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音樂

民間音樂folk-rhyme)又稱地方歌謠,簡稱:民歌、民謠、民樂…等,可以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

民歌就是一種民間音樂,人們隨口吟誦哼唱小曲,也是一種鄉村音樂可以的口頭傳唱、樂器獨奏也適於演唱歌曲臺灣音樂涵蓋:原住民系統客家系統河洛系統台灣民謠,也有 1970年代中期,在臺灣出現的一種音樂風格流行於校園的校園民歌。中國各地亦有勞動人民集體創作、口頭傳唱,流傳於民間富有韻文的吟誦,是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稱為:中國民歌有些是中國傳統歌謠。中國民歌的形式非常豐富,不同地區各地民歌各有特色。

許常惠(1929/09/06~2001/01/01)先生曾在 1978年具體提出對「民歌」的嚴謹定義:

  • 民歌不是個人,是大眾一起創造的。
  • 民歌因不同的地方與時間,而其演唱方式與歌詞會有改變。
  • 它的傳授方式是口頭的。
  • 它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考驗。

表演藝術〗〖歌手〗【main

校園民歌

陶曉清馬兆駿

中華民國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的雙邊關係自 1913年至 1979年,兩國一直有官方外交關係。當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隨後於 1978 12月,美國總統 吉米·卡特宣布自 1979 1月將與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爰此激發了國內青年人面對自我文化覺醒,觸發臺灣青年學子不再高唱「西洋歌曲」,轉向「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的想法,同時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被稱為「民歌運動」。
§ 灣聲樂團廣播金鐘獎陶曉清李哲藝老師有心將「臺灣的聲音」推向全世界,以管弦樂團·的演奏方式,將臺灣的音樂推向國際舞台
https://youtu.be/RIQ-WEdifK4
2019/05/20

校園民歌發展出來的流行音樂風格。起初在各類型的學生活動中產生,風格各異、背景不同。在藝文界的參與以及電器業者和大眾傳播媒體的推廣下,以「校園民歌」的名稱被社會大眾熟悉並引發後續的創作風潮。
校園民歌為臺灣流行音樂產業在 1980~1990年代起飛,奠定了基礎,造就不少華語流行音樂的要角。
§ 精選校園民歌100首(5:33’17”
https://youtu.be/sDrKUOgvYWY 2020/03/16


top】【main

陶曉清

陶曉清1946/01/27~)為臺灣資深廣播人,作家 亮軒(本名馬國光)之妻,音樂人 馬世芳之母。陶曉清走過人生起伏,引領 1970年代臺灣民歌運動,被譽為「臺灣民歌之母」。
§ 哈遠儀1979/05/29~)訪談陶曉清
https://youtu.be/2hxG0gzpkjg 2018/08/14


top】【main

馬兆駿

馬兆駿1959/05/062007/02/23)於台灣民歌時期(1977年)出道,也是許多知名歌手的製作人,曾經劉文正黃鶯鶯等知名歌手製作專輯。馬兆駿創作上千首歌曲,如:《我要的不多》、《散場電影》、《那年我們十九歲》、《微風往事》、《木棉道》、《寬容》、《會有那麼一天》、《心雨》、《告別夕陽》、《好好把握》(《暖流》)、《愛像什麼》、《風中的早晨》、《奶粉與便當等,首首膾炙人口、深入人心。
§ 馬兆駿於服兵役時期(1979年)的創作:「風中的早晨」
https://youtu.be/yYMlNtjK-kk 2015/07/04


top】【main

淡水區

淡水區名稱淡水區歷史新市區生態

淡水區舊稱「滬尾」,位於中華民國·新北市西北沿海以及淡水河的出海口北側,北鄰三芝區,南鄰臺北市·北投區,西濱臺灣海峽,西南與八里區相隔淡水河為界。而在歷史上,此處也曾經是西班牙登陸臺灣在臺灣北部建立海上貿易中繼基地的起點。


