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strait)是兩片陸地之間的水區,能夠聯繫兩個海或洋。海峽是自然形成的深度大,水流急;人造的聯海或洋的水道稱為:運河。海峽兩岸通常有比較多的港口或碼頭。大多數海峽是在經濟、戰略上很重要的地區,很多海峽擁有「黃金水道」以及「海上生命線」之類的稱呼。
世界著名海峽
- 白令海峽: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
- 英吉利海峽:連接北海和大西洋(海峽最窄處有隧道連接英法兩國,詳見英法海底隧道);
- 馬六甲海峽:連接南海和印度洋;
- 麥哲倫海峽: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 德雷克海峽: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南極洲與南美洲隔岸相望;
- 直布羅陀海峽: 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
- 黑海海峽:分隔亞洲和歐洲的海峽,涵蓋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連接黑海和愛琴海;
- 荷莫茲海峽: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
- 曼達布海峽:連接亞丁灣和紅海;
- 莫三比克海峽:相隔莫三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島;
- 韃靼海峽:連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
- 津輕海峽:連接日本海與太平洋,位於本州青森市和北海道函館市之間(有隧道連接兩地,詳見青函隧道);
- 土淵海峽:位於瀨戶內海的前島和小豆島之間,世界最狹窄的海峽;
- 博斯普魯斯海峽:介於歐洲與亞洲之間的海峽。它長約30公里,最寬處寬約3,700米,最窄處寬約700米。
亞洲知名的海峽
- 宗谷海峽:連接日本海與鄂霍次克海、
- 津輕海峽:連接日本海與太平洋、
- 渤海海峽:連接渤海和黃海,位於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和山東半島(蓬萊角)之間、
- 朝鮮海峽:連接黃海、東海和日本海,位於韓國(朝鮮半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的水道,日本稱之為:對馬海峽(Tsushima Strait)與「西水道(Western Channel)」、
- 宮古海峽:連接東海與太平洋、
- 臺灣海峽:連接東海和南海、
- 巴士海峽:臺灣島和巴丹群島相隔、
- 瓊州海峽:連接南海和北部灣、
渤海海峽

渤海海峽連接渤海和黃海,位於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和山東半島(蓬萊角)之間,海峽寬約 90公里,東連黃海,西接渤海,是環渤海地區海運交通的唯一海上通道。渤海海峽南部是星羅棋布的內長山列島,各島之間距離近;而海峽北部的老鐵山水道寬度達 22海里,渤海為中國的內水。渤海海峽在地質史上曾為陸地,因地殼運動被海水淹沒形成現今的海峽,中間的廟島群島為地質時期的山脈;整個渤海海峽區域分布著 32個呈東北·西南走向大小島嶼。老鐵山水道是渤海海峽的最深區域,南側水深 60~80公尺,海床儘是沙爍,無威脅船舶航行的障礙物,適於大型船舶通行。
朝鮮海峽

朝鮮海峽(Korea Strait|日語:朝鮮海峡/ちょうせんかいきょ|韓語: Daehan haehyeop|朝鮮語: Chosŏn haehyŏp),連接黃海、東海和日本海,位於韓國(朝鮮半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的水道,日本稱之為對馬海峽(Tsushima Strait)。
◎ 狹義的朝鮮海峽指朝鮮半島與對馬島之間的水道,寬 67公里,平均水深 95公尺。北韓和南韓均稱之為釜山海峽(Busan haehyeop),日本稱:朝鮮海峡或對馬海峽西水道(Western Channel)。
世界知名的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