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體的各部位稱呼

  1. 胸骨:、
  2. 鳥趾涉禽的蹼
  3. 呼吸系統
  4. 消化系統
  5. 生殖系統
  6. 代謝系統
  7. 生理特徵
    骨骼羽毛心臟蠟膜尾脂腺嗉囊孵卵斑
  8. 行為特徵
    覓食唾餘瞬膜飛翔遷徙築巢求偶孵化育雛

鳥類適應飛翔生活,擁有許多特化的解剖特徵,如:鳥類全無牙齒、骨骼中空且高度癒合、胸骨特別發達、體表被羽、呼吸系統是微氣管不是肺泡、具有嗉囊砂囊、消化系統明顯短於哺乳動物、生殖和排泄系統、氮的代謝不同於哺乳動物;特殊結構:羽毛蠟膜孵卵斑尾脂腺嗉囊

羽毛

羽毛鳥類的體表形成隔熱層、保持體溫、保護皮膚的功能;羽毛的顏色和斑紋具有保護色作用。羽毛是鳥類完成飛行的重要結構;有些部位的羽毛有觸覺功能。羽毛在發生學上與爬行動物的鱗片來源相同,構造上卻與哺乳動物的毛髮截然不同;換句話說鳥類的羽毛特徵是具有分枝。鳥類的羽毛分正羽副羽絨羽
羽毛的出現是鳥類適應高空飛翔寒冷環境所必須的,並透過換羽更替。在親緣關係接近的鳥之間有類似的換羽規律。換羽可以使羽毛長年保持完好,並能應對羽毛的損傷更替。


top】【main

羽毛結構

§ 鳥類飛行羽毛的結構
https://youtu.be/51r2-ZToc64(2020/09/20)

鳥身上的羽毛很多,大約要超過 2’000枚。鳥類的羽毛在體表形成隔熱層,保持體溫。羽毛本身可以保護皮膚,羽毛的顏色和斑紋起著保護色的作用。羽毛是使鳥類完成飛行的重要結構。有些部位的羽毛有觸覺功能。


top】【main

羽毛著生部位

Screenshot
  • 正羽Remiges)長而堅硬附在翅膀後緣的一種發翔羽Flight feather),又稱:飛羽、撥風羽,與大多數其他表層羽毛不同,正羽是直接或間接地通過韌帶牢固地連接在翅膀的骨頭上,形成數個小型的圓形突起。
  • 尾羽Rectrices)是附於尾巴上的羽毛即為尾羽,著生於尾綜骨上,利用韌帶相連接,與鄰近的 6小塊尾椎及肌肉系統配合,可使其可自由張合、側傾、上下擺動。主要功能是作為方向舵使用,並輔助停棲、走跳及飛行時的平衡。
  • 覆羽Tectricescovert feather)並非發翔羽的一種,在正羽的基部會有數層名為覆羽的羽毛所保護。通常位於飛羽(正羽)及尾羽的上方和下方,會有一層覆羽且其大小可能有很大的差異。
  • 小翼羽Alula)是附於拇指(thumb)骨上的小片羽毛,通常會有3枚。小翼羽的功能類似於飛機上的襟翼擾流板),使翅膀能夠實現更高的攻角,從而產生升力而不造成 失速,有助於穩定氣流及慢速飛行。

top】【main

正羽

Screenshot

發翔羽Flight feather)〉飛羽正羽Remiges):

  1. 初級飛羽、
  2. 初級覆羽、
  3. 小翼羽、
  4. 次級飛羽、
  5. 大覆羽、
  6. 中覆羽、
  7. 小覆羽、
  8. 三級飛羽、
  9. 肩羽、

top】【main

正羽編號

Screenshot

鳥類學家為了更方便的識別這些羽毛,制定了一套針對這些羽毛位置的標準化編號系統。以發翔羽(正羽)為例,初級飛羽的編號以字母「P」開頭,次級飛羽以字母「S」開頭,三級飛羽以字母「T」開頭;尾羽以字母「R」開頭,並加一個數字表示其順序。


top】【main

胸骨


§ 艾氏解剖:胸腔骨骼
https://youtu.be/ktHGYvTrVuk (2022/08/29)

胸骨(Sternum)胸廓前方一塊長形扁平,領帶狀骨骼,有rib has ribs costal cartilages)相接 。胸骨分三部分:胸骨柄 (Manubrium sterni)、胸骨體 (Corpus sterni)、劍突 (Processus xiphoideus)。鳥類的胸骨皆很發達,平胸目(古顎類 )除外。胸骨發達可增加肌肉附著面積,特別有利於飛行。
鳥胸骨類Ornithothoraces)是一個擁有反鳥亞綱今鳥亞綱鳥類分支,又稱:鳥胸類。最早已知的鳥胸骨類是 140’000’000年前中國的原羽鳥,是伊比利亞鳥中國鳥及所有現存鳥類的共同祖先。
·¡·)鳥胸骨類的喙突很長, 胸骨很大,改良了的肩膀關節盂,半剛硬的背部胸籃。鳥胸骨類的胸部高度進化,具有特強的飛行能力。


top】【main

骨骼


鴿子骨骼(鳥類的典型):
1. 顱骨 2. 頸椎 3. 叉骨
4. 鳥喙骨 5. 肋骨鉤狀突 6. 龍骨突
7. 髕骨 8. 跗跖骨 9. 腳趾骨
10. 脛骨 (脛跗骨) 11. 腓骨 (脛跗骨) 12. 股骨
13. 坐骨 () 14. 恥骨 () 15. 髂骨 ()
16. 尾椎 17. 尾綜骨 18. 綜薦骨
19. 肩胛骨 20. 腰椎 21. 肱骨
22. 尺骨 23. 橈骨 24. 腕骨
25. 掌骨 26. 指骨 27. 小翼羽