臺灣山川景觀〗【main

淡水區名稱

清代16451912)末期至日治(1895~1945)初期的一段時間,「淡水」之名漸與「滬尾」並用,都是指稱今日的淡水區一帶。
明治  42年(1909),目前的「淡水區」隸屬臺北廳·滬尾支廳·淡水區、當時有滬尾公學校、滬尾尋常高等小學校、滬尾區、滬尾街,以及以「淡水」為名的淡水稅關、淡水郵便局。於明治 45年 1月 22日(1912),臺北廳廳長井村大吉呈報總督府,希望解決此種名稱混亂的局面,改而統一使用「淡水」之名。

  • 於 1590年代西班牙人在「馬尼拉手稿」記載了淡水河流域一帶的平埔族情形,並以拼音拼寫了「Tamchuy」,並附上漢字「淡水」,隨後西班牙統治時期,就成立了淡水省區
  • 滬尾之名可能為凱達格蘭語轉譯而來,語源為「Hobe」,是河口的意思。《臺海使槎錄》中稱「虎尾」;《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稱「扈尾」;淡水福佑宮「望高樓碑誌」中稱「戶尾」。可證明不同的「Hōo-bué/bé」名稱皆為「Hobe」轉譯之結果。
  • 有一說石滬是早期海邊捕魚的設施,漲潮時,海水將魚群帶進石滬內,退潮時海水從石縫中流出,魚群便留在石滬內供漁夫捕捉,早期台灣北海岸有 20~30個石滬群,淡水在石滬群最尾端,故稱「滬尾」
  • 有一說則是指由閩南語「雨尾」諧音演化,因為臺灣北部地區下雨,通常在觀音山、淡水河一帶雨即停止,故名「雨尾」。 

top】【main

淡水區歷史

臺灣的歷史中國歷史

淡水地區於雍正、乾隆年間陸續開放作為與中國通商貿易之港口,漢人聚落逐漸成形,咸豐八年(1858)清朝政府簽訂天津條約之後,開放淡水港為國際通商口岸,西方國家的商船開始頻繁進出。外國人的活動區域主要集中於臨近清朝官衙及海關碼頭的「烽火街」地區,形成了獨立的政經及宗教生活區。

  • 1858年(清咸豐 8年),天津條約簽訂後,淡水正式開港。
  • 1861年(清咸豐 11年),7月英國副領事史溫侯Robert Swinhoe)抵臺勘查,以淡水港更具便利性,與清廷議定以滬尾為通商碼頭[1]
  • 1862年(清咸豐 12年),淡水開港後選為海關稅務司辨公所在,同年 7 28日由區天民以滬尾守備署開徵關稅,並奏准由滬尾關稅每月撥用一萬兩,予臺灣道·丁曰健充當軍餉,平戴潮春民變
  • 1863年(清咸豐 13年),因外國船隻課稅糾紛與溝通問題日多,及中國人收賄弊端,由前福州海關稅務司斯美里登提議,改由外籍人士擔任稅務司管理,第一任乃英國人何威爾(John W. Howell)。
  • 1872年(清同治 11年),3 9馬偕博士登陸於淡水。
  • 1927年(日昭和 2年),由臺灣日日新報舉辦票選,選定為臺灣八景之一。
  • 1941年(日昭和 16年),淡水港成為有名無實的國際港。
  • 1945 10 8日,中國「臺灣前進指揮所」憲兵第 4團,搭戎克船自淡水海關碼頭上岸,乃中國軍隊踏進淡水之開端。
    註:清代(16451912淡水廳的行政中心建立在半線竹塹,而不是淡水河口。

top】【main

無伴奏合唱

阿卡貝拉集錦

無伴奏合唱義大利語a cappella|中文音譯:阿卡貝拉)義大利語原意為「按 教堂風格」,一般指無伴奏的合唱或者重唱,以及為此創作的樂曲。事實上並非要「合唱」,常見於 15 16世紀的教堂音樂。近世紀有組團利用這種形式來重新編排流行音樂。
阿卡貝拉(a cappella)在音樂史、古樂中,原為歐洲·教堂音樂的一種樣式,與伴奏並無關係。然而十九世紀時,文藝復興時期的複音音樂再興,加之人們經常誤以為樂曲中的聲樂部分不需要樂器同時演奏,而逐漸演變為專指「無伴奏的人聲音樂」。


