二斑葉蟎木蝨嚙蟲小菜蛾
紋白蝶浮塵子白蟻沫蟬
葉蜂象鼻蟲(在植體上鑽孔產卵)、
金花蟲科天牛(葡萄藤天牛)、椿象

農業害蟲(不包含畜牧業水產養殖)是依據辨認異常與健康農作物的的外表形態與生理特徵、列出可能發生的因子,再去除非絕對重要因子,藉以確定單一發生之主因。藉著觀察病蟲害分佈型態與擴展情況,檢查根、莖、葉、花及果實……等,部位的異常情況,進行實驗室異常組織切片或昆蟲危害植體顯微鏡鏡檢、罹病組織分離、培養再依據各種作物病蟲危害的書籍、圖鑑(害蟲圖鑑)與簡索表……等,依序診斷。執行檢疫能有效阻止國外之植物蟲害與病原生物,隨輸入植體或種苗而傳入國內;若有特定疫病蟲害有蔓延成災之虞時,必須限制或禁止種植相關之感受性植栽清除或銷毀之。
農作物疫病蟲害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栽培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與抗病蟲育種……等。生物防治是利用寄生性、捕食性、病原菌或性費洛蒙類似物來防治病蟲害,臺灣的生物防治成果成效頗佳。可參閱『認識農業害蟲診斷』第五小節『生物防治』。

top】【main

貯穀害蟲

米象Sitophilus oryzae)、豆象(以豆科為主)、蟻象(以甘藷為主)、


top】【main

財產害蟲

衣蛾衣魚白蟻


top】【main

家畜害蟲

牛虻蒼蠅蚊子


top】【main

森林害蟲

天牛松毛蟲舞毒蛾


top】【main

有毒害蟲

獵蝽科芫菁科黃蜂


top】【main

華人藝術家

繪畫(paintings)的意義包含了利用藝術行為,加上圖形構圖及其他美學方法達到表現出繪畫·藝術·作者希望表達的概念之目的。在技術層面上,繪畫是一個以表面作為基材,運用顏色、線條構圖的動作。採用的基材可以是紙張油畫布木材玻璃漆器混凝土……等;加上線條、顏色的工具可以是畫筆,也可以是刀、海綿、牙刷、手指,甚至是油漆噴霧器……等。


繪畫〗【main

畫作史

國畫又稱中國傳統繪畫丹青,泛指中華文化的傳統繪畫·藝術,是琴棋書畫四藝之一。國畫歷史悠久,在東周墓葬中出土過最早的帛畫作《龍鳳仕女圖》,而傳世最完整的作品是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朝摹本。宋代以前繪圖在絹帛上,由於材料昂貴,因此國畫題材多以王宮貴族肖像或生活記錄居多。直至宋、元之後,紙材改良、造紙技術進步與士大夫·文人畫興起,促使國畫題材、技法精進。明代繪畫更推廣到庶民,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風俗畫因而產生。至清末,繪畫材料更多元,朝更多方面發展。

  • 李鐵夫(1869/10~1952/06/16)於 1887年到了美國,與著名畫家約翰·辛格·薩金特門下學習肖像畫。李鐵夫的油畫已經完全脫離了早期中國油畫「似中非西」的境界,具有相當嫻熟的西洋油畫造詣,真正掌握了西方繪畫技藝,成為早期中國油畫藝術水準的標誌,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人
  • 潘天壽1897/03/141971/09/05),乳名權,原名天謹,學名天授,大頤,早年壽者、阿壽,晚號雷婆頭峰壽者、頤者,浙江·寧海·冠莊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潘天壽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兼工書法、詩詞、篆刻等,與林風眠方幹民等是國立西湖藝術學院(即今中國美術學院)的主要教師。

top】【main

臺灣畫作史

百年前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藝術家燃燒生命創作,揭開臺灣現代美術的序幕!臺灣的畫作史。百年後,中央研究院以顏娟英老師為首的研究群,費心挖掘這些散落在藝術家後代、民間、非美術館的公立機關、甚至海外的作品,與北師美術館的策展團隊共同尋找作品…. 
§ 追尋不朽的青春
https://youtu.be/0GMILt6oQbw (2020/11/04)
§ 探尋未竟的山水
https://youtu.be/_NzRVPegv-E (2020/11/13)


top】【main

插畫

幾米(廖福彬)、阿尼默林廉恩

插畫是將文字內容、故事或思想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插畫的應用十分廣泛,舉凡籍、教科書說明書小說雜誌報紙刊物……等,在文字中插入的裝飾文案、繪畫,都統稱為插畫。
§ 台灣插畫家介紹
https://www.wowlavie.com/Tag/台灣插畫家 
§ 插畫家 Crystal Kung 訪談
https://youtu.be/-wJyb2EqmK8 (2015/09/17)

