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瞼、瞼板腺、房水、瞬膜、顏色、複視、斯特魯普效應、眼鏡、驗光師。
人眼是人體器官之一,位於頭部,左右成對,其它哺乳動物的眼睛相同。人 眼為感覺器官之一,能對光起反應,傳送訊號至大腦,產生視覺。眼睛後端的視網膜擁有杆細胞和錐細胞,能夠分辨出外界事物的顏色、外形,並產生景深;據估計,人眼可分辨約 10’000’000不同的顏色。人的眼睛不是完全的球體,是一個融合的兩件式單位。在前方的單位較小,擁有較大的弧度,稱為角膜,典型半徑約 8mm(0.3英吋)。緊接在後方的單位較大,擁有較小的弧度,稱為鞏膜(俗稱眼白),典型半徑約 12mm(0. 45英吋)。角膜體積約佔 1/6,鞏膜則構成其餘 5/6。
◎ 人眼的視角大約是向外 95°、向內 60°、向上 60°、向下 75°。視神經的非感光點或是盲點位於顳部 12~15°、水平向下 1.5°處,大約是 7.5°高和 5.5°寬。
§ 眼的外部構造
https://youtu.be/luoZhndN_I0(2015)
§ 認識眼睛的結構與功能
https://youtu.be/xLWVj5uOJPM (2020/07/07)
§ 人眼可見的光譜、

人眼的構造

8)角膜 、9)虹膜 、10)水晶體 、11)晶狀體核 、12)睫狀突 、13)結膜 、14)下斜肌 、
15)下直肌 、16)內直肌 、17)視網膜血管 、18)視乳頭 、19)硬腦膜鞘 、20)視網膜中央動脈 、
21)視網膜中央靜脈 、22)視神經 、23)渦靜脈 、24)球筋膜 、25)黃斑部 、26)中心凹
27)、鞏膜 、28)脈絡膜 、29)上直肌 、30)視網膜、
眼睛是由前房與後房兩個腔室合成的球體。前房為較小的腔室單位,在前方空間,又稱:前段(anterior segment),由角膜、虹膜和水晶體組成;後房為較大的腔室單位,在後方腔室,又稱:後段(posterior segment),由玻璃體、視網膜、脈絡膜和鞏膜(白色外殼)組成。
前房
角膜
角膜(cornea)是眼球纖維膜最前端透明、稍突出的圓盤狀薄膜部分,無色透明、無血管、無黑素細胞,但富含感覺神經末梢;角膜為多層組織,內、外面被覆上皮,中間為規則排列的緻密結締組織。角膜作用為:
瞳孔
瞳孔(pupil)是眼球血管膜的前部虹膜中心的圓孔。瞳孔大小可透過虹膜內肌肉的收緊放鬆調整,以適應環境光暗情況,調節光線進入眼睛的強度,猶如相機當中的光圈。沿瞳孔環形排列的平滑肌叫瞳孔括約肌,收縮時使瞳孔縮小,沿瞳孔放射狀排列的平滑肌叫瞳孔放大肌,鬆弛時使瞳孔放大,調節進入眼球的光線量。因為內部吸收的關係,通常外框黑色。但有時會有棕色和藍色。
虹膜
虹膜(iris)環形呈中空、具輻射狀皺褶,被白色鞏膜圍繞,是眼睛內圓盤狀膜。虹膜中央黑色圓形開口為瞳孔。
虹膜通常帶有色素,呈多種顏色,但並不影響視力。人類虹膜顏色最常見的是褐色(含黑褐色和棕色)與藍色,也有綠色、灰色和琥珀色。 虹膜前表面放射狀血管形成凹凸不平的褶皺,有凹陷的隱窩和輻射狀條紋皺褶稱虹膜紋理,可利用虹膜檢測做「身份識別」。
虹膜根部和睫狀體前部有一粗大的血管環,稱為虹膜動脈大環。虹膜大環從虹膜周邊發出放射狀分支走向中央,在瞳孔卷縮輪處發出許多小支並改變方向呈環形走行,形成虹膜動脈小環。虹膜的動脈位於基質層內,從虹膜邊緣到中心呈放射狀,提供了血液供應。虹膜表面距瞳孔緣約 1.5mm處,有一環形鋸齒狀隆起,稱:虹膜捲縮輪(iris frill)具虹膜小動脈環。依虹膜小動脈環所在處劃分為兩個區域:
-
-
- 虹膜瞳孔部,為靠近瞳孔的內部區域;
- 虹膜睫狀體部,為外部區域,延伸到睫狀體。
-
水晶體
水晶體在角膜與虹膜之後、玻璃體與視網膜之前,其周緣部被水晶體懸器(睫狀小帶)繫於周圍的睫狀體,以固定其位置;水晶體懸器的緊張度受到睫狀肌的調節:
- 懸器放鬆、被囊舒張,水晶體凸度增加;
- 懸器和被囊緊張則水晶體凸度減小。
後房
眼部的症狀
白內障

https://youtu.be/IbxK8Ntoens (2023/05/20)
白內障(拉丁語:cataracta)是眼睛的水晶體、晶體囊(囊袋)或視網膜黃斑混濁而造成視力缺損的一種疾病,中醫學稱:圓翳內障。簡而言之:白內障最常見的癥狀是水晶體部分或全部混濁,引起視力障礙,造成瞳孔內呈白色。
白內障涵蓋:視線模糊(blurred vision)、近視(myopia)加深、複視(diplopia|double vision)、畏光(photophobia)、視覺·彩度(chroma|saturation)降低、產生光暈,以及黑暗環境下視覺障礙(visual impairment)。視覺減退會造成跌倒和憂鬱的風險。白內障的原因是沉積在水晶體的蛋白質團塊或黃棕色色素導致水晶體的透明度減低,進而使視網膜能感測到的光線下降,風險因子涵蓋:暴露於陽光(輻射線)過久、糖尿病(拉丁語:diabetes mellitus,縮寫:DM)、吸菸,以及嗜酒;最常見的原因為老化(aging)。白內障通常有效的療法為移除混濁的水晶體並換上人工水晶體的白內障手術(cataract surgery)。
§ 白內障手術術後注意事項
https://youtu.be/hSASg7zvZo4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