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Plastic)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樹脂 / 石油為主要組分,最早來自於 1850年代的英國,又稱:塑料。塑膠是可以加入適當添加劑(如:增塑劑、穩定劑、抗氧化劑、阻燃劑、潤滑劑、著色劑…等)經加工成型的塑性材料,也有透過固化·交聯形成的剛性材料(如:熱塑性塑膠)。
絕大多數的塑膠皆可回收,但需要因它們不同的聚合物(polymer)種類而分類。由於挑選、蒐集、清潔與再加工的困難性和昂貴的價格,目前只有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與 HDPE(高密度聚乙烯)能應付較經濟的回收。熱塑性塑膠可以重新加熱熔塑,但是熱固性塑膠只能夠壓碎當作絕緣物。
塑膠分類標誌
塑膠分類標誌(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又稱:合成樹脂識認碼、塑膠材質編號、塑膠材料編碼 與 塑膠編碼,為美國塑膠工業協會(Society of Plastics Industry,縮寫:SPI)於 1988年所發展出來的分類編碼方式。目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採用了這套 SPI的標識方案;中國在 1996年制定了與之幾乎相同的標識標準。
目前經濟上只能夠應付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與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宣稱可以被回收,但事實上它不是單一材料,而是廣泛含有各類有毒的添加物來應用在不同的用途上。熱塑性塑膠可以重新加熱熔塑,但是熱固性塑膠只能夠壓碎當作絕緣物。
∫備註∫
- 現在聚氯乙烯(PVC)的各種添加劑已經有無毒的配方,取代過去所使用的含重金屬與環境賀爾蒙之添加物。
- 生物可分解塑膠在暴露在特定自然界的環境條件或生物條件下,會自然分解;目前有些公司開發生物可分解添加物以擴大與加速各類塑膠的分解。
塑膠袋毒性簡易檢測法
- 感官檢測法:無毒的塑膠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無色透明,有柔韌性,手感潤滑,表面似有蠟;有毒的塑膠袋顏色混濁或呈淡黃色,手感發粘。
- 用水檢測法:把塑膠袋置于水中,並按入水底,無毒塑膠袋比重小,可浮出水面,有毒塑膠袋比重大,下沉。
- 抖動檢測法:用手抓住塑膠袋一端用力抖,發出清脆聲者無毒;聲音悶澀者有毒。
- 火燒檢測法:無毒的聚乙烯塑膠袋易燃,火焰呈藍色,上端黃,燃燒時像蠟燭淚一樣滴落,有石蠟味,煙少;有毒的聚氯乙烯塑膠袋不易燃,離火即熄,火焰呈黃色,底部呈綠色,軟化能拉絲,有鹽酸的刺激性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