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表演藝術,簡稱演藝,就是除了『語文藝術』、『視覺藝術』、『綜合藝術』以外的藝術的表現形式,可以從話劇音樂音樂劇舞蹈歌劇戲劇舞蹈魔術雜技扮裝(Cosplay)、電影……等,形式表現出來,表演藝術也是中國傳統的藝術。通常使用兩種方式演繹,一是無語表演方式,僅用肢體動作表達所要表演的故事;另一種是語言和表演同時進行表達所要表演的故事。


main

傳藝中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簡稱傳藝中心),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所屬三級附屬機構,主要任務為統籌、規劃、推動臺灣·傳統·藝術的調查、保存、傳習及推廣工作,轄下擁有三個派出單位國光劇團臺灣國樂團臺灣豫劇團,及一個館所臺灣音樂館。其中國光劇團、臺灣國樂團臺灣音樂館設於臺灣戲曲中心內;臺灣豫劇團則設於高雄市左營區。傳藝中心目前共分為三個園區:包括總部宜蘭傳藝園區、臺北的表演場館臺灣戲曲中心,以及位於高雄左營區的高雄傳藝園區


top】【main

話劇

話劇(英語:play)指以對話為主的戲劇形式。話劇雖然可以使用少量音樂、歌唱…等,但主要敘述手段為演員在台上無伴奏的對白或獨白。
中國傳統戲劇均不屬於話劇,一些西方傳統戲劇如古希臘戲劇因為大量使用歌隊,也不被認為是嚴格的話劇。現代西方舞台劇如不注為音樂劇歌劇…等的一般都是話劇。
中國話劇的發端可能源於上海的教會學校(上海聖約翰書院於 1899年聖誕節的戲劇演出)。參考:中國話劇劇作家


top】【main

音樂

童謠民歌歌手樂器歌曲結構歌曲要素音樂要素西洋古典音樂指揮與演奏家

音樂,英文 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繆斯(muse)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
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演奏音樂是所有文化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top】【main

音樂劇

音樂劇或稱樂劇(英語:Musical theater,簡稱 Musicals),早期譯稱為「歌舞劇,是音樂歌曲舞蹈戲劇雜耍特技綜藝結合的一種戲劇表演。它以幽默、諷刺、感傷、愛情、憤怒等情感引發劇情,再通過演員的語言、音樂、動作以及固定的演繹傳達給觀衆。雖然音樂劇和歌劇、舞劇、話劇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處,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歌曲、對白、肢體動作、表演等等因素給予同樣的重視。一些著名的音樂劇包括:奧克拉荷馬真善美西城故事悲慘世界以及歌劇魅影…等。


top】【main

舞蹈

需變更詞條


top】【main

歌劇

歌劇一詞源於義大利語operaopere為複數形)是一門西方舞臺表演藝術,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是唱出來而不是說出來的戲劇)。歌劇在 17世紀(約 1600年)才出現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戲劇的所需一樣,都要憑藉劇場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戲服以及表演…等。一般而言,較之其他戲劇不同的是,歌劇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傳統聲樂技巧等音樂元素。歌手和合唱團常有一隊樂器手負責伴奏,有的歌劇只需一隊小樂團,有的則需要一團完整的管弦樂團。有些歌劇中都會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語歌劇都有一場芭蕾舞表演。歌劇被視為西方古典音樂傳統的一部分,因此和經典音樂一樣,流行程度不及當代流行音樂,而近代的音樂劇常被視為歌劇的現代版本。

  • O Mio Babbino Caro 幾乎是所有歌劇女高音的必唱曲目。這歌劇是 1918年《賈尼·斯基基》歌劇中的詠嘆調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普契尼(1858/12/22~1924/11/29)的作品。
    O Mio Babbino Caro:講敘一位父親害怕和戀人「里努契奧」分開的情境,造成家庭關係緊張;挑戰在法律上的權利與內心矛盾之間,達到頂峰。它是在表達一種樸實內心的表白,和周遭環境的虛偽、嫉妒的氣氛所形成的強烈衝突!
    ※ 九歲女孩演唱歌劇「O Mio Babbino Caro (親愛的爸爸)」  https://youtu.be/EgErRkgrpY8 (2016/03/02)

top】【main

戲劇

戲劇(英語:drama)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所表演出來的藝術。戲劇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場地)」和「觀眾」。其中「演員」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他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了,透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麼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top】【main

舞蹈

舞蹈(Dancing)為八大藝術之一,人在三度空間中以身體為語言作「心智交流」現象之人體的運動表達藝術,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舞蹈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


top】【main

魔術

魔術(英語:Magic Trick),是一門獨特的藝術表演形式,通過特殊的手法及道具…等,使觀眾覺得不可思議。廣義的定義為泛指各種以專業技巧或知識展示出讓人覺得歡笑、不可思議的藝術的活動。魔術的技巧並不包含特異功能的成份。魔術亦可定義為「在滿足物質不滅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的條件之下,呈現出違反經驗法則的表演」。


top】【main

雜技

雜技是多種高難度表演形式的通稱,其中包括用手拋扔道具的丟擲技、平衡技巧、空中技巧、跳躍技巧、柔身術等等。傳統行走江湖賣藝的表演,常是雜技、武術魔術馬戲(馴獸)等表演形式的綜合體。今天的雜技表演也常常和魔術、馬戲表演一起進行。
雜技演出所操控的物件稱為道具,使用扯鈴惡魔棍雪茄盒操控、吞火接觸技…等。這類的雜技表演也會使用如:晃板、疊板凳、平衡杆、高蹺單輪車等平衡類的道具,以增加表演難度。西方的雜技表演中比較純粹是道具操控,而東方雜技表演偶爾也會被納入雜技的範圍中,這些項目包括:轉筆立骰和非魔術的紙牌特技…等。
最為人所知的雜耍型式為丟擲技,以手部技巧連續性地將不同物件投、擲、拋至空中,並且接住,創造出視覺上華麗的效果。在丟擲技中,最普遍的道具為特製的帽子…等。有些表演者也會使用危險的物件如:電鋸飛刀火把…等。