骨骼中空且高度癒合:鳥類骨骼第一特徵是硬且輕,主因密骨質較厚而呈中空,可有效減輕體重。鳥類的頸椎數量較其餘陸生動物為多,而胸椎以下骨骼癒合程度極高,如其脊椎相互癒合成若干塊聯合椎骨,不似哺乳動物·椎骨間可以在一定限度內自由活動。骨骼的高度癒合有利於提高鳥類的骨強度及維持飛行姿勢,減低骨骼自重,是適應飛翔生活的特徵。

鳥類的腳趾和跗跖骨上會有鱗(ScalesScutell),甚至某些鳥類在踝關節上也有鱗(如:網狀鱗|Reticulate scales)。這些鱗和喙、爪、…等,皆由角蛋白(Keratin)構成。除了翠鳥啄木鳥之外,其它鳥的鱗並不明顯。鳥的鱗被認為與爬行類動物哺乳類動物的鱗甲是同源器官


鴿子的骨骼〗【top】【main

鳥趾


·¡·)後趾(hind toe)又稱:(hallux toe)
掌骨(metacarpals)

鳥類的趾型

不等趾型涵蓋:鴿形目雀形目的步足與隼形目鷹形目的鷹足。
·¡·)步足:外、中、內三趾在前的不等趾足,後趾較小,如:麻雀。
·¡·)鷹足:四趾均強而有力,具銳利長而彎曲的爪,尤其中、後趾,如:鷲鷹。

鳥類後肢分為腿(脛骨)、腳(跗蹠)、趾,以支持體重及行走之用。趾通常 4趾,第 5趾大部份退化,惟雉科表類尚保留第 5趾。鳥類的常識不等趾型涵蓋:鴿形目雀形目的步足與隼形目鷹形目的鷹足。
 步足:外、中、內三趾在前的不等趾足,後趾較小,如:麻雀。
鷹足:四趾均強而有力,具銳利長而彎曲的爪,尤其中、後趾,如:鷲鷹。

  1. 不等趾型:三趾(234)向前,一趾(1)向後,如:鳴禽雀形目還有一些猛禽具有這種趾型。不等趾型為常態足為最常見的鳥類趾型,
  2. 併趾型:三趾(234)向前、基部併合,一趾(1)向後,如:翠鳥佛法僧目具有這種趾型。併趾型與不等趾型相似。
  3. 對趾型:兩趾(23)向前,兩趾(14)向後,如:鸚鵡大斑啄木鳥啄木鳥杜鵑、鴟鴞科(貓頭鷹)以及部分的雨燕台灣特有種五色鳥,通常具有這種趾型。
  4. 異趾型:兩趾(34)向前,兩趾(12)向後,如:咬鵑科的鳥獨特具有這種趾型。
  5. 前趾型:四趾(2341)皆向前方。如:雨燕科的鳥獨特具有這種趾型。
  6. 轉趾足:外側趾(2)可以向後轉動外側趾。如:白頭鼠鳥

top】【main

§ 具有不等趾白腰朱頂雀
https://youtu.be/0ZI7peTDGwg (2018/01/10)
§ 具有不等趾的五種合法飼養的猛禽
https://youtu.be/AzzNeEJRdyo (2019/08/03)
§ 具有併趾藍胸佛法僧
https://youtu.be/8hZVelyHZJQ (2016/06/18)
§ 具有對趾圭拉鵑
https://youtu.be/Y03jFaY2qpY (2019/10/02)
§ 具有異趾紅頭咬鵑
https://youtu.be/AL95FRPAxBQ (2021/07/12)
§ 具有前趾的婆羅洲雨燕吐涎築巢
https://youtu.be/ngPs3kINUXE (2017/01/04) 
§ 具有前趾的普通樓燕(Apus apus)覓食
https://youtu.be/avDy0PHhbC0 (2020/05/07
§ 具有轉趾白頭鼠鳥(Coliidae)
https://youtu.be/doPZLTggF74 (2020/11/10
§ 具有全蹼鰹鳥求偶舞
https://youtu.be/lcPHFQP9GN0 (2018/02/15)

top】【main

游禽與涉禽的蹼

涉禽(wader),在北美也稱為水鳥(shorebirds),在這些地方的涉禽往往指的是長腳的涉水鳥類,如:,屬鴴形目Charadriiformes),但不包括那些海邊有「蹼」的海鳥
  1. 滿蹼足:外、中、內趾間有蹼膜相連、後趾較小,如::潛鳥
  2. 凹蹼足:外、中、內趾間有凹型蹼膜相連、後趾較小,如:燕鷗
  3. 全蹼足:外、中、內、後趾間均有蹼膜相連者,如:鸕鶿白腹鰹鳥
  4. 瓣足:外、中、內趾各有葉狀瓣,後趾較小而高,如:紅頸瓣蹼鷸小鸊鷉

top】【main

§ 具有滿蹼足的潛鳥(Gavia)
https://youtu.be/9dmQXLMnIPI (2020/07/07)
§ 各種潛鳥叫聲
https://youtu.be/EFpU22rTqPc (2019/09/01)
§ 具有凹蹼北極燕鷗
https://youtu.be/e6-Rj0hVGYo (2016/07/01)
§ Water Birds in Winter with Identification
https://youtu.be/6_bs9ekCQ4A (2012/01/29)
§ 具有全蹼足的鸕鶿搶走鯨鯊捕食的鮣魚
https://youtu.be/550yQwCLmnM (2019/11/27)
§ 黑衣俠客鸕鶿的夜棲地
https://youtu.be/L75zUP4Xj64 (2021/04/07)
§ 具有瓣足小鸊鷉對抗水漲
https://youtu.be/i5E0RVbdt_g (2021/06/28)
§ 具有瓣足鸊鷉屬(The Grebes)
https://youtu.be/ZbRrxw-H6xA (2010/09/01)

