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的傳承,也就是教導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個體社會化的社會實踐活動,促進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涵蓋社會待人處事的互動,例如:家教、禮儀、文教、文創…等延伸領域的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學習與教導。
〖性格指標〗【main】
宣教與行醫
宣教近代稱「傳福音」是基督徒的重要使命,是指傳播基督信仰的行為,又稱傳道、講道、傳教、布道(新教多用此詞)、福傳(天主教多用此詞),其字源來自耶穌在世時的通用語:通用希臘語的「εὐαγγέλιον」,意為「好消息(Gospel)」,後引申為傳播基督的福音。
行醫現代通稱「醫療」是指從事治療(英語:Therapy)、醫治(英語:Medical treatment)與醫療衛生|健康照護(英語:Health care)與醫藥事務有關的行為。
【top】【main】
馬雅各
馬雅各(英語:James Laidlaw Maxwell,1836/03/18~1921/03/06),英文名音譯:詹姆士·萊德勞·馬克西威爾,生於英國·蘇格蘭,為醫師、長老教會傳教士,於 1865年 6月到台灣南部傳教及行醫,是英國長老教會第一位駐臺灣宣教師,與馬偕醫師齊名。他在台南創設了台灣首座西式醫院:看西街醫館(今新樓醫院)。
【top】【main】
馬偕
喬治·萊斯里·馬偕(英語:George Leslie Mackay,白話字:Má-kai,台羅:Má-kai|1844/03/21~1901/06/02),漢名偕叡理,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長老教會·牧師,雖然不是醫師但學過解剖學與生理學課程。
馬偕於 1871年 12月 30日,抵達台灣打狗(高雄);隨後由打狗搭乘「海龍號」輪船,於 1872年 3月 9日在滬尾(淡水)登岸,開始傳教與行醫,與馬雅各齊名。
在臺灣,一般人皆稱為「馬偕博士」或「偕牧師」。馬偕的一生被以「寧願燒盡(磨耗),不願朽壞(銹蝕)|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讚賞;馬偕的座右銘為:All for Christ,「攏是為基督|台羅:Lóng sī uī Ki-tok」。
- 馬偕(1844/03/21~1901/06/02|George Leslie Mackay|音譯:偕叡理牧師,|配偶:張聰明女士|1860~1925/09/15)為加拿大長老會差會牧師,學過解剖學與生理學課程,於 19世紀末期至台灣傳教與行醫,與馬雅各(1836/03/18~1921/03/06)齊名。
- 偕瑪連(1879/05/24~1959/02/18|Mary Ellen Mackay|適陳清義牧師)為馬偕之長女。
- 偕以利(1880/09/04~1970/07/23|Bella Catherine Mackay Koa|適柯維思又稱:柯玖)為馬偕之次女。
- 偕叡廉(1882/01/22~1969/08/16|Dr. George William Mackay|配偶:Jean Ross|蘿絲仁利)為馬偕之子,有馬偕二世、小馬偕之稱,是台灣少數擁有四種國籍的傳教士。
- 柯維思(1869年~1945年|又稱:柯玖 |配偶:偕以利)是馬偕的學生兼助理。
【top】【main】
蘭大衛
蘭大衛(英語:David Landsborough|1870/08/02~1957/10/14),暱稱老蘭醫師,是一位出身蘇格蘭的醫師及長老教會·傳教士,與妻子連瑪玉(英語:Marjorie Landsborough,1884/04/15~1984/08/29)都是彰化基督教醫院創建人之一。由於蘭大衛長年在彰化地區行醫,當地有句俗諺:「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蘭大弼(英語:David Landsborough Ⅳ,1914/12/16~2010/03/02)醫師為蘭大衛之子。
【top】【main】
全台教育發祥地
於 1895年 7月 12日,因應八芝蘭一帶文教氣息濃厚,日本總督府學務部從大稻埕遷至芝山巖惠濟宮成立芝山巖學堂,是臺灣第一所日式現代學堂,並於該宮後殿開設國語傳習所培育傳習生,因此芝山巖惠濟宮是日本時代的「全台教育發祥地」也是臺灣第一所日式現代學堂,當時記者稱之為臺灣現代教育的發祥地,有臺灣子女就讀。
【top】【main】
芝山巖惠濟宮
芝山巖惠濟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名山里·芝山岩上的廟宇,清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年)在芝山岩初建;現在包含祭拜觀音的芝山巖寺、祭拜開漳聖王的惠濟宮、祭祀文昌帝君的文昌祠,為市定古蹟,亦被視作臺灣現代化教育的發祥點。芝山巖惠濟宮與士林神農宮、士林慈諴宮皆被列成古蹟,為士林三大古廟。
【top】【main】
淡水女學堂
淡水女學堂(Tamsui Girls’ SchooI),日治時期命名「善樓」,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創辦,於 1884年 1月正式開學,一共有 45名婦女入學,大半是來自宜蘭的噶瑪蘭族(平埔族群之一),首任校長由馬偕博士擔任。同年 10月 2日 ,中法戰爭法艦砲轟淡水,砲彈傷及牛津學堂建築物,建築物因堅固而未遭損毀,但學校因而停課。清法戰爭的這次滬尾之役是清末在臺灣唯一對外勝戰之役。
