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

大腦拉丁語Cerebrum),由左右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將兩個半球隔開的是稱為大腦縱隔的溝壑,兩個半球除胼胝體相連以外完全左右分開。半球表面布滿「腦溝」,溝與溝之間所夾細長的部分稱為「腦回」。大腦的神經細胞只要在 3分鐘內得不到氧氣,人就會失去意識;持續 56分鐘後仍缺氧,神經細胞便會陸續死去。

大腦包括: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大腦皮層


人體·頭部〗【main

腦霧

腦霧英語:brain fogmental fog學名Clouding of consciousness|意識混濁)是指當一個人的清醒程度或意識比普通人低的情境。人處於此情境時,他的意識(清醒程度)對時間或周圍環境的認知較為模糊,不易集中注意力。這種主觀感覺被比喻為「頭腦處於大霧之中」。
大腦的一部分具調節意識的「整體水平」,這「一部分」負責對人體與環境認知的意識。各種腦霧病因緣於大腦的這一部分的「整體水平」意識調節受到擾亂。這種「擾亂意識」的普遍激活系統被稱為「驚醒」或「失眠」。

腦霧可能造成失眠、抑鬱、焦慮、健忘癥狀
§ 書名:腦霧修復
https://youtu.be/7vATO3LMBOg 2023/04/21

然而,不是所有的腦霧患者都會昏睡,患者可能醒著但仍有一定的意識模糊。矛盾的是,受影響的人認為「自己是清醒的,現實上卻不是」。此種「清醒狀態不佳」不完全等於昏睡。昏睡出現在昏迷前夕;而意識混濁出現在睡前。


top】【main

帕金森症候群

帕金森症候群(Parkinsonism)是和運動機能相關的臨床症候群,又稱:非典型帕金森氏症,或次發帕金森氏症。帕金森症候群的特徵是顫抖運動功能減退、僵硬及平衡障礙。通常在帕金森氏症(PD:Parkinson’s disease)患者會有類似症狀;至於路易氏體失智症(DLB: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帕金森氏症性失智症(PDD)…等疾病也會有此症狀。這類症候群的病因範圍很廣,包括神經退化障礙疾病、藥物、毒素代謝疾病,或是帕金森氏症以外的神經性疾病。


top】【main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英語: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又稱:注意力缺失症(英語: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縮寫為ADD),是神經發展障礙精神疾患。它的特性是難以專注、過度活躍、做事不考慮後果等。但很多過動症者會對他們感興趣或認為有價值的任務保持持續的專注,此狀況被稱為過度專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常見情形有不專心、過動(在成人則會以不安來表現)、破壞行為及衝動。


top】【main

血清素

血清素(英語:Serotonin,全稱:血清張力素,又稱:5-羥色胺和血清胺,簡稱:5-HT)為單胺型神經傳導物質。被普遍認為是幸福和快樂感覺的貢獻者。血清素總量的 90%位於黏膜腸嗜鉻細胞和肌間神經叢,參與腸蠕動的調節;2%位於大腦具有一些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和學習;其餘血清素在中樞神經,是由神經元合成,具有各種功能,包括調節心情、食慾和睡眠。神經元之間的突觸為調節 5-羥色胺(血清素),被認為是幾類抗抑鬱藥·藥物的主要作用。

缺乏血清素,除了會容易引起抑鬱焦慮外,也會較衝動、易怒及暴力。不過,最近有不少有關血清素的研究,得出相反的結論:血清素水平提高,反而可能有機會引起暴力行為。壓力、缺乏睡眠營養不良和缺乏鍛鍊等,會造成血清素下降,若降低到需要水平以下時,人們就會出現注意力集中困難等問題,間接影響個人計劃和組織能力,也經常伴隨壓力和厭倦感,如果血清素水準再進一步下降,還會引起憂鬱。

憂鬱(英語:melancholialugubriousness中醫將憂鬱列為七情之一,可能是由於功能失調而產生)。


top】【main

多巴胺

多巴胺(英語:dopamine,縮寫:DA)分子由兒茶酚結構經由乙基鏈連接一個胺基。因此多巴胺可能是最簡單的兒茶酚胺類家族,包括神經傳導物質正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多巴胺存在一個苯環連接,因而取代苯乙胺家族,包括大量的精神藥物。多巴胺是一種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是神經傳導物質的一種。這種傳導物質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開心的訊息傳遞;與上癮有關。
多巴胺不足或失調會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或是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失去控制肌肉能力,在嚴重時會導致手腳不自主地顫動,以至罹患帕金森氏症


top】【main

皮質醇

皮質醇(英語:Cortisol|又稱:化合物 ECompound E)會提高血壓血糖水平和產生免疫抑制作用。皮質醇屬於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之中的糖皮質激素,在應付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故又被稱為「壓力荷爾蒙」。

  • 皮質醇過高:會導致庫興氏症候群(英語:Cushing’s syndrome)。哈維·庫興1869/04/081939/10/07)於 1932年,最先發現庫欣氏症候群。庫興氏症候群是一種內分泌病,是由於長時間接觸皮質醇或本人分泌量過高而造成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可能包括:高血壓、向心型肥胖(肚腩有贅肉但雙臂與雙腿較細)、皮膚擴張紋(紅色或紫色的短紋)、滿月臉(臉又圓又紅)、脂失養(水牛肩,兩肩中間有一較大腫塊)、肌肉無力、骨質疏鬆粉刺、皮膚脆弱難以癒合等。女性患者還可能有毛髮偏多和月經不調的症狀。有時患者會出現情緒改變、頭痛以及長期疲倦等症狀。
    ··庫欣氏症狀通常以皮質醇增高為代表,其行為表達會處於易激惹狀態,通常很容易處於情緒化癥候而不自知。每年大約每一百萬人之中就有 23人患上庫欣氏症候群,常見於 2050歲的人;女性患病的風險約男性的三倍。
  • 皮質醇過低:會導致愛迪生氏病(英語:Addison’s disease)。愛迪生氏病又稱:原發性腎上腺機能不全(英語:primary adrenal insufficiency)。常見症狀包含疲倦、直立時頭暈、頭痛、肌肉無力、站立困難、發燒、體重減輕、焦躁、頭暈嘔吐、腹瀉、多汗、人格/情緒變化、關節及肌肉疼痛。部分病患會因為尿液排泄過多鈉而追求重鹹飲食;色素沉積的現象增加。

top】【main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