main

阿卡貝拉集錦


top】【main

性格指標

性格(character)·指標的基本理論是根據瑞士心理分析家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07/261961/06/06)於 1921年所出版的書籍「心理類型」定義大衛·凱爾西David West Keirsey1921/08/312013/07/30)創立的柯爾塞氣質分類法所討論各種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性格維度對應於心理學原型 4類職業,理當具有某種程度的「指標」。
基於個人能量感受capability of sensing and feeling)有所偏好,若可以透過感官影響情緒的一組感知程序「感受」進而「認知」藉助「決斷」形於外的「氣質」。依此「個人感受能量」探討的指數顯示於「性格指標」,可作為性向職業之間可能連結的參考。感受能量涵蓋:獲取信息、理解信息、篩選信息、組織信息,有異於感覺


main

感受

感受(英語:Capability of Sensing and Feeling)指感官偵測到外境的能量變化後,於個體內產生的生化·反應;當大腦透過這些神經訊號接收處理後,就獲得感知而產生感受。「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為辨別有無生命活動的重要憑據,也是影響情緒的主要因素之一。


top】【main

認知

認知(英語:cognition) 在心理學中是指通過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像等心理活動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即思維進行信息處理的心理功能。認知過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識或無意識;認知使用現有知識並產生新知識。語言學麻醉學神經科學心理學人類學生物學哲學系統學邏輯學計算機科學在分析認知時,其分析的角度是不同的。這些方法在認知科學這一逐漸發展的自治學科領域中得到了綜合。


top】【main

決斷

決斷(英語:judgment)是描述領導人在面對困難處境時,針對人、策略與危機等三大範疇所做出的決策過程。通常在每個範疇中,領導人的決斷流程都經歷三個階段:準備決斷執行,在這三個過程中需要仰賴來自自我、人脈、組織以及利害關係人的知識。
決斷與決策不同,關於決策大多數的學術討論都止於領導者做出決定的那一刻,而決斷的含意比決策要廣,它不只需要針對正確的問題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案,也必須交出好結果。領導人的所作所為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做出好決斷。


top】【main

氣質

樂觀

sanguine
樂觀

暴躁

choleric
暴躁

憂鬱

melancholic
憂鬱

冷靜

phlegmatic
冷靜

氣質(英語:Temperament)中國哲學術語,最早源自於宋朝理學家,用來指稱人類先天的不同稟賦。這是宋明理學很重要的探討課題,張載認為,因為人類的天生稟賦()不同,使得人類在出生時有不同的個性,但是這些不同的個性都可能因為後天的修養與閱讀而所有改變(變化氣質)。理學家認為,人類的天性,有氣質之性,與天理之性兩種。
我想:氣質(英語:Prevasive)緣於人格(英語:Personality)與性格(英語:Character)的涵養表現··性格的 4種氣質4 temperament):

  1. sanguine樂觀optimisticmarrow/骨髓);
  2. choleric暴躁liver/肝、gall bladder/膽);
  3. melancholic憂鬱Spleen/脾);
  4. phlegmatic冷靜emotionlessLungs/肺)。

理想主義者idealist temperament)的氣質是抽象的、富有同情心的,擅長澄清、個人化、統一和啟發,又稱:夢想主義者(dreamism)。


top】【main

MBTI 性格指標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人們天生在感知perception)和決策decision-making)的方式上存在不同心理偏好,是一種人格類型personality type)評量工具;又稱:麥布二氏心理類型量表,而凱爾西氣質分類器KTS)是一種自我評估的性格Personality)問卷。
MBTI的理論基礎是瑞士精神科醫生卡爾·榮格Carl Jung1875/07/26~1961/06/06)在 1921年提出的一項具影響力的「心理類型psychological types)」理論。之後凱薩琳·庫克·布里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1875/01/03~1968/07/10)和她的女兒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Isabel Briggs Myers1897/10/18~1980/05/05)所建構,最早於 1944年發表。
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MBTI)是各自描述性格(個性)存在顯著的實踐和理論差異,而
凱爾西氣質分類器KTS)是一種自我評估的性格Personality)問卷。

依據四組先天偏好分類:

  1. 內向外向E/IIntroversion-Extraversion
  2. 實感直覺S/NSensing-iNtuition
  3. 思考情感T/FThinking-Feeling
  4. 判斷感知J/PJudging-Perceiving

MBTI的四組先天偏好組成 16種穩定的人格類型。這不代表反映能力品格特定行為心理健康狀態;而是在幫助健康個體理解自己和彼此的認知與決策傾向(自我實現)!