top】【main

呼吸系統


紅隼的呼吸系統:
1、頸氣囊;2、鎖骨氣囊;3、胸前氣囊;4、胸後氣囊;5、腹氣囊(5’盆帶骨氣囊);6、肺;7、氣管。

肺部的深色方塊(如圖所示)表明在呼吸時分別阻斷氣流的位置。
1、前氣囊(分別位於鎖骨以及前部);
2、
3、後氣囊(分別位於部和胸後部)。

鳥類的呼吸系統與眾不同,其進行氣體交換的基本單元不是肺泡而是微氣管,而且具有分布於全身各處骨骼內的氣囊,吸氣時空氣經微氣管從體外進入氣囊,進行第一次氣體交換,呼氣時氣體經微氣管從氣囊排出體外,進行第二次氣體交換,因此鳥類每呼吸一次,氣體交換兩次,氣體交換效率明顯高於哺乳動物。另外氣囊的存在也進一步增加鳥類的浮力及減緩飛行壓力變化對身體的衝擊。


鴿子的呼吸系統〗【top】【main

消化系統

Screenshot

鳥類的消化系統明顯短於哺乳動物,這也是造成鳥類頻繁排遺的一個原因,但較短的消化系統有助於減輕鳥類的體重。
嗉囊(crop)是食道中段或後段特化形成的薄壁器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作為食物在消化前的儲存場所,嗉囊的機能:儲存食物、消化食物與分泌嗉囊乳。鳥類嗉囊的下方有叉骨支撐,外形的差異很大。嗉囊在食穀、食魚的鳥中較發達,在食蟲、食肉的鳥中較小。有些鳥如:鴿子,嗉囊為雙側囊;某些鳥沒有嗉囊,如:企鵝
砂囊(gizzard)是一種特殊的,它有著厚實的肌肉壁,可利用碎石塊、沙礫來磨碎食物,又稱:腱或胗。


鴿子的消化系統〗【top】【main

代謝系統

鳥類的氮代謝不同於哺乳動物,為了有效減輕重量,含氮物質最後轉變為毒性較低的尿酸,較哺乳動物排放的尿素相比,不需大量水份稀釋,故鳥類缺乏液態的尿液。


鴿子的泌尿系統〗【top】【main

生殖系統

鳥類無論雄、雌鳥的生殖系統僅在繁殖季節膨大並產生功能,非繁殖季節其生殖系統便會萎縮,解剖時也很難發現。
鳥類以不溶於水的尿酸為主要代謝物,這些特徵可以有效地減輕鳥類自身體重。


鴿子的生殖系統〗【top】【main

鳥類的生理特徵


top】【main

鳥類的行為特徵


top】【main

覓食

覓食foraging)是野生動物尋找食物的行為,同時為影響其生存概率和生殖成就的重要因素。而最優覓食理論(optimal foraging theory)為行為生態學中為了理解動物適應環境的重要模型。鳥類覓食依 16類鳥喙型態,有:食蟲、食穀、食松子、食蜜、食果、食魚、食肉、食腐與雜食等。


top】【main

瞬膜

§ 老鷹的瞬膜
https://youtu.be/e-5xPpBxihI?t=303 
(2019/05/19)

部分魚類兩棲類及其它的脊椎動物長有眼瞼。眼瞼俗稱眼皮位於眼眶與眼球之間,能上下閉合遮蔽眼球,是保護眼球的主要器官。無尾兩棲類爬蟲類鳥類除有上眼瞼和下眼瞼外,還有一層透明的眼瞼,稱為「瞬膜」,也稱為「第三眼瞼」。
哺乳動物的瞬膜已經退化,但是具有發達的上下眼瞼。瞬膜,是脊椎動物中的爬行類鳥類,左右移動,用來遮住角膜,藉以濕潤眼球的半透明的眼瞼。哺乳動物的瞬膜多已退化,或僅存痕跡。人類退化的瞬膜僅殘存在眼內角,為不能活動的半月皺襞。
§ 貓的瞬膜
https://youtu.be/soK4Nsrk2Ic 
(2011/03/04)

§ 鳳頭蒼鷹的瞬膜
https://youtu.be/kNnkLnBSBdA 
(2017/05/08)

§ 鱷魚的瞬膜
https://youtu.be/33ozaR7jq-4 
(2019/05/08)


top】【main

唾餘

§ 遊隼吐食繭
https://youtu.be/E8ouSH9C1xY
(2016/10/10)
§ 領角鴞寶寶吐食繭
https://youtu.be/aemd5zUt8uA?t=63 
(2016/11/25)

食丸是鳥類或其他食肉動物捕食獵物將其無法消化之硬物,又稱:唾餘俗稱食繭,如毛髮、骨頭、硬殼⋯⋯等。食丸不經過消化系統排遺 器官排出,而是直接從口中吐出,這吐出物體,如:骨骼牙齒、昆蟲頭部、種籽(殼)…等。鳥類中以猛禽隼科鴟鴞科吐食丸的習性最為明顯,未經消化的食物在砂囊中聚積並壓實成球形或卵形,最終被鳥吐出。


top】【main

飛翔

飛翔起源一直存在兩種常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早期鳥類是從地面起飛的;另一種觀點認為它們是通過從樹上或崖壁上落下來起飛的。同時許多人認為飛翔只是一類以特定角度拍動翅膀的學習體悟。


top】【main

遷徙

遷徙鳥類隨著季節變化、方向確定,有規律和長距離的遷居活動;也有些是依海拔高度遷居活動。這類有遷居活動(遷徙行為)的鳥類稱為候鳥;而一年四季都在同一個地方逗留及繁殖的稱為留鳥。遷徙是鳥類生命周期中風險最高的行為,受到體能、天敵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鳥類遷徙的途徑是鳥類往返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間經過的區域,決定鳥類遷徙途徑的因素包括地表的地形、植被類型、天氣、鳥類本身的生物學特性等。依據繫放(或無線電追蹤)研究顯示,大型鳥類的遷徙途徑是東西走向,分為寬面遷徙和窄面遷徙兩類。遷徙的影響因素:氣候、溫度、日照時間、食物與鳥類生理因素。