¶ 台灣第一所女學堂:淡水女學堂(淡水·純德女子中學)
https://youtu.be/x9nJtkwMbEs (2015/09/11)【下課花路米556】
臺灣第一所女學堂:淡水女學堂
馬偕博士於 1882年創立理學堂大書院與淡水中學校,成為長老教會培育傳教、醫療和教育人才的基地。「淡水中學校」於 1922年 10月改稱為「私立淡水中學」,八角塔為私立淡水中學幾何老師羅虔益(K.W.Dowie|加拿大宣教士)所設計,他成功的融合了中國的寶塔和西方拜占庭式建築,於 1925年 6月竣工,正門以觀音石雕出雀替和宮燈,誇張中國色彩,上有吳廷芳(1870/10/24~1929/06/10)的篆隸:「私立淡水中學、校訓·信望愛」現在已成為淡江中學歷代的精神堡壘。
馬偕博士感受到當時女子受性別、陋習嚴重影響,以致知識低落;希望藉由提升女性知識水準,讓女子也成為宣教人員。1883年在「淡水中學校」校區創立淡水女學堂;之後歷經多次變革,於 1949年 7月改稱純德女中,於 1958年與淡江中學合併,改稱為私立淡江高級中學。
【top】【main】
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指政府有義務運用「公共資源」保障所有適齡兒童接受的教育。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是強制、普遍與免費。凡是適齡兒童都應強制接受教育的義務,並且教育對象沒有階級或是出身的限制,此外還必須是免納學費的。於 1717年,普魯士王國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
臺灣義務教育起始於日治時期。20世紀初臺灣總督府為了教授臺人日語和日本文化,於各地設置14所國語傳習所,當時為了吸引臺民入學,已經有免費學費的優惠。不久總督府又將其架構於臺灣各地普設更多公學校、蕃人公學校等,在臺日人則獨立設置小學校。
【top】【main】
六年義務教育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 1945年,接管臺灣。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 21條規定,人民有受國民教育(簡稱「國教」)之權利與義務,臺灣民眾自此接受到了公平的教育。所有 6~12歲之學齡兒童受的基本教育就是小學。因此 1968年以前實施的 6年小學義務教育(延續自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之政策)。學校的正式名稱是「國民學校」,簡稱「國校」又稱「國小」。
【top】【main】
九年國教
1968年,中華民國政府修改《國民教育法》(沒有修改憲法)將義務教育延長至九年,開始了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初級中學不但改稱國民中學,還增設許多國民中等學校。國民學校也改稱國民小學。高達 80%的臺灣人民因此受益,為臺灣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小學高年級教育多流於應試的問題也獲得改善。現行的國民教育法第二條規定,凡 6~15歲之國民,應受國民教育;已經逾齡未受國民教育之國民,應受國民補習教育。至於 6~15歲國民之強迫入學,另以強迫入學條例法律定之。
雖然國中以後的教育不屬義務教育,但大約 94.7%的國中畢業生仍繼續升學接受教育,大部份就讀高中或高職,但也有少數國中畢業生不再升學,直接就業。
【top】【main】
十二年國教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簡稱十二年國教,臺灣於 2014年(民國103年)起施行的教育政策,將由施行前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但後三年非強迫性入學、免學費、公私立並行及免試為主。
【top】【main】
圖書館
圖書館(library)為蒐集、整理及保存圖書資訊, 以服務公眾或特定對象之設施。 圖書館旨在建立及維護館藏, 以滿足人們對多元資訊的探討、研究的多種需求。
如:心蘭書社於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創辦於浙江·瑞安,為中國創辦時間最早的公共圖書館雛形,是瑞安市圖書館前身之一。心蘭書社的首倡者是許啟疇(1839年~1886年),最早社址在浙江·瑞安·大沙堤,許啟疇歿後,於 1893年移駐縣城東北,一度為利濟醫學堂附屬圖書館,20世紀初停辦。於 1919年在許啟疇之子許苞倡議下,建築重建為「瑞安縣公立圖書館」,成為為今日瑞安圖書館,2011年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經修繕後於 2014年恢復對外開放,2016年轉交瑞安市圖書館。心蘭書社的新址在 1942年建立「仲容文化館」,1949年後改名瑞安文化館,瑞安圖書館一度併入文化館。2016年,心蘭書社轉交文化部門,成為瑞安市圖書館分館,恢復圖書館功能,2017年心蘭書社成為瑞安市首批開放的城市書房之一。
∫參考∫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