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約瑟夫·湯姆森(英語:Sir Joseph John Thomson,1856/12/18~1940/08/30,簡稱:J.J.Thomson)建議電子為組成物質的基礎粒子,並且做實驗確切證實這個論述;湯姆森被公認為電子的發現者。電子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基礎粒子。
電荷守恆定律
1752年:電荷守恆定律(Law of charge conservation)是一種關於電荷的守恆定律。基礎原則:電荷不能獨自生成與湮滅。假設帶正電粒子接觸到帶負電粒子,兩個粒子帶有電量相同,則因為這接觸動作,兩個粒子會變為中性。在粒子物理學裏,電荷守恆意味著,在那些生成帶電粒子的基本粒子反應裏,雖然會有帶正電粒子或帶負電粒子生成,在反應前與反應後,總電荷量不會改變。多數跡象顯示宇宙的電荷量為零,即正電荷量與負電荷量相同。
緣起:班傑明·富蘭克林(英語:Benjamin Franklin,1706/01/17~1790/04/17) FRS、FRSE,出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美國博學家、開國元勛之一。於 1752年,富蘭克林因發明避雷針聞名於世。(其它發明:雙目眼鏡、富蘭克林壁爐、玻璃琴…等)。
庫侖定律
1785年:庫倫定律(Coulomb’s law)在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的交互作用力。此交互作用力與兩電荷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且與兩電荷電量的乘積成正比,作用力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同號電荷相斥,異號電荷相吸。
緣起:查爾斯·庫侖(法語: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1736~1806)出生於法國·昂古萊姆的一位法國物理學家、軍事工程師、土力學奠基人。於 1785年發現的物理學定律;庫侖證明兩帶電體間有交互作用力,且其定量關係可以方程式表示。庫侖定律是電學發展史上的第一個定量規律。於 1773年,庫侖提出的電荷定律為「磁作用力」提供了巨大的研究平台。隨後奧斯特(1777/08/14~1851/03/09)、法拉第(1791/09/22~1867/08/25)相繼發現了「電磁基本交互作用力」的關係。
伏打電池
1800年:伏打電池(Voltaic cell)以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將化學能轉為電能的電化電池,屬於一種原電池(primary cell)又稱:伽伐尼電池(Galvanic cell)。典型的伽伐尼電池可由兩種不同的金屬與一種電解質組成,也可由兩個半電池間以鹽橋或多孔物相連而成。
緣起:路易吉·伽伐尼(義大利文:Luigi Aloisio Galvani,1737/09/09~1798/12/04)在 1780年發現死青蛙的腿部肌肉接觸電火花時會顫動,於 1799年公布其實驗成果。亞歷山德羅·伏打(義大利語: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1745/02/18~1827/03/05)出生在義大利·科莫。1800年,由於伏打不同意伽伐尼所提出的電的產生原理,伏打發明了「第一顆電池:伏打堆」,也就是最初的電池。伏打堆(Voltaic pile)可以產生穩定的電流。整個 19世紀的世界電力工業都是以「伏打堆(又稱:伏打電堆、駿硯堆)」相關的電池供電(例如:鋅銅電池和格羅夫電池);直到 1870年代發電機問世。
註)格羅夫電池為威廉·格羅夫(Willian Grove)爵士於 1839年發明的一種燃料電池。現在燃料電池的氫氣具易燃與極強的揮發性,儲存難度極高、成本昂貴,向來僅被用於太空任務或偏遠地區的發電所需。
§ 1960年代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太空任務當中,以氫燃料電池為探測器、人造衛星和太空艙提供電力。
安培環路定律
1826年:安培環路定律(英語:Ampère’s circuital law)為法國·安培於 1826年提出的一條靜磁學基本定律,表明:在真空中載流導線所載有的穩恆電流,與磁感應強度沿著環繞導線的任意閉合迴路(環路,closed loop)的路徑積分,兩者之間的關係。
緣起:安德烈–馬里·安培(法語:André-Marie Ampère,FRS,1775/01/20~1836/06/10)是法國·物理學家、數學家,也是古典電磁學的創始人之一。自從 1820年 9月,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後,安培開始著手建立描述電磁關係的物理理論與數學方程式。於 1826年為了進行定量研究,安培設計了一個檢流計,可透過指針的偏轉,檢測電流的方向並測量電流的大小。
歐姆定律
1827年:歐姆定律(Ohm’s law)說明電導體兩端的電壓 (亦可標記為 )與通過電導體的電流成正比例。凡是遵守歐姆定律的元件或電路都稱為「歐姆元件」或「歐姆電路」或「歐姆式導體」。歐姆的著作眾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1827年發表的《Die galvanische Kette, mathematisch bearbeitet(直流電路的數學研究)》,這部著作極大地影響了電流理論、應用與發展;書中首次提出的電學定律被命名為「歐姆定律」。