top】【main

築巢

築巢nest


top】【main

求偶

求偶courtship)是動物為了吸引配偶而達到交配目的所產生的行為。以鳥類為例,野鴿的求偶方式是公鴿會將其喉嚨脹大、尾羽張開,使體型變得龐大。以碩大的體型在母鴿旁轉圈、搖晃頭部來展現自我,即使母鴿沒有反應,公鴿還是會棄而不捨地跟在旁邊展示情意。築巢也是一種求偶方式,雄性的黃胸織布鳥向雌黃胸織布鳥求偶前,會建造數個半完成的巢,並且在鳥巢上拍打翅膀和發出叫聲。一旦兩者配對成功,雄鳥才會將剩下的巢建構完整。


top】【main

孵化

孵化incubation)是指產卵(會生蛋)的動物,利用自己的體溫使蛋的受精胚胎發育直到幼雛破殼而出的過程。現代最常見的孵化動物絕大部份是鳥類。


top】【main

育雛

育雛brooding),南投林區管理處為了復育臺灣的山雀科鳥類,於 1989年在奧萬大開始架設鳥巢箱,吸引青背山雀Parus monticolus)前往育雛。


top】【main

鳥喙

鳥喙beak)是類上下頜包被的硬角質鞘,相當於哺乳動物·吻突、唇和齒的功能,又稱:鳥嘴,簡稱喙或嘴。喙的主要功能是取食和梳理羽毛。


main

喙骨

喙骨(英語:coracoid)又稱:鳥喙骨,是一副成對的骨骼,是許多脊椎動物肩部結構的一部分。喙骨連接 肩胛骨scapula)和胸骨Sternum)的前端,並且在背側表面上有一個凹口,該凹口與肩胛腹側表面上的一個類似的凹口一起形成一個插槽,在該插槽中連結肱骨humerus)的近端。


top】【main

特殊結構的喙

印度大犀鳥

§ 印度大犀鳥 
https://youtu.be/p07tOfMK03o (2018/10/11)

白冠雞

§ 白冠雞((Eurasian Coot / Common Coot / Australian Coot),又稱:骨頂雞 
https://youtu.be/T4fpsa3M7Rk (2023/09/20)

卵牙

  • 巨盔:犀鳥的上喙基部形成巨大的頭盔,其下的骨骼有竇隙形成海綿狀結構以減輕喙的重量,如:印度大犀鳥
    §
    印度大犀鳥 https://youtu.be/p07tOfMK03o 2018/10/11
  • 額板:秧雞科的鳥,喙基部向後延伸至哦頂形成額板,下喙部也有骨板支持,如:白冠雞Fulica atra)。
    § 白冠雞
    又稱:骨頂雞(Eurasian Coot / Common Coot / Australian Coot https://youtu.be/T4fpsa3M7Rk 2023/09/20
  • 卵牙:在雛鳥破殼前,其上喙頂端都長有一個向上突出的角質結構,稱為「卵牙」,卵牙是用來幫助雛鳥啄開卵殼的,出殼後23天脫落。

top】【main

鳥喙的型態

圖示未依比例
  1. 萬用型(Generalist),如:家鴉家燕白燕…等;
  2. 食蟲型(Insect catching),如:紅喉歌鴝白眉黃鶲藍仙鶲…等;
  3. 食穀型(Grain eating),如:家麻雀山麻雀紅腹灰雀…等;
  4. 食松子型(Coniferous-seed eating),如:蘇格蘭交嘴雀紅交嘴雀鸚交嘴雀…等;
  5. 食蜜型(Nectar feeding),如:花蜜鳥黃腹花蜜鳥…等;
  6. 食果型(Fruit eating),如:紅嘴巨嘴鳥托哥巨嘴鳥彩虹巨嘴鳥…等;
  7. 鑿木型(Chiseling),如:啄木鳥綠啄木大赤啄木…等;
  8. 杓網型(Dip netting),如:褐鵜鶘卷羽鵜鶘斑嘴鵜鶘澳洲鵜鶘…等;
  9. 撥撈型(Surface skimming),如:剪嘴鷗非洲剪嘴鷗黑剪嘴鷗…等;
  10. 鐮刀型(Scything),如:反嘴鷸美洲反嘴鷸…等;
  11. 探針型(Probing),如:䴉嘴鷸…等;
  12. 濾食型(Filter feeding),如:大紅鸛美洲紅鸛智利紅鸛…等;
  13. 天線型(Aerial fishing),如:斑魚狗普通翠鳥藍耳翠鳥戴勝…等;
  14. 追逐型(Pursuit fishing),如:丑鴨紅胸秋沙鴨綠頭鴨家鴨…等;
  15. 食腐型(Scavenging),如:紅頭美洲鷲 、小黃頭美洲鷲白尾鳶
  16. 食肉型(Raptorial),如:西域兀鷲…等;萬用型(Generalist),如:家鴉家燕白燕…等;

top】【main

蘑菇科

易碎白鬼傘 純黃白鬼傘粗柄白鬼傘白堊白鬼傘

蘑菇科Agaricaceae真菌界·擔子菌門·傘菌綱·傘菌亞綱·傘菌目的一科,又稱:傘菌科,擁有 85個屬、1’340個品種。
蘑菇科
Agaricaceae常見的屬:

  1. 無口腹菌屬Abstoma)、
  2. 傘菌屬Agaricus):
    雙孢蘑菇
     
  3. 灰球菌屬Bovistina)、
  4. 露傘屬(Chamaemyces)、
  5. 青褶傘屬Chlorophyllum)、 
  6. 綠褶托菇屬Clarkeinda)、 
  7. 粉塵環柄菇屬Coniolepiota)、 
  8. 鬼傘屬Coprinus)、 
  9. 黑蛋巢菌屬Cyathus)、 
  10. 囊皮菌屬Cystoderma)、
  11. 小囊皮菌屬Cystodermella)、
  12. 囊小傘屬Cystolepiota)、 
  13. 脫頂馬勃屬Disciseda)、 
  14. 鱗環柄菇屬Echinoderma)、 
  15. 捲毛菇屬Floccularia)、
  16. 海氏蘑菇屬Heinemannomyces)、 
  17. 層蘑菇屬Hymenagaricus)、 
  18. 環柄菇屬Lepiota)、 
  19. 白環蘑屬Leucoagaricus)、 
  20. 白鬼傘屬Leucocoprinus):
    易碎白鬼傘
    純黃白鬼傘粗柄白鬼傘白堊白鬼傘
  21. 白鱗傘屬Leucopholiota):
  22. 網紋馬勃屬Lycoperdon)、 
  23. 大環柄菇屬Macrolepiota)、 
  24. 小腹蕈屬Micropsalliota)、 
  25. 蒙氏假菇屬Montagnea)、
  26. 被缽菌屬Mycocalia)、 
  27. 紅蛋巢菌屬Nidula)、 
  28. 鳥巢菌屬Nidularia)、  
  29. 軸灰包屬Podaxis)、 
  30. 岸生小菇屬Ripartitella)、
  31. 史密斯菇屬(Smithiomyces)、 
  32. 柄灰包屬Tulostoma)、

菌物總界〗【main

鬼傘屬

白鬼傘屬Leucocoprinus)為傘菌科的一屬,擁有 40種。模式種為粗柄白鬼傘(Leucocoprinus cepistipes)。


top】【main

易碎白鬼傘

§ 易碎百鬼傘(Leucocoprinus fragilissimus
https://youtu.be/AaBEHwnNJZk (2020/08/14)

易碎百鬼傘Leucocoprinus fragilissimus傘菌科·白鬼傘屬Leucocoprinus)的物種。 
§ 易碎百鬼傘綽號:精悍小矮人(Fragile Dapperlinghttps://youtu.be/AaBEHwnNJZk 2020/08/14


top】【main

純黃白鬼傘


§ 純黃白鬼傘(Leucocoprinus birnbaumii)https://youtu.be/IqorChVTx9Q (2022/08/30) 

粗柄白鬼傘

§ 粗柄百鬼傘(Leucocoprinus cepistipes)
https://youtu.be/LfGw2Fvf9Tg  (2024/02/27)
§ 美麗的粗柄百鬼傘
https://youtu.be/L2X1beOlO2s (2023/12/28)

白堊白鬼傘


§ 白堊百鬼傘(Leucocoprinus cretaceus)
https://youtu.be/PJon4yBMkh8 (2021/05/30)

top】【main

傘菌屬

傘菌屬是蘑菇科下的一個大型與重要的,又稱:蘑菇屬,擁有食用菇及有毒菇,涵蓋物種超過 300個。


top】【main

雙孢蘑菇

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為傘菌科·傘菌屬Agaricus)的一種,又稱:洋菇,也常被誤稱為口蘑。洋菇是最常見的食用菇之一,肉質肥厚。原生於歐洲及北美洲,人類至少自古希臘時代起便開始食用,人工栽培則約始於 17世紀的法國等地,現在則已經廣泛在世界各地栽培。洋菇富含維生素蛋白質膳食纖維脂肪含量低,是一種好食材。洋菇也是少數可以生吃的蘑菇之一;但是洋菇的子實體fruiting body)部位可能會含有遺傳毒性以及致癌性的物質,應避免生吃。
§ Agaricus bisporus
https://youtu.be/DdXJLahuv-g 2023/03/26


top】【main

樟屬

樟屬Camphora),樟目·樟科的一,為常綠喬木灌木,約有 18種。樟屬的互生,葉脈為羽狀脈或近離基三出脈,這與肉桂屬Cinnamomum)的對生或亞對生葉和離基三出脈不同。於 2022年的一項分子系統學研究發現「Cinnamomum」並非單系群,因此恢復樟屬Camphora),擁有 18種:

  1. 猴樟Camphora bodinieri);
  2. 短序樟(Camphora brachythyrsa);
  3. 堅葉樟Camphora chartophylla);
  4. 尾葉樟Camphora foveolata);
  5. 雲南樟Camphora glandulifera);
  6. 八角樟Camphora illicioides);
  7. 油樟Camphora longepaniculata);
  8. 沉水樟Camphora micrantha);
  9. 米槁Camphora migao);
  10. 毛葉樟Camphora mollifolia);
  11. 樟樹Camphora officinarum);
  12. 黃樟Camphora parthenoxylon);
  13. 菲律賓樟樹Camphora philippinensis);
  14. 闊葉樟Camphora platyphylla);
  15. Camphora purpurea
  16. 絨毛樟(Camphora rufotomentosa);
  17. 銀木Camphora septentrionalis);
  18. 細毛樟Camphora tenuipilis)。

top】【main

樟屬與相關的屬

原樟組(肉桂屬):牛樟長柄樟岩樟等:


top】【main

樟樹

§ 樟樹簡介
https://youtu.be/5UtxRKvdA0o 
(2013/06/01)

