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特有的動物

臺灣特有動物為動態,涵蓋臺灣特有種、臺灣特有亞種,分佈地域:臺灣本島龜山島琉球嶼綠島蘭嶼澎湖
§ 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及「玉里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已被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重要棲息環境。該保護區及重要棲息環境位於臺灣·花蓮縣·卓溪鄉,地處中央山脈主脊東側,西南方毗臨玉山國家公園,西北方連接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物種保育

石虎

§ 石虎的棲地 
https://youtu.be/bKwWalgr2l8 (2018/01/16)

石虎又名山貓錢貓豹貓,是分布於季風亞洲貓科石虎屬物種。石虎的體型與家貓大致相仿,體長約 45公分,尾長約 20公分,外表相似度高,容易被誤認為家貓。和台灣石虎親緣最近的族群,並不在中國南方沿海地區或是香港,而是在朝鮮半島、俄國遠東、以及中國東北地區等地。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英語:Leopard Cat Association of Taiwan,縮寫:LCAT)是台灣石虎保育團體,2017年10月成立。


top】【main

¶ 石虎保育:夢境連結
https://youtu.be/Og9HnmRJyyQ (2020/02/10)
¶ 石虎保育協會顧問解答
https://youtu.be/WThwlvd81Wo (2019/07/14)
¶ 鹿谷養雞場放山雞消失之謎
https://youtu.be/orhAjOabXWQ (2019/01/03)

雲豹

§ 雲豹食餌 
https://youtu.be/YKIjdImUcwk (2020/02/08)
§ 台灣雲豹睽違40年 現蹤阿塱壹森林4人目擊 
https://youtu.be/Hgv6_0iyjSc (2019/02/24)
§ 台灣雲豹依然存在嗎?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988686 (2019/02/25)
§ 台灣雲豹現身報導 
https://youtu.be/dUdgXzoR4Yw (2019/02/23)
§ 雲豹奶奶「雲新」因老化導致多重器官功能衰竭辭世,享年18歲。
https://youtu.be/JMo1FuNXx8k (2018/11/26)

台灣雲豹為台灣特有亞種,體長 60~100公分;尾長 50~90公分,約與體長相當;台灣雲豹全身黃褐色,並雜以粽黃及少許黑毛,遠望如朵雲故名雲豹。
台灣雲豹原為棲息在中低海拔闊葉林間的大型貓科動物,在土地被大量開發之後,雲豹被迫遷往高山,最後的棲息地是玉山北大武山
原住民文化的台灣原住民魯凱族認為他們的祖先是追隨雲豹的足跡,到現居的家鄉,因此在魯凱文化中尊敬雲豹。排灣族阿塱壹部落對雲豹的稱呼為『li’uljaw』,排灣族卡拉達蘭部落為『likuljau』。
§ 介紹台灣雲豹 
https://youtu.be/7htiNhweFZQ (2016/09/07)


top】【main

§ 專門尋找滅絕動物的生物學家、動物星球頻道主持人「佛瑞斯特·加蘭特(Forrest Galante)」跨海來台,尋找消失的雲豹蹤跡! 
https://youtu.be/uUtL3r0YPSk (2018/07/18)

黃喉貂

§ 出現在山屋附近的黃喉貂
https://youtu.be/web3hc5IbGQ (2016/03/08)

§ 大雪山黃喉貂獵食白面鼯鼠
https://youtu.be/4Lyu1-FCxMQ (2019/05/01)

黃喉貂又名黃頸鼬、姜仔虎,頭體長 44~46公分,尾長35~37公分。日夜間雖都會活動,但以日行性為主。
§ 2018年有報導稱「稀有黃喉貂現身」
https://youtu.be/ISowpmCN09U (2018/08/31)
§ 鄒族傳說:跛腳的黃喉貂
http://twnpluplu.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html?m=1


top】【main

帝雉

§ 黑長尾雉的出現約於 3’470’000年前
https://youtu.be/9OpLNAusJB8 (2021/01/27)
§ 公帝雉爭地盤
https://youtu.be/N3Ih8U_CFsE (2011/10/15)

帝雉Syrmaticus mikado)又稱:臺灣帝雉、黑長尾雉Mikado Pheasant),俗稱:羅漢腳雉、海雉、烏雉,為臺灣特有種的鳥,分佈於臺灣本島的中、高海拔山區,常見於大雪山 200林道,最高曾見棲息於海拔 3’850公尺附近。
§ 劉燕明導演作品(臺灣水泥公司獨家贊助拍攝)
https://youtu.be/CWQBuMMAIiw (2017/05/09)


top】【main

藍腹鷴

§ 大雪山藍腹鷴(公鳥)
https://youtu.be/T6aMrzgtyhI (2020/03/05)
§ 大雪山藍腹鷴(母鳥)
https://youtu.be/DES_dyNIZ2Y(2020/03/05)

