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蜜鸚鵡亞科(Loriinae)為鸚形目·舊世界鸚鵡科下的一個亞科,分佈於印尼至澳洲一帶,擁有 22個屬 69個物種。吸蜜鸚鵡亞科的鳥類皆為植食性,其中虎皮鸚鵡族以地面覓食種子為主,其它兩族則分別以無花果或花蜜、花粉為主食。
【main】
無花果鸚鵡族
無花果鸚鵡族 (Cyclopsittini)為鸚形目·舊世界鸚鵡科·吸蜜鸚鵡亞科(Loriinae)的一個族,又稱:無花果鸚鵡,分佈於新幾內亞地區和澳洲東北部的森林環境中,並以無花果·種子為主食,擁有 2屬 7個物種。
- 雙眼無花果鸚鵡 (Cyclopsitta diophthalma)
- 橙胸無花果鸚鵡 (Cyclopsitta gulielmitertii)
- 大無花果鸚鵡 (Psittaculirostris desmarestii)
- 愛德華無花果鸚鵡 (Psittaculirostris edwardsii)
- 薩爾瓦多氏無花果鸚鵡 (Psittaculirostris salvadorii)
吸蜜鸚鵡族
吸蜜鸚鵡族 (Loriini)為鸚形目·舊世界鸚鵡科·吸蜜鸚鵡亞科的一個族群,物種羽毛五顏六色,擁有 19個屬 61個物種,與無花果鸚鵡、虎皮鸚鵡的血緣最為親近。廣佈於澳洲至印尼之間的大小島嶼之上,以花蜜、花粉、水果為其主食。
虎皮鸚鵡族
虎皮鸚鵡族 (Melopsittacini)為舊世界鸚鵡科·吸蜜鸚鵡亞科·虎皮鸚鵡屬(Melopsittacus)的唯一屬,原產大洋洲。
虎皮鸚鵡(Melopsittacus undulatus|budgerigar、budgie、parakeet)體長約 18公分,體重 30~40克,翅展約 30公分。虎皮鸚鵡最早記錄於 1805年是一種小型的食穀性長尾鸚鵡,由於體型小也能夠模仿人類語音而成為世界各地的流行寵物之一,又稱:五色小鸚鵡、黃青鸚鵡、鸚哥、阿蘇兒、嬌鳳、彩鳳。
虎皮鸚鵡以各種植物的種子、漿果及植物的嫩芽、嫩葉為食;每到秋季都會飛到田間啄食穀物,也都有類似於遷徙的行為,在澳大利亞,每年冬天(6月~9月)棲於北方,到夏天(9月~1月)會聚集到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