杜桑凱利(1948/06/19~):1988年國際安徒生插畫家獎得主。


top】【main

幾米

§ 感恩人生:幾米創作動畫版
https://youtu.be/DaZz_aGitF4 (2015/06/06)
§ 森林裡的秘密
https://youtu.be/6R6p3jBrtY4 (2014/01/10)
§ 微笑的魚
https://youtu.be/b75glFJVvEk (2013/06/20)

幾米本名廖福彬(1958年11月15日~),幾米,取名來自其英文名:Jimmy。幾米是台灣著名繪本畫家。幾米於1998年在台灣出版個人最早的兩本繪本創作《森林裡的秘密》與《微笑的魚》,獲頒年度中國時報開卷最佳童書、民生報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獎,從此成為繪本作家。
§ 台灣著名的繪本畫家~幾米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807 (2018/04/27)


top】【main

阿尼默

§《情批》作者:阿尼默,讀詩:廖士賢
https://youtu.be/1oKTvtL4kU0 (2020/10/22)
§ 林廉恩談波隆那入圍小撇步
https://youtu.be/cFDbP7Mjh9U (2018/08/28)
https://youtu.be/mXWwPaHNe1Q (2018/09/05)

書名《情批》是「情書」的臺語發音,作者:插畫家·阿尼默(Animo Chen)以台語詩 書寫了一封獻給「樹木」和「書本」的美麗情書,也是阿尼默靈魂的原鄉表白。阿尼默的台語詩繪本《情批》榮獲 2021年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拉加茲獎「詩歌主題」評審優選獎。
§ 介紹 2021 波隆納世界插畫大展現場 
https://youtu.be/00DCGP_HGBE (2021/01/23)
評審評語:「這首由台灣插畫家暨作家阿尼默創作的詩,既溫柔又充滿張力,且帶著些許神祕氣息,搭配了極其優美的畫作。在文字開始之前,本作先以數張驚人的連續跨頁地景開場,有山、樹、海和屋舍。接下來,每一頁的詩都搭著一幅引人入勝的絕美插畫!畫面不僅僅是文字的映照,更能夠激發讀者進一步思考和探索。本書畫作之美讓人為之屏息。而整首詩文帶著日式俳句/短歌的謎樣氣質,沒有明確的敘事線。當書末揭露令人驚訝的結局,讀者的期待也將受到挑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首詩的原文是以台語寫就,也是台灣大多數人的母語。」

大紀元 2021年 06月 07日訊2021年義大利波隆那書展在 6月 1日於大會上宣布,插畫家·林廉恩LIN, Lian-An)以《HOME》勇奪 2021年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拉加茲獎「Fiction(繪本故事類)」首獎,這是繼 Animo Chen以《情批》獨創台語母語書寫的圖像作品,榮獲拉加茲獎「詩歌」主題優選獎之後,臺灣創作者再獲國際大獎肯定。(2021/06/07)


top】【main

漫畫/卡通

洪德麟蕭言中劉興欽
豐子愷王家禧(王澤)、朋弟(馮棣)、

漫畫是一種二維視覺靜態圖畫·藝術構圖(如顏色、線條運用),一般比美術繪畫(如油畫水彩畫)精簡,也可以加上文字(如對白旁述狀聲詞)構成內容,運用不同的敘事手法,例如:誇飾諷刺寫實……等,表達。卡通英語:Cartoon)是指圖畫,包含各種非寫實風格以及超脫現實的圖畫藝術。以漫畫製作成動畫影集的影片繪製者稱為動畫師(Animator)。卡通的定義也隨著國家地區及職業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西方的漫畫家(Cartoonist)所指的卡通,是指插畫圖像、連環漫畫或漫畫插圖;華人也有可能認為「漫畫家」就是「動畫師」(Cartoonist = Animator)。
漫畫家(英文:Cartoonist、Caricaturist、Cartoon Writer、Cartoon Artist)指創作漫畫卡通的藝術家。漫畫有單幅漫畫、四格漫畫、連環漫畫……等,不同的類型。通常漫畫原作與主要畫家都可以稱為漫畫家;其它參與作畫的,通常只能稱為漫畫助手。

top】【main

洪德麟

§ 採訪洪德麟介紹台灣漫畫史
https://youtu.be/jWjkobOW1Y8 (2012)