MBTI16種類型(由邁爾斯所創):

ISTJ

ISFJ

INFJ

INTJ

ISTP

ISFP

INFP

INTP

ESTP

ESFP

ENFP

ENTP

ESTJ

ESFJ

ENFJ

ENTJ

§ MBTI 性格特質測試
https://youtu.be/XWd7ubxp5Vg 
2020/09/08


top】【main

DISC 性格特質分析

DISC 人性人格特質分析
https://youtu.be/_EIjaMssAPo
2020/07/31


top】【main

性格類型

  • 支配型(D):
    ISTP 手藝人(Crafter)、 ISFP 作詞人(Lyricist)、ESTP 推銷員(Salesman)、 ESFP 表演者(Performer)、
  • 影響型(I):
    INFJ 諮詢師(Counselor)、 INTJ 策劃人(Mastermind)、INFP 治療師(Healer)、 INTP 建築師(Architect)、
  • 穩定型(S):
    ENFP 捍衛者(Champion)、 ENTP 發明家(Inventor)、ENFJ 教育家(Teacher)、 ENTJ 軍元帥(Fieldmarshal)、
  • 謹慎型(C):
    ISTJ 調查員(Investigator)、 ISFJ 守衛者(Protector)、ESTJ 監督者(Supervisor)、 ESFJ 供給者(Supplier)、

top】【main

時空

時空英語space-time法語espace-temps|日語:じくうかんじくう)是一種基本概念,分別屬於物理學天文學空間物理學哲學,是這幾個學科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概念,也是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活動,用直覺了解當下(時間)、捕捉感覺、表達情緒、思維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時間空間人類文明最為古老的概念之一。可追溯至遠古時期,人類的耕作、放牧等日常勞動都需要測量土地、順天時,這就產生了最基礎的「時空概念、度量方法」。古代早有「上下四方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的說法。這裡的「宇宙」也就是時空,是最原始誕生「一維時間和三維空間」的概念,並發展同宇宙產生聯繫。


main

時間

曆法
陽曆儒略曆格里曆公元節氣陰曆

時間是一種尺度,在物理·定義純量,藉著時間,可以依過去現在未來」之序列得以確定事件發生之先後,也可以衡量事件持續的期間以及不同事件之間隔。中國古代的計時儀器太陽鐘(土圭圭表日晷等)和機械鐘(水鐘太陽儀香篆鐘等)兩類。
時下時間的基本國際單位,以 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間躍遷對應的輻射的 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為標準。


top】【main

空間

三維空間幾何學

空間德語Raum英語space法語espace西班牙語espacio義大利語spazio),是物體和事件具有相對位置和方向的無限的三維範圍。現代物理學家通常認為,隨著時間的流逝,物理空間通常以三個線性維度來構想,但它卻是無限的四維連續體(稱為時空)的一部分。空間概念對於理解物理宇宙至關重要。
人類可以用直覺了解空間,但難以概念化,因此自古希臘時代開始,就成為哲學與物理學上重要的討論課題。空間存在,是運動構成的基本條件。在物理學中,以三個維度來描述空間的存在。
相對論將時間及空間二者,合併成單一的時空概念。伽利略萊布尼茲艾薩克·牛頓伊曼努爾·康德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愛因斯坦龐加萊…等,都是研究空間的本質。


top】【main

三維空間

三維空間Three Dimensions)又稱:三度空間、三次元、3D,日常生活中的物體由長、寬、高 3維度所構成的空間,通常是指三維的歐幾里得空間。在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期中,三維空間被認為是我們生存的空間的數學模型。
日常所見的物(生物非生物)都具有當下的實際空間(維度),都能以對應的三維空間數學描述。
雕塑是一種呈現三維空間藝術的方式。藝術家擅長於捕捉當下時間對於「物」的感受,藉著材料工具予以三維空間的方式呈現,讓人們感受。


