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壁菌門

軟壁菌門Tenericutes)為細菌域Bacteria細菌界)的一個門,舊稱:無壁菌門Mycoplasmatota|如:革蘭氏陰性菌外膜)。
軟壁菌門的細菌通常對人體無害。

柔膜菌綱Mollicutes)為軟壁菌門Tenericutes)的一個綱,擁有 6個目,已紀錄的 4個目:

軟壁菌門的物種,無細胞壁(英語:cell wall)結構 ,擁有柔膜菌綱Mollicutes),本綱的模式目為支原體目(Mycoplasmatales)。
軟壁菌門的典型物種為:支原體Mycoplasma-)、螺原體Spiroplasma-)、脲原體Ureaplasma-),以及植原體Phytoplasma-)。


細菌分類表〗【main

無膽甾原體目

無膽甾原體目Acholeplasmatales)為軟壁菌門·柔膜菌綱的一個目,擁有無膽甾原體科Acholeplasmataceae)。模式屬為:無膽甾原體屬(Acholeplasma)。


top】【main

厭氧原體目

厭氧原體目Anaeroplasmatales)為軟壁菌門·柔膜菌綱的一個目,厭氧原體科擁有 2屬:厭氧原體屬Anaeroplasma)與無甾醇原體屬Asteroleplasma)。


top】【main

蟲原體目

蟲原體目Entomoplasmatales)為軟壁菌門·柔膜菌綱的一個目,擁有:蟲原體科Entomoplasmataceae)與螺原體科Spiroplasmataceae )。模式屬為模式屬為蟲原體屬Entomoplasma)。

  1. 蟲原體科
  2. 螺原體科

top】【main

支原體目

支原體目Mycoplasmatales)為軟壁菌門·柔膜菌綱的一個目,擁有:支原體科Mycoplasmataceae)一個科。支原體科擁有 5個屬,已紀錄 3屬:

  • 附紅血球體屬Eperythrozoon|又稱:血蟲體屬)。
    模式種為球狀附紅血球體(
    Eperythrozoon coccoides
  • 支原體屬Mycoplasma|又稱:黴漿菌屬,簡稱:支原體 / 黴漿菌);
  • 脲原體屬Ureaplasma|簡稱:脲原體)等,
    模式種為解脲脲原體(
    Ureaplasma urealyticum)。

top】【main

支原體

支原體軟壁菌門·柔膜菌綱·支原體目·支原體科Mycoplasmataceae)·黴漿菌屬Mycoplasma|支原體屬)物種的通稱,又稱:支原體(黴漿菌)。支原體缺乏細胞壁而不能被革蘭氏方法染色,但也和其餘的革蘭氏陽性菌一樣缺乏第二層細胞膜。

黴漿菌(支原體)是介於獨立生活和細胞內寄生之間的最小的原核生物,近似典型細菌的一類無細胞壁結構體。許多常見的抗生素,如:盤尼西林或 Βeta-內醯胺類抗生素對黴漿菌是無效的。大多數黴漿菌存在於人類與動物的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中,可導致疾病。黴漿菌需要固醇才能維持細胞膜的穩定。黴漿菌所需的固醇來自外部環境,通常是動物宿主細胞。如: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等,物種繁多


top】【main

非細胞生物

非細胞生物(英語:Non-cellular life)是沒有完整細胞結構存在的生命;可以是指病毒。非細胞實體不需攝食排泄,也不會生長,只有在遇到寄主時才有繁殖能力。非細胞生物可以是合胞體生物,擁有多個細胞核,核彼此之間沒有細胞膜,只由蛋白質、脂肪組成的外殼包圍著。


 

病毒

生物病毒的分類病毒的感染疫苗免疫

病毒(英語:virus)由核酸分子(DNA RNA)與由蛋白質形成的衣殼所構成的類生物結構(bio-like structure)是一種非細胞生物無法自行表現出生命現象。病毒只能寄生宿主細胞生物細胞內進行寄生性自我複製物self-replicator),是一種介於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非細胞生物所表現的生命形式,沒有寄主的時候,不會表現生命現象。部分病毒在到達宿主的可寄生細胞表面時能夠形成脂質包膜環繞在外,會表現出生命現象。在沒有遇見可寄生細胞的時候,不會表現生命現象,所以病毒是介於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一種奇妙的有機體

  • 病毒的起源目前尚不清楚,不同的病毒可能起源於不同的機制:部分病毒可能起源於質粒(環狀 DNA,可以在細胞內複製並在細胞間轉移),而其他一些則可能起源於細菌。
  • 有些科學家認為蛋白質也可以充當遺傳物質,但是僅由蛋白質構成的朊病毒(普里昂)不是病毒,而是僅由蛋白質構成的致病因子。
  • 質粒(英語:Plasmid)是指在細胞的染色體或核區 DNA之外,能夠自主複製的 DNA分子(字源:plasm為生殖質,-id表示粒)。

