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在儒家的觀念中,祖先信仰主要講究慎終追遠,表達對祖先的感念之情,也是相信祖先的在天之靈會繼續保佑自己的後代。「孝」是最重要的的美德之一,俗曰「聖人以孝治天下」,可由孝引發忠、信、仁、義等道德。即使對已經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們依然活著時一樣的尊敬,以漢族·客家人為例,祖先崇拜具有尊宗報本、文化教育、祈福、預兆⋯⋯等功能。
智慧與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終極功能,與「形而上者謂之道」有異曲同工之處,智力是「形而下者謂之器」。智慧使我們做出導致成功的決策。有智慧的人稱為智者。
§ 老子不爭
https://youtu.be/_MXu16iadH8 (2016/01/23)
§ 莊子曠達
https://youtu.be/ERxWnODIjW0 (2021/10/10)
【main】
姜子牙的人生智慧
姜子牙尊稱太公望(约B.C. 1156年~约B.C. 1017年),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軍師,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史冊記載名字有「姜尚」、「姜望」、「姜牙」、「姜子牙」、「呂尚」、「呂望」、「呂涓」、「呂牙」,稱呼有「姜太公」、「呂太公」、「齊太公」、「太公」、「太公望」、「尚父」、「師尚父」追封「武成王」、「昭烈武成王」,由於稱呼較多,本文主要以太公稱之,太公輔佐周朝取代殷商有功,受封於齊國,是姜齊的始祖…
§ 曾仕强談姜子牙的人生智慧之一
https://youtu.be/Yvbe24kHFhc (2019/11/08)
§ 曾仕强談姜子牙的人生智慧之二
https://youtu.be/jNrVwOdjxg0 (2019/11/08)
§ 曾仕强談姜子牙的人生智慧之三
https://youtu.be/dTqT9oRnnRQ (2019/11/08)
§ 曾仕强談姜子牙的人生智慧之四
https://youtu.be/4sqpjzt9Ux0 (2019/11/08)
莊周的寓言
莊子(約前 369年~前 286年),名周,一說字子休,約與孟子同時,為戰國時代宋國蒙(河南商丘)人,曾任漆園吏。莊子是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西元742年,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在四庫全書之中歸類為子部道家類。宋徽宗時,追封為「微妙元通真君」。
§ 漫畫莊子 人間世﹝上﹞
https://youtu.be/OhOcbfiaC7U (2010/11/19)
§ 漫畫莊子 齊物論﹝下﹞
https://youtu.be/6hUkXYZT6z0 (2010/05/13)
*)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 顏回坐忘
https://youtu.be/iJTSlefLm00 (2018/01/24)
中國哲學研究學者
勞思光
勞思光(1927/09/03~2012/10/21)認同道家之說,同時指出後人假託道家思想所衍生的弊端,造成道家思想已被誤導距離原意甚遠;並非道家思想(哲理)本身的弊端。道家思想對後世的政治、文學、藝術均有深刻的影響,尤其老子的「不爭」和莊子的「曠達」,對人生觀方面有相當貢獻。
所謂弊端:陰謀家所假借、清談誤國而不自知、求長生之執迷。
曾仕強
曾仕強(1935/10/20~2018/11/11)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於 1979年,在新加坡講學,首度提出「中國式管理」理念。於 2007年至 2013年,曾教授受中央電視台 10套《百家講壇》欄目邀請,先後參加了《記憶中國:文化遺產博覽月》大型電視行動《我讀經典》系列的錄製、並主講了《胡雪岩的啟示》、《易經的奧秘》、《易經與人生》、《道德經的玄妙》…等系列講座。
傅佩榮
傅佩榮(1950/12/16~),中華民國學者,祖籍上海,私立恆毅高級中學畢業,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宗教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