top】【main

幾何學

幾何學(英語:Geometry古希臘語γεωμετρία)簡稱幾何。幾何學是數學的一個基礎分支,主要研究形狀、大小、圖形的相對位置空間·區域關係以及空間形式的度量。許多文化中都有幾何學的發展,包括許多有關長度面積體積的知識,在西元前六世紀泰勒斯的時代,西方世界開始將幾何學視為數學的一部份。


top】【main

顏色

五方色色彩的稱謂正色與間色方位與五行

顏色(英語:ColourColor)又稱:色彩或七彩,是和我們的生活經驗對的反射類別產生顏色描述的視覺感知,在漢語母語者的認知中分為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這種對顏色的感知來自可見光譜(360~400nm至 760~ 830nm之間)的電磁輻射對人眼視錐細胞的刺激。


顏色列表〗【main

§ 人類眼睛如何接受可見光
https://youtu.be/wcjzp79F3DI (2020/07/30)

五方色

¶ 中國傳統色彩
https://youtu.be/f9LfJ2Ye6q4 (2021/06/14)

五方色又稱:「五方正色」,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中的五種正色,即(藍)、(大紅)、五種正色,分別與西五個方位相對應。源於中國,出現於周朝之前。在周朝時,社會就有了嚴格的色彩規範。從官員品級到婚喪嫁娶都有嚴格的色彩規範 。
中國文化深刻影響了東亞國家,其中越南和朝鮮半島同屬中華文化圈,也因為是明代屬國,在服飾和習俗上繼承了許多中國明代文化的特徵。

1932年,日本提出五族協和,也採取傳統五色作為旗幟,對各個顏色的解釋:和族(紅色)、漢族(藍色)、滿族(黃色)、蒙古族(白色)、朝鮮族(黑色)。 

五方正色文化也在漢字文化圈內傳播,並成為朝鮮族的「民族五色」。朝鮮族的傳統文化色彩,常被應用在韓服上。目前「五方色」英文翻譯「obangsaek」便是西方國家根據韓語音譯的。

§ 北美東南部的原住民認爲:東方為赤色、南方為白色、西方為黑色、北方為青色,與漢族四象正好旋轉 90度。
§
中國傳統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四象方位與五行的東木、西金、北水、南火、中央土相呼應。

佛教五色佛經上說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時從身上發出的六種顏色(第六種爲前五種的混合),代表了如來的德行與智慧。這五色也被佛教信徒採用爲象徵世界佛教友誼會佛教旗


top】【main

色彩的稱謂

¶ 古人對傳統色彩的稱謂
https://youtu.be/O9XaGQc6ceU (2021)

top】【main

正色與間色

¶ 正色與閒色
https://youtu.be/B4sxYBfct0g (2021/03/06)

五方色有五方正色與五方間色(古書亦寫作「閒色」)之分,以、緇為間色。
孔夫子(前 551/09/28~前 479/04/11)所謂的「惡紫奪朱」,是謂:「紫爲間色,赤爲正色,形容以邪代正,是值得厭惡的」。


top】【main

方位與五行

青色(東、木、青龍、左):天藍水綠,玄妙生色
赤色(南、火、朱雀、前):大火之色,純而不雜
黃色(中、土、中央、中):麥穗之金,富貴榮華
白色(西、金、白虎、右):本元之光,純潔聖象
黑色(北、水、玄武、後):火熏之碳,不知深淺

木火土金水相生,木金火水土相剋,木土水火金相比
爾處東南西北於地,吾觀左前右後天象

方位是各相關方向的位置。四方位或基本方位就是以「本方(吾)」為中心的「東、南、西、北」或以吾觀「對方(爾)」為中心的「左、前、右、後」。人立地球上面上,地球自轉由東向西,面朝北方,右邊為東、左邊為西、前方為北、後方為南。若由赤道上方俯視地球的「左、前、右、後」正是地球的「東、南、西、北」。

五行戰國(前 475~前 221年)的一種政治哲學系統,戰國儒家把宇宙萬物根據其特徵劃分成五大類(七政的次序),統稱「五行」。五行並非指具體的五種單一的事物,而是對宇宙間萬事萬物的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括。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