緣起:格奧爾格·歐姆(德語:Georg Simon Ohm,1789/03/16~1854/07/06)是德國物理學家,歐姆發現了電阻中電流與電壓的正比關係,即著名的歐姆定律;他還證明了導體的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與其橫截面積和傳導係數成反比;以及在穩定電流的情況下,電荷不僅在導體的表面上,而且在導體的整個截面上運動。
電磁感應
1831年:電磁感應(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說明導體放在磁通量變化的場域,會產生電動勢。此電動勢稱為感應電動勢或感生電動勢,若將此導體閉合成一迴路,則該電動勢會驅使電子流動,形成感應電流。一般被認定為在 1831年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人是英國·物理學家麥可·法拉第。
緣起:麥可·法拉第(英語:Michael Faraday,1791/09/22~1867/08/25)一位優秀的實驗家,能夠用清楚、簡單的語言傳達思想。詹姆斯·馬克士威(英語:James Clerk Maxwell,1831/06/13~1879/11/05)的《論物理力線》論文於 爰於 1861年發表,綜合了法拉第與其它學者的研究,於 1864年寫下了馬克士威方程式(Maxwell’s equations),成為現代電磁理論的基石。在國際單位制裏,電容的單位採用法拉以感謝麥可·法拉第的貢獻。
克希荷夫電路定律
1845年:克希荷夫電路定律(Kirchhoff Circuit Laws)為克希荷夫電流定律與克希荷夫電壓定律。這 2個定律涉及了電荷的守恆及電位的保守性。1845年,古斯塔夫·克希荷夫首先提出克希荷夫電路定律。現在,這定律被廣泛地應用於電機工程學。
§ 克希荷夫電流定律又稱為克希荷夫第一定律:所有進入某節點的電流的總和等於所有離開這節點的電流的總和;或假設進入某節點的電流為正值,離開這節點的電流為負值,則所有涉及這節點的電流的代數和等於零。
§ 克希荷夫電壓定律又稱為克希荷夫第二定律:沿著閉合迴路所有元件兩端的電位差(電壓)的代數和等於零;或沿著閉合迴路的所有電動勢的代數和等於所有電壓降的代數和。
緣起:古斯塔夫·克希荷夫(德語: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03/12~1887/10/17)德國物理學家。在電路、光譜學的基本原理(兩個領域中各有根據其名字命名的克希荷夫定律)有重要貢獻。1847年發表的兩個電路定律(克希荷夫電路定律)發展了歐姆定律,對電路理論有重大作用;1862年創造了熱力學的「黑體」一詞。
戴維寧定理
1883年:戴維寧定理(Thevenin’s theorem)為法國·科學家·L·C·戴維寧於 1883年提出的一個電學定理;又稱:等效電壓源定律。由於早在 1853年,亥姆霍茲(德語: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08/31~1894/09/08)也提出過此定理,又稱:亥姆霍茲–戴維寧定理。
戴維寧定理:一個含有獨立電壓源或獨立電流源與「電阻的線性網絡」兩端,在電學上,可以用一個獨立電壓源與一個電阻二端構成串聯網絡組合,成為等效電路。除了直流源之外,在單頻交流系統中,此定理不僅適用於電阻,也適用於廣義的阻抗電路。
緣起:萊昂·夏爾·戴維南(Léon Charles Thévenin,1857/03/30~1926/09/21),又稱:L·C·戴維寧,早年為法國的電信工程師。1882年成為巴黎高等電信學校的講師,引發對電路測量問題有了濃厚的興趣。在研究了基爾霍夫電路定律以及歐姆定律後,於 1883年發現了著名的戴維南定理,方便用於分析與計算更為複雜電路的電流。
無線電波
1888年:無線電波(Radio waves)是一種電磁波,其波長在電磁波譜中比紅外線長。無線電波的頻率在 300GHz到 3kHz之間,又稱:無線電、射頻;也有將任何 1 GHz或 3GHz以上的電波定義為微波。
緣起:1867年,蘇格蘭數學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James Clerk Maxwell,1831/06/13~1879/11/05)在數學理論上首次預測了無線電波。麥克斯韋的數學理論,可預測耦合的電場和磁場能作為「電磁波」穿過空間,稱為:麥克斯韋方程組。1887 年,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赫茲 (Heinrich Hertz,1857/02/22~1894/01/01 ) 在他的實驗室中通過實驗產生無線電波證明了麥克斯韋電磁波的真實性,表現出與光相同的波特性:駐波、折射、衍射和偏振。義大利發明家古列爾莫·馬可尼(義大利語:Guglielmo Giovanni Maria Marconi,1874/04/25~1937/07/20)在 1894~1895 年間開發了第一台實用的無線電發射器和接收器。馬可尼因此獲得了 19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無線電通信在 1900 年左右開始應用於商業用途。
發現電子
1897年:發現電子(discovery of electron)
約瑟夫·湯姆森於 1897年重做赫茲(Heinrich Hertz,1857/02/22~1894/01/01 )在 1883年的實驗。湯姆森使用真空度更高的真空管和更強的電場,他觀察出陰極射線的偏轉,湯姆森表明,陰極射線由以前未知的帶負電粒子(現稱為電子)組成,並且計算出這種粒子必須比原子小得多,並計算出組成陰極射線的粒子的電荷質量比。
緣起: 約瑟夫·湯姆森(英語:Sir Joseph John Thomson,1856/12/18~1940/08/30,簡稱:J.J.Thomson)是英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主。
湯姆森發現了電子並測定了其質荷比,這是第一個被發現的次原子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