洪德麟(1949/02/11~)是臺灣漫畫家及臺灣漫畫史家,出生於台中縣烏日鄉頭前厝(今台中市烏日區前竹里一帶),早稻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肄業,現任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組兼任教授。洪德麟除了漫畫著作外,他對臺灣從日治時代到現代的漫畫發展史有深入的研究,並出版數本書籍來記錄臺灣漫畫界的歷史;為研究臺灣早期的漫畫提供不少珍貴的資料,也為推廣「臺灣漫畫」做出許多貢獻。
臺灣漫畫史家洪德麟說:「漫畫其實可以潛移默化,成為教化的工具,它的功能就是賞心悅目、每個人喜聞樂見,最重要的是會賦予人生很多夢想,讓你去完成它。」 


top】【main

蕭言中

§ 以愛之名
https://youtu.be/1bKrtw7t6L4 (2015/04/18)
§ 訪問癌後的蕭言中
https://youtu.be/pUt_eu0h2E4 (2021/01/17)

蕭言中(1965/07/06~)是臺灣的漫畫家、舞台劇編劇、節目主持人,法文名 Loïc。血型 O型。復興商工美工科畢業。 為男性漫畫家,自 1984年開始發表漫畫;其作品《笨賊一籮筐》被朱德庸(1960/04/16~)、敖幼祥(1956/10/26~)一起推薦, 也是繼蔡志忠(1948/02/02~)、朱德庸之後第三個到北京出版的臺灣漫畫家。
蕭言中與蔡志忠、朱德庸、敖幼祥並齊「臺灣四大漫畫才子」。曾參演過屏風表演班的《莎姆雷特》、《三人行不行》.…等舞台劇。被叫「笨賊之父」 ;也被讀者冠以「單幅漫畫第一人」。
蕭言中說:「因為畫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所以我想帶著這種快樂的心情,畫到最後一筆畫。」
§ 國際巡迴展
https://youtu.be/O4fw4aDQDDM (2019/09/21)


top】【main

劉興欽

§ 劉興欽畫出台灣古早味
https://youtu.be/C01hHwtgOzs (2010)

劉興欽(1934/04/13~)是台灣漫畫家發明家,小名阿欽。出生於日治臺灣·新竹州·竹東郡·橫山庄·大山背(今新竹縣·橫山鄉·豐鄉村)。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畢業,美國聯合大學榮譽藝術博士。 代表作為《阿三哥與大嬸婆》、《機器人與阿金》系列。


top】【main

豐子愷

§ 豐子愷漫畫與經典語錄
https://youtu.be/hGjDGGjiel4 (2015/12/02)
§ 豐子愷的老師:夏丏尊
https://youtu.be/eGHD993bCiw (2019/09/12)
§ 豐子愷與弘一法師的百年盟約
https://youtu.be/6YUe6Sa6h3A (2018/01/10)

豐子愷(1898/11/09~1975/09/15),原名潤,又名仁、仍,小名慈玉,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又被稱為「圓通大師」、「 有德行的人」,浙江省石門縣(今嘉興桐鄉市石門鎮)人,中國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家音樂教育家。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及散文而著名,是中國漫畫藝術的先驅,漫畫造形簡約,畫風樸實,饒富童趣,在眾多畫家中,獨樹一格。曾先後在香港、臺灣及各地舉辦畫展。
§ 豐子愷自述:我這一生
https://youtu.be/cQJpnqYtEAY (2019/12/22)
§ 豐子愷筆下的「不寵無驚 豁然開朗」
https://youtu.be/Elt0ntnfReU (2018/02/05)
§ 弘一法師的感人故事
https://youtu.be/gLW7GzrAWpQ (2020/04/08)
§ 歌曲:憶兒時 ~李叔同(弘一法師)選曲作詞
https://youtu.be/0WBgIxDWOpA (2010/12/08)


top】【main

王家禧

§ 老夫子漫畫~2006
https://youtu.be/Fx3mRuYa0sc (2013/09/02)