藍腹鷳Lophura swinhoii)又稱:藍鷳、臺灣藍鷳、華雞或斯文豪氏鷴(Swinhoe’s pheasant),俗稱:臺灣山雞(客家話:山雞仔),為不普遍留鳥,分布於本島低中海拔森林的一種大型雉類,雄鳥軀體幾乎皆為藍色,因而得名。藍腹鷳為深藍黑色並帶有藍色光澤。雌性為雄性的暗色版本,以褐色、土黃和黑色的條紋為主。
§ 一對藍腹鷴
https://youtu.be/jPZeVdLlAfQ (2019/10/29)


top】【main

環頸雉

臺灣環頸雉」是早期臺灣鄉野田間最常見的鳥類之一,由於牠的叫聲嘹亮,鄉下的人們都叫牠「啼雞」最早是由英國博物學者「Swinhoe」在西元 1836年所發表;目前臺灣地區除了花蓮、台東、台南和台中…等地,還有幾個小族群外,其它地區已經很難發現「臺灣環頸雉」的蹤跡了,因此被公告為保育類野生動物。
§ 臺灣紅皮書:失落於曠野的啼雞
https://e-info.org.tw/node/207914 (2017/10/17)
§ 草地明珠:環頸雉 
https://youtu.be/oDcIu1BLPtI (2017/10/17)


top】【main

臺灣竹雞

§ 竹雞對唱
https://youtu.be/iKK8gDau4_A (2017/05/31)

臺灣竹雞群居性,常三五成群出沒於林地間,以果實、種子、昆蟲和葉子為食,叫聲類似「雞狗乖~雞狗乖~」。夜晚棲息於樹上,飛行能力不佳。臺灣竹雞的腳是綠褐色、尾羽較長、喉部栗褐色、胸以下有鱗狀斑;臺灣山鷓鴣的模式產地在台灣山區。腳是紅色、頰、喉及頸部是白色。
§ 枕頭山夏令營的特色
https://youtu.be/e75VvoG_vmU (2011/03/29)


top】【main

台灣山鷓鴣

§ 梅峰的深山竹雞
https://youtu.be/gmbO3Ic1SH8 (2018/05/11)

臺灣山鷓鴣又名『深山竹雞』 又稱:山鷓鴣、紅腳竹雞、棕眉竹雞。臺灣山鷓鴣體長約為 23~28公分,臺灣山鷓鴣臺灣本島的特有物種,主要棲息於深山茂密森林。臺灣山鷓鴣的模式產地在臺灣山區。臺灣山鷓鴣的腳是紅色、頰、喉及頸部是白色;臺灣竹雞的腳是綠褐色、尾羽較長、喉部栗褐色、胸以下有鱗狀斑。
¶ 大雪山的深山竹雞 https://youtu.be/va4eqq1YDNk (2011/07/05)


top】【main

鵐科

金鵐黑臉鵐銹鵐
冠鵐黃眉鵐黃喉鵐、、、、

雀形目·鵐科·鵐屬雀形目·鵐科唯一的一屬,體型一般比麻雀小,以植物種子昆蟲為食。2019年的DNA研究發現,鵐屬的鳥與鐵爪鵐科生物有很近的親緣關係。已知鵐屬的鳥類約 39種。

main

金鵐

¶ 金鵐雄鳥 https://youtu.be/-25xCjU0uyE2020/04/24

金鵐雀形目·鵐科的鳥類,體長約 15公分,在台灣為偶見冬候鳥金鵐又名黃胸鵐、黃膽、禾花雀、黃肚囊、黃豆瓣、麥黃雀、老鐵背。金鵐雄鳥繁殖羽頭頂、頸及背部栗紅色;雌鳥及亞成體頂紋沙色、兩側冠紋略深、眉紋皮黃色較明顯。金鵐形適合咬開穀物的殼,是一種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鳥類,金鵐在繁殖季節會大量取食各種昆蟲
金鵐喜歡在平原的灌叢、葦叢、農田等低矮植物結群活動,通常約 50~500隻穿梭於農田葦叢之間;於遷徙季節可以看到上萬隻一起飛過天空的壯觀場景。之前在中國金鵐被大量的非法捕捉(被稱為禾花雀充當野味販售),這種遷徙場壯觀場景已不多見;於 2017年禾花雀(金鵐)已被列入「IUCN紅色目錄」評為極危物種
¶ 金鵐與鏽鵐 https://youtu.be/DKRFRbs0-Gs2020/04/24


top】〖極危物種〗【main

黑臉鵐

¶ 黑臉鵐母鳥 https://youtu.be/4wco43SRVBw (2014/02/06)
¶ 黑臉鵐公鳥 https://youtu.be/XVHGJNALqew (2019/01/07)