非細胞型態的類生物或許可稱作「質粒」與一般生物相似,都有「辨識同種」與「同種相聚」的能力;當質粒聚集達一定數量,成為「質粒群」進而擁有能力,開始轉譯(transformation)。擁有能力的「質粒群」會脫掉衣殼,將 RNA基因組核糖核酸)釋放到寄主細胞的細胞質轉錄後修飾成為「病毒」。由於冠狀病毒的 RNA基因組有 5’端帽甲基化和 3′端多聚腺苷酸化的尾。 這使它可以附著在人類的核糖體上進行轉譯


流行病〗【main

生物病毒的分類

生物病毒並不像一般生物能藉由交配產生後代,因此在種別的定義上與一般生物有所不同。生物病毒的結構:螺旋形正二十面體形包膜型複合型…等,涵蓋:病毒以及類病毒普利昂蛋白衛星病毒…等亞病毒因子

病毒種群分類

生物病毒分類表是依據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簡稱 ICTV)在 1966年建立的病毒分類的通用系統和統一的命名法則。


top】【main

病毒的感染

病毒僅能在生物體的活細胞內複製繁衍的亞顯微病原體。病毒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為類生物,無法自行表現出生命現象。病毒是介於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它既不是生物亦不是非生物。由於病毒不能獨立進行繁殖新陳代謝,通常不被認為是生物。病毒新陳代謝的過程需要寄主的「活細胞」參與,雖然病毒有和其他生物特有的分子,可是病毒卻無法在寄主細胞外生存。

  • 物種的病毒感染,少數病毒(如:mimivirus)甚至也會受到其他特定病毒的感染;但特定的病毒感染物種的範圍是有限的,例如:植物病毒不會感染動物,而噬菌體只能感染細菌。
    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種類繁多,已經確定的如,感冒流感水痘等,一般疾病;以及天花愛滋病SARS禽流感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等,嚴重疾病。此外還有一些疾病可能是以病毒為致病因子,諸如此類導致疾病的能力稱為病毒性virulence)。
  • 病毒也是導致癌症發生的原因之一。RNA干擾是對抗病毒的一種重要的先天性防禦機制,不同於獲得性免疫系統先天性免疫系統是人體抵禦病毒的第一道防線。由於病毒是使用宿主細胞來進行複製並且寄居其內,因此很難用不破壞細胞的方法來消滅病毒。目前最積極的對付病毒疾病的方法是疫苗接種,使用預防病毒感染的措施或抗病毒藥物來降低病毒的活性以達到病毒疾病發作的目的。
  • 腫瘤細胞中的端粒結構通常沒有縮短,這也是腫瘤細胞能夠進行無限制分裂的原因之一。

top】【main

冠狀病毒

人類冠狀病毒 NL63(Human coronavirus NL63、HCoV-NL63)是甲型冠狀病毒屬的一種病毒,於 2004年由荷蘭研究人員發表,與同屬的人類冠狀病毒 229E以及乙型冠狀病毒屬人類冠狀病毒 OC43人類冠狀病毒 HKU1同為能造成普通感冒的四種冠狀病毒


top】【main

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英語:Novel coronavirus,縮寫為nCoV),可以指: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top】【main

視錯覺

視錯覺(英語:Optical illusion),是指透過幾何排列、視覺成像規律等手段,製作有「視覺欺騙」成分的圖像進行眼球欺騙,引起的視覺上的錯覺,達到藝術或者類似魔術般的效果。
§ Amazing T-Rex Illusion
https://youtu.be/A4QcyW-qTUg
2013/12/24


視覺詩〗〖視覺藝術〗〖神經系統疾病與保健〗【top】【main

干擾素

干擾素(英語:InterferonIFN)為一組細胞信號傳送·蛋白,是一種幫助細胞與細胞之間溝通的細胞素(cytokine)。當動物·細胞在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後分泌的具有「觸發」免疫系統防禦病毒功能的宿主特異性醣蛋白就是干擾素;干擾素並不直接與病毒作用。
細胞感染病毒後分泌的干擾素能夠與周圍未感染的細胞上的相關受體作用,促使這些細胞合成抗病毒·蛋白,以防止進一步的感染,產生抗病毒的作用。不過干擾素對已被感染的細胞沒有幫助。
干擾素為 Isaacs Lindenmann兩位科學家於 1957年所發現。
由於正常細胞受到病毒感染時,產生的干擾素是用以通知體內免疫細胞,做進一步的反應,在動物體內調解免疫系統的作用,是動物演化過程中,保護動物生命的機制。目前干擾素被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第一型、第二型及第三型。醫師或獸醫師們,發現干擾素可以用來對抗病毒型的疾病,能提高治療成功率。在某些研究中發現人類的 IFN- 對於某些人類的腫瘤細胞,具有抗腫瘤的效果。