王家禧(1923年~2017年1月1日,Alfonso Wong),筆名王澤漫畫家,生於中國天津,其父親是北洋軍閥東三省省長王承斌。1944年從北京輔仁大學西方藝術系畢業,曾在天津任美術工作。1956年移居香港,他所著的《老夫子》聞名中外,風靡整個華人社區。王家禧筆名王澤是取於其長子之名,王家禧有六個兒子,都擁有美術細胞。王家禧在 1980年代,帶著家人移民到美國加州,平日最大嗜好除了畫漫畫就是釣魚,還迷上了做陶器。漫畫《老夫子》的發展是由其中兩個兒子在台灣負責。

◎ 關於漫畫『老夫子』:老夫子漫畫角色列表老夫子原創者之爭議


top】【main

朋弟

馮棣(1907年~1983年),又名馮止堂,筆名朋弟,出生於大清帝國四川省成都,祖籍北京通縣。中華民國漫畫家,曾創作《老夫子》、《阿摩林》、《老白薯》、《發財還家》、《上海現形記》…等漫畫。


top】【main

動漫

2020 Tokyo Olympics

動漫(animation)與漫畫(comic)的繪製關係隨著傳播媒體技術的發展日趨緊密,取這兩個詞的詞首合而為一稱之為「動漫」;尤其青少年族群甚為常用。動漫是亞洲·華人地區的粉絲自行定義的稱呼,動漫也可以定義為:卡通漫畫類型的繪本、電玩/桌遊(遊戲機)、影集或電影…等。


top】【main

2020 Tokyo Olympics

戰國無雙(samurai warriors)動漫武士的無雙精神與角色造型具有特色;一些動漫藝術家以「2020 Tokyo Olympics」為題,將各個參賽國的國旗,搭配動漫武士風格,表達各個參賽國的特色,頗有藝術欣賞趣味。
§ 參賽 2020 Tokyo Olympics 的動漫武士
https://youtu.be/g7xWIMd7lzQ (2021/07/26)
§ 關於 2020 Tokyo Olympics 戰國無雙動漫武士的新聞報導 
https://youtu.be/cciii3HpQPM (2021/07/21)


top】【main

脊椎動物亞門

更新日期: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脊索動物門Chordata·嗅球類Olfactores)的一個亞門,又稱:有頭動物Craniata),現存 73’500餘種。
脊椎動物亞門涵蓋:
無頜總綱Agnatha並系群,現存 100餘種與有頜下門(Gnathostomata)。有頜類動物現存約 60’000,占脊椎動物現生種類的 99.8%


魚類〗〖無脊椎動物門〗【main

脊椎動物分類

脊椎動物亞門動物的脊椎都包在骨頭裡面,是脊索動物門中最大和最多樣化的亞門。脊索動物門先後經過頭索動物被囊動物(尾索動物),最後出現脊椎頭部
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五大類。
目前所知最早的脊椎動物是中國雲南省昆明發現的豐嬌昆明魚,距今約 520’000’000年前。


top】【main

 

特徵

脊椎動物亞門的成員擁有:

  • 肌肉大多數是一對一對的肌肉;
  • 神經系統有一部分在脊梁骨中間
  • 循環系統較完善,有心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 脂肪組織是絕大多數脊椎動物特有的構造,即使一段時間不進食,也不致於能量耗竭終壽。

top】【main

無頜總綱

無頜總綱Agnatha)是脊椎動物下的一個總綱。無頜總綱的物種不具成對肢體與上頜下頜的原始脊椎動物,生活於淡水和海水中,有些種類會迴游。目前的分類尚有爭議,未滅絕的主要有:圓口綱有頜類Gnathostomata|又稱:有頜總綱、有顎類、頜口類)。
僅存圓口綱物種,如:如:七鰓鰻六鰓黏盲鰻等;


top】【main

有頜下門

有頜下門Gnathostomata)是脊椎動物的主要演化支,源自 450’000’000年前無頜總綱Agnatha)中的第一對鰓弓演化為上頜下頜魚類,原稱:有頜總綱,又稱:有顎類、頜口類。
有頜下門物種的上頜、下頜的出現,攝食能力大幅增強,也因為口腔的形成使得前腦得到了進一步演化發展的空間並最終形成了端腦,生存競爭能力也隨之提高,成就了脊椎動物的主幹類群。現存有頜類動物約 60’000,占脊椎動物現生種類的 99.8%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