黑臉鵐又名灰頭鵐是雀形目·鵐科的鳥類,體長約 15公分,俗稱「灰頭鵐」為台灣普遍的冬候鳥。每年 8月開始,黑臉鵐的先頭部隊就零零星星來到台灣,主群於 10月抵台,約於翌年 5月離去,盛夏時依然有零星罕見滯留的留鳥。黑臉鵐生活於平地沼澤至海拔 2500公尺山區,常以小群出現在草叢、灌木叢間及闊葉林帶。黑臉鵐習性頗隱密,不時會抖動尾部,一見有人接近就驚飛入草叢,飛行瞬間常看到尾羽兩側閃出的白羽。黑臉鵐雜食性,度冬期以啄食草籽及穀物為主,繁殖期則以昆蟲及幼蟲為食,包括甲蟲、蟬、蠅、蟻、毛蟲及蜘蛛等。
¶ 黑臉鵐叫聲 https://youtu.be/-WRg5u26EYQ (2015/03/13)
¶ 社子島的黑臉鵐 https://youtu.be/w5vdMLbGaz0 (2017/02/06)


top】【main

銹鵐

¶ 介紹銹鵐 https://youtu.be/EXAfNmTHp7I2020/04/25

銹鵐(鏽鵐)又名栗鵐,俗名紅金鐘、紫背兒、大紅袍,是雀形目·鵐科的鳥類,體長約 15公分。銹鵐多見於山麓或田間樹上以及湖畔或沼澤地的柳林、灌叢或草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蒙古。銹鵐的雄成鳥羽色鮮豔有亮麗的栗紅色背部和菊花黃的腹部。銹鵐的雌鳥和年輕雄鳥有點像金鵐雌鳥,體型略小、羽色較深,臉部紋路較模糊、腹部羽色較深褐色。
¶ 野柳的銹鵐
https://youtu.be/PwQvU76F_20 (2020/04/24)


top】【main

冠鵐

¶ 惠州的冠鵐 https://youtu.be/xGbXy2cgvmQ (2020/01/06)

冠鵐體長約 17公分,尾方型,冠羽甚長,又名鳳頭鵐。分布於印度、緬甸、孟加拉、不丹、寮國、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南方各省等地,一般棲息於開闊和乾燥地區鳥類、棲息於山麓的耕地和岩石斜坡上以及也見於市區和鄉村。
¶ 馬祖·東引的冠鵐(母鳥)
https://youtu.be/ZV70bYkLXxo (2013/05/28)
¶ 小鵐
https://youtu.be/6bQ4db12mfE (2012/11/26)


top】【main

黃眉鵐

¶ 介紹黃眉鵐 https://youtu.be/WD9xphh7PLo (2012/07/18)

黃眉鵐是雀形目·鵐科的鳥類,體長約 16公分,稀有過境鳥。
¶ 新北市·金山 https://youtu.be/DIMvTBRh_3Y (2012/08/28)


top】【main

黃喉鵐

¶ 大園·許厝港的黃喉鵐 https://youtu.be/FVApxGEaUeo (2017/11/04)
¶ 新北市·野柳的黃喉鵐 https://youtu.be/IxzDPyiRFTk (2017/11/18)

top】【main

百靈科

雲雀屬
台灣小雲雀澎湖小雲雀

雀形目·百靈科的鳥有 19屬,超過 97種。百靈科的鳥在地上築巢,每次生 2~6個花蛋。它們的羽毛顏色雖然比較平淡無奇,但是叫聲非常動聽,飛行的姿勢也很漂亮。百靈俗稱百靈鳥或沙百靈,也稱為『蒙古鷚』。是國內外熟知的觀賞籠鳥之一。產于中國內蒙古廣大地區及河北省的北部,青海省東部等地,多數為留鳥。百靈屬草原百靈二斑百靈長嘴百靈蒙古百靈白翅百靈黑百靈……等,6種。

main

雲雀屬

¶ 雲雀叫聲
https://youtu.be/3yM47L9aEyU(2018/06/02)

