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youtu.be/M_d9v6Sq1A8(2020/06/29)
福建省(Fu-Jiang|閩東語:Hók-gióng;閩南語:Hok-kiàn;客家話:Fuk-kien),簡稱: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省份,省會福州。東西最寬為 480公里,南北最長為 530公里,陸域面積 124’000平方公里。北與浙江省毗鄰,西與江西省相連,西南與廣東省接界,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福建省下轄 1個副省級城市和 8個普通地級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
福建的民族組成相對單一,畲族為該省最主要的少數民族,其它少數民族多為近現代改革開放以後遷居而來。福建土地總面積的 90%是山地丘陵,所謂「八山一水一分田」,最高峰黃崗山(武夷山主峰)海拔 2’158公尺,位於武夷山市西北部。閩江是福建省境內的最大河流。全長 577公里,流域面積 60’992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面積一半。
§ 福建 10個 5A風景區
https://youtu.be/MuqW7iKJBiU (2022/04/02)







林語堂故居

https://youtu.be/FR3vP5lvw6g (2021/08/27)
§ 澳大利亚天和电视台:文化中国系列 林语堂
https://youtu.be/FYTTdwc-CYc (2012/05/18)
§ 林語堂名著:生活的藝術
https://youtu.be/T-oUDChhS5U (2020/10/26)
近代名人故居

林語堂父親的住所
§ 福建漳州坂仔鎮林語堂故居(複製陽明山原址)
https://youtu.be/AS1VxeKI-I8 (2019/01/10)
§ 廈門衛視【天天看一廈】:探訪林語堂故居
https://youtu.be/vMWuLdpDWL4 (2021/03/26)
- 遠方的家:九龍江
https://youtu.be/Nnh4H5LnOfo (2015/07/01) - 林語堂幼年故居
https://youtu.be/Nnh4H5LnOfo?t=365 (2015/07/01)
平和縣
平和縣位於福建省南部,是漳州市下轄的一個縣、地處漳州西南部,與福建、廣東兩省八縣相連,素有「八縣通衢」之稱,目前常住人口約 455’042人。
三平寺是一座位於福建省·平和縣·文峰鎮·三平村的千年古剎,為閩南著名的佛教聖地,有唐宣宗敕封的「廣濟大師」聖旨牌、三平祖師公真容石刻神像、四肢關節可以活動的樟木祖師公雕像、毛氏洞石幢和眾多碑銘石刻…等。
三平寺

https://youtu.be/rTmUI89gL4I (2015/06/12)
§ 漳州平和祖師公之千年古剎
https://youtu.be/J-nwQ08x5Sw (2021/03/07)
花山溪

花山溪是九龍江的西溪右岸支流。發源於平和縣北部霞寨鎮坑內村西北雙尖山東北,蜿蜒向東南流經坑內水庫、霞寨鎮,於國強鄉轉東北流,經坂仔鎮、縣城小溪鎮、山格鎮,過平寨村洪瀨口後進入南靖縣境內,經南靖縣山城鎮湯坑村、張渠村、坎仔頭村,於縣城東南岩前村以東的雙溪口匯入西溪。河長 88公里,流域面積 1’062平方公里。
近代名人故居

§ 廈門衛視【天天看一廈】:
探訪林語堂故居
https://youtu.be/vMWuLdpDWL4
(2021/03/26)
- 林語堂幼年故居
https://youtu.be/Nnh4H5LnOfo?t=365(2015/07/01) - 福建漳州坂仔鎮林語堂故居(複製陽明山原址)
https://youtu.be/AS1VxeKI-I8 (2019/01/10)
漳州市
º∫º 林爽文事件(1786/11/26~1788/01/04)是由天地會領袖林爽文發動的一場抗清行動。因臺灣府知府取締天地會,逮捕天地會領袖林爽文之叔叔、伯伯,林爽文於 1787年 1月 16日遂率軍劫獄反抗。最後清廷獲勝,林爽文被凌遲處死。
天地會(洪門)五祖各居一郡,開山立會,長房(頭舵):堂號「鳳凰郡·青蓮堂」,曾遠征甘肅,主要在臺灣、福建發展,舵主蔡德忠。
- 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結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 望廈條約(1844年)中國與美國在歷史上的第一次外交協議。
- 天津條約(1858年)結束了第一波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 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結束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割讓九龍半島予英國。
- 浦安臣條約(1868年)建立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 江華條約[(1876年)結束朝鮮作為中國附庸國地位;朝鮮向日本開放貿易。
- 馬關條約(1895年)結束了中日甲午戰爭。
昔時的龍溪縣

*)龍海區前身為 1960年 8月龍溪、海澄二縣合併建立的「龍海縣」
漳州市位於福建省南部,地處閩東南山地與沿海丘陵平原區,西北有博平嶺橫亙,北部有戴雲山餘脈綿延,沿海為漳州平原,是福建省最大平原。九龍江斜貫北部,往東流出廈門港;沿海溪流還有鹿溪、漳江、東溪…等。
龍溪縣(今九龍江·北溪下游地區及濱海地,屬南安郡)建制始於南梁·天監六年(507年)為晉安縣地置,南梁時期為中國來往東南亞和印度洋一帶的重要海港。清朝·順治九年(1652年)龍溪古縣城因鄭成功(古縣大戰:江東橋戰役、崇武戰役、海澄戰役、泉州戰役)兵敗退守海澄縣導致龍溪古城被清兵焚毀。
龍海區
§ 龍海區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的·漳州市、九龍江出海口,前身為 1950年成立的龍溪專區。1960年 8月龍溪、海澄兩縣被合併為龍海區。
龍海區之下轄 1個街道、11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
石碼街道、海澄鎮、角美鎮、白水鎮、浮宮鎮、港尾鎮、九湖鎮、程溪鎮、顏厝鎮(?)、榜山鎮、紫泥鎮、東園鎮、東泗鄉、隆教畲族鄉、雙第華僑農場、九龍嶺林場、程溪農場、良種場、林下林場和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
白雲岩景區:位於漳州市·龍海區·顏厝鎮·洪塘村。白雲岩是以白雲石為主要組分的碳酸岩岩石,含有少量的方解石和黏土等礦物,主要成分為碳酸鎂鈣,和少量的二氧化矽、氧化鐵、氧化鋁等,外表類似石灰岩,為淺灰色、白色或灰黑色。野外識別白雲岩和石灰岩的做法通常是滴上鹽酸,白雲岩不發泡或微弱發泡,石灰岩發泡劇烈。白雲岩在冶金工業中用於高爐煉鐵的溶劑,也可作為鹼性耐火材料,還可用做製造硫酸鎂、鈣鎂磷肥的原料,製作玻璃、陶瓷的配料,整形的可作為去建築材料。
著名景點:萬松關(萬嵩關)、百花村(塘北):以種花聞名,朱德曾到此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