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食物是從各種動物身上可供食用的肉及一些其他組織,經過不同程度及方法的加工,成為不同種類的肉類食物,簡稱:肉類或葷菜。常見的肉類包括豬肉、牛肉、羊肉以及雞肉、鴨肉、鵝肉。肉類食物主要的營養價值是提供蛋白質,同時還提供脂肪及一些礦物質和維生素。
人類高度偏好肉類食物,但是有些宗教觀念是禁止食用肉類食物的(例如漢傳佛教);同時亦有素食主義者出於保護動物或其他原因,不食用肉類食物。
【main】
雞肉
雞肉是從雞身上取得的肉,世界各地有多種不同的烹調及食用方法。雞肉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肉類食物之一,雞也是世界上被屠宰取肉數量最多的陸生動物,在 2013年,全球有超過 61’000’000’000隻雞被屠宰取肉。雞肉產量的家禽養殖業,在世界不同地區具有多種形式。在已開發國家,雞通常採用集約化養殖方法,而欠發達地區則採用更傳統的養殖技術來飼養雞。
鴨肉
鴨肉是從鴨身上取得的肉,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世界上鴨是僅次於雞,常被屠宰取肉的水生動物,在 2013年,全球有超過 28’000’000’000隻鴨被屠宰取肉。鴨肉或小鴨是鴨科中幾種常被用來烹飪為美食的肉;鴨肉是富含鐵質的高脂肪、高蛋白的肉。 小鴨名義上通常是來自幼小動物,但也可能只是菜單名稱。
鵝肉
鵝肉是從鵝身上取得的肉。鵝肉是一種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同時脂肪、膽固醇的含量較低,因此對於不少人來說鵝肉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肉類,與雞肉類似。鵝肉的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也較高,特別是亞麻酸的含量更是超過了其他的肉類,因此常吃鵝肉對於人體的健康有好處。鵝肉脂肪的熔點也較低,質地柔軟,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肉類。鵝肉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須的胺基酸、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煙酸、糖、微量元素。鵝肉的賴氨酸含量比肉雞高。
豬肉
豬、
豬肉是從豬身上取得的肉,是全世界廣泛食用的肉品之一,在全球範圍內,豬是僅次於雞和鴨,最常被屠宰取肉的動物。食用豬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5000年的豬畜牧業;在 2013年,全球有超過 14’500’000’000隻豬被屠宰取肉,殺豬在很多地方也因此是很常見的行業。豬肉大致有兩種食用方法,一種是食用新鮮的熟食,另一種是將豬肉加工保存後食用。固化可以延長豬肉產品的保質期。豬肉的相關加工品有火腿、臘肉、肉乾、培根和香腸等。豬肉在亞洲人群中被高度重視,它是東亞、東南亞地區最受歡迎的肉類。
羊肉
羊肉是指從羊身上得出的肉,古時稱為羖肉、羝肉、羯肉,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小於一歲的羊稱為羔羊,其肉稱為羔羊肉。羊肉肉質與牛肉相似,但肉味較濃。羊肉較豬肉的肉質要細嫩,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膽固醇含量少,然而由於市售羊肉多無部位之分,餐廳為減少成本而刻意選取肥肉較多的部位販售,因此在外用餐時,食用羊肉所攝取的脂肪往往反較食用牛肉或豬肉為高。由於羊肉有一股膻味,會被一部分人所冷落。
牛肉
牛肉是指從牛身上得出的肉,為常見的肉品之一。牛的肌肉部分可以切成牛排、牛肉塊或牛仔骨,或與其他的肉品混合做成香腸或血腸。牛肉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約占肉製品市場的25%。落後於豬肉(38%)和家禽(30%)。於公元前 8000年人類馴化了牛,獲得了穩定的牛肉、牛奶和牛皮來源。在歐亞大陸人們用牛來耕地、擠奶、屠宰。後來又培育了肉牛,專用於屠宰。因為牛是重要的農耕用具,因此中國歷史上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王朝,都曾經下令禁止隨意宰殺牛,不是耕牛也不例外。(例外:四川自貢,由於大量使用牛運輸井鹽,這些牛操勞退役後會被宰殺食用)。牛在印度教中是聖獸,因此印度人大多不吃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