樟樹Camphora officinarum)為木蘭類植物·樟目·樟科·樟屬Camphora)的一種常綠大喬木,又稱:香樟、本樟、鳥樟、栳樟、樟仔。樟樹莖高可達 40公尺;散發樟樹的特有清香氣息。樟樹的莖皮暗褐色,有縱裂溝紋。樟樹的單葉互生、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薄革質、全緣;葉正光滑,葉背面微有白粉、無毛,葉緣微呈波狀,有離基三出脈,脈腋有明顯腺體。樟樹的黃綠色小花兩性(雌雄同花),圓錐花序腋生於枝頂端,花期:4~5月。樟樹的球形 核果,果期:10~11月成熟,成熟時由綠色轉為黑紫色,果皮有光澤呈紫黑色。腐爛後的莖可能被蕈類的菌絲侵入,長出類。
茶樟可以用來提煉精油,其枯乾的枝幹可以用來製食物(如茶樟鴨、茶樟肉…等。樟樹的莖可蒸餾出樟腦樟腦油,再經分餾等程序可製其他產品,主要供賽璐珞…等,工業用途。
神木村位於南投縣信義鄉西南角,由於村內有一棵樹齡超過 700年的神木而命名。神木村的神木樟樹公也是世界上已知最高的樟樹,樹高 46.4公尺。
§ 神木樟樹公
https://youtu.be/oN1ulFG_eR4?t=768 
2021/09/11
§ 樟樹簡介
https://youtu.be/3fA6Y8PtwyA(2010/05/11)
§ 樟腦油製作
https://youtu.be/eIpKiwpfzxU
 2018/02/01
§ 
傳統樟腦油的提煉
https://youtu.be/wU0lL859UaI 
2014/07/25


top】【main

檫木屬

檫木屬Sassafras)又稱:檫樹屬,是樟目·樟科下的一個屬,為落葉喬木植物。該屬擁有 3種,隔離分布東亞北美


top】【main

蜜蜂總科

蜜蜂總科Apoidea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下目的一個總科,臺灣已知 18屬 99種。蜜蜂(蜜蜂總科)與螞蟻(蟻總科)互為姐妹群。蜜蜂分為狩蜂類(泥蜂型類)和花蜂類(蜜蜂型類)兩大演化支

  1. 花蜂類Anthophila):
  2. 狩蜂類Spheciformes):

膜翅目〗【main

花蜂類

花蜂類學名Anthophila昆蟲綱·有翅亞綱·膜翅目·細腰亞目·蜜蜂總科下的一個演化支,與黃蜂螞蟻是近親,因能傳遞花粉及生產蜂蜜蜂蠟而知名。


topmain

地蜂科

地蜂科Andrenidae)為蜜蜂總科·花蜂類的一科,涵蓋:地蜂屬(Andrena)等,約 99種。 


topmain

蜜蜂科

東方蜜蜂西方蜜蜂大虎頭蜂熊蜂

蜜蜂科Apidae)是蜜蜂總科Apoidea)之下最大的一,涵蓋:蜜蜂亞科(Apinae)、杜鵑蜂亞科Nomadinae)、木蜂亞科(Xylocopinae)。


topmain

東方蜜蜂

§ Asian honey bee(Apis cerana)
https://youtu.be/Z6c_ni5ToP8 (2020/11/08)

東方蜜蜂Apis cerana)又稱:亞洲蜜蜂、土蜜蜂、野蜂等,各地的稱呼也不同,在中國稱為中華蜜蜂、中華蜂、中蜂,在日本稱為日本蜂,在印度稱為印度蜜蜂,是沙巴蜂的姐妹種。東方蜜蜂對「瓦蟎」有抗性、容易飛遷、對黃蜂抵抗性較強,能隨著外界環境開花植物的多寡調整蜂群的大小,所以發生蜂群缺蜜情況較不嚴重。不過,東方蜜蜂所產的蜂蜜遠低於西方蜜蜂,但是口感特殊、風味絕佳;對自然環境破壞性很低。
§ 如何收拾東方蜜蜂群
https://youtu.be/TtvNEjtJDXk 2018/11/06

)東方蜜蜂另一特性是外出採集的溫度較西方蜜蜂更低,外界氣溫 12°C仍能正常的進行採集活動。


top】【main

西方蜜蜂

§ 西方蜜蜂
https://youtu.be/_zS0RxI2BxU (2012/03/01)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被引入東方蜜蜂的原產地,使「瓦蟎」傳播到西方蜜蜂的蜂群,大多數養殖的西方蜜蜂品種不具備清除瓦蟎的能力,從而引發瓦蟎危害西方蜜蜂的問題。西方蜜蜂需人工適時的餵食,否則會因飢餓與病蟲害問題而滅群,野外生存的能力差。
§ 西方蜜蜂採蜜
https://youtu.be/8grdN7zvT2k 
2020/08/28


top】【main

大虎頭蜂

§ 虎頭蜂球圍剿熊蜂
https://youtu.be/UNroEwFxh6I (2020/06/23)

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時常襲擊蜜蜂的蜂巢,對養蜂業造成毀滅性的危害,特別是對養殖的西方蜜蜂為害重大,通常 57隻大虎頭蜂同時進攻一個蜂巢即可輕易攻入蜂窩內部並造成蜜蜂死傷慘重獵殺積極的大虎頭蜂,每分鐘可咬下 40隻蜜蜂頭部。但大虎頭蜂進攻東方蜜蜂蜂巢則難度較高,東方蜜蜂會群集成為『熱殺蜂球』包圍大虎頭蜂,蜂球內部的高溫一旦超過 47度以上即會導致大虎頭蜂被熱死。近期研究也發現東方蜜蜂會採集動物糞便,塗抹於蜂巢門口,以防備大虎頭蜂的襲擊。


top】【main

熊蜂


§ 愛完小球的熊蜂
https://youtu.be/Ghws6YFsPJA (2022/10/29)

熊蜂蜜蜂科·熊蜂屬Bombus|8屬超過 60種)物種大多築巢於枯木或地表,以花粉花蜜為食,又稱:大黃蜂(Bumblebee,不是虎頭蜂Vespa)。熊蜂築巢通常在地表;一年一個世代。野生熊蜂結束冬眠後開始產卵,並逐漸進入繁殖階段。子代女王蜂(蜂王)交尾後會離群尋找新的越冬場地,而原熊蜂群則在秋末死亡,如:雙色熊蜂歐洲熊蜂Bombus terrestris)。
§ 
臺灣的野生熊蜂
https://youtu.be/ntqaIuhfngk 
2022/01/28
§ 小蜜蜂遭遇大黄蜂入侵
https://youtu.be/H-FpgLAvZxE
2023/07/24


top】【main

楚南熊蜂


§ 愛訪花的熊蜂 
https://youtu.be/SZrTndD1H10 (2016/07/19)