top】【main

變臉

變臉Changing countenanceFace off in Si-Chuan opera)是一種源自於中國川劇的表演藝術,是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表現手法,也是一個與川劇中國戲曲)相關的小品(小作品)。
變臉就是扯臉或撩臉,方式分爲 3種:抹臉吹臉扯臉。變臉演員的化妝必須在後台換粧、重新換上服飾或以布幕(抖蓬、上衣、脖套、帽子)隔開,才能再出場表演;「變臉」技巧神奇之處,在於短時間內變出迥異款式面譜。
「變臉」面具要度身訂造,確保能具有貼面的效果,過往是用完即棄,現在經改良後,可以循環再用。最知名的川劇變臉大師是彭登懷1946~),他於 1993年開始學習變臉。曾創下 25秒內變完 14張臉譜的世界紀錄,於 2000年收劉德華1961~)為徒弟。
變臉的 4個關鍵道具:抖蓬、上衣、脖套、帽子;有時表演者也會直接拉扯臉部肌肉扮變化、扮鬼臉融入表演。

  1. 抖篷的作用:遮掩背後的機關與表演時手的動作;
  2. 上衣的作用:安置電動機關和變下來的臉譜;
  3. 脖套的作用:遮掩扯下臉譜的動作,每張臉譜都是下扯到脖套;
  4. 帽子的作用:如果不用扯,而是撩的,那麼就是往帽子裏放,但是帽子容積較小,放不了幾張臉譜,通常半張臉的臉譜是採用往上撩的。

註)扯臉就是將一張張臉譜下扯!演員表演的時候,總會有一隻手在背後,用來啟動機關;撩臉則是將一張張臉譜上撩。
彭登懷1946~)出生於四川省資陽縣,是中國川劇變臉大師,現為四川省川劇學校表演系講師。1994年底從內江市文化藝術進修學校調入省川劇學校,1993年開始學習變臉。曾創下25秒內變完14張臉譜的世界紀錄,於2000年收劉德華1961/09/27~|歌手)為徒弟。
§
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簡介
https://youtu.be/cyPUX3y6ZpM
2021/08/19
§ 玩具:變臉公仔
https://youtu.be/VaNtp6ELDiA 2020/01/05


top】【main

扮裝(Cosplay)

Cosplay(日語:コスプレ)為和製英語Costume play混成詞,它已成為世界通用的詞彙。中文一般譯為「角色扮演或「扮裝,是指利用服裝、飾品、道具及化妝搭配等扮演動漫、遊戲中人物角色的一種表演藝術行為。近年來Cosplay的定義擴大,除了原本所指的同好活動、也泛指喜好特定職業、人物、文化等角色扮演行為;而Cosplay愛好者的圈子又稱「C圈


top】【main

電影

電影(英語:movie),又叫影片(英語:film),特點是運動/移動的畫面(英語:motion/moving picture),是一種視覺藝術作品,用來模擬通過使用動態圖像來傳達思想、故事、感知、感覺、美或氛圍的體驗。這些圖像通常伴有聲音,更少有其他感官刺激。


top】【main

電視劇

電視劇(英語:TV series)又稱電視劇集、電視影集、電視戲劇、電視連續劇、電視戲劇節目,是一種適應電視廣播特點、融合舞台和電影藝術的表現方法而形成的藝術樣式。電視劇利用電視放映技術製作並通過電視網放映,播出方式有單集電視劇獨立單元劇系列劇連續劇。由於透過電視收視普及後,改變人們對藝術欣賞的方式。


top】【main

例舉電視劇

  1. 大地之子》於 1995 11 11日發表的「電視·連續劇」,作為二戰結束 50周年和 NHK日本放送協會)成立 70周年的紀念作品。「大地之子」是日本作家山崎豐子(本名:杉本豐子,1924/11/03~2013/09/29)的小說,講述了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遺留在中國東北日本戰爭孤兒「陸一心」在中國成長的經歷。
    最後一幕:中日戰爭孤兒「陸一心」在陪同耕次(日本公司代表)遊覽三峽的的時候,一心對耕次說:「我是大地的兒子。他決心留在這片養育了他的大地。」最終,一心再次前往內蒙古工作。這一次,他終於能夠選擇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來。
  2. 小姨多鶴》於 2009年 10月 31日首播。於 2010年 3月 27日廣東電視台·珠江頻道播映。「小姨多鶴」是由嚴歌苓(1958/11/16~)同名小說《小姨多鶴》改編的一部電視劇,由孫儷姜武閆學晶主演。本劇主要講述了一位日本女性在日本戰敗留在中國的經歷,劇中孫儷飾演日本人·竹內多鶴,因此被稱作小姨。本劇在浙江教育科技頻道/寧波新聞綜合頻道。
  3. 國劇盛典(英語:TV Drama Awards),由安徽衛視發起主辦的一場中國大陸「電視劇界」的年度盛會,自 2008年開始舉辦,於 2010年起每年一屆。
    2010~2016最佳電視劇国剧盛典 2017電視劇評選活動(袁泉
    §
    https://youtu.be/9rpVUx2g_aM 2022/08/31


top】【ma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