隔離檢疫〗〖細菌〗〖病毒〗〖流行病top】【main

神經系統疾病與保健


周邊神經病變〗 〖復健科常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main

神經系統

人體的神經系統(nervous system)包括(brain)、脊髓(spinal cord)和神經(nervous)。神經系統只佔人體體重的約 3%,然而卻是人體最複雜的系統。 神經系統被分為二部分: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及脊髓組成的神經系統)與周圍神經系統(除中樞神經系統外的其他神經組織集合體)。


top】【main

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系統疾病nervous-system-disease)是指影響神經系統的一小類醫學病症,有 600多種不同的疾病,涵蓋:遺傳性疾病、感染、癌症、癲癇發作(如:癲癇)、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先天和發育障礙(如:脊柱裂)和退行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和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周圍神經系統(運動、感覺、自主神經)的結構改變、損傷、病變、功能障礙而引起的一類疾病,如:痠、痛、乏的症狀與肌肉、軟組織損傷較有關;麻、抽、脹的感受則多和神經病變較為相關。

生理性的神經失調:


top】【main

精神病

思覺失調(英語:Early Psychosis是醫學術語,是心智的異常狀態,為精神病(英語:Psychosis)的早期。

自古以來,瘋狂的核心特徵就是妄想。
——卡爾·雅斯貝爾斯, 1963, p. 93

描述一個人與現實失去聯繫,屬於思覺失調症(英語:Schizophrenia)的症狀之一。妄想在思覺失調症中的盛行率至少 90%,在躁鬱症中則有 50%。

原發性精神疾病:

  • 思覺失調症類思覺失調症; 
  • 情緒性精神疾患,如:鬱症躁鬱症中,鬱症階段時出現被害或自責妄想與幻覺,或是在躁症發作時經歷誇大妄想
  • 情感思覺失調症,同時出現情緒障礙症發作和思覺失調症的症狀
  • 短暫精神病症;
  • 妄想症
  • 慢性幻覺性精神症;

也可能屬精神疾病:


top】【main

羅森漢恩實驗

羅森漢恩實驗是美國心理學家大衛·羅森漢恩David L. Rosenhan1929/11/222012/02/06)關於檢驗美國精神病患鑑定標準的一項著名實驗,於 1973年發佈於《科學》雜誌。這項研究(假病人實驗與不存在的病人實驗)被認為是對精神病患鑑定標準的重要批判。

§ 羅森漢恩實驗
https://youtu.be/mVdVbVRKRIw 2021/08/29


top】【main

斯特普魯效應

斯特魯普效應(英語:Stroop Effect)是自動化的歷程的一種實驗,它展示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過程,又稱:史楚普效應、司楚卜效應。史楚普效應實驗心理學家:約翰·萊德利·斯特魯普(John Riddly Stroop)於 1935年最先以英語提出的效應,當一個新的刺激出現時,若它的特徵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人們的認知便會快速達成;反之,若新的刺激特徵與原先的刺激不相同,則會產生干擾效應影響人們的認知,使人們認知所需的反應時間變長。

§ 斯特普魯效應
https://youtu.be/NEHfKC-6Cx4 2022/06/25


top】【main

料理

料理(cuisine)是地區性的菜餚,具特有的烹飪調理方式,通常可以展現當地特有的飲食文化,又稱:菜系。菜系通常採用的食材與該地區的習俗互相結合。


〖西式速食〗〖飛機食品〗main

中華菜系

中華菜系發源於中國,對東亞地區的飲食文化帶來深遠影響,又稱:中國菜、中式餐、中華料理。
中華菜系也常見於國外華人群聚地區。中國菜的特點為:色、香、味、意、形、養,被稱為「食材六品」。依據烹飪特點又可分為:選料刀工火候調味
中式烹飪主要有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之說,更有許多地方料理與民族菜系。
中式餐桌禮儀和其他中式禮儀一樣,均以體現禮教儒家思想。古代進食的「禮儀」與有些源自風俗規矩,反映出中華傳統的生活和飲食文化。遵守規矩與否,反應著一個人在他人眼裡的地位,也是表現自身的文化底細和家庭教養

傳統的中國四大菜系:川菜魯菜粵菜淮揚菜;仿間常見的中國烹飪·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


方便食品〗〖食材自煮包〗【top】【main

港式脆皮燒肉

§ 港式脆皮燒肉
https://youtu.be/Fr6xswgiIyA 
(2012/10/13)

§ 東坡肉
https://youtu.be/71Uvo_b9qUI (2020/08/15)
§ 梅乾扣肉 
https://youtu.be/80Ryf7E87AU (2020/09/08)
§ 客家芋頭扣肉
https://youtu.be/lldIBiycP14 (2020/06/24)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