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與葷菜

葷菜」就是「五葷」又稱:五辛,是含有大蒜素蔥科蔬菜,道家認為葷菜生食易動肝火,熟食則具有促進性慾作用,會召來邪惡的心靈,因此主張不要食用。
大乘佛法的《楞伽經》謂:「五辛,一大蒜、二茖、三慈蔥()、四蘭蔥(韭菜)、五興渠。」「素食」的概念源於印度婆羅門的飲食禁忌大乘佛教道教一貫道也主張不要食用「葷菜」。

中華文化自古以來都強調進食節氣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烹飪食材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早在先秦就在《禮記月令》有明確的記載,顛倒季節食材必有天殃;孔子說「不食不時」,意思是定時用餐、不吃非季節食材。西漢時,皇宮中採用溫室種植「蔥、韭、菜、茹」,西晉富翁石崇家裡也有暖棚。基於這種「不食不時」意識萌發,演進到現代,猶如只在春節春卷民間風俗也將消失殆盡。


main

葷菜

五辛

五辛是指五種具「辛味」的野菜,又稱:葷菜梵語pañca parivyaya),涵蓋:大蒜(又稱:藠頭、小蒜、蕗蕎、薤白小根蒜)、韭菜興渠(中藥稱:阿魏);非中原江南的原生植物;在古代民間一度誤傳為蕓薹油菜香菜求求羅香
現代被擴充解釋為任何一種含有大蒜素蔥科植物(如:洋蔥)。五辛原是印度·婆羅門的飲食禁忌佛教道教因食用五辛會口氣重,惱人心緒,礙人修行,不建議食用。

※ 薑與辣椒食用後,口不會散發氣味,因此未曾列入五辛(葷菜)。


【top】【main】

八葷

八葷就是「八珍」,依據『周禮·天官冢宰·食醫』宮廷的食醫體系,「八珍」是「珍用八物」指牛、羊、麋、鹿、馬、豕、狗、狼,也是「八珍之齊」的食品。據「周禮·天官冢宰·食醫」注文,八珍是指:淳熬、淳母、炮豚、炮羊、搗珍、漬珍、熬珍、肝膋,八種烹飪方式(料理)。


【top】【main】

八葷七素

八葷七素是指中華古代宮廷常膳;俚語「七葷八素」是指顛覆傳統、亂套、不成規矩的意思。引申為頭昏腦脹地將事情弄得毫無章法,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


【top】【main】

素食

七素

「七素」之說在明代宮廷規矩提及,皇太后承乾宮鐘粹宮貴妃諸位,必須止葷添素,上養心殿進早膳,用方盤擺素菜七品、點心三品、白飯一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銀碟小菜二品、乾濕點心六盤,此外歷代文獻中並沒有明確記載。於民間,通常是指:青菜、蘿蔔、番薯、芋頭、南瓜、蘑菇、豆腐。


【top】【main】

齋戒

齋戒」行為在很多宗教都有,它用來作為信仰的準則,行之於迎接祭典(節日)、反省自身或教導信徒節制貪慾,尋求更高層次的生活。
古中國齋戒分為三種,一種是帝王官吏士族平民在正式祭典前的齋戒,一種是還願齋戒,一種是宗教戒律性的齋戒


【top】【main】

忌肉

大乘佛法的《楞伽經》有詳說食肉與殺生之過咎的理由。民間的傳統道士也忌食數種肉,中國道教上清靈寶大法》有言;「天厭、地厭、水厭。」這些肉為三官所厭,號稱「三厭」。


【top】【main】

純素

純素(vegan)緣於 1944年保護自然生態道德覺醒,主要動機為減少動物痛苦的概念,引發吃『純素』的素食主義維根主義(veganism)可以稱是『植物性飲食』哲學。人們開始不吃各種動物性的食品,卻有別於仿間所稱的『全素』。『飲食維根』沒有涉及禁食刺激食慾的葷菜(五辛)大蒜(藠頭、小蒜)、韭菜興渠(中藥稱「阿魏」,又名、芸臺油菜等)。


【top】【main】

素食文化

素食文化是一種有關飲食的文化,素食實踐者只食用五穀蔬菜水果等植物及其加工製品。基於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差異,素食主義實踐者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義者依然食用蜂蜜奶類起司蛋類等不殺害動物也能取得的動物產出品。事實上純素食主義者不食用包括蛋類、奶製品在內的任何與動物有關的食品,有些宗教也主張不食用具有強烈刺激性的植物,如五辛。實踐素食主義的原因包括環保動物權利健康等議題。
目前臺灣的素食人口逾10%,擁有6千家以上的素食(蔬食)餐廳,其中也包括各類異國料理。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規定,素食食品必須明確標示種類,包括「全素或純素」、「蛋素」、「奶素」、「奶蛋素」、「植物五辛素」、「魚素」、「鍋邊素」。


【top】【main】

時尚素食

時尚素食為時下多元社會,除了「純素、全素」、植物五辛素、奶蛋素、鍋邊素、海鮮素、果素也有彈性素食者依照自己的需求來設定素食頻率!
§ 在「愛料理」網頁能發現素食食譜,看起來也超好吃的
https://blog.icook.tw/posts/119647 (2018/04/23)


【top】【ma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