雲雀屬有 4種:
1)雲雀(體長約 19公分)就是歐亞雲雀,體重略小於蒙古百靈,鳴叫聲媲美於蒙古百靈,素有「南靈」之稱,是中國著名的籠鳥。
2)日本雲雀(體長約 17公分)為俄羅斯日本特有種,是全面遷徙的候鳥
3)小雲雀(體長約 15公分),雌雄外形相似,模式產地在印度加爾各答瓦拉納西之間。小雲雀俗名朝天柱、百靈、阿蘭、天鷚、阿鷚、告天鳥、大鷚。在台灣有兩個種亞種:台灣小雲雀澎湖小雲雀
4)拉扎雲雀(體長約 18公分)為維德角非洲西岸的大西洋島國)的特有種。全球活動範圍約為 2平方公里,棲息於潮池、亞熱帶或熱帶的(低地)乾草原、乾燥疏灌叢和河流、溪流。該物種的保護狀況被評為極危


top】【main

台灣小雲雀

¶ 小雲雀育雛
https://youtu.be/LJL93I1YeOA (2019/10/02)

小雲雀雀形目·百靈科·雲雀屬的鳥,體長約 15公分,生存於歐亞大陸,主要棲息於旱田、草原等較寬廣的地區,海拔 300公尺是他們的分布上限。小雲雀在地上築巢,以昆蟲、植物種子為食。 澎湖小雲雀,俗稱「半天鳥」是澎湖地區特有亞種,體色黃褐比台灣小雲雀更濃。
台灣小雲雀為『小雲雀台灣亞種』,模式產地在台灣南部;
小雲雀為普通留鳥,通常單獨活動,常常會飛到空中鳴唱,鳴聲嘹亮宛囀且富變化。主要棲息於旱田、草原等較寬廣的地區,分布上限為海拔 300公尺。百靈科·雲雀屬 4個種:雲雀日本雲雀小雲雀拉扎雲雀
¶ 小雲雀於草叢鳴叫
https://youtu.be/fVqorfX6a_U (2011/06/17)
¶ 小雲雀於空中鳴叫
https://youtu.be/ssEZWMsQg_8 (2019/03/05)
¶ 小雲雀(Skylark)
https://youtu.be/2RIs2fGq8PI (2011/05/23)
¶ 小雲雀自然歌唱
https://youtu.be/nyo66_EyOtI (2017/11/20)


top】【main

澎湖小雲雀

¶ 澎湖小雲雀
https://youtu.be/Ia_r1SLJOU4 (2011/11/22)

澎湖小雲雀雀形目·百靈科·雲雀屬的鳥,為『小雲雀華南亞種』,模式產地在福建廈門澎湖小雲雀黃褐色的體羽顏色較台灣小雲雀為濃,是澎湖地區特有亞種的鳥;澎湖小雲雀也是澎湖地區全年可見的留鳥,常見於野外的田梗或天人菊旁十分可愛。因此民眾推選澎湖小雲雀為縣鳥,天人菊為縣花。
¶ 澎湖小雲雀求偶
https://youtu.be/nSim48i2OCU(2014/05/09)


top】【main

叫鶴目

叫鶴科紅腿叫鶴)、駭鳥科(已滅絕)、

叫鶴目含多種原始不會飛行的鳥類,最古老可以追朔到六千萬年以前,其中包括叫鶴科與已絕種的駭鳥科。傳統上被認為是鶴形目底下的分支。

main

紅腿叫鶴

紅腿叫鶴叫鶴目·叫鶴科的鳥,具有在新熱帶界鳥類中獨一無二的前頭冠。叫鶴科的鳥,現僅存 2 2紅腿叫鶴黑腿叫鶴,牠們曾被認為是的近親。現在,分類上被認為較接近於隼形目鸚形目雀形目和已滅絕的駭鳥
紅腿叫鶴體長約 90公分;黑腿叫鶴體長約 70~85公分。叫鶴具有長腿、長頸和長尾羽與短翅膀,多半在地面覓食,是新熱帶界中次大於鶆䴈的地棲鳥類。叫鶴叫聲洪亮,外貌和習性與蛇鷲相似,以昆蟲蜥蜴、小鳥⋯⋯等,小動物為食,會在樹上歇息。叫鶴具有長腿、長頸和長尾羽與短翅膀,傾向於逃跑離開危險;叫鶴具有短距離的飛行能力。
#)紅腿叫鶴Cariama cristata),分布於巴西東部到阿根廷中部的廣大地區。
#)黑腿叫鶴 (Chunga burmeisteri) ,分布於阿根廷東北部和巴拉圭


top】【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