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列表、隔離檢疫、突破性感染、流行性感冒、
流行病(英語:Epidemic disease),又稱:流行性疾病,指在一定時間內眾多人口所患的疾病。 流行病多數為傳染病,也可能為非傳染病。流行病限於部分地區的小規模爆發,成為地方性流行病;若在多個大陸甚至全球爆發,從而導致大流行,可稱之為瘟疫。
§ 流行病大致可分為 3種:寄生蟲引起的疫病、細菌和真菌引起的疫病、病毒引起的疫病。
〖自然殺手細胞〗〖病毒〗〖疫苗〗〖群體免疫門檻〗【main】
流行病列表
歷史上的流行病例子包括有:中古時歐洲的鼠疫(導致黑死病)、天花、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爆發的西班牙流感、近年的愛滋病…等。
最新的流行病:豬流感、非典型肺炎、禽流感、伊波拉出血熱、新冠肺炎…等。
§ 世衛(WHO)為何沒把新冠肺炎(COVID-19)定義「大流行病」?
https://youtu.be/GZGFjG5fHHI (2020/02/26)
隔離檢疫
隔離檢疫是風險管理的一種設施。當人類、動物、植物…等,於某地區發現流行病,為避免流行病的病原體由一個地方進入另一個地方,擴大傳染病·感染區域,所以必須進行隔離檢疫。隔離的概念於世紀初就已為人所知,也在世界各地實施。
§ 全民共識,彼此關懷、相互合作,才能有效防疫!
https://youtu.be/V82G4xmTWkw (2021/02/12)
突破性感染
突破性感染(英語:breakthrough infection)或譯:穿透感染、突圍感染,即是疫苗失敗的感染,是接種疫苗後仍感染所應免疫疾病的現象。
接種疫苗後出現突破性感染的原因是疫苗沒能讓接種者與對應的病原體產生免疫。如: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感、SARS-CoV-2…等病原體對應的疫苗均曾出現突破性感染的情況。通常,突破性感染患者的症狀要比普通感染患者的症狀要輕一些。
突破性感染發生的原因:疫苗儲存或施打不當、病毒突變、以及抗體遮斷(英語:Blocking antibody)。
※ 因此一種疫苗的效力很少能達到 100%。常見的季節性流感疫苗大約能為 58%的接種者提供免疫;接種麻疹疫苗的兒童約有 2%無法獲得免疫效果。如果群體免疫已經產生,將使得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因此受到保護而不被傳染;換言之,群體免疫可以降低被「突破性感染」的流行病發生概率。
流行性感冒
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語:1918 flu pandemic),又稱:西班牙流感(英語:Spanish flu),是於 1918年 1月至 1920年 12月間爆發的異常致命的流感大流行,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約 1/4的 5億人感染,造成了全球大約 2’000萬至 5’000萬人死亡(各方估計值在 1’741萬至 1億人之間),是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僅次於黑死病(1347~1352)。
§ 一些研究顯示「西班牙流感」病毒致死的原因是因為引起細胞素風暴,導致自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 1918年流感大流行是由 H1N1新型流感引起的三次大流行中的第一次,第二次是 1977年俄國流感,第三次(也是最近一次)則是 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情。
§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07/28~1918/11/11)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