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小吃

小吃(英語:Snack、西班牙語:Merienda),在香港或粵語地區稱為小食,是一類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食品的總稱,可以作為宴席間的點綴,或者早點、夜宵的主要食品。世界各地都有當地特殊的風味小吃,鮮明特色往往亦是當地觀光行銷的重點,以及所有遊子對於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小吃單價多不高,一般人都可以買得起。小吃就地取材,通常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參考:中式小吃、、香港街頭小吃(在香港則多數稱街頭小食)、台灣小吃糕點點心甜點零食伴手禮⋯⋯等。步行街外賣店快餐⋯⋯等,促進了各類小吃在餐飲業中的商品化。


main

臺灣風味飲食

刈包四神湯肉羹火鍋薑母鴨羊肉爐

臺灣風味飲食是一類富有台灣生活與文化特色的街頭小吃的總稱,與澎湖小吃、馬祖小吃以及金門小吃共築中華民國四大地區的美食文化。臺灣小吃的特色是就地取材。因為臺灣島四面環海、漁產豐富,因此海鮮也是街頭常見的料理種類之一。


top】【main

刈包

「刈包」為臺灣知名小吃之一,是在蒸過的半圓形麵糰中夾入爌肉、酸菜及其他餡料的麵食,原型源起於福建省福州的「虎咬豬」,又稱「割包」,但經臺灣在地化口味改良而讓普羅大眾更廣為接受。在日本長崎新地中華街稱之為「角煮饅頭」(角煮まんじゅう),取其為滷五花肉夾饅頭之意。
§ 刈包
https://youtu.be/I5I0BbqCBiw (2018/10/27)


top】【main

四神湯

四神湯臺灣話:sù-sîn-thng),為著名台灣小吃。早期以中藥人參、白朮、茯苓及甘草這四種中藥材為四君子湯;若以淮山芡實蓮子茯苓四種中藥和豬肚或豬腸(豬小腸)為藥引,煮成藥膳湯,稱作四臣湯,也有煮成鹹湯來食用。在台灣,為減少藥味、增進口感及成本考量,通常以薏仁來取代茯苓,或者只使用薏仁與豬小腸來煮湯。
#)四神湯很容易與四物湯混淆,它們都是台灣地區閩南移民的吃法。廣東移民的四神湯是以甜湯的型式呈現,同樣以淮山芡實蓮子茯苓,加入豬肉,煮成甜湯來食用。


top】【main

肉羹

肉羹小吃是閩南傳統類料理具代表性的一種,也是臺灣菜的代表菜色之一。在臺灣,「羹」字經常作「焿」,「羹」字則常使用在羊羹。肉羹是普及於臺灣市集販售的豬肉副食製品,食用歷史悠久,是一種大眾化的小吃。肉羹經常使用的 3種食材:瘦肉肥豬肉魚漿;比例大約 8:3:1。


top】【main

火鍋

火鍋,粵語又稱「打甂爐」,俗寫「打邊爐」。火鍋的雛形源於時期使用,在進行祭祀或慶典「鳴鐘列鼎」之際,將牛肉羊肉……等,食材通通都放入鼎中,然後在底部生火把食物煮熟後再分食。民間盛行以水或湯(稱作:湯底)入鍋煮沸,涮煮食物,達到吃熱食的方式。典型的火鍋先以火鍋料(豆腐、香菇、丸子、冬粉、蔬菜……等)放入湯底煮沸,再以肉品切薄片(或海鮮)燙熟,蘸上調味料,邊涮邊吃,達到吃熱食的方式。


top】【main

薑母鴨

薑母鴨美食發源於閩語地區,是台灣福建的一道傳統的出名小吃,於 1980年代開始流行於臺灣,甚至流傳至其它地區乃至國外。薑母鴨成為冬令進補的火鍋食譜,是臺灣五大食用鍋物之一。鴨肉的鐵質含量比牛肉高,具豐富的維生素A及不飽和脂肪酸。薑母鴨以老薑米酒芝蔴油中藥藥材包(川芎當歸……等,材料)為鍋底,以飼養 6~7個月、3~3.5公斤的公紅面番鴨黑羽紅面番鴨)為主食,以火鍋方式烹煮。
§ 薑母鴨補冬 
https://youtu.be/RreqS92lJDE (2020/11/14)


top】【main

羊肉爐

羊肉爐臺灣自 1970年代晚期流行至今的火鍋食譜,常見於冬令進補,為冬季時國人喜食的鍋物口味之一,與宮廷蘇菜蘇造肉滷煮火燒·羊肉的台灣在地化有關。


top】【main

香港街頭小吃

雞蛋仔、碗仔翅、臭豆腐、魚蛋、牛丸、貢丸、砵仔糕、牛雜、格仔餅、炸魷魚鬚、串燒、燒賣、煎釀三寶、腸粉、糯米糍、

香港街頭小吃的發展源遠流長,從 19世紀開始,香港已開始有路邊攤檔,這些都是為了維持生計以及照顧社會低下層人士的飲食之需;至於街旁小吃攤則在 19501960年代初發展最為蓬勃,販售的小吃種類繁多而且價格廉宜,因而深受歡迎。後期因衛生問題被政府逐步驅除,這些路邊攤遂開始進入店舖經營,雖然不再使用「推車仔」,但所販售的食物依然不變也更受歡迎。香港街頭小吃的種類很多,例如:雞蛋仔碗仔翅臭豆腐魚蛋牛丸貢丸砵仔糕牛雜格仔餅炸魷魚鬚串燒燒賣煎釀三寶腸粉糯米糍…等,是香港人獨有的香港飲食文化特色。


top】【main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