楚南熊蜂Bombus sonani)為蜜蜂科·熊蜂屬Bombus|約 10種)物種,體長 1214公厘,米白色至灰白色,前胸背板具不明顯的黃褐色分布,腹背有不明顯的黑色環紋,絨毛細長,各腳黑色,跗節褐色,工蜂胸背側緣較雄蜂多明顯的黑褐色絨毛。楚南熊蜂為臺灣特有種,身體略扁,飛行快速,不容易拍攝。楚南熊蜂常出現於夏季,為熊蜂屬體型最小的一種。楚南熊蜂喜歡訪花、吸蜜或於地面吸水,分布於中、高海拔山區。中低海拔常見的熊蜂現蹤於馬拉邦山登山口(海拔約 1000公尺)。
§ 熊蜂簡史
https://youtu.be/a3Dk57-YHoA (2022/06/26)


top】【main

狩蜂類

狩蜂類Spheciformes昆蟲綱·有翅亞綱·膜翅目·細腰亞目·蜜蜂總科下的一個演化支,屬於泥蜂總科的成員。原有的科大多被併入到蜜蜂總科底下;而「狩蜂」這名詞變成了所有不屬於「蜜蜂」類型的蜜蜂總科成員。


topmain

泥蜂亞科

泥蜂亞科Sphecinae)是蜜蜂總科·泥蜂科Sphecidae)之下的一個亞科,超過 300個物種
泥壺蜂為細腰亞目·針尾下目·泥蜂科·泥蜂亞科·泥蜂族·泥蜂屬Sphex130種)的一種,又稱:泥蜂、壺蜂。常見的有:黃胸泥壺蜂虎斑泥壺蜂銀毛泥蜂泥壺蜂…等。
泥壺蜂產卵之前它們會構造一個保護性的「巢」,其中有些種類會在地上挖一個巢,其餘會利用已經存在的洞,然後將捕捉來的昆蟲放在裡面。通常獵物仍舊是活的,但是已被它的毒素所麻醉。它們將卵產在放有食物的巢中。幼蟲孵化後以被麻痹的昆蟲為食物。


topmain

虎斑泥壺蜂

§ 虎斑泥壺蜂搭房產卵
https://youtu.be/Ek5ABT-NKvA (2020/06/04)

§ 虎斑泥壺蜂搭房產卵
https://youtu.be/Ek5ABT-NKvA (2020/06/04)


topmain

黃胸泥壺蜂

§ 黃胸泥壺蜂
https://youtu.be/CsddI9HbBUE (2012/06/01)

§ 黃胸泥壺蜂築巢 
https://youtu.be/g5gaafed7j4 
2019/08/20
§ 泥壺蜂的誕生離巢 
https://youtu.be/pt4nh-XYTh4?t=132 
2020/09/08


topmain

櫻花樹

櫻花樹薔薇科·李屬·櫻亞屬Prunus subgen. Cerasus)植物,統稱:櫻花。櫻花起源於喜馬拉雅地區,約有 400種;野生品種(如:大葉早櫻、)主要廣泛分布在北半球。觀賞櫻花於 1992年左右被歸入櫻亞屬,涵蓋約 100個物種(栽培品種,如:染井吉野櫻),有異於與李屬的中國李灰葉稠李等。在日本,大島櫻日本山櫻能成為大樹、開出適合賞櫻的大花。在日本雜交育種的野生種涵蓋:大島櫻江戶彼岸櫻山櫻花(常與大島櫻雜交)、日本山櫻大山櫻霞櫻、丁字櫻、豆櫻寒緋櫻等。以往日本氣象廳每年以「櫻前線」預測櫻花開花日期;如今已移轉至日本氣象協會發佈。常被誤以為櫻花和櫻桃是不同的物種,果實適於食用的櫻花品種通稱櫻桃樹,如:中國櫻桃麥李(日文:庭櫻)、郁李(日文:庭梅)、灰葉稠李(日文:上溝櫻)、橉木(日文:犬櫻)等。


top】【main

櫻亞屬物種

櫻亞屬物種:

  1. 丁字櫻 P. apetala:日本
  2. 歐洲甜櫻桃 P. avium:歐洲、中東
  3. 鐘花櫻桃 P. campanulata:臺灣、中國大陸
  4. 灰毛櫻桃 P. canescens:中國大陸
  5. 高盆櫻桃 P. cerasoides:中國大陸、印度支那半島、喜馬拉雅山
  6. 歐洲酸櫻桃 P. cerasus:歐亞大陸
  7. 秩父櫻 P. × chichibuensis:日本
  8. 曉櫻 P. × compta:日本
  9. 華中櫻桃 P. conradinae(異名:光葉櫻桃 P. glabra):中國大陸
  10. 襄陽山櫻桃 P. cyclamina:中國大陸
  11. 達威克櫻桃 P. × dawyckensis:英國達威克
  12. 草原櫻桃 P. fruticosa:歐亞大陸
  13. 山豆櫻(身延櫻) P. × furuseana:日本
  14. 尼泊爾櫻桃 P. himalaica:尼泊爾
  15. 藪櫻 P. × hisauchiana:日本
  16. 鐘花豆櫻 P. ×incam:日本
  17. 豆櫻富士櫻 P. incisa:日本
  18. 枝垂櫻 P. itosakura:日本
    1. 江戶彼岸櫻 P. itosakura f. ascendens:日本
  19. 日本山櫻 P. jamasakura:日本
  20. 賈氏櫻 P. × juddii:美國波士頓
  21. 寒櫻 P. × kanzakura:日本
  22. 高嶺大山櫻 P. × kubotana:日本
  23. 日本晚櫻 (里櫻)P. × lannesiana:日本
  24. 霞櫻 P. leveilleana:日本
  25. 斑葉櫻 P. maackii[19]:中國大陸、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地區
  26. 圓葉櫻桃 P. mahaleb:歐亞大陸、摩洛哥
  27. 太平山櫻花 P. matuurai:臺灣
  28. 黑櫻桃(深山櫻) P. maximowiczii:中國大陸、朝鮮半島、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
  29. 丁字豆櫻 P. × mitsuminensis:日本
  30. 八岳櫻 P. × miyasakana:日本
  31. 高嶺櫻 P. nipponica:日本
  32. 濟州櫻 P. × nudiflora:韓國濟州島全羅南道海南郡大芚山
  33. 大峰櫻 P. × oneyamensis:日本
  34. 小葉櫻 P. × parvifolia:日本
  35. 中國櫻桃 P. pseudocerasus(異名:崖櫻桃 P. scopulorum):中國大陸
  36. 紅毛櫻桃 P. rufa:喜馬拉雅山脈
  37. 尾葉櫻桃 P. rufoides:中國大陸
  38. 勝手櫻(望月櫻) P. × sacra:日本
  39. 大山櫻 P. sargentii:日本
  40. 細齒櫻桃 P. serrula:中國大陸
  41. 山櫻花 P. serrulata:中國大陸、朝鮮半島、臺灣、日本
  42. 石鎚櫻(四國豆櫻) P. shikokuensis:日本
  43. 高砂櫻(武者櫻) P. × sieboldii:日本
  44. 大島櫻 P. speciosa:日本
  45. 大葉早櫻(小彼岸櫻) P. × subhirtella:日本
  46. 勝道櫻 P. × syodoi:日本
  47. 霧社山櫻花 P. taiwaniana:臺灣
  48. 山白櫻 P. takasagomontana:臺灣
  49. 鬱陵櫻 P. takesimensis:韓國鬱陵島
  50. 阿里山櫻花 P. transarisanensis:臺灣
  51. 日光櫻 P. × tschonoskii:日本
  52. 東京櫻花(染井吉野櫻) P. × yedoensis:日本
  53. 雲南櫻桃 P. yunnanensis(異名:西南櫻桃 P. duclouxii):中國大陸
  54. 富士霞櫻 P. × yuyamae:日本

top】【main

櫻桃

櫻桃(cherry)為李屬學名Prunus)的幾種喬木灌木果實可食,統稱為櫻桃。櫻桃(食用櫻桃)較為常見的品種:

也被稱為櫻桃的不同科、屬物種:


top】【main

河津櫻

§ 嘉義梅山樟樹湖的河津櫻
https://youtu.be/t4FqcMF7-n4 (2024/01/21)

河津櫻Prunus lannesiana cv. Kawazu-zakura)為薔薇科·的落葉喬木,是大島櫻寒緋櫻的自然雜交種,原生種產於日本。


top】【main

八重櫻

八重櫻(日語:やえざくら)花瓣非常多又細,狀如菊花,又稱:菊櫻,是重瓣櫻花的總稱涵蓋:關山櫻普賢象八重紅枝垂等。進行嫁接扦插,培育出許多栽培品種,如:大島櫻山櫻花大葉早櫻…等。


top】【main

山櫻

賞櫻之旅:北臺灣最大的櫻花林
§ 三峽·熊空·大熊櫻花林(空拍)
https://youtu.be/2YXMGRTFjVU (2020/01/19)
§ 三峽·熊空·大熊櫻花林
https://youtu.be/Ys46QjZwCcs (2020/01/25)

山櫻C. serrulata var. serrulata. / Taiwan Cherry薔薇科·桃亞科·櫻亞屬·李屬學名Prunus,又稱:櫻桃屬、桃屬、梅屬、櫻屬、杏屬)的一種。山櫻為落葉喬木莖高可達 20公尺,樹皮茶褐色或灰黑褐色。山櫻的小枝灰白色或淡褐色,無毛;冬芽卵圓形,無毛。山櫻的葉互生、卵狀橢圓形或倒卵橢圓形,長 59公分,寬 2.55公分,先端漸尖,基部圓形,邊有漸尖單鋸齒及重鋸齒,齒尖有小腺體,葉正深綠色,無毛,葉背淡綠色,無毛,有側脈 68對;葉柄長 11.5公分,無毛,先端有 13圓形腺體;托葉線形,長 0.50.8公分,邊有腺齒,早落。山櫻的花 23朵叢生或繖形花序狀;花瓣粉紅或暗紅色,倒卵形,先端下凹;雄蕊多數;花柱無毛;花梗長 1.52.5公分,無毛或被極稀疏柔毛;花期 12月。山櫻的核果卵形,長 0.70.8公分,徑 0.40.5公分,成熟時暗紅色,可食用;種子單一。
§ 平等里賞山櫻
https://youtu.be/H9HPZ-qWlPU 2021/02/01
§ 
羅斯福島的超大櫻花雨
https://youtu.be/oJoDkoc_c_Y 2017/05/12


top】【main

染井吉野櫻

§ 陽明公園的染井吉野櫻
https://youtu.be/dx9pfolHRRA (2021/02/25)

染井吉野櫻學名Cerasus × yedoensis ‘Somei-yoshino’)為薔薇目·薔薇科·桃亞科·櫻亞屬的一種,又稱:東京櫻花、日本櫻花,是一種櫻花園藝品種。染井吉野櫻是一種廣受歡迎的觀賞植物,在全世界的溫帶地區都被廣為栽種。染井吉野櫻在 1902年被引進到北美洲及歐洲,在華盛頓特區等地都有